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

鄭員外冥思苦想出了恩師透露給他的謀劃,心裡有了底,可以扯起老宰輔這杆大旗在東林黨內部遊刃有餘的當個馬前卒了。

不過他這個馬前卒只要做的不錯,有望成爲拱衛帥的士,至於成爲恩師那般的下棋人,這輩子是別想了。

怎麼拉攏東林黨官員一起推舉他當整飭密雲兵備道,都不需要深思,一句能從密雲縣的出塞口賺來十倍二十倍的銀利就足夠了。

鄭員外也是東林黨的一員,對於東林黨的脾性摸的十分透徹,闖王高迎祥都在進攻十三朝古都長安了,東林黨還在朝堂吵架爭搶利益。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別說一個作爲東林黨成員的鄭員外擔任整飭密雲兵備道,就是讓賣國賣到一定境界的晉商擔任整飭密雲兵備道,也會一致贊同。

鄭員外只用了一天時間,喝了幾杯茶,輕鬆解決了這件事。

第二天,早朝。

皇極殿內。

滿朝君子們站定朝班,一名東林黨官員走到大殿中間的金磚上,高聲喊道:“啓奏皇上,密雲縣武備廢弛,屯田荒蕪,很有可能讓清國鑽了空子,再次從長城的缺口衝入中原。”

“臣舉薦鄭員外郎擔任整飭密雲兵備道,最多一年便能讓密雲縣的屯田豐收,操練大批精銳邊軍。”

東林黨官員知曉朝廷現在最缺的就是銀子,想要打動皇上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用朝廷出一粒糧食,操練出大量精銳邊軍。

崇禎從那句屯田豐收知曉了東林黨這次要自掏腰包了,不耗費朝廷一粒糧食的操練邊軍。

按理說只要是不花銀子,崇禎的心情應該就會不錯,但他心情還是不怎麼的好,原因在於一句清國。

建奴自稱大清,那是化外蠻夷的僭越,並沒有得到大明的承認。

上來就喊了一句清國,咋的,建奴是發你俸祿了,還是賜你女人了,這麼上趕着給建奴正名。

面無表情的崇禎很快又有了好心情,一位工業派官員站了出來:“整飭密雲兵備道的空缺確實會讓建奴鑽了空子,不過讓姓鄭的擔任怕是不妥。”

“臣舉薦密雲知縣朱玉兼任整飭密雲兵備道。”

一句建奴讓崇禎心情很好。

一句姓鄭的,卻讓讓東林黨官員們臉色不愉。

工業派和東林黨黨爭歸黨爭,好歹在朝堂上留點顏面,畢竟都是讀書人,豈能像市井潑婦那樣毫無顧忌的撕扯大罵。

這句姓鄭的已經有點撕破臉的意味了,更讓東林黨官員不愉的還在後面。

工業派已經掌握了密雲縣的政事權,兼任了整飭密雲兵備道就掌握了軍權。

政事權和軍權雙雙在手,工業派對於密雲縣這個支點的佈局就徹底完成了。

朱舜藉助麪粉宋家在順天府的民心威望,步步爲營的推廣了工業革命,使得老百姓也成了既得利益者,工業革命徹底紮下了根基,已經讓東林黨如鯁在喉了。

每次想起來這件事再美的花案女進士,都有些索然無味了。

好在這七年來一直把工業派的改革死死的壓制在順天府,沒能讓工業革命蔓延出去,這讓東林黨輕鬆了不少。

倘若讓工業派掌握了北五州府的突破口,對於東林黨來說是絕對不可以忍受的,嚴峻到已經不是開始在東林黨心口插上一把刀了,而是開始肢解東林黨的勢力了。

就是使用一些見不得光的暴烈手段,東林黨也一定要阻止這件事。

工業派官員這句話說出口,登時讓東林黨官員們心驚肉跳,差點沒上演一出文臣死諫的戲碼。

鄭員外那張氣定神閒的臉容,冒出了大片冷汗,手裡的玉笏險些因爲手抖掉在地上。

心裡更是駭然工業派官員大膽,這種話都敢說出來。

一旦朱玉同時掌握了政事權和軍權,密雲縣的位置又那麼的險要,這和唐朝末年的節度使有什麼區別。

那名工業派官員到底是工業派還是東林黨人?煌煌大唐就是被一羣節度使攪得支離破碎,最終亡了國。

哪有往自己身上潑髒水的。

鄭員外偷偷看了一眼皇上,坐在大殿之上的皇上還是一如既往的面無表情,讓官員們猜不透皇上心裡想法。

只是偷瞧了一眼,鄭員外便趕緊走出了朝班,一直走進大殿內的金磚上:“啓奏皇上,臣招攬了幾名擅長農學的幕僚。”

“只要臣能夠擔任整飭密雲兵備道,不僅可以在不耗費朝廷一粒糧食的情況下操練一批精銳,每畝官田還能多出產一斗的課稅。”

鄭員外的補救頓時讓東林黨官員們鬆了一口氣,看向他的目光多了幾分讚歎,難怪能夠先後得到前任吏部尚書和老宰輔的看重。

公然向皇帝買官,還把買官說的這麼清新脫俗,當真是一位機敏過人的大才。

尤其是沒有直接說出上繳多少糧食,而是用了一句官田多出產一斗,極爲高明。

只要皇上答應了這件事,官田的數量還不是東林黨說了算。

就算是崇禎覺察到了官田的數目不對,隨便找兩個佃戶當替罪羊,說佃戶虛報了數目便能輕鬆脫罪。

這種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太過簡陋了,東林黨都不願意使用,只不過沒想到在鄭員外手裡卻有這麼高明的運用。

最爲精妙的是出產這兩個字,徹底杜絕了工業派用賣官鬻爵來攻訐東林黨。

畢竟鄭員外說的是出產,不是繳納,繳納還能污衊東林黨爲了搶奪官位,以繳納爲名目實際上自掏腰包來買官位。

出產可就不一樣了,多出來的課稅可是和東林黨官員沒有任何關係,都是老百姓辛苦種出來的。

工業派敢說賣官鬻爵?

東林黨巴不得工業派這麼說,這樣一來工業派攻訐的就是老百姓了,沒了民心,爭不爭整飭密雲兵備道就不重要了。

鄭員外一舉把工業派所有的路都給封死了,這份謀算,讓幾位年邁尚書都忍不住睜開眼睛了,甚至有一位尚書在朝堂上公然輕輕頷首。

東林黨爲了敲定這件事,生怕工業派出來反對,幾名重臣立即站了出來。

文選司方郎中走出朝班,掃了一眼愣住的工業派,很想撫須大笑,想到這裡是朝堂只能忍住了。

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
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