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

大野澤南北寬三百里,東西寬一百里,從衛國鉅野向北一直延伸到魯國須句方止。北半部分流衆多,夏秋有水,春冬變爲泥沼,南部則常年波光粼粼。

魯、衛、宋、曹的野人和逃亡民衆便在此嘯聚山林,以盜跖爲“將軍”,有口數近四萬,分別在湖邊和湖中的數百個大小島嶼上求活。

禹貢曾言:大野既瀦,東原厎平,湖中最大的一座島嶼就叫東原島上,其上方圓幾裡都是絕徑林巒。島上的羣盜是盜跖嫡系,在他的組織下隱隱有了建制和分工,砍伐滿山的苦竹做矛與弓箭,採鵝卵石和大木築營紮寨,位於最高處的堅固大寨,自然就是“將軍府邸”了。

大寨的堂上,一位扎着扁髻,穿着乾淨葛麻衣物的老者正捧着兩塊簡牘。向坐於豹皮榻上的盜跖彙報着什麼。

“將軍,島上的倉稟裡已經能跑碩鼠了,雖說秋天正是魚蟹蝦蛤最肥美的時候,可就算把所有船都派去打魚,也不夠四萬張嘴吃。島上有零星的鹿羣,還有野菜蒼耳,只靠這些,今年冬天起碼要餓死幾千人。”

管理島上倉稟和食物的手下正在朝柳下跖抱怨和個不停,此人原先是魯國大夫郈氏家的倉吏,郈氏被季氏所滅門後跑到了這兒。他先後投過五位盜首,最後在獻出了上一位主人的府庫後,成了盜跖的親信。

就在趙無恤拿盜跖有點難辦的同時,盜跖也過的不舒心。相比過去數年間在大野澤周邊的橫行無忌,以及去歲十月之交的雄心壯志,如今他卻有些灰心喪氣。

盜跖控制大野澤後,將各個島嶼上互不統屬的人組織起來,因爲湖中島嶼上沒多少耕地,所以經濟基礎是女子負責漁獵採集,男子則在盜跖率領下外出劫掠周邊城邑,搶來糧食和其他羣盜不能自產的生活物資。

本來按照盜跖的計劃,去歲乘着魯國內部大亂。他大可以劫掠闞陵的魯公宗廟,發掘陵墓。再將那些貴重的明器遣人售賣到什麼都敢買,也什麼都敢賣的陶丘市肆上,換取兵甲衣食。

可這一切。都隨着中都和闞邑的兩次失敗而告吹了,他本來想着可以收拾旗鼓重頭來過,孰料趙無恤在大野澤周邊佈下的網卻越收越緊……

柳下跖耳邊又響起了老倉吏的絮叨聲:“以往湖邊還能打獵,自從那位趙小司寇爲政後,沿着湖泊西岸建起了幾十座亭舍哨所、高數丈的夯土烽燧也陸續立起。鄉里的亭卒日夜訓練不休。雖然敢深入湖沼的那些人都被吾等滅了,衣服剝得乾乾淨淨。可他們下不來,吾等也上不去,敢零星過去的人都被抓了。到了七八月後,大野澤邊的魯國城邑都開始有樣學樣……”

盜跖默默聽着,臉色陰沉,他能感覺到,從佔據鄆城時起,趙無恤就在精心地編織着擒拿自己的大網。整整一年了,他非但沒有撞破趙無恤的包圍。反倒被越收越緊。想要徹底滅了盜跖難,但趙無恤的手段也讓他如噎在喉。

他極盛時號稱從卒九千,可去年被趙無恤在中都、闞邑連續打擊過兩次,又被“徠民”政策吸引去不少人後,如今手裡能外出劫掠作戰的青壯男子也就五千,精銳不過千餘。

雖然漸漸摸清了趙無恤武卒的作戰特點,採取了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但僅有的一場小勝,殺敵百餘比起整體上愈來愈艱難的局面來又算得了什麼?

想在西魯劫掠已經越來越難了,入夏後他試圖進攻湖北岸西岸無果。只能退回來攻略南岸的鉅野等地,可那些糧食吃到現在也所剩無幾。

“據跑回來的人說,青壯男子是被帶到廩丘、甄邑種地,婦女老人則投入廩丘外郭的‘流民營’中。由工匠教授紡織和做些零工,雖然苦些,但能吃飽!我去其他各島徵糧時,好幾次都聽人說若再捱餓,還不如帶着家眷偷偷出湖,去投靠鄆城。做趙小司寇就得順民算了。總之,將軍您得想些法子,否則冬天一到,鄆城那邊再開粥棚放糧的話,東原島上的人忠於將軍,或許還不會跑,可其他島上,起碼得少一半……”

“夠了!”

老倉吏嚇得身體一顫,住了嘴。

盜跖拍案而起,他再也不想聽下去,雖然趙無恤在軍事上已經奈何他不得,但這項徠民之策正漸漸顯露威力,彷彿扼在盜跖喉嚨上的手。如今已經有四五千人投奔過去了,其中還有不少青壯男子。

自己每削弱一份,敵人就會強大一分!這個道理,柳下跖怎會不懂?

“趙氏子手段連續不斷,難不成我就只能聽之任之,沒有應對之策?二三子,吹響螺角,派出小舟,召集所有人來東原島,就說我有要事與他們商議!”

……

百級狹窄的石階路從山頂的大寨通向漁村,石山背後爲秋末裡狂風呼嘯的島嶼丘陵,更遠處則廣袤無垠的大澤。

柳下跖很早便起來了,在山頂上停頓良久,等待東方日出。即便在這裡,他仍能清晰地聽見浪濤不倦的隆隆拍打聲,仍能清楚地體會到大湖憤怒時蘊含的力量。

漸漸地,世界有了色澤,他看着清風吹散薄霧,朝陽的曙光照亮雲層,天空變爲魚肚白的紅暈,黑暗的湖澤化作苔蘚的灰綠。

他拔出皮袋的木塞,灌了一口濁酒,然後開始低頭審視自己能動用的所有力量。

東原島西高東低,連天蘆葦叢中,有港汊縱橫數百條,可以通向大澤的各個位置,也容納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今天,漁村和碼頭停泊了漁船數百條,運兵作戰的長船數十艘。

等曙光照到河灘上時,在船上過夜的人盡皆甦醒過來。掀開已經不再幹燥的稻草毯子,陸續停泊登岸。他們或衣衫襤褸,或穿着魚皮鹿皮服,手持竹矛、魚叉,揹着短弓。這是被城邦國人稱之爲“盜”的一羣人,柳下跖的子民,他們離開洞穴和茅屋。離開漁村和灘塗,連夜來到東原島,大野澤的心臟所在。

打漁爲生的土著夷人們燃起枯黃的蘆葦,清洗魚肉準備朝食。其餘沒帶糧食的只能嚥着口水乾看。不時發生因搶奪食物而引發的騷亂。師帥、旅帥、十二島主,三十六洞主各自約束着自己的手下,他們應召而來,齊聚一堂,仰望着從大寨順着山路走下的“將軍”。

柳下跖沒戴胄。身上只穿着陳舊的皮甲,身後隨從不多,但誰敢懷疑?誰能懷疑?他纔是大野澤真正的王者!

“見過將軍!”

羣盜沸騰了,牛角號,螺號不時響起,更多的人則敲打竹矛和木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敲打聲響徹島嶼,最後吧嗒吧嗒的敲打整齊劃一、攝人心扉,猶如上百根大樹在互相搏鬥,直到盜跖雙手往下重重一按。讓他們安靜。

敲打聲停了,不少人乘着這間隙,叫囂着今天要喝到“將軍”賜下的濁酒。

柳下跖絡腮鬍遮蓋的嘴角露出了微笑,他一揮手,身後高壯的親信們便肩扛大木箱擠上前來。

“酒有的是,稍後人手一盞,現在,讓我帶給你們大野澤西岸的財物,都是吾等如今最缺的東西。”

普通盜寇們歡呼起來,有人已經做好了上去爭搶的準備。慷慨,是他們支持盜跖的原因之一。而羣盜首領則面面相覷,如今東原島面臨的局勢他們清楚,哪裡還有餘財發放?這莫不是散夥的節奏?

第一個箱子被打開了。淡黃的顆粒如雪崩般四散而出,未脫殼的粟米稀里嘩啦。

第二個箱子打開,粗糙的葛麻布匹鋪滿了一小塊地面。

第三個箱子打開,滿滿當當的青銅農具碰撞到一起叮咚作響,衆人看到其中有銅鐮和耒耜。

所有人都愣住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知道。汝等的妻兒父老在捱餓,大野澤卻不出產糧食。每年一入冬,窩棚抵禦不了寒風,汝等便會夜夜受凍,大野澤卻無桑麻之利。如何才能擁有這些,去搶掠麼?吾等歲歲如此,但這和農稼一樣,年景好時僅得粗飽,不好時家中就會餓死人。這湖澤雖大,卻養不活四萬人,只有土地,只有耕種,吾等才能活下去!”

羣盜愣住了,隨即有人悲哀地嚎叫起來:“將軍!吾等便是從魯國逃出來的庶民,魯國行稅畝,作丘賦,每年泰半的收成都要交給邑宰,邑宰交予大夫,大夫再交予三桓,層層盤剝。此外還有無數勞役,或修公陵,或建宮室城池,吾等不能活命,只能逃入大澤投奔將軍,將軍這是要趕吾等回去麼?”

“非也!”柳下跖連忙在輿情鼎沸前大手一揮,大聲說道:“不是回去再受壓榨,而是吾等自己去將土地奪來!”

“將土地……奪來?”師帥、旅帥、島主洞主們都怔住了。

“然!和去年一樣,濮濟之間又到了戰雲密佈的時候,晉齊鏖戰不休,隨時會波及到魯衛。一旦戰亂四起,吾等的機遇就到了,我不日便將帶人外出抄糧,此番我自己不取鬥米匹布,統統分予衆人!待足兵足食後,再轉而攻城掠地,這次不是來去如風,事成之後,吾等便可遷出這塊荒澤之地,直接占城而立!”

這個念頭在盜跖腦中存在已久,在和孔子的辯論時萌發,受趙無恤刺.激成型,他今天竟一併吐露出來了,頓時在人羣中驚起了一片滔天駭浪。

“到時候我爲將軍、邑主,將伐貪婪之城,誅無道之君,均貧富,等貴賤,人者有其地,而無賦稅之憂!”

Www •ttkan •¢O

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906章 水力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423章 雪橇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835章 無私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445章 野心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86章 汔可小康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824章 大學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1070章 太宰嚭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434章 傷寒(下)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217章 獲麟第323章 亂(中)第53章 冬至(二)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482章 戰和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535章 鬼神第519章 漁父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179章 朝鮮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
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906章 水力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423章 雪橇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835章 無私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445章 野心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86章 汔可小康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824章 大學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1070章 太宰嚭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434章 傷寒(下)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217章 獲麟第323章 亂(中)第53章 冬至(二)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482章 戰和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535章 鬼神第519章 漁父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179章 朝鮮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