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

這位農業之父的形象卻讓所有人失望了。

田埂的一棵老柳樹下,蹲着一名黑瘦年輕人,沉默的抽着旱菸。

瞧見恩師朱舜給他招手了,磕了磕菸袋鍋子,站起身走了過去。

沉默寡言的走到朱舜身邊。

東林黨官員們失望過後,變成了很大的惱怒,他們要是敗給了一名風流倜儻的京城大才子,心情還好一些,畢竟對方的才學足夠學富五車。

敗給一個比莊稼漢還像莊稼漢的黑瘦年輕人,算是怎麼一檔子事,分明就是在說東林黨還不如這麼個下賤小農夫。

不管滿朝君子們怎樣的以貌取人,怎麼的惱怒宋士慧的下賤長相。

崇禎看着這個頭戴斗笠腰間插着菸袋鍋子的年輕人,越看越是喜歡,與那滿朝虛僞的僞君子截然不同,渾身上下透露着一股子務實。

現如今誰不知道宋家每年能賺取一百萬兩以上的銀子,說上一句富可敵國也不爲過。

可就是這麼一個富可敵國家的長孫,爲了大明,卻像個莊稼漢一樣在田間辛苦勞作,堅持了七年,從未說去享受紙醉金迷的快活日子。

崇禎實在是太喜歡了,喜歡到甚至覺的他要是自己的皇兒就好了,哎,可惜......

嗯?

崇禎突然笑了,不是皇兒不打緊,還有別的方法變成自家人:“愛卿可曾婚配。”

朱舜的幾個弟子早就到了婚配的年紀,這年忙於工業革命的各項研究,整天在實驗室裡待着沒有一人成親。

不過這個大弟子卻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羊角辮,是那名吊死在樹上的邊疆老卒孫女,但是按照崇禎這意思看來是要許配給宋士慧一個公主。

一個是孤苦伶仃的鄉野丫頭,一個是天下最尊貴的公主,是個人都知道應該怎麼選擇。

沉默寡言的宋士慧按理說應該默默接受崇禎的封賞,一躍成爲大明的駙馬爺,但他的回答卻讓工業派官員愣住了:“啓稟皇上,草民已經有了婚約。”

有了婚約?朱舜平靜的看了一眼弟子,他這個當師父的都不知道婚約,哪裡來的有婚約。

難道是那名羊角辮丫頭。

朱舜和那些工業派官員不一樣,工業派官員愣住,是因爲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宋士慧會爲了一個鄉野丫頭,放棄天底下最尊貴的公主。

那可是多少達官顯貴求都求不來的長公主,只要娶了長公主,以後就是皇上的自家人了。

朱舜對於七名弟子的脾性十分了解,尤其對這個很少見面的大弟子宋士慧,反而是最是瞭解了。

宋士慧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朱舜並不感到奇怪,如果是因爲大明的長公主放棄了羊角辮丫頭,這纔會讓朱舜感到奇怪。

崇禎聽到已經有了婚配,心裡感到很是可惜,但也沒辦法總不能讓宋士慧毀了婚約,貴爲天子長女的長公主更不可能做個平妻了。

也不知道哪家權貴的女兒這麼好命,能夠嫁給如此務實的一個讀書人,想來應該是一位書香門第出身的書香女子。

穀場內的東林黨官員都看見了崇禎臉上的遺憾,心裡嫉妒的同時,又開始罵娘了。

他們這些東林黨人費盡心思讓自家的長子娶了長公主,到現在了也沒半點苗頭。

朱舜的弟子宋士慧可倒好,皇上主動送上門了,居然給拒絕了。

有了婚約?

悔婚不就行了。

就算是王爺府的郡主也沒公主尊貴,還是長公主,何況是一般的官宦人家小姐。

崇禎瞧見底下東林黨官員的嫉妒表情,心裡又是一陣好笑,面無表情的繼續說道:“宋士慧立下這等千秋大功應當重賞。”

“王承恩擬製,工業伯教徒有方,誥封爲工業侯。”

“宋家長孫宋士慧誥封爲農業伯。”

工業侯?

農業伯?

東林黨人聽到朱舜的誥封,眼前一黑,差點沒氣昏過去,畝產千斤這件事真的賠大發了。

朱舜完成了北方五州府的支點佈局不說,還成爲了一位侯爺,他封爲伯爺也不過才七年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就成爲了一位工業侯,這還是戚繼光于謙難封的大明嗎。

一位東林黨侍郎按照尚書的意思,不留痕跡的遞給東林黨官員們一個眼神,示意他們趕緊出來彈劾朱舜把這個工業侯的誥封壓下去。

這可是一個簡在尚書心的大好機會,還是東林黨官員最爲擅長的耍嘴皮子罵人。

東林黨侍郎本以爲東林黨官員們會像炸開鍋一樣,羣情激憤,爭先恐後,全部站出來彈劾朱舜。

誰曾想,東林黨官員們一個比一個老實,全部都是眼觀鼻鼻觀心,就差把腦袋縮進官服裡了,一動不動的不敢說話。

不是滿朝君子們不想立功,這樣的大功說上一句十年難得一遇都不過分,但是他們不敢啊。

哪怕是彈劾內閣首輔,東林黨官員們也敢捨得一身剮敢把首輔拉下馬,但誰敢彈劾朱舜這個災星。

金之俊、黃澍、三大晉商這些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誰敢當個出頭鳥招惹朱舜,輕了破門落戶,重了就是一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眼前更是有兩個活生生的例子,以老宰輔馮銓的冷血心腸從確定畝產千斤開始,應該就已經把鄭員外當個棋子給拋棄。

沒了老宰輔馮銓的撐腰,鄭員外就成了東林黨人泄憤的對象,包括那十幾名同宗兄弟都會被東林黨人折磨死。

至於總是喜歡和朱舜作對的魏郎中,能不能保住小命都是一碼事,更不要說是官位了。

與魏郎中有着深仇大恨的方郎中,一定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好時機,把這個阻礙他成爲一部侍郎的對手徹底整死。

彈劾農業伯宋士慧?

東林黨人也沒那個膽子,宋士慧的爺爺可是粥神,還是在民間香火極旺的一尊祖宗福神。

就連他們家裡的一些家丁丫鬟也在偷偷祭拜粥神,東林黨人可不想被粥神的信徒給打上門,放把火燒了他們的宅子。

不論東林黨侍郎怎麼暗示,滿朝君子們全部都是閉口不言的成了縮頭烏龜。

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八十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631.第627章 蓄熱室
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八十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631.第627章 蓄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