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

大明各大學院的地址也已經選好了,就在京師大學堂附近。

以京師大學堂爲中心向四周進行輻射,依次選擇各自的學院位置,構成大明未來的大學城。

大學城的規劃,早就在幾年前就已經設想好了。

就在去年的開春,朱舜已經着手安排基建署建造各大學院。

現在已經基本上竣工了,就差把各自的圖書館資料,還有各種用來研究的器具搬進去。

這些經過基建署學子們無數個日夜規劃出來的各大學院,不僅格局上更加的合理,在安全性上也超過了以往。

大明當前的情況,是個兵荒馬亂的戰亂光景。

無論是三大工業中心還是大學城,首要的問題就是政治問題,也就是安全問題。

大學城成立以後,也像三大工業中心一樣,在外圍建立了一圈水泥高牆,高牆的外圍修建了鐵絲網配合壕溝的一戰絞肉機。

大明軍工學院成立以後,裡面同樣會儲備了大量的09型野戰炮,以及各種炮彈。

朱舜目送八名弟子和太子朱慈烺一個個的離開,站了很久,就這麼一直看着。

看了一炷香的時間,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又是一炷香時間,朱舜前往了新的工人會館。

新的工人會館就在大學城中間。

大學城以後作爲大明的人才中心,朱舜把工人會館設立在這裡的原因,就是表明自身對於大學城的重視。

重新設計的工人會館,也比以前更加的佈局合理,主要以簡單整潔爲主。

回到工人會館以後,朱舜直奔戰略處過去,去找正在戰略處裡面安靜等待的黃宗羲曹文耀、宋應升三人。

朱舜走進戰略處,三人都是用一種期待的目光看了過去。

瞧見朱舜點了點頭。

黃宗羲、曹文耀、宋應升送三人共同舉起了手裡的茶杯,朱舜也端起了自己的茶杯。

以茶代酒,滿飲了一杯。

朱舜坐到自己的官帽椅上,手掌放在官帽椅的扶手上,平靜的說道:“現在大明的各大學院已經成立了。”

“接下來就對工業學堂的學子們,有着巨大的吞吐能力。”

“順天府各州縣的工業小學工業中學擴張,已經勢在必行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另外,天津府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要完成土改了,相對應的工業小學和工業中學也要建立了。”

曹文耀坐在輪椅上,不溫不火的說道:“咱們以前和東林黨的爭鬥,還算是比較溫和。”

“一旦咱們要大規模的成立自己的學派,建立一種不容於儒家學說的新學。”

“這對整個東林黨來說就是不死不休了,東林黨肯定會發動所有的勢力,徹底撕破臉的進行不死不休的黨爭。”

“但以咱們現在的實力,還不能和權傾朝野的東林黨正面對抗。”

平時喜歡和曹文耀爭來爭去的宋應升,這一次也是十分的贊同曹文耀的看法:“不錯,只要咱們大規模招收工業派的學子,大規模的建立工業學堂。”

“絕對會給這個天下帶來一場腥風血雨,到時候就不是這麼你來我往的文鬥了,出現武鬥也是有可能的。”

戰略處的兩位大才說的確實在理,工業派目前只不過控制了順天府和天津府兩個府,連北直隸都沒有控制。

東林黨可是控制着整個天下,朱舜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很有可能引起江南各地官僚鄉紳們的割據稱王。

在這個亂世,誰也不保證能保證官僚鄉紳們沒有那個心思。

在以東林黨爲首的官僚鄉紳心裡,仁義道德早就不知道扔哪去了,眼裡只有利益。

官僚鄉紳在各個地方,不論是名望、錢糧還是實力,已經實際上的控制地方了。

只差一個名頭。

到時候如果真的割據稱王,率領大軍前往京城清君側,最後漁翁得利的只會是滿清。

這是朱舜最不願意看到的,他推動工業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橫掃滿清。

緊接着橫掃南洋,橫掃西方,建立一個日不落的大明帝國。

曹文耀宋應升二人只是把紕漏說了出來,是爲了查遺補缺,以防出現什麼意外。

不過,朱舜主動說這件事了,就應該想到了相對應的計策。

想到了治大國如烹小鮮般的穩定,安安穩穩的進行教育體系大規模擴張。

朱舜點了點頭,贊同了三人的想法,雖然黃宗羲沒有開口說話,但他的想法應該是和另外兩人是一致的。

朱舜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幾口,繼續思索腦子裡的那個計策是否穩妥,過了有一盞茶功夫說道:“專利法。”

“咱們接下來可以推行專利法計劃了。”

關於專利法這個計劃,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提出來了。

當時是爲了給京師大學堂的成立做準備,但是誰也沒想到,當時用了另一種工業手段坑了東林黨一把,順利的建立了京師大學堂。

專利法計劃便擱置了。

戰略處針對專利法也進行了大量的推算,三位大才越是推算,越是感覺專利法是工業派手裡最厲害的一個法寶了。

朱舜所提出的這個專利法,公開承認讀書人的家學,承認家學的獨有性。

以後只是有讀書人要學他們的家學,就要繳納一定的銀子,不然就是違背大明律。

這樣一來,不僅在朝堂造成一場軒然大波,還會波及整個天下。

到時候,就算是朱舜不同意這個專利法的推行,都不可以了。

因爲這樣可以光明正大的給讀書人帶來海量銀子,很多東林黨官員很可能從此就永世富貴了。

專利法提出來以後,他們祖輩積累的那些家學,就相當於官僚鄉紳手裡的土地了。

可以一輩輩的傳下去,一輩輩的收取銀子,一輩輩過上紙醉金迷的生活。

但這只是東林黨的想法,也是朱舜算計東林黨的地方。

東林黨人永遠不會知道一件事,最多幾十年,被他們奉爲經典的各種家學,全都會變成廢紙。

因爲不會有人再去學這些酸腐的八股文,而是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工學,立志成爲一名大科學家。

戰略處的三位大才聽到一個專利法,心裡徹底放輕鬆了。

只要有這個神兵利器在。

再也沒有誰,能夠阻擋工業派教育體系的大規模擴張了。

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八十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
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八十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