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

天色微微放亮,天邊露出一抹橘紅色朝霞。

一名六部主事家裡的管家走進了黃澍宅子的後門,奉上了一封荔枝紅拜帖,希望黃澍能夠賞光三日後的什剎海雅集。

主事管家前腳剛走,又來了一名,一名接着一名,直到黃澍從正房內走出來,書房的紫檀雕紋書案上擺放了一摞各種拜帖。

黃澍掃了一眼紫檀雕紋書案上的拜帖,沒有拆開,心平氣和的坐在官帽椅上吃着早茶。

吃過早茶,依舊是沒有拆開拜帖,鋪開一張紋理純淨的澄心堂熟宣,開始練習蘇體,靜靜等着明天的到來。

明天便是他黃澍踩着朱舜的肩膀成爲言相的嚆矢。

遠在潮河岸邊的朱舜也是早早的起來了,繼續與楊百歲一起商量水塔運輸系統的修築,按照朱舜的意思最好是修築一座小水壩。

以水塔的水利能力,洗煤的速度比較慢,修築一座小水壩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還能用於灌溉潮河兩岸的下田,增加土豆的產量。

一座水壩涉及渡槽、閘門、函洞、渠道等很多水利基建問題,單是一個設計圖稿就要幾個月時間,修築起來時間就更長了。

畢竟這是水壩,不論是設計圖稿還是實際修築,都一定要嚴謹到苛刻,只要發生一點紕漏很容易造成決堤,淹沒附近的村莊。

煤炭的量產化廉價化極其的迫在眉睫,朱舜需要儘快完成,還要培養一位暫時替代七弟子徐積薪的京師大學堂的學子主導煤炭行業。

朱舜親自主導煤炭行業和冶金體系,確實加快了進程,卻拖慢了工業革命的整體進程,得不償失了。

朱舜和楊百歲再次商討了一天,擴大版水塔運輸系統的設計圖稿又往前推進了一些,回去睡覺了。

明天就要讓滿朝東林黨們見識什麼叫做精誠所至金石爲開了,今天要養足精神。

翌日清晨。

黃澍很早就起來了,沐浴更衣,換上用上等香料薰香過後的青色獬豸官服,坐上一頂官轎去上朝了。

來到金碧輝煌的紫禁城門口,參加早朝的官員們走下了官轎,黃澍也是走下了官轎。

黃澍的黑色官靴踩在石板路上,心態平和的一人向前走去,身邊腳步匆匆的青服官員們,紛紛停下來給黃澍打招呼。

黃澍只是淡笑着點了點頭,做派和那些緋服官員沒什麼兩樣,同樣是青色官服的官員們也沒覺的這樣有什麼不妥。

這位黃御史和他們可不一樣了,過了今天也要穿上一件緋色官服了,有這等做派那是應該的。

距離琉璃大瓦宮門還有一百多步,黃澍看着那一件件緋色官服,滿意的笑了笑,用不了多久自己也會有一件了。

戶部何侍郎正在尋找黃澍的身影,瞧見他過來了,招了招手準備提前結下一份善緣。

黃澍看了一眼帶着三兩名官員站在一邊的方郎中,也沒小人得志的嘲笑他,不過心裡卻是充滿了嘲弄。

放在往常,方郎中哪一次不是領銜青服官員們走進紫禁城,風頭無兩的站在最前方。

如今只能落魄的站在雕欄旁邊,眼睜睜看着黃澍站在最前方,還越過了青服官員們的隊列,走進了一片緋色裡面。

方郎中頓時面如死灰,心裡飛快的思索着對策,甚至做了把妻子送給黃澍的打算。

興安伯新寧伯懷遠侯等三位勳貴今天從府內特地趕來上朝了,給朱舜壓場,告訴東林黨們他背後也是有黨羽的,不是孤零零一個人。

一襲大紅色麒麟服的朱舜注意到了不遠處的一幕,饒有興趣的看着勝券在握的黃澍,看出了他和一名東林黨高層的不對味。

認出了那名東林黨高層是六部各司之首的方郎中,這位每次上朝都衆星捧月的方郎中,身邊只有孤零零的幾名官吏,臉上的意氣風發更是變成了面如死灰。

朱舜玩味的笑道:“本來還在想怎麼整治這個滿清的好臣子,看來不用了,有個免費勞工了。”

興安伯三位勳貴受到朱舜的影響,知道勞工是什麼意思,免費也就是不用花錢。

站在宮門口無聊的他們頓時興趣大增,視線不停的落在方郎中和黃澍身上,很快就看出來這裡面的門道了。

方郎中和黃澍好像結下了什麼深仇大恨,還是解不開的那種世仇,有意思了。

不等三位勳貴繼續饒有興趣的打量,上朝的時間到了,伴隨着晨鐘暮鼓的聲音走上了御道。

走進皇極殿。

站在臨清貢磚上。

不等崇禎發話,一名東林黨官員搶先走出了朝班,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朱舜顏面盡失的場景:“工業伯,今天就是約定的時間,還不趕緊讓滿朝官員們見識見識工業伯的誠意。”

這名東林黨官員在嘲諷朱舜的同時,餘光一直在落在黃澍身上,瞧見他滿意的點了點頭,心情更好了。

站在這名東林黨官員附近的官員們,全都是暗恨自己慢了一步,讓他給搶先和黃澍結下了一點香火情。

現在正是嘲笑朱舜的好時機,錯過了就沒了,東林黨官員們耐不住性子了,一個個沒有體統的開始吆五喝六。

“工業伯還不趕緊端來一盆水,讓我等好好的漲一回見識。”

“不錯不錯,本官也想看看工業伯的奇技淫巧有多大本事,可以讓天底下最堅硬的鐵塊裂開。”

“你們可別亂說,說不定還真的可以。”

一句玩味的真的可以,當場引起了滿朝官員的鬨堂大笑,還真的可以,假的都可以不了,別說真的了。

朱舜卻是準備再坑黃澍一把,笑眯眯的問道:“黃御史,如果可以裂開,你敢在朝堂上學驢叫嗎。”

黃澍笑着搖了搖頭,看來朱舜真的窮途末路了,只能用這些上不了檯面的小手段激怒穩贏的他。

用大丟顏面的學驢叫逼迫黃澍主動退縮,放棄這一次的朝堂對峙,暫時躲過一場危機。

黃澍撫須笑道:“有何不敢,甭說是學驢叫了,只要工業伯能夠精誠所至的裂開了鐵塊,本官學狗叫都可以。”

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
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