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

應君等人聞言,立即長拜在地:“臣等知罪,還望大王賜罪。”

熊槐勃然大怒道:“賜罪,爾等可知所犯何罪?國難當頭,爾等身爲楚國封君,爲一地之主,本應與國共存亡,結果···”

說着,熊槐聲音變得極爲冰冷的道:“結果你等倒好,不僅沒有死戰殺敵,不僅沒有在戰敗後自殺殉國,反而在戰敗後向秦韓兩國投降,反而還恬不知恥的組建聯軍幫助秦國攻打襄陽城。”

此時,熊槐心中的憤慨已經流露於表,大恨道:“你們自己說說,這是什麼罪行!”

應君等人心中大恐,尤其是九里君等八人,因爲未曾獲得秦將人頭的緣故,此時心中更是大亂,只得連連頓首:“死罪···死罪···”

待應君等人泣拜了一陣,熊槐臉色稍稍和緩,這纔開口道:“好在爾等還有羞恥之心,能在最後關頭幡然醒悟,沒有跟着逆子一錯再錯,否則,寡人必滅爾等全族,以儆效尤。”

應君等人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知道楚王不會對之前許下的承偌反悔,會履行免除滅族的罪行。

於是,十人齊拜道:“謝大王不殺之恩。”

熊槐冷哼一聲,繼續道:“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寡人有言在先,立即棄暗投明,免死,全力與秦軍作戰,則免去被貶爲庶人的懲罰。而爾等···”

九里君等人頓時一滯,他們倒是想爲國死戰,衝鋒在前,撤退在後。只是秦楚兩國的決戰,根本就打起來,他們率領的四萬楚軍,只與甘茂的斷後之軍打了一場遭遇戰,殺敵數千,自身傷亡近萬,然後大戰就結束了。

決戰沒打起來,與秦軍全力作戰一事,自然也就無從所起。

總不能說四萬人強攻一萬秦軍一個多時辰,就算全力以赴了吧。

這話要說出來···

說不定楚王會一怒之下直接殺了他們。

無恥也要有限度,對外可以,對內就不行了。

想到這,九里君等人頓時面如死灰,被貶爲庶人的責罰,是在所難免了。

不過,他們一想起從羕陵君哪裡得到的消息,心中又冒出一股希望。

說話間,熊槐再次從衆人身上掃過,只是他們全都伏在地上,看不出什麼臉色來。

見此,熊槐搖了搖頭,接着又長嘆道:“只是,爾等都是寡人的兄弟手足,爾等祖上甚至連爾等本人,也都有功於國。若是將爾等全族全都貶爲庶人,併發配偏遠之地充當苦役,日夜勞作,然後勞累而死,寡人實在於心不忍。

但,國法難違,寡人身爲一國之君,更不可罔顧國法。是以寡人心中猶豫不決,不知爾等何以教寡人?”

“大王,臣等···”九里君等人聞言,似乎感受到楚王的無奈,又似乎爲自己的悽慘未來而悲傷,封地乃至封號,無論如何也保不住了。

想到悲傷處,而後,頓時在殿中嚎啕大哭。

接着,熊槐擡起手來,制止了衆人的痛哭後,在衆人淚眼的注視下,緩緩開口道:“而且,此事寡人也有過錯的地方。寡人本以爲秦軍得到消息後,會前去與那逆子聯繫,然後讓逆子斷後,然後你們便可以友軍的身份,趁機殺入秦軍之中,然後便可大破秦軍。

不料,秦軍竟然走的如此堅決,半夜便撤走,更是沒有與爾等進行一絲交流,便直接撤走,導致爾等根本就沒有與秦軍交戰的機會。”

說着,熊槐看着衆人長長一嘆,然後又道:

“是以寡人得知此事後,思慮許久,終於在一個多月前想出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雖然國法不可違,但是免去爾等的庶人身份,卻也並非沒有辦法,那就是大赦天下。

太卜在數月前,在天降祥瑞之時就曾向寡人提及此事,奈何但是正在大戰期間,故而並非大赦天下的良機。如今六國退去,我楚國大獲全勝,羣臣百姓爲支持戰事,多有貧困,故而寡人決定在不久後,宣佈大赦天下,以寬百姓羣臣之心。

爾等暫且寬心,此事寡人半月前就已經開始讓太卜去準備,爾等到時不必離開郢都,便可拜託庶人身份。”

此時,應君等人聽到楚王的話,不僅沒有送一口氣,反而全都臉色一變。

他們沒有懷疑楚王對他們說謊,因爲以他們的罪行,楚王根本就沒有欺騙他們的必要。

而且,大王此時將此事告知,明顯就是在安撫他們。

如果大王沒說慌,那麼···

羕陵君等人在欺騙他們!

而後,太卜數月以前就進言大赦天下,楚王一個月前便決定大赦天下的事情,瞬間充斥整個腦海。

大王早就打算放他們一馬了,但是提前得知此事的羕陵君等人,卻沒有告訴他們,更沒有打算放過他們,反而趁他們不知此事,竟然用遊說羣臣的名義,逼他們交出家財以及私田,以行賄羣臣。

結果,他們將家財交出後,卻被大王告知,大赦天下早就已經開始準備了,根本用不着他們多事。

也就是說,他們的那些苦心經營的財富,全都被羕陵君他們以及朝中羣臣吞了。私田還好說,失去封君封號之後,他們肯定守不住。

但是,他們數代人,乃至十幾代人經營的財富,已經轉移隱藏大半的財富,準備恢復平民身份後東山再起的財富,竟然因爲羕陵君等人的欺騙,而交出了一大半,以換取全族的平民身份。

而這些,原本都是不用交出來的。

想到這,衆人頓時面目扭曲,對向他們索要家財的羕陵君等人,恨得咬牙切齒。

落井下石,抽絲剝繭,刮地三尺,敲骨吸髓···

就在衆人心中痛罵羕陵君等人之時,驚慌恐懼悲憤痛恨等種種情緒充斥於腦的九里君,腦袋一熱,突然,痛哭道:

“大王仁慈,臣感激萬分,萬死難以報答。臣有一事,不吐不快。臣雖然被逼無奈,在全族的威脅下,不得已而暫時與秦韓聯軍虛與委蛇。但是,臣的心中,確是一直都在大王這邊的,在襄陽城外,日夜所思,只有一事,那就是尋找機會,向大王盡忠。

可是,有些人,雖然身在郢都,但是內心卻早已飄到鄧縣,已經向僞王子蘭效忠。不僅寫下令人作嘔的阿諛奉承之詞,更是派出族中子弟向僞王效忠。”

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戰 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
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戰 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