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

陳友諒火急火燎,離開了洪都,但卻不打算將這座戰略要地讓給朱元璋。他安排了一個親信,此人叫做胡廷瑞。

另外還給安排了幾個助手,有康泰、祝宗、鄭仁杰,文武齊備,再有近三萬兵馬,據守洪都。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全都要,陳友諒覺得只要不出意外,他可以很快解決倪文俊的事情。

而胡廷瑞只要堅守洪都一個月,等他王者歸來,依舊可以重創朱元璋!

胡廷瑞也忠實執行了陳友諒的命令。

因此當朱元璋派人向城裡射入箭書,要求胡廷瑞投降,收穫的只是謾罵!

老朱怒了!

“張先生,朱先生,他陳友諒也太不把咱放在眼裡!洪都咱要拿下,陳友諒的腦袋咱也想要!”

朱元璋怒火中燒,這事要怎麼辦吧?

張希孟和朱升互相看了看,倆人雖然不知道倪文俊的事情,但是也能猜出一二,朱升就說道:“上位,天完大刀闊斧,攻城略地,看似酣暢淋漓,實則內部隱患衆多,如果沒有料錯, 他們必定是出了事情。陳友諒是回去解決了。。不然的話, 陳友諒被嚇跑了,城裡的守軍也會軍心崩潰,斷然不會如此硬氣。”

朱元璋點了點頭,認可了朱升的判斷, 卻又道:“照這麼說, 陳友諒是沒有放棄洪都了?”

張希孟一笑,“主公, 洪都如此緊要, 陳友諒怎麼捨得放棄!”

老朱沉吟起來,良久才道:“既然如此, 那是儘快拿下洪都,給陳友諒一記耳光, 還是等待戰機呢?”

朱升和張希孟看了看, 兩個人很默契地選擇了後者。

天完兵馬, 連戰連捷,他們士氣高昂, 十分能打, 這是不必說的。

朱家軍相對戰鬥經驗不如天完, 但是勝在訓練嚴格,軍紀分明, 後勤補給充分。

兩頭猛虎爭鬥,誰勝誰負, 還真不好說。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從來沒有十足把握,任何意外都會發生,列強之一不也會兵敗非洲, 還賠了鉅款嗎?

此刻強攻洪都, 人家憑着堅城,沒準還真能擊敗朱家軍。

所以對於朱家軍來說,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揚長避短,不斷積累勝算,在最合適的時候,發動最凌厲的攻勢。

“主公, 要讓我說, 咱們不如鎖城!”

“鎖城?”

“對!就是把洪都給圍起來,咱們在外面修築一道工事,反困住城裡,讓他們孤立無援。正好可以消耗城中的糧草士氣, 打擊守軍士氣。如果陳友諒統兵援救,我們就來一個圍點打援!”

張希孟說完,朱升立刻道:“上位,張相的意思我也贊同。要想打贏天完,就不能意氣用事,而是要揚長避短。我們一路行軍過來,補給充足,糧食堆積如山。夏糧收穫之後,各地都抓緊整地,種植水稻。只要到了秋天,還能有更多的收成,我們糧食不缺,士氣旺盛,大可以跟天完耗下去!”

頓了頓,朱升又道:“我和那個趕車的小姑娘聊過,她說現在村子裡許多女人都下地幹活了。過去那些只是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也都到了農田裡幹活。她們說這是自己的田,讓男人耕種,她們不放心!”

朱元璋聽到這話,竟然忍不住笑出聲,“竟有此事?女人能負擔得了?”

朱升沒來得及說話,張希孟就笑道:“主公,你和夫人貌似一起插秧過啊!”

一提這話,老朱頓時啞口無言了。

說來慚愧,倆口子在水田插秧,他還真就比不過馬氏,哪怕拼了命,也沒有人家快。

不過朱元璋也不是一無是處。

使用牛犁翻地,到了地頭的時候,需要調轉方向。

這事就很麻煩,牛犁上面會沾滿泥土,十分沉重,而且又要驅趕牲口,需要一隻手提着犁,一隻手揮動鞭子。

幾乎九成以上的婦人,都幹不了這個活兒。

也就是說,只要有人幫忙翻地,剩下的女人都能幹了。

當然了,也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沒有牲畜,需要人力來拖拽犁杖,這時候一個男人都不行,必須好幾個人。

這就要提到朱家軍的均田了。

其實前面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均田之外,還有打擊豪強,除了要分土地之外,還要收取浮財,尤其是牲畜牛馬,更要拿出來,分給老百姓。

有了農具,有了耕牛,老百姓才能順利耕種田地,不然也不是真正的均田。

事實上爲了幫助百姓耕種,朱家軍做得遠不止這些。

比如在農忙時期,軍中的馱馬牲畜,是可以外借的……渡江以來,俘虜了那麼多元兵,也是會派他們下地幹活的。

再有,還從各地徵調獸醫,幫着照顧好牲畜,確保萬無一失。

也先帖木兒就是其中的一員,每天都要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子,全力以赴,修牛蹄馬掌,忙得不可開交。

朱家軍不敢說把一切都做到了完美,事實上牲畜的缺口還非常大,哪怕再多幾倍都填不滿。不過還是那句話,好壞都是比出來的。

以如今朱家軍的耕種條件,絕對比起任何勢力都要強十倍,百倍!

每一次收穫,都能讓朱家軍變得更強。

既然如此,那就跟天完打一場不那麼酣暢淋漓的消耗戰又何妨?

朱元璋採納建議之後,立刻把徐達幾個人找來,再度商議,最終老朱壓着常遇春和胡大海,通過了鎖城的計劃!

洪都城中的胡廷瑞沒有等到朱家軍猛攻城牆,反而發現朱家軍在奮力挖溝,一道壕溝,一道土牆,再有密密麻麻的鹿角,拒馬……這是要把我們變成囚犯!

好歹毒的朱元璋!

胡廷瑞得到的任務是死守洪都,這下子把他弄得不會了,該怎麼辦啊?

胡廷瑞拿不定主意,只能眼睜睜看着朱家軍大興土木,構築超大的牢籠,把他們關起來。

而在另一邊,陳友諒卻是急匆匆返回漢陽。

在路上,陳友諒還遇到了悍將張定邊。

此刻這位讓常遇春都吃癟的猛人,單人獨馬,氣勢沖天,直奔漢陽而來,正巧碰上了陳友諒。

“俺聽說大將軍竟然跟元廷勾結,想要投降,這算什麼?”張定邊開門見山,直接把事情點破了。

“俺打算去見大將軍,把事情跟他說清楚……陳元帥,你怎麼看吧?”

陳友諒深知張定邊的脾氣,自然是嘆氣道:“我也不知道大將軍怎麼想的……張將軍,你和弟兄們都覺得不能降元?”

張定邊眉頭挑起,怒衝衝道:“自然是不能!且不說彭祖師死在了元韃子手裡,咱們雙方仇深似海!單說朱家軍那邊,他們可是成天喊驅逐胡虜,恢復中華……難道咱們要給韃子當狗漢奸嗎?”

陳友諒聽到這話,不由得深吸口氣,“張將軍,你很瞭解朱家軍?”

張定邊沉聲道:“談不上了解,就是細作探查軍情的時候,送來了一些他們的法令……太深奧的東西俺也看不懂,俺只是覺得他們很講理!”

“講理?”陳友諒不解。

“對,就是那種把事情說清楚,讓你心服口服的那種。”

陳友諒眉頭緊皺,這個說法還真是新鮮,張定邊打贏過朱家軍,他非但沒有瞧不起朱家軍,反而有欽佩之意,這個朱家軍,還真是有點東西。

不過陳友諒也無瑕多想。

張定邊的出現,讓陳友諒堅定了一個判斷。

倪文俊打算藉助元廷詔安,取代徐壽輝,更上一層樓,這想法絕對不可行。天完國內,有太多的彭黨勢力,哪怕張定邊這種非彭黨成員,也對元廷恨之入骨。

倪文俊根本是異想天開,自尋死路。

陳友諒思忖了少許,突然笑道:“張將軍,我能猜出大將軍的打算。他不是俘虜了威順王的家眷嗎?如果我們能把這些人都給宰了,斷了大將軍和元廷的聯繫,他就算想詔安,也是萬萬不能了。”

張定邊一怔,“陳元帥,你是說咱們去殺了寬徹普化的家眷?”

“對!”陳友諒答應。

wWW⊙ttκΛ n⊙C○

“那,那要不要先跟大將軍說?”

“不!”陳友諒搖頭。

“那,那不是先斬後奏嗎?”

陳友諒吸了口氣,“大將軍的脾氣你也知道,他認準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我們去勸說也不行。但也不能眼瞧着大將軍歸順元廷,弄得國中大亂,不可收拾。我們先下手,剷除禍胎,斷了大將軍的念想,然後我去向大將軍請罪,他要殺就殺了我!能用陳友諒一條爛命,挽回大局,我死而無憾!”

張定邊聽到這話,竟然是頗爲感動,好一個陳友諒!

“陳元帥,你不用擔心,大將軍之上,還有丞相,還有陛下,往下,還有我們這些人,斷然不會讓大將軍對你不利的!”

有了這話,陳友諒臉上涌起似有若無的笑。

可以行動了!

陳友諒和張定邊輕鬆找到了威順王寬徹普化的家眷,包括兩個兒子在內,一共四十多口。

張定邊衝進去,手起刀落,砍下了兩個兒子的腦袋,隨後又連斬幾個成年女子,張定邊就收了刀,提着人頭出來。

哪知道陳友諒竟然給手下一個眼色,這幫人直接衝進去,不由分說,所有老幼婦孺,一個不留,就連三歲的孩子也被殺了。

張定邊頓時皺眉頭,陳友諒卻毫無顧忌道:“斬草除根,不如此沒法堅定大將軍的心。走吧,咱們去見大將軍!”

陳友諒拉着面色難看的張定邊,去見倪文俊……

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
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