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

驚蟄時節。

朱舜故意挑了這個一年之中響起第一道驚雷的節氣。

朱舜、太子朱慈烺、還有鄭成功等一大批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騎着遼東大馬動身前往了密雲縣。

滿丹臣等一些激進的陸軍講武堂學員,也嚷嚷了一路。

土改不就是殺人嘛,哪裡用得着工業侯和太子朱慈烺親自過去。

但這只是浮於表面的認知,土改真正的目的是用來收攏人心。

太子朱慈烺通過對太祖傳記的一遍又一遍的誦讀,整個人的格局已經徹底不一樣了,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看世界。

明白這個得人心者得天下的人心,不是所謂的官僚鄉紳的人心,而是老百姓的人心。

這一次的土改有兩個目的,一是收回土地讓老百姓人人有飯吃,也讓大明即將崩潰的國庫一步步強大起來。

第二就是藉助土改真正的收攏老百姓的人心,讓老百姓成爲大明的後盾,而不是因爲官僚鄉紳的壓榨整天想着造反。

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朱舜和太子朱慈烺等人來到了兩河村。

這是密雲縣最南也是最大的一個村子,居住着密雲縣大部分的官僚鄉紳。

兩河村位於潮河和另一條大河的交匯處,兩條大河都是發軔於密雲北方的連綿山脈裡,最終在密雲縣的兩河村交匯。

形成一條水量不亞於永定河的潮河,流向南方的通州,最終匯入京杭大運河。

這也就造就了兩河村的土地膏腴,擁有整個密雲縣最多的水澆田,是密雲縣最爲富庶的一塊土地。

朱舜挑選這裡作爲土改的突破口,頗有讓一些地方先富起來的意思。

只要在兩河村完成了土改,其他地方就好解決多了。

兩河村附近,太子朱慈烺看着溝渠密佈的肥沃田地,一望無際。

心裡竟然是忍不住生出了要作詩的衝動,可見兩河村土地肥沃的程度。

但他想到這些肥沃田地以前全是軍戶們的,現如今全被官僚鄉紳巧取豪奪了,也就沒有多少心思作詩了。

這些土地要還是那些爲了邊關穩定,戰死了一代又一代,死了不知多少家人的軍戶們的土地。

太子朱慈郎何止會作詩,會在這裡開辦一場盛大的春社進行慶祝。

兩河村邊界上,有一塊不大的界石,只有正常人的小腿高度。

一名長相俊美卻黑瘦了很多的年輕官員,站在界石旁安靜等候,旁邊還牽着一頭小毛驢。

太子朱慈烺躍下遼東大馬,笑容滿面的走了過去:“想必先生就是朱千石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朱舜的幺弟朱玉,因爲在密雲縣種出了畝產高達一千多斤糧食,被老百姓稱作朱千石。

這是一種讚譽,也是老百姓能想到的最高的讚美了。

因爲在老百姓的心裡,什麼也沒有一畝地能產出一千斤糧食重要,如果能再有一百畝地,這輩子死了也值了。

這纔有了一個朱千石的讚譽。

世上不是所有人見了皇帝和儲君,像朱舜那般鎮定,還能鎮定自若的談笑風生。

朱玉這麼近在咫尺的看着大明未來的天子,不免有一些侷促不安,更多的是緊張:“朱玉,見過太子殿下。”

太子朱慈烺是打心眼裡喜歡這個能夠種出千斤糧食的朱玉,笑容更濃了:“孤是你家兄長的學生,按照輩分說,還是你的晚輩,朱千石不必這麼拘束。”

一句聊家常般的拉進關係,朱玉更加誠惶誠恐了,他並沒有像那些順風順水了一輩子的官宦子弟,來了一個順坡下驢。

反而是更加恭敬了:“太子殿下這邊請,臣在涼亭裡備好了茶水。”

“太子殿下奔波勞碌了一路,先歇歇腳,稍後臣給太子殿下說一說密雲縣的情況。”

朱舜對於幺弟朱玉的這份爲官謹慎,十分的滿意,這要是換成官宦子弟已經順坡下驢的以太子自家人自居了。

這一點是爲官的大忌,太子朱慈烺看得起朱玉,才說了算是真心實意但更多是收買人心的話。

要是真把自己當太子的一家人,可就大錯特錯了,留給太子很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沒了。

朱舜未來是要做聖人的,就像孔聖人那樣的聖人,他要做工業聖人。

不管改朝換代多少代,都要先來祭拜他這個工業聖人。

一朝天子又如何,只要敢對朱舜有半點的不敬,就會因爲沸騰的民意從皇帝寶座上下來。

這樣纔是萬世長存,造就一個永世存在的家族。

但是現在還沒有封聖,朱舜在朝廷就需要有他自己的聲音,對於幺弟朱玉寄託了很大的希望。

三四里外的涼亭內。

朱舜,太子朱慈烺,朱玉三人坐在涼亭內,鄭成功等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們端着鬥米式步槍在四周戒備,防備任何人靠近這座涼亭。

等到太子朱慈烺喝了一碗茶水,朱玉沒有親口去說,拿出了一本記載密雲情況的賬本,交給了太子朱慈烺。

太子朱慈烺放下手裡的白瓷碗,翻開了賬本。

密雲縣以三名鄉紳爲首,這三名鄉紳卻坐擁本縣七成的膏腴田地。

這三名鄉紳裡又以三班六房的戶房掌案爲首,戶房掌案剛好就住在兩河村。

大明各縣縣衙的三班六房小吏,三令五申了不止一次不允許‘世襲’,甚至多次打擊過這種把持地方的行爲。

但就拿戶房來說,需要協助知縣進行地丁人口、田地丈量、錢糧奏銷、雜稅徵收、門牌清冊等等各種繁瑣事務。

當地官僚鄉紳和百姓有多少田,多少地,起科多少,詭寄了多少,隱瞞了多少,只有世世代代掌控魚鱗冊的戶房掌案知曉。

知縣一般都是外鄉人,本地的鄉紳哪裡會把這些涉及身家性命的事情告訴外鄉知縣,知縣基本上都是理不清這裡面繁瑣的名目。

想要治理好地方,只能依靠在本地盤根交錯的戶房掌案,而這些本縣土地的底細,又是戶房掌案一代代積累下來的本錢。

根本不會傳給外人,只會傳給兒子,還得是長房長子。

沒有兒子的,就傳給侄兒和外甥,但絕不會傳授給外人。

這也就造成了三班六房的小吏,成了一代代的世襲,畢竟不管是從外鄉抽調還是換成本地的其他人,都是不清楚一縣的糧課底細。

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
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