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

說服多爾袞放棄進攻山海關是最爲困難的一件事,進攻山海關首先要把大淩河堡這顆嵌入大清國腹地的釘子拔下來。

大淩河堡守將曹文詔可是朱舜的舅哥,以多爾袞和朱舜的恩怨,想讓多爾袞放棄斬殺朱舜家人的念頭可不容易。

不過這對於擅長算計人心的范文程來說,倒不是一件難事,只說了一句佔據明廷的西北數省最多三年就能覆滅大明斬殺朱舜。

多爾袞深深的看了一眼范文程,決定幫他完成這一次的謀劃。

攻打山海關這件事已經爭了半個月了,還是沒個結果,親王貝勒們瞧見多爾袞走了出來,全部都閉嘴了。

爭論這麼久一直沒個結果,那是因爲多爾袞並沒有參與這一次的昂邦章京爭奪,現在他站了出來就要同仇敵愾的先把多爾袞壓下去,其他人才有成爲昂邦章京的希望。

不過多爾袞接下來的話,卻出乎了所有親王貝勒的預料:“萬歲爺,臣弟準備率領一支八旗子弟從榆林一帶進攻明廷。”

榆林是陝西的重要邊鎮,親王貝勒們聽他這意思是要放棄進攻山海關,轉而進攻明廷的西北。

難道這裡面有什麼陰謀,畢竟多爾袞養着漢人幕僚最多,每次打仗以前還總喜歡讓那些漢人幕僚出主意。

親王貝勒們全部把心思轉到了西北,思索這其中的謀算,準備暫時放棄對於山海關的進攻,爭奪這個進攻明廷西北邊鎮的昂邦章京。

范文程因爲這一句萬歲爺多看了一眼多爾袞,僅僅是一個稱呼的改變,多爾袞在政事上的才幹與其他親王貝勒高下立判了。

大清已經立國了,有些東西不能繼續遵循舊制了。

多爾袞已經打開了口子,范文程便開始誘導這些親王貝勒們進攻西北:“萬歲爺,明廷的西北已經大亂,闖王高迎祥率領二十萬大軍把洪承疇打的潰不成軍。”

“如今只能窩在長安城內不敢出來,西北邊關的衛所必定空虛,大清國只需派遣一支數千人的八旗兵就能輕鬆拿下一處邊鎮。”

“只要打開了口子,整個西北數省就是咱們大清國的了。”

親王貝勒們一聽可以拿下西北數省,呼吸不免有些粗重,這得搶多少漢女和絲綢瓷器,估計多到數都數不完。

面對整個西北數省的利益,親王貝勒們哪裡還能耐得住性子,一個個面紅耳赤的爭搶了起來。

“老八,進攻榆林這件事交給本親王了,最多半個月就能攻下來。”

“半個月?八哥,本親王只要七天就能攻下來。”

“三天!本貝勒只要三天。”

范文程看到大政殿內熱烈氣氛,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件事基本上成了一半了。

就在皇太極準備下達進攻明廷西北的詔書,一等侍衛走進了朝堂,稟報道:“萬歲爺,西北的三邊總督換人了。”

換人了?

大政殿內的熱烈氣氛立即就消失了,親王貝勒們有些緊張的看向了一等侍衛,心中暗道千萬別是曹文詔這個兇人。

一等侍衛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周圍的親王貝勒們,大清國主要進攻的邊鎮是明廷東北的各個邊鎮,西北換不換人並不重要。

這些親王貝勒們怎麼像得知袁崇煥沒死一樣,相當的緊張,緊張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一等侍衛剛剛走進大政殿,不知道大清國改變了戰略準備進攻明廷西北了,還沒說話,就聽一位親王問道:“是不是曹文詔?”

一等侍衛搖了搖頭說道:“不是曹文詔。”

聽到西北的三邊總督不是曹文詔,大政殿內的氣氛再次輕鬆了起來,不少親王貝勒甚至是笑出了聲。

一等侍衛更是不明白了,也沒敢多問,繼續稟報道:“三邊總督換成了孫傳庭。”

大政殿內的笑聲,很快變成了嘲笑。

親王貝勒們早就對明廷的腐敗有所瞭解,沒想到東林黨爲了爭權奪利到了這個份上,連三邊總督都敢換成文官,忍不住嘲笑起來。

“三天?看來一天就夠了。”

“一天?估摸着大清國的八旗兵抵達城下,這個叫孫傳庭的新任三邊總督都能嚇的尿褲子。”

“尿褲子?怕是不能了,以明廷文官的骨氣應該早就逃了。”

“哈哈——”“哈哈——”

一句早就逃了,大政殿內引起了一場鬨堂大笑。

范文程的臉色卻是有些凝重,只說了一句話,大政殿內沒了半點聲音。

“萬歲爺,根據微臣剛剛得到的線報,孫傳庭以數千官兵擊敗了二十萬闖賊大軍。”

數千官兵擊敗二十萬闖賊大軍?

第一個譏諷孫傳庭的親王,愕然道:“消息是否準確。”

范文程沒有回答這名親王,看向了坐在龍椅上的皇太極。

皇太極也是沒有說話,看向了剛纔還在嘲笑孫傳庭的親王貝勒們。

大政殿內安靜了有一盞茶功夫。

還是那名第一個譏諷孫傳庭的親王開口說話了:“咱們要不商議一下進攻山海關的事宜?”

其他的親王貝勒們對於這句話深表贊同,本以爲孫傳庭是個軟柿子,誰能想到這人比曹文詔還要兇殘。

數千擊敗二十萬。

就算是上三旗的八旗兵也做不到,這個孫傳庭莫不是關聖帝君轉世,來了一招斬顏良誅文丑殺了所有的義軍首領?

不管孫傳庭是怎麼做到的,大清國的親王貝勒們再也不敢提起進攻西北。

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
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