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靜女其姝

晉侯午二十二年(公元前490年)春一月。

十三年前,還是趙氏庶子的趙無恤在這裡沉了範氏嫡孫,十年前,途徑此地的趙鞅納了舟人之女爲夫人,爲當地傳下了兩段佳話。晉國六卿內戰,棘津被殃及,化爲一片火海,待趙氏席捲河內後又重新修建,現在已是今非昔比了……

包磚的牆垣拔地而起,將擴建後的港口保護在內,巨大的烽燧被稱爲“燈塔”,徹夜不熄。隨着和平降臨,南來北往的商船絡繹不絕,兩岸的裡聚邊,漁船正在曬捕獲的魚兒,還有庶民划着單體舟向經過的商船推銷用鹽醃製的魚乾,空氣裡有一股淡淡的魚腥味。

從上游順水而下的舫舟在這裡靠岸,安邑的鹽,成周的絲麻都在這裡交易。但棘津最重要的還是糧食貿易,白衣商賈用漕船將從鄭、衛、韓、魏的粟麥運到這裡,換取可以購買趙氏瓷器、紙張、名馬、鐵農具的票引,糧食則由趙氏的均輸官送往朝歌的常平倉。這筆貿易從去年秋天開始興盛,至今仍未平息,所以港口擠滿了十多條停泊的糧船,船挨着船,彷彿馬廄裡相鄰的馬兒一般。

然而就在這一天,棘津的一切貿易卻停止了,商賈們被勒令不得下船,也不得擠佔河道。

號角響起,兩艘全副武裝的大翼“虎賁”號和“干城”號駛出堤岸,順流而下,爲趙卿的座駕開道。接着,“鷹揚”號隨着清晨的燈塔鐘聲駛出棘津,她潔白的風帆在每一陣風中都泛起漣漪。

或在船上遠眺,或在岸邊圍觀的人羣發出一陣歡呼,如河中的錦鯉一般密集。

趙無恤衣冠朝服,扶着女兒站在甲板上對衆人微笑着揮手,他身後站立着一排神情警惕的羽林侍衛,頭頂高高的羽冠和身後絳袍隨風飄動。

這趟前往東方的航程是計劃已久的,但也有計劃之外的事情發生,陰差陽錯,趙無恤此行還帶上了孔姣,畢竟她離開故鄉魯國已經有八年,恰逢其母生病,孔鯉又有了一個兒子,她雖然沒有主動提及,但趙無恤心一軟,就答應帶她回家看看。

當然,一同上船的還有他們六歲的女兒,姝。

姝雖然小小年紀,但天生就是個貴族淑女,被孔姣教導得衣裝得體,談吐文雅,笑不露齒……跟趙無恤那個頑皮到狗也嫌棄的妹妹完全是兩種人。

但上了船後,姝的孩童本性還是暴露出來了,除了在小池塘裡劃舟外,這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坐大船。迎面拂過的河風,繁榮的港口,各種各樣的人,形形色色的貨物,讓她在畏懼之餘,也有一絲興奮。

沒一會,她就坐在趙無恤懷裡,指着鼓鼓的白帆,指着飛逝而過河岸問這問那。趙無恤很有耐心地給她解釋,關於漁父們夜間航船的怪談,嚇得她一直往他懷裡鑽,還有關於河神冰夷的傳說……

“傳說冰夷是魚尾人身,頭髮是銀白色的,眼睛和鱗片是流光溢彩的琉璃色。雖然他是男子,卻長得異常俊美,身上有淡淡的水香,看上去只有不到20歲……”

“冰夷出行時,以兩條蛟龍爲驂螭,拉着荷花當華蓋的水車,他那河中的水宮,屋頂是魚鱗鋪就,蛟龍附在牆壁上,用紫貝嵌門柱,以珍珠飾房櫳,平日裡,就以乘着白色大龜逐文魚作爲遊戲……”

小姑娘一對烏黑的眼睛一眨不眨,津津有味地聽父親談天說地。

說着說着,趙無恤開始歪到了冰夷、后羿和洛神的三角故事上……

“胡羿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最後后羿一箭將河伯擊敗,救回了洛神。”

河神又一次不幸地扮演了反派角色,這個大團圓的結局讓姝很開心,纏着紅繩的肉呼呼小手拼命鼓起掌來,爲父親的故事喝彩。

她還很認真地說道:“父親也是和后羿一樣的英雄,衆人皆言,父親在漳水提寶劍,斥退了河伯,從此鄴城就再也沒有水患了!”

趙無恤哭笑不得,這是七年前,他沉了那巫婆後衍生出來的故事,恰好和漳水兩岸欣欣向榮的景象結合。

不過姝又滿懷憂慮地看着廣闊的大河,小聲說道:“父親,現在船在河上,河神會不會報復?”

“漳水河伯和黃河河神不是一個。”趙無恤也搞不清楚這些各地神主之間的從屬關係,這年頭華夏人的目光還停留在海內,還沒有四海龍王的傳說,蛟龍們都是給神明打工的牲畜,遠沒有後世的地位……

“何況對河神也不必懼怕,他被后羿射了一箭後法力大消!你可還記得前不久來拜訪過你母親的子羽?”

姝想了想,紅着臉道:“記得,是那個很醜的……”

子羽,也就是孔子的學生澹臺滅明,他年幼追隨孔子出國,因爲沉默寡言,加上相貌和體型都不好看,孔子認爲他沒有前途。他近年回到魯國,在言偃手下做事,刻苦學習,從不參加貴族娛樂,替言偃來晉國送信,也一點不招搖。

他在渡河北上時,恰逢颳起大風,河中波濤洶涌,子羽也失足落水,船工還以爲他死了,誰料次日子羽卻好好地出現在港口,只是有些狼狽,腰間的白壁也沒了。

衆人驚訝於他生命之頑強,事後又恍若無事的鎮定,於是愛吹牛的漁父們就開始腦補,說是河伯想把子羽的白壁弄到手,於是派遣陽侯去掀起大浪,又叫兩條蛟龍去弄翻他的船。結果子羽“左摻璧,右操劍,擊蛟皆死”。及至過了河,子羽鄙夷的將璧扔進河裡,河伯大概面子上還是過不去,又將璧彈回子羽手上,子羽見狀,將璧往石頭上打個粉碎,甩着袖子就走掉了。

這故事在棘津一帶流傳很廣,趙無恤這麼一說,姝才知道那位相貌醜陋,來拜見母親時她陪坐都不敢看的人這麼厲害,不由微微點頭。

“這些鬼神之屬最怕的就是浩然正氣,河伯尚且奈何子羽不得,何況爲父呢?”他拍了拍腰間的干將劍,頓時讓姝的憂慮化爲烏有,小姑娘破涕爲笑。

看着趙無恤花了這麼多時間陪伴女兒,給她講故事,這舐犢情深的場景讓一旁的孔姣不由失神,這還是那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的大國上卿麼?

姝剛開始的一兩個時辰還精神抖擻,但在搖搖晃晃的船上吹了點風,過了一會卻有些不適,不過沒有大礙,便讓傅姆帶她下去歇息了。

這下子,船頭這小片區域,就只剩下趙無恤和孔姣了。

ps:快到中秋了,準備搞個線上活動大家聚一聚,剛好最近在玩一款端遊叫《不敗傳說》,打boss會掉落杜蕾斯出來,還說給我寄過來......咳咳,據說還有起點幣拿,中秋去裡邊聚聚你們有興趣嗎?嘿嘿,發個小廣告,大家理解下,歡迎參與,今天有點事情就一章了,明天三更補上(~^~)

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938章 蟲豸第647章 大風(4)第538章 巫頌(上)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543章 宮闕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194章 醫扁鵲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995章 叔侄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519章 漁父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72章 初見魏駒第492章 侯犯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742章 暴行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37章 神蝗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5章 東門館驛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994章 楚王親征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361章 邾國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647章 大風(4)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82章 振振公子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13章 趙樂聯姻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235章 晏平仲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41章 釜底抽薪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71章 封建制度第445章 野心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836章 復辟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481章 齊魯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392章 忍
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938章 蟲豸第647章 大風(4)第538章 巫頌(上)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543章 宮闕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194章 醫扁鵲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995章 叔侄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519章 漁父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72章 初見魏駒第492章 侯犯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742章 暴行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37章 神蝗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5章 東門館驛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994章 楚王親征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361章 邾國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647章 大風(4)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82章 振振公子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13章 趙樂聯姻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235章 晏平仲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41章 釜底抽薪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71章 封建制度第445章 野心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836章 復辟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481章 齊魯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392章 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