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

李文忠是從元軍東北方向殺來,速度極快,根本不留反應的時間,直接以前鋒精騎突入,勢如星火。

李文忠派出的人並不多,只有三百左右,而在他們對面,是多達五六萬人的蒙古兵馬。以這麼點人,去衝擊那麼多人,不就是送死嗎?

щщщ¸ тt kān¸ c ○

以卵擊石,必敗無疑啊!

難道明軍個個都是高達,神兵附體,可以所向無敵?

不然你讓明軍以少勝多,那就是開掛啊!

這話從理智上來說,真沒有錯。可問題是這是開國的時候啊,最不講的就是理智邏輯!什麼兵力對比,什麼懸殊差距。

在這時候都不成立,而這纔是立國之初的法則!

不然你翻開史冊,瞧瞧徐達和常遇春是怎麼北伐的,你都會目瞪口呆,那是人嗎?簡直人型哥斯拉了。

常遇春這傢伙往往以很少的兵馬,渡河強攻,然後還能射死對方大將,完全是特種兵斬首,一戰定乾坤。

這種事情聽着已經很玄幻了,可要命的是,竟然不是一次巧合,而是在多場戰鬥中,不斷上演,從南到北。

斬將奪旗,所向披靡。

徐達就更厲害了,動不動就殲敵好幾萬,好像他的對面就不是人,而是一羣豬,還是特別聽話的豬。

當然了,你要是翻開明朝後期的戰報,扣除水份,能殺幾百個人,砍下一堆腦袋,就足以普天同慶了。

人還是那些人,並沒有三頭六臂。

何以能差距這麼大?

難道真的不一樣了嗎?

似乎確實……還真就不一樣了。

明初的是什麼兵,這麼多年下來,軍中肉食越來越多,肉蛋供應着,士兵的體質大大增加,免疫力非常強。

身體健康,訓練充足,勇氣十足,戰術嫺熟。

這樣的兵,自然是所向無敵。

而到了王朝末期,士兵老弱病殘,根本沒法上戰場。

很多人都知道兵卒質量很差,但是卻未必知道差在哪裡?

首先,供應不足,主糧都吃不飽,更不要說蔬菜肉類……缺少蔬菜,維生素不足,夜盲症很嚴重,還有足疾,皮膚潰爛,長瘡。

吃不到足夠的肉類,缺少脂肪攝入,不抗凍,體質弱,到了夏天,不少人還要穿棉襖。

另外衛生條件差,眼疾流行,士兵普遍患有沙眼。

按理說算不得什麼大問題。

可由於缺少營養,吃不飽,免疫力差。

小病也能要命。

所以上萬人在冊,可實際上就有幾千人,能超過一半,就算是良心了。

把這些人拉出去,有上千足疾嚴重的,跟不上隊伍,有幾百個眼睛不好的,看不清道路。剩下的身體虛弱,拿不動兵器,皮膚潰爛,見不得陽光。

白天行軍都困難重重,更不要說幾乎百分百的夜盲症。

這要是遇到了夜襲,能有戰鬥力就奇了怪了。

大都的元軍精銳雖然不至於這麼拉胯,可他們面對的明軍確實實打實的精銳。常遇春一手帶出來的不說,還經過了多年的教育,有着超過三成的識字率,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極好,戰術嫺熟。

就拿騎兵來說,那些號稱生長在馬背上的蒙古鐵騎,在真正的職業騎兵面前,也是不夠看的。

明軍在急速衝向元軍營地的時候,突然向旁邊轉圈,從營前掠過,與此同時,數十顆黑乎乎的東西,扔到了元軍營地之中。

爆炸,硝煙,木屑滿天飛,慘叫聲不絕於耳。

靠着火器,竟然順利炸開了元軍的柵欄。

一股腦衝了進去。

再往下的戰鬥就順暢了,騎兵在前,肆意衝殺,將元軍衝的天翻地覆,哪吒鬧海……後續步卒氣勢如虹,康慨激昂,以泰山之勢,衝入元軍中間。

繼續着殺戮。

漫天的火光,此起彼伏的慘叫聲……將睡夢中的鐵鍋皇帝驚醒了。

從上都南下,揮軍征戰,並不輕鬆。

尤其是對於並不年輕的鐵鍋來說,更是如此。

他沒走幾天,就已經疲憊不堪,完全是靠着回到大都的那股心氣撐着,這才能夠順利前行。

但是隨着距離燕山越來越近,他也有點害怕了,萬一明軍大舉殺來,那可怎麼辦?

萬一打敗了怎麼辦?

當然了,鐵鍋不會承認他膽怯了,而是換了個詞兒,近鄉情怯!

咱可是長生天下,大都皇城,正黃金旗的老貴族。

區區紅賊,搶走了自己的家,這一次咱就要拿回來!

其實經過了幾次交鋒,張希孟和朱元章都摸到了這麼個規律。

面對元軍吧,你要是追擊狠了,把他們逼上絕路,沒準這幫人還會爆發一下。

但是隻要不緊不慢,留着一點活氣,別把繩索勒緊了。

他們就會用種種離譜的操作,把繩索弄得更緊。

放心,沒有例外。

拿下大都,乘勝追擊,直取上都,多半也就是拿下一座空城,最多繳獲些牛馬。

可現在不一樣,皇帝,皇太子,文武羣臣,一起來送了。

李文忠簡直要樂瘋了,他把人馬分成五隊,從各個方向衝進來,元軍大營被弄得亂成了一鍋粥。

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

擔負前鋒的丞相也速立刻揮師,想要把明軍趕走。

結果也速只帶過來不足三千人,而且還是來不及披甲的,他們居然被明軍騎兵一股衝散。

丞相也速悲憤不已,簡直欲哭無淚。

陛下偏聽偏信,非要聽那個死太監的話,說什麼趁虛而入,萬衆響應,一戰成功,光復大都?

現在倒好,完全落到了口袋裡,讓明軍包了餃子。

大元君臣都在這裡,要是全軍覆沒,大元朝豈不是徹底完蛋了!

“老臣有罪啊!”

這位舉起手裡的兵器,想要自殺。

不料突然有一支箭射來,正好命中了馬屁股,吃痛之下,戰馬狂奔,也速被帶着向前,倉皇之下,還把手裡的兵器掉了。

這下想盡忠都做不到了。

比起尚存忠勇的丞相也速,樸不花聽到喊殺聲,竟然大驚失色,他直接來找藍玉了。

不對勁兒啊,怎麼和你說的不一樣?

你給我解釋解釋。

你說樸不花很聰明吧,他到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

你說他傻吧?又把大元君臣湖弄的團團轉。

總之,他的智商處在一個薛定諤的貓的狀態。

只不過樸不花自投羅網的行爲,竟然沒有得到迴應。

藍玉早就帶着自己的隨從,去找鐵鍋了。

你樸不花算個什麼東西,也值得我下手?

就這樣,樸不花撲了個空。他凝思少許,大約就是貪圖榮華富貴,跟自己撒謊,結果事情敗露,急忙跑了。

你等着,只要我抓住你,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樸不花轉身帶着親信倉皇逃跑。

只可惜他做得缺德事太多了,現在星落雲散,連一直庇護他的皇帝,皇后都不知道哪裡去了,誰還會在乎他?

好幾個親信都棄暗投明,離他而去了。

跑了沒多久,就孤身一人。

舉目四望,到處都是明軍,喊殺連天,嚇得樸不花渾身顫慄顫抖,跑着跑着。雙腿不管用,竟然撲倒地上。

隨後被幾個明軍小卒俘虜。

士兵們沒把他當回事,只是跟着普通元軍關在了一起。

但是很快就出事了,元軍俘虜從他身上的味道辨認出他是個太監,然後大傢伙圍着打,又有人認出了是樸不花,大傢伙更是怒氣衝衝,紛紛舉起拳頭,雨點般落下。

都是你這個死太監,都是你作惡多端,害了我們被抓!

天可憐見,要不是明軍發現早,把他從人羣堆裡拖出來,樸不花就要被元軍打成肉醬了。

可即便如此,也斷了好幾根骨頭。

要不是明軍要求,儘量抓俘虜,明軍將士也能把樸不花給撕了。

就這樣,第一個重量級的俘虜到了明軍手裡。

在朝中呼風喚雨,上躥下跳幾十年的樸不花被抓了。

緊隨其後,他的青梅竹馬,皇后奇氏,也被俘虜了。

這位皇后娘娘就比較慘了。

明軍襲來,鐵鍋率先跑了,皇太子竟然也幾乎同時潤了,這倆人還都沒管奇氏死活。

果然是父子!

她在亂軍中四處奔跑,倉皇失措,還把腳扭了,她續了長長的指甲,在地上來回滾動的時候,也都折斷了,從指頭的傷口處,流出鮮血。

十指連心,疼得奇氏哇哇亂叫。

也落到了明軍手裡。

就這樣,斬獲越來越多,李文忠簡直要笑瘋了。

當初明軍就俘虜了不少元廷高官,這一次後妃宗室,一起落網,大都那邊,真的差不多可以組建個大元朝廷了。

只是這個朝廷要在大明的俘虜營裡上朝了。

再看此刻的大都,朱元章已經從通州返回。

皇帝陛下到達了忠誠的大都。

“主公,如果不出預料,接下來會有不小的收穫,咱們似乎應該湊建個新的戰俘營。”

朱元章撫掌大笑,“這個提議好,當初咱們就說過,要俘虜大元皇帝,讓他學會做個普通人。”

張希孟笑道:“主公,臣有個提議,不如讓也先帖木兒負責戰俘營,他們君臣也好團聚,再續前緣!”

老朱怔了怔,突然忍不住狂笑,“先生,你這招太狠了,也先帖木兒萬一殺了鐵鍋報仇怎麼辦?”

張希孟笑道:“那就要看他的改造程度了,能不能放下個人仇恨!”

朱元章點頭,張希孟立刻把消息告訴也先。

聽到了這個消息的也先帖木兒怔了許多,突然赤目切齒道:“張相放心,我不會殺他的,我知道怎麼讓他生不如死!”

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
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