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

十天後,齊國王宮。

唐子進宮對齊王地道:“大王,那田文也太過分了,試問天下誰不知道,我齊國之所以答應魏國的求和,乃是大王念在齊魏兩國多年的交情,所以纔不忍重創魏國。

否則,以我齊國百勝雄師,豈能拿不下一座區區的濟陽城。否則,就憑魏國主動獻十城的情況下,若非大王仁義,又怎會主動要求只要魏國五城呢!”

說到這,唐子越加激憤的道:“臣可是聽說了,觸子將軍本來打算趁濟陽連下暴雨三天的時候,讓人掘開濟水以衝擊濟陽。

若非觸子將軍知道大王一向仁厚,不願將戰事推及到無辜的百姓身上,觸子早就決堤灌城了。

如此,那濟陽城也早就被攻下了。”

齊王地聽到這,心中生出陣陣遺憾。

濟陽下暴雨,濟水暴漲的事,他也聽說了,就是他下令退兵之後不久發生的。

如果不是羣臣讓他不勝其擾,如果他再堅持幾日,說不定齊軍就包圍大梁了。

如此,哪裡還有什麼田文的事。

此時,唐子氣憤的道:“所以說,魏國臣服齊國,本來就是應有之事,這都是大王英明神武之功。結果,那田文竟然無恥的到處讓人宣稱,魏國臣服齊國,這全是他的功勞。

還有,秦國退兵一事,若非魏王臣服齊國,然後狐假虎威,那秦國豈能退兵。所以,秦國退兵,這是秦國畏懼大王的威德,但那田文又無恥的將功勞攬在自己頭上。

而且,那田文與田駢,這段時間以來,在薛地常常造謠中傷大王,世人多有知之。結果,現在田文竟然到處說,他是最忠於齊國,最忠於大王的。”

齊王地聞言,立即皺起眉頭。

此時,唐子大聲唾棄道:“啊~~我呸!這等無恥小人,還到處宣榜自己乃是道德君子,簡直是無恥至極。”

說着,唐子一臉緊張的看着齊王地:“大王,最近這一段時間,齊國中有大量收取了田文賄賂的小人,還有大量被田文矇蔽,不知真相的誠懇君子,全都在鼓吹田文之賢能。

是以,臣來此,說以真相,希望大王不要被謠言矇蔽啊。”

齊王地聞言,冷笑道:“唐子放心,寡人可是清醒的很···”

另一邊,齊相周最的一位門客對周最道:“君上,如今國中到處都是讚譽田文的聲音,不知君以爲如何。”

周最聞言,皺起眉頭,沒有說話。

“不知君上以爲,君與孟嘗君相比,誰賢?”

周最想了想,嘆道:“我不如孟嘗君。”

“不知君上以爲,君與孟嘗君相比,誰名望盛?”

“我不如也。”

“誰與齊王親?”

“我不如!”

“誰功勞大?”

“我不如!”

“既然君上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孟嘗君,那現在國中紛紛擾擾,爲何君上還能安坐於此?若是君上打算將齊相的位置拱手讓於孟嘗君,那臣請辭,然後投奔孟嘗君去也。”

周最一聽,擡腿就向齊宮走去。

與此同時,齊將觸子府上。

有人對觸子道:

“將軍爲齊將,數有功,而濟陽戰事,臣亦聽說了,深爲將軍憾。

但是,現在竟然有人到處散佈謠言,說將軍無能,不能克濟陽。還說,只要他掌握齊國大權,一定會貶斥將軍,然後另選良將,爲齊國選一位真正的當世名將。

臣爲將軍羞!亦爲將軍恐。”

······

不久後,齊相周最與齊將觸子齊聚王宮。

其後,齊國在休兵月餘的時候,再次開始調兵遣將。

一月後,齊國臨淄再次聚集了十五萬大軍。

接着,齊王地聚集羣臣道:

“寡人接到舉報,有人說孟嘗君不仁,對薛地百姓課以重稅,以致百姓貧困,只能舉債度日。”

羣臣一聽齊王地之言,紛紛一驚。

國中上下剛剛還在議論孟嘗君賢德呢,結果,現在有人舉報孟嘗君虐待百姓了。

這事可大可小,小則訓斥,大則···

但,還沒等羣臣開口,那邊,齊王地繼續道:

“寡人還接到舉報,有人說孟嘗君爲了獲取鉅額財富,對薛地百姓發放高利貸,以致百姓還不起貸款,不是破產逃亡,就是破產賣身給田文爲奴。”

此時,殿中羣臣一片譁然。

可齊王地緊接着道:

“寡人還接到舉報,有人說,自寡人即位以來,孟嘗君仗着寡人寵信,仗着自己身爲丞相,竟然常年偷稅漏稅,薛地該交稅賦竟然從來沒交過。”

說到這,齊王地怒道:“寡人接到舉報,令人徹查此事,果然,自寡人即位以來,孟嘗君從來沒有交過一次稅。

而且,寡人令人清查薛地戶籍田畝,結果,臨淄的典籍顯示,自孟嘗君即位以來,二十年間,薛地百姓逃亡一半,田畝也荒廢大半。

然寡人令人去視察薛地,卻見薛城從以前的萬戶大城,變成了現在的長約八里寬約六裡,內有百姓六萬戶的大城。而荒野之間,田野開闢,百姓甚衆。”

羣臣聽到這,全都臉色一變。

所有人都知道孟嘗君有錢,而且超有錢,但不知道孟嘗君具體多有錢。但是,現在他們一聽薛城的規模,便能稍稍揣測孟嘗君的財富了。

因爲齊國都城臨淄纔不過有百姓七萬餘戶,乃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城,而薛城現在不必臨淄差多少了。

此時,齊王地見自己說完薛城的規模,羣臣再無人有替田文說情之意了。

於是,齊王地怒氣沖天的道:“孟嘗君身爲寡人的臣子,不思報國,不思報效寡人,卻常年偷盜國家財富,損國以肥私,寡人恥之。

傳令,立即派出使者前去魏國,讓田文返回臨淄接受有司查問。”

齊相周最聞言,立即應道:“唯。”

“傳詔,着令將軍觸子,立即率軍前去薛地,令薛地官員交出薛地權力,接受有司查證。”

觸子不等齊王地的話音落下,便大聲應道:“臣領命!”

觸子聲音剛剛落下,緊接着,一個更大聲音從殿中冒了出來:

“大王,臣以爲不可!”

高呼聲落下,上大夫陳舉從羣臣中起身走到殿中,拱手道:“大王,孟嘗君乃齊國宗親,在齊國威望甚高,而且孟嘗君不久前才爲齊國籠絡了魏國,更何況,現在孟嘗君正在魏國任相。

若是大王此時因爲孟嘗君偷稅的緣故,而出兵討伐,臣擔心這不僅會讓齊國內部的人以爲大王有功不賞反遭刑,而且還會使得剛剛投靠我齊國的魏國心生恐懼。

所以,臣以爲出兵一事就不開行。

只需···”

齊王地不等陳舉說完,便開口打斷道:“賢卿如此爲田文辯護,你是不是也偷寡人的稅了?”

陳舉大恐的拜倒:“大王,絕無此事!”

齊王地冷笑道:“那你是想偷稅了!”

陳舉再拜:“臣絕無此心。”

“沒有?”齊王地怒道:“那你爲何替田文辯護,若是現在寡人不重刑處置田文,國中貴族百姓人人都像田文一樣,從不交稅,那齊國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那寡人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說罷,齊王地冷眼看了陳舉一眼,然後大怒而去。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三百章 會盟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三百章 會盟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