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

老賬房放下手裡的官窯茶杯,說出了剛纔那番話的意思:“老夫的意思是說,朱舜手裡可用的棋子,不止是有宋家作坊,還有呂家作坊。”

“呂家作坊一共有三百臺織布機,也就是說朱舜現在可以利用的踏板織機,一共是一千臺。”

“每個月最多生產五千匹大幅寬布,當然了這是極限數字,正常來說,一個月也就在四千三百匹到四千五百匹之間。”

家裡的賬房們推敲出了精確答案,黃永發心裡更有底了,也越發篤定自己的謀劃了:“布匹的數量推敲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對於細節的推衍了。”

“原定的謀劃是用糧食和宋家對賭,如果宋家能在一個月以內拿出四千匹,咱們就多拿出來一倍的糧食送給宋老頭。”

賬房們聽到黃永發明顯送錢的行爲,卻是笑了,這只是一個誘餌,引誘宋家越陷越深。

宋家一個月的產量最多三千五百匹,按照最低來算,也能拿出來三千匹。

看似是還差一千匹的八尺寬布,但是宋家作坊旁邊,還有一個月能拿出一千五百匹八尺寬布的呂家作坊。

這一次,宋家穩賺。

目的就是讓宋家嚐到甜頭,引誘他們陷入下一步的謀劃。

黃永發也不喝茶了,放下茶杯問道:“諸位以爲,下一步拿出多少匹合適。”

中年賬房又一次站了起來:“宋家有了這一次的甜頭,第二次肯定會想騙走更多的糧食,建議在八千匹。”

“這麼多的布匹,宋呂兩家一定拿不出來,看似是在顯示他們的白癡,爲了糧食已經不管不顧了。”

“其實是做給我們看的,讓我們以爲宋家呂家真的拿不出那麼多的布匹,進行第二次看似穩贏的對賭。”

賬房先生們這一次全部出現了笑意,想必這個時候宋家的人定會在背地裡嘲笑他們,不知道宋家和白家的關係。

有了白家這一層關係,八千匹多是多了些,還是可以拿出來的。

老賬房撫須笑了笑,手指輕敲黃花梨桌面:“這個時候,員外就要出來唱曲兒了,把數目提高到一萬匹,切記要表現出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

“一定要讓宋家以爲員外是被氣昏了頭,畢竟因爲去年賭局那件事,宋家肯定會覺的員外的腦子不好用。”

“哈哈,員外可一定要唱好醜角。”

“哈哈,是啊,到時在下可要好好看看員外的唱法功底。”

“哈哈,許某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黃永發看着怡然大笑的賬房先生們,也是笑了笑。

去年賭局那件事,可以說是黃永發從商以來最大的污點,如果不是有朱舜這個異類發明了那幾樣東西,賭局其實是穩贏的。

今天笑笑也無妨了,永定河邊上有沒有水力機械那可是清清楚楚,都不要派人潛伏到宋家作坊去查探,拿着千里鏡站在河對岸都能看清楚。

沒有發明水力機械,單憑人力,宋呂兩家作坊能夠拿出的八尺寬布都超不過五千匹。

至於松江府的白家,呵,過了黃河就是晉商的地盤,有的是辦法讓白家運送布匹的商船,翻到在大運河裡。

別說是區區幾艘商船了,每年漕運賦稅的糧船側翻的都不在少數,怎麼翻倒商船,晉商輕車熟路的如同吃飯喝水。

黃永發敲了敲桌子,等到賬房先生們的笑聲漸漸停止,慢慢站了起來。

負手站立,俯視端坐在大堂內的賬房先生們,說出的了一句老成謀國之言。

“爲了萬無一失,從這幾天開始,我會安排一批身強力壯的家丁在河面上盯着。”

“只要發現了水力機械,立即撤銷對賭。”

賬房先生們看着負手站立的黃永發,這羣飽學之士的心裡,都是一片讚歎之聲。

在這種時刻還能保持冷靜,說出這麼一番老成謀國之言,真不愧是晉商的魁首之一。

老賬房曾經是大明會試第一名的會元,才智在這些賬房先生裡算是首屈一指,只是後來因爲站錯了隊伍,官場失意。

當個芝麻綠豆的小官,還不如在八大晉商家裡謀一個豐厚的差事,要知道他在這裡一年的‘俸祿’,比他那個小官一輩子的俸祿都要多。

老賬房聽到黃永發老成持重的話,也是忍不住點了點頭:“員外高見。”

黃永發推衍這場大局的同時,其他七位晉商也是召集了家裡的賬房先生,推衍這一次怎麼才能得到水力鑽牀和水力紡紗機。

結果都差不多,紛紛感慨黃永發的命真好,時來運轉了。

前幾次的時運不濟,可能就是老天爺對他的磨鍊,目的就是爲了讓他這一次鴻運當頭,獲得一次和宋家對賭的機會。

羨慕是羨慕不來的,其他幾位晉商只能感嘆一句,時也命也,安排家裡的管事去給黃府送了請柬。

有了水力鑽牀,黃永發以後就是女真入關的第一功臣了,也是皇商了,還不趁着這個時候搞好關係,等到以後想要搞好關係都沒機會了。

外面披着皇商這層外衣,手裡還有水力紡紗機的黃永發,以後必將成爲富可敵國的第一大商賈。

黃永發剛剛把賬房先生們送走,便收到了一堆請柬,看也沒看一眼,回去找那名最疼愛的小妾白日宣淫了。

大管家攔住了擡腳就要走的黃永發,皺着眉頭說道:“老爺,這不合規矩,這每一張請柬都代表着各家的臉面。”

“老爺就算是不想去,起碼要回一封謝辭,否則就是當衆打各家的臉面。”

黃永發聽到這句話,臉色突然有些不好看:“不給他們面子?去年因爲賭局那件事,每年年後的一次會面,他們可是沒喊本老爺,說是忘了。”

“忘了?呵,他們這是覺的老爺我快要從八大晉商的隊列掉出去了,懶的理我了。”

“現在知道過來巴結本老爺了,晚了。”

“想要赴宴也可以,你去把三少爺喊來,讓他去陪那幾個老東西喝酒。”

聽到老爺要安排三少爺過去赴宴,大管家猛的擡起了老臉,褐斑老臉臉色大變:“老爺不可!”

“三少爺只是個晚輩,卻和他們幾個長輩在一起喝酒,不就是在罵他們是老爺的兒子輩。”

“三少爺還是庶出,老爺這是當着全京城權貴的面,罵其他幾位是婢養的,這個仇就結大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