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

“臣不單會望氣,還能識人面相,當初臣來到淮南,先隱匿於街巷,待主君路過時,窺探主君容貌。卻見主君面豐耳正,雙臂修長,須直而密,鼻樑如鳥喙,此乃鳳顏,嘴闊有力,神韻內收,精氣極旺,有氣吞山河之氣魄,此乃王侯之相也。主君的面相,頗似當年的晉文公,雖然前半生多有坎坷,但後半生當順風順水,尊貴無比!也因如此,臣才願意投入到主君幕下效犬馬之勞。”

“若僅僅如此也就罷了,今日主君又途徑此地,見紫氣西來。要知道,這冶邑除卻風水極佳外,雖然看上去很小,但主君請看,大江當其前,西有石頭山爲屏障,東有金陵山爲倚重,憑高據深,形勢獨勝,是作爲都城的好地方!君乃遊鳳,恰遇霸王之宅,這不是巧合,是昊天的安排啊!”

高赦在滔滔不絕地蠱惑着白公勝,但白公勝似乎不爲所動,冷笑道:“子置,以你的謀略,當不至於勸我學當年周攜王起兵自立之事吧?”

周攜王是周宣王次子,在驪山之難後周平王東遷,他卻留在宗周,自立爲王,與周室分庭抗禮,造成了兩個周王並立十餘年的局面,最後被晉文侯所殺。

白公勝不是傻子,雖然他坐擁淮南、羣舒、丹陽三四十萬人口,水陸兵卒三萬,但相對於整個楚國而言,依舊十分弱小。更何況他的地盤北有強趙,東南兩面有勾踐,在這裡割據自立,無異於四面受敵,自尋死路,若是高赦用這麼漏洞百出的計謀來勸他,要麼是瘋了,要麼就是……

“汝究竟是何人,竟欲置我爲死地!”

白公勝的劍應聲出鞘,橫在了高赦的脖頸前。

誰料高赦面對閃爍寒光的利刃,卻渾然不懼,反倒向前走了一步,笑道:“臣的心是紅是黑,主君莫不如親自剖開看看?但臣就算要死於此地,也得將話說完。若是單憑淮南,自然不可,但若主君成了楚國的王呢!?”

白公勝一愣,高赦卻已經抓住機會說了下去。

“郢都捱不過國人對主君的愛戴和敬仰,不得已召主君入郢爲左尹,倘若主君以爲這樣便是順利推行淮南的新法,那便大錯特錯了。主君想必早已認識到,郢都的貴人們已經腐朽不堪,依附在楚國身上喝了幾百年血,只知有家,不知有國,手頭的利益又豈能說放棄就放棄?主君入郢後,必然會面臨重重阻力,與羋姓貴人們起無數衝突,若是鬧大了,令尹也不得不在主君和楚國的親貴之間做抉擇,到時候,變法一事必然功敗垂成!”

“楚國的朝堂,已經從頭到尾爛了,唯獨淮南這片枝葉在主君主事下還是嶄新的,倘若主君能移花接木,取而代之,成爲楚國的王,如此方能讓楚國重現生機!”

白公勝將劍收了,沉吟不語,高赦繼續鼓動道:“依臣看來,主君不如藉口獻俘,帶着大軍歸郢,然後伺機控制楚王,盡殺楚國舊貴,再逼迫令尹、司馬行廢立之事,正式稱王。主君本來就是故太子之子,楚平王嫡長孫,既然昭王一系幼弱無能,主君奪回本屬於自己的東西有何不可?如此一來,則楚國內外均爲主君之壤土,可以做的事情,豈不是比區區縣公、小小左尹更多?”

“到時候繼續以江漢爲基礎,推行新法,同時開始經營冶邑,在這裡建立一個陪都。這冶邑外連江淮,內控湖海,舟車便利,田野沃饒,實爲東南要會,經營四方之本,到時候郢都爲頭,冶邑爲尾,整條大江乃至於江東越國都將爲主君所有。也只有整合南方,主君方能與趙侯平起平坐啊!到時候西引荊楚之固,東集吳會之粟,以趙國之強,也不敢貿然行兼併之計。”

白公勝緘默良久,左思右想後,依然對高赦的計策嗤之以鼻,認爲風險太大。

“按你所說,縱使僥倖成功,楚國至少要陷入數年大亂,趙無恤哪能如此好心,給我留出如此長的時間?到時候兄弟鬩牆,外辱已至,我便是楚國的千古罪人!”

他的聲音很大,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何況我王孫勝之志,僅僅是做一位如同孫叔敖一般的好令尹,讓楚國恢復強盛,而不是要做居心叵測的鬥椒!”

鬥椒是楚國最大的公族“若敖氏”的族長,若敖氏的鬥、成兩家世代爲令尹,幾乎控制了楚國上下權柄,以至於楚莊王繼位之初只能裝作荒淫無度,三年不飛,三年不鳴。其中鬥椒在楚莊王九年殺死政敵司馬蔿賈后,知道楚王必然不會姑息他,遂率若敖氏族人發動叛亂,企圖顛覆王權。叛軍人多勢衆,席捲小半個楚國,鬥椒也身先士卒,他的箭矢都射到楚莊王車上了,但最終被楚莊王鎮定自若的指揮擊敗,若敖氏族幾乎盡滅。

自此之後,楚國的公族被趕出了權力中心,令尹、司馬開始進入王子王孫更替擔任的時期,但公族貴族們離開朝堂後,卻在地方紮根,楚靈王雖然試圖翦除卻失敗,楚平王靠着地方貴族的力量奪得王位,開始縱容他們,遂成尾大不掉之勢。

白公勝這是在表示,自己絕不會行叛亂之事!

他揪着高赦的衣襟,厲聲勒令道:“今日的謀逆之計,我左耳進右耳出,汝不可再言,否則,我手裡的劍決不輕饒你!”

“唯……”高赦本來就沒指望一次就勸成功,能在白公勝心裡埋下一顆種子便已不錯,索性見好就收。

高赦退下後,白公勝站在江邊,一會兒看着潺潺江水,一會兒又掉頭看看夜幕中被兩山所夾,龍盤虎踞的冶邑,心裡思量開了。

縱然他口口聲聲說要效仿孫叔敖,但要知道,孫叔敖生前極其簡樸,死後,其後裔也只得到了江南的一小塊卑熱之田爲封地,與孫叔敖的功績頗不相符啊。

但當初若敖氏若能成功,現在坐在楚王位置上的,還指不定是誰呢……

於是到了次日一早,在白公勝上船啓程前,他對當地的僚吏下令道:“此地已非吳地,當更改吳國時的城名,自此以後,此邑,就命名爲金陵邑!汝等需擴建牆垣,將金陵經營成丹陽之地的主邑!”

聽着這番命令,站在一旁的高赦似笑非笑。

其實昨晚他的那番話,白公勝是聽進心裡了,這位王孫本就不是一個忠臣,否則早就提劍將高赦砍了,哪還用等到下次?

以他的急功近利的暴躁性格,也做不了不求身後功名的大忠孫叔敖……

高赦希望,白公勝帶着一份希望興沖沖地西去,在郢都遇阻後,會考慮考慮自己的建議……

……

到了四月份時,白公勝已經抵達郢都,他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在萬衆歡呼聲和楚國貴族們的冷眼旁觀中,正式成爲“左尹”,助令尹子西處理國政,開始進一步推行“新法”。

於此同時,勾踐派出的使團,也跨越千里抵達了鄴城,他那去王號,請求改封的意願,也呈現到了趙無恤案几面前……

ps:關於金陵一名的由來,小說裡沿用唐代的《建康實錄》記載“楚威王因山立號,置金陵邑”,而不是秦始皇埋金的傳說。

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306章 孔仲尼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865章 大業第1220章 !第912章 沸鼎(下)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480 金布律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509章 致師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1053章 麟之趾第862章 燕國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640章 投機者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47 2章 學校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824章 大學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24章 周髀數字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518章 狂人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933章 天災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582章 鐵與血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956章 合縱(上)第65章 暮春三月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83章 雨我公田第347章 闞止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868章 魏武卒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017章 馮翊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441章 用人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253章 商丘對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24章 周髀數字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396章 鴛鴦陣!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886章 少樑砲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007章 卸甲第936章 螽斯番外13 秦皇紀(上)第39章 逼門而入第785章 家人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1222章 大結局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1152章 塞外天子
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306章 孔仲尼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865章 大業第1220章 !第912章 沸鼎(下)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480 金布律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509章 致師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1053章 麟之趾第862章 燕國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640章 投機者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47 2章 學校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824章 大學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24章 周髀數字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518章 狂人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933章 天災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582章 鐵與血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956章 合縱(上)第65章 暮春三月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83章 雨我公田第347章 闞止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868章 魏武卒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017章 馮翊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441章 用人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253章 商丘對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24章 周髀數字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396章 鴛鴦陣!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886章 少樑砲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007章 卸甲第936章 螽斯番外13 秦皇紀(上)第39章 逼門而入第785章 家人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1222章 大結局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1152章 塞外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