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

朱舜瞅着這條兵工線,心情極爲振奮,來到大明王朝這麼長時間,總算是有點成就了。

穿着鵪鶉補子綠袍官服的朱舜,喊來一名組裝線的小匠,讓他搬來一張太師椅。

大模大樣的坐了上去,手裡拿着公廨裡的粗瓷茶壺,喝着清茶,欣賞着熱火朝天的兵工線:“好在只是滑膛槍,對於精度的要求不是太大,他們這樣各憑感覺製造槍管,大差不差的就行了。”

“這要是換成線膛槍,就完全不一樣了,線膛槍要求彈丸和膛線緊密的結合,對於精度有着很高的要求。”

朱舜把嘴上的粗瓷茶壺放下來,開始思考線膛槍兵工線的建立:“這樣就涉及工業社會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了,標準化。”

“只有所有的鉛彈的大小都一樣,線膛槍的口徑都一樣,這樣才能讓任何一顆鉛彈適用於任何一支線膛槍。”

“鉛彈大了,塞不進線膛槍裡面,小了又不能有效的閉氣,造成啞火。”

“線膛槍的口徑如果不統一的話,也很容易造成塞不進或者啞火的問題。”

“有了這種水力鑽牀,槍管口徑的標準化就有了一定的保證,畢竟不是那種依靠人力去敲打了,而是固定住一點一點的鑽成一根槍管。”

“只是就算使用水力鑽牀,也有一定的誤差,嗯,應該打造出遊標卡尺和千分尺這樣的基礎測量工具,對槍管口徑進行標準化生產。”

“符合標準的就用來製造線膛槍,不符合標準的也不能浪費,用來製造滑膛槍。”

至於鉛彈的標準化就難了,沒有蒸汽機,沒有機械衝牀,很難對鉛彈進行標準化。

要是真的有了蒸汽機和機械衝牀,朱舜也不會用來標準化鉛彈,而會用來製造黑火藥火槍的巔峰之作,米涅式步槍。

這種使用圓錐形子彈的步槍,已經和近代槍械差不多了,裝填速度快,射程遠。

朱舜以前看過不少的歷史小說,裡面的主角竟然用手工作坊,製造了大量的高標準米涅式步槍。

簡直就是胡扯,這也是很多小說的硬傷,上來就開掛製造這種堪稱外掛的米涅式步槍,孰不知,米涅式步槍後面涉及的技術標準有多高。

別的不說,沒有機械衝牀,就連米涅式步槍使用的米尼彈都造不出來。

朱舜所說的一年交付三萬多燧發槍,只是滑膛槍,別說是米涅式步槍了,就是想要大規模製造線膛槍,以現在的工業水平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沒有愛荷華膛線機,單純依靠手工刻畫膛線,沒有個一兩個月根本不可能完成,中間要是有一點差錯,又得換一根槍管從頭再來了。

機械衝牀的製造方法,朱舜也都知道,只不過沒有蒸汽機這個工業的動力源泉,造出來了也沒用。

只要熬過去這個月,朱舜就要開始對這些年輕匠人們進行培訓,先把分米、釐米、毫米這些計量單位灌輸給他們,然後交給他們遊標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方法,爲以後做準備。

明代倒是有類似於遊標卡尺的東西,青銅刻線直尺,只不過精準度較低。

測量槍管的口徑容不得半點的馬虎,朱舜準備親自制作幾個精準度高的遊標卡尺,還有千分尺當做模板。

到了晚上,不用朱舜主動去安排,幾名年輕的匠人爲了能夠增加產量,主動跑到王恭廠儲存乾柴的棚子,抱來一堆乾柴放在自己所在的棚子旁邊,點燃了一堆篝火。

匠頭的誘惑力對於年輕的匠人們來說,比起青樓裡的頭牌還要大,現在有機會實現自己日思夜想的夙願,爲了超過其他人,肯定要多幹一些時辰。

有了這個幾名年輕匠人的帶頭,其他人也不走了,同樣是跑去抱來了一堆乾柴,用來照明。

匠頭們看不懂朱舜在搞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早在放衙的時間到了,跑到附近的集市,隨便吃點東西,就回去睡覺了。

第二天照常是在王恭廠裡面賭錢,天黑了就回去睡覺,就這麼過了幾天,匠頭們突然坐不住了。

他們發現一支支製作完備的燧發槍,不停的送到庫房裡面,這纔過去半個月的時間,庫房裡面已經堆放了五百多支燧發槍。

要是放在過去,單單是這五百多支燧發槍,就是他們五個月的產量了。

匠頭再也沒有心情賭錢了,就連吃飯都沒味道,他們怎麼也想不通朱舜到底使用了什麼神仙手段,憑空變出來這麼多的火槍。

朱舜今天正好不在這裡,匠頭們就動了歪心思,想着趕緊把這個消息傳給黃貼廠,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賞錢。

至於那場京城百姓天天談論的賭局,誰勝誰負不重要,反正他們也沒下注。

負責王恭廠安危的總旗,家裡的長輩是東林黨的一員,他雖然沒能有幸進入東林黨,但他一直以東林黨成員自居。

看見了這個情況那還了得,不使點壞都對不起他的身份,總旗還想着憑藉這件事立個大功,好讓他能夠有幸加入東林黨。

要麼不幹,要幹就幹的狠一點,總旗讓手下的五十名軍士一人抱着一堆乾柴,堆放在了庫房旁邊。

總旗手裡拿着一個火把,笑着注視庫房,只要把這個火把扔過去,就立了一個大功。

“砰!”

就在總旗要扔出去火把的千鈞一髮之際,朱舜擡手就是一槍,正中後背。

“啊!”總旗痛苦的哀嚎着倒在了地上,沒有傷到要害,但是鉛彈穿透身體的劇痛,讓他無法忍受,躺在地上滿地打滾。

總旗手下的軍士們立即抽出了雁翎刀,當他們轉過臉來看到朱舜身後的那羣人,這羣沒上過戰場的軟蛋,手裡的刀全部嚇的掉在了地上。

飛魚服,繡春刀。

朱舜早就預料到今天的這一幕,知道王恭廠的軍士不可信,就去了一趟王承恩府邸。

線膛槍、廉吏、水力鑽牀,親眼目睹了這一件件事情的王承恩,知道朱舜在天子心目中的分量,已經不輕了。

這位當朝的大紅人王承恩,再三交代,只要是朱先生來了,一定要服侍好了,誰要是敢怠慢了朱先生,就把他沉到永定河裡面。

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
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