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

秦王蕩瞬間就明白了張儀的意思。

這跟趙國的形勢有關。

昔日三家分晉,趙國的實力最強,當時趙國的擴張方向是南面衛國,這是趙簡子時就確立下來的目標。

結果魏文侯橫插一槓,在邯鄲南部修建了鄴城,攔住了趙國的南進路線。

接着,趙國拿衛國沒辦法,只要把目光放在東北的中山國身上,不幸的是,趙國入侵中山國遭遇慘敗,爲了打退中山國的入侵,趙國出血請魏國幫忙,更加不幸的是,魏國幫忙過頭,一口氣把中山國滅了。

這還沒完,不久後吳起對戎人大打出手,一口氣奪下了上郡。

從此魏國堵住了趙國向東向南向西的發展方向。

至於北面,那是胡人的地盤。

到了現在,上郡變成了秦國的地盤,此刻秦趙兩國正在上郡大戰,而衛國依舊在魏國的庇護之下,趙國要想不與魏國翻臉,那就向西或者向東北了。

若是趙國獨自挑戰秦國,秦王蕩自負秦軍能打垮趙軍。

若是趙國打算攻略中山,那麼中山國的壯大,或者中山國與齊國相連,這都是不能忍的。

一旦中山國與齊國接壤,最壞的情況是趙國遭到齊國干涉。

其次是趙國與齊國平分中山國,但是齊國的實力比趙國強,趙國肯定搶不贏齊國···

想明白這一截後,秦王蕩訕訕道:“既然如此,我們還是等燕國戰敗後,讓燕王向趙王哭訴吧!”

張儀拱手到:“大王英明!”

秦王蕩聞言苦笑兩聲。

張儀見狀正欲告辭離去,突然,一個信使飛快的從外面跑了進來:“報···,大王,兩天前,膚施城內的百姓反了,趙軍裡應外合奪取了城池。”

“如今上郡守殉城而死,庶長見狀已經退守西都。”

“什麼?”

秦王蕩腦袋一暈,面無血色,差點昏死過去。

張儀反應過來,見秦王蕩久久不語,立即出言道:“大王已經知道此事,你立即退下。”

“諾。”

而後,過了一會兒,秦王蕩才恢復過來,只是一時間依然難以接受,腦袋裡一片混亂,不由向張儀問答:“相父,膚施失守,上郡門洞大開,此事如何是好。”

張儀面色閃過一絲憂鬱之色,然後迅速恢復平靜,答道:“大王,西都城小,不利於防守,庶長疾肯定不會困守西都,所以我們要做好與秦國平分上郡的準備。”

“平分上郡?”秦王蕩點了點頭。

不僅是西都,上郡的其他的縣城,同樣也不堅固,面對齊趙聯軍的攻擊,肯定也守不住。

張儀見秦王蕩點頭,突然心聲一計,仔細推敲片刻後,開口道:“大王,臣有一計可以離間齊趙兩國。”

秦王蕩一愣,立即開口道:“敢問相父是何計策?”

張儀答道:“大王,既然上郡各縣已不可守,那麼臣的計策就是用上郡北部各縣離間齊趙。”

“齊國幫助趙國並不是真的想壯大趙國,而只是想用秦國來引誘趙國罷了,畢竟趙國的強大,也是齊國的禍患。”

“臣的計劃就是,讓庶長疾退守延水陰暗的高奴縣,放棄延水以北的所有城池,與趙國隔水相望。”

“延水北部有十餘縣,齊國肯定不會分兵駐紮,趙國奪取各縣後肯定會留兵駐守,這樣一來就是削弱趙軍的實力,再加上趙國大戰以來的,尤其是渡河以及攻打膚施城時,損失並不小,如此,趙國的兵力就會相形見絀。”

秦王蕩眼前一亮:“如果齊軍見趙國短時間內攻下了大半個上郡,肯定會擔心趙國勢大難治,這樣一來就不會出力幫助趙國繼續賭水攻打高奴城。”

“而王叔手中依然還有十萬餘秦軍,趙國失去了齊國的幫助,又要分兵防守各縣,肯定實力不足,從而停止進兵。”

張儀點了點頭,眼中泛着寒光道:“用上郡離間齊趙這是第一步,接下來燕國戰敗後燕王向趙國求援,那麼事關中山國的情況下,趙國肯定會出手破化齊國的計劃,這就是離間齊趙的第二步。”

“這兩件事情一發生,那麼齊趙聯盟就難以維持,就算能維持下去,齊軍肯定也會撤軍。齊軍一撤,那麼趙魏兩國就算合力,我秦國也不懼。”

“好。”秦王蕩應道:“那就計劃行事,通知各縣將精銳士卒調走,然後各縣面對趙國的進攻時,只要能堅守半日,那就算各縣縣令盡力了,將來秦國收回上郡各縣時,寡人赦其無罪。”

“大王英明。”

······

洛邑。

熊槐拿着最近這一段時間的戰報,心中即憂即喜。

不久前趙國攻克膚施城,而後兵分三路,樂池帥主力尋找樗裡疾決戰,接着樗裡疾避而不戰,一路向南退到了延水南岸的高奴城,與樂池隔河相持。另外兩路趙軍,則是一南一北攻略上郡各縣。

不到十日,延水以北的十餘縣,全部落入趙國手中。

熊槐心中對趙國坐大充滿憂慮,事情到了這一步,恐怕用不了多久,楚國在魏韓兩國的話語權就會大跌,聯盟之中再也不是楚國一家獨大。

而令熊槐心中暗喜的是,齊趙兩國剛剛結盟就立即發生齷齪。

從上郡傳來的消息,趙國橫掃上郡北部後,本想再接再厲南下與樗裡疾決戰,結果遭到匡章的拒絕,匡章以大戰疲憊爲由,原地休整,止步不前。

如今十餘萬趙軍與十萬秦軍在延河形成相持局面。

就在熊槐思考怎麼讓齊趙兩國的進一步離心時,陳軫從外面走進來道:“大王,北方傳來的消息。”

“數日前,十萬中山軍突然出現在燕軍後方,截斷了燕軍的退路。與此同時,十萬齊軍渡過河水,已經攻入燕國境內,兵鋒直指陽城曲逆,意圖將這十萬燕軍徹底困死在中山國境內。”

“什麼?”熊槐一驚。

十萬齊軍的事還好說,這些日子齊國一直在北方聚集兵力,算算時間,也差不多。

但是中山國出現燕軍背後的兵力,實在是出人意料。

熊槐問道:“賢卿,中山國之前不是在都城靈壽聚兵嗎,這十萬軍隊是怎麼回事。”

陳軫嘆氣道:“大王,根據情報,這次是燕國中計了。”

“中山國的兵力在衝突發生之前就已經埋伏好,衝突爆發後,中山國詐敗將燕軍引到中人城。等齊國大軍準備好後,兩國一同發難,將燕國大軍圍困在中山國。”

熊槐一愣道:“也就是說這十萬燕軍完了。”

陳軫點點頭:“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十萬燕軍肯定完了。”

熊槐沉默了片刻,搖頭道:“不行,齊燕兩國仇深似海矛盾重重,燕國乃是牽制齊國的重要棋子。之前燕國本來就被齊國肆虐過一次,元氣大傷,若是這次的十萬燕軍再次全軍覆沒,那麼燕國就會徹底陷入虛弱,十幾年內將會難有作爲,不能達到牽制齊國的目的。”

“如果齊國沒有了後顧之憂,那麼寡人一旦與越國爆發大戰,那麼齊國就有可能會全力來襲,那時,對楚國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寡人要救援燕國,十萬燕軍就算不能保全,最起碼也要保住一半。”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