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

賈魯和張希孟聊了一陣兒,便覺疲憊,因此主動告辭休息,然後還要等待着朱元璋的宣召。

至於張希孟,他除了繼續完善新的田畝法令之外,還有一堆事情,其中最緊要的就是給韓宋這個政權,一個蓋棺定論,辦一個風光大葬。

歷史上,老朱直接承襲元朝法統,像什麼陳漢,韓宋,一律斥之爲賊,編修史冊,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話。

但是在張希孟的操持之下,已經將元朝視作胡虜,同時又歌頌反抗,包括彭和尚在內,都有了正面評價,甚至准許建廟祭祀。

到了韓宋這裡,也不可能一味貶低,必須給個妥當的處置。

爲此張希孟頗爲花費功夫,別看韓宋似乎亡國了,但是各地依舊有大量的劉福通舊部,山東,遼東,還有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都是大明需要爭取的,張希孟在思忖權衡之後,就把小明王韓林兒和劉福通的兄弟劉六請來。

畢竟這倆人差不多是唯二能代表韓宋的人物了。

這段時間,韓林兒稍微好了一點,但依舊瘦得可憐,劉六則是在劉福通死後,萬念俱灰,神情恍惚,沒有幾天,兩鬢全都斑白,全憑着一口氣撐着罷了。

張希孟連忙讓他們坐下,隨即對劉六道:“我這幾天盤算了三個地方,用來安葬劉丞相……其一是潁州老家,其二是開封城外,至於其三,就是中牟的河道旁。這三個所在,也各有用意,你有什麼想法?”

劉六怔了怔,臉上閃過一絲痛苦的糾結。

葉落歸根,回老家安葬最好。

可問題是潁州老家幾經戰亂摧殘,已經是赤地千里,一片狼藉……他想要回鄉,家鄉百姓會怎麼看劉福通?

還能是榮歸故里嗎?

開封倒是韓宋都城,也是劉福通身死的地方,但是在這裡似乎沒有什麼美好的回憶。除了兵敗之外,就是最後時刻揮動屠刀,宰殺那些不要臉的渣滓。

似乎也不是那麼合適。

而中牟的河道,卻是很有講究。

因爲修運河,元廷召集了那麼多的民夫,韓山童和劉福通趁機傳法,聚攏義軍,又鑿了獨眼石人,掀起了紅巾起義的帷幕。

對於最終身死國滅的劉福通來說,曾經拔刀舉事,正是他人生的巔峰,安葬在河邊,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多謝張相垂憐,我兄長就安葬在中牟吧!”

張希孟點頭,“那接下來就是禮儀規格的問題了……我思量再三,也向主公請旨,我們決定追封劉丞相爲首義王,樹碑祭祀,你意下如何?”

劉六大驚失色,他可不是嫌棄低了,而是太高了。

高到了超乎他的想象。

撲通!

劉六竟然跪在了地上,涕淚橫流,“拜謝張相,張相高義,我,我代兄長謝過張相。”

張希孟急忙擺手,讓他不必如此。

“這裡面還有個麻煩的事情,就是明王陛下。”張希孟看了一眼韓林兒,隨即道:“令尊雖然被尊爲皇帝,但是我們大明不認你們這個大宋,以帝王之禮對待,實在是不合適……我跟主公商議,打算追封令尊爲宋公,依照禮節對待。”

韓林兒尚在糊塗之時,劉六已經連連點頭,“陛……快,快謝謝張相。”

韓林兒急忙站起身,但是他畢竟是當過皇帝的,讓他怎麼說,韓林兒還稍微遲疑,不好張嘴。

張希孟忙擺手,“用不着客氣,先聽我把話說完了……原來我想過,讓小明王去高麗,投奔關鐸……”

“不!”劉六一口回絕,“張相,我知道你的苦心,但是就從你對我兄長的安排,就看得出來,張相和大明天子都是光明磊落的當世豪傑。我們已經沒有別的心思,舊部也都散盡。此時去高麗,不但給別人添麻煩,也會顯得我們居心叵測……只要張相同意,我們願意留在大明,哪怕做個耕田種地的農夫也好。”

劉六激動道:“張相,我們就想做個普通人,求張相成全吧!”

張希孟微微沉吟,到底是劉福通的兄弟,經歷大起大落之後,劉六想的很清楚。去了高麗,投奔韓宋舊部,不但不會得到照顧,相反,沒準有人想用他們的腦袋,討好朱元璋。

既然如此,那爲何不留在大明,還有人敢在天子和張相的眼皮子底下害他們嗎?

張希孟見劉六如此說,也就點了點頭,“你們有了想法就好。那五天之後,還要去安葬首義王,咱們同去吧!”

劉六忙拜謝,拉着韓林兒要走,到了門口,韓林兒突然回頭,“草,草民拜謝張相!”

他的聲音怯怯的,但是眼神卻很堅定。

張希孟也露出了笑臉,“大明會盡力照顧好每一個子民百姓的。”

有這一句話足矣!

韓林兒後半生可以高枕無憂,劉六千恩萬謝,帶着韓林兒下去,懸着的心,終於落下了。

總算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作爲割據一方的皇帝,能落這麼個下場,大明確實厚道。凡事就怕比較,反正劉六是心服口服了,簡直不能更好。

數日時間過去,終於到了正式給劉福通下葬的日子。

令人詫異的是,竟然有二十多個人聯名上書,捅到了張希孟手裡。

這些人一致要求,劉福通殘暴不仁,悖逆天命,死有餘辜,不該厚葬。

張希孟眉頭緊皺,叫來了郭英,“這是怎麼回事?大宋餘孽還沒死光嗎?”

郭英咧嘴了,“張相,開封的死得差不多了,這些多是山東過來的……他們上躥下跳,嚷嚷着要把劉福通挫骨揚灰,還說小明王無人君之福,理該處死。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張希孟哼了一聲,“蒼蠅臭蟲,什麼時候都有!這些人還幹了什麼?”

郭英道:“他們倒是想幹些什麼,無奈沒人跟他們起鬨。前幾天他們還找了張家的人,想要聯名,張家人也沒答應。”

郭英察言觀色,這一次張家派了一些人,充作民夫,協助運輸軍需糧草。按照朱元璋的意思,這些帶頭的全都可以和糧長一起,參加考試,進入官場。

郭英此時提起,也不免小心思。

張希孟冷笑道:“你用不着試探我,張家是來了幾個人,但更多的張家子弟還在老家,他們打什麼算盤,誰都清楚。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兩條路,其一,就是說服家人,趕快交出土地,融入大明。其二,沒法說服家裡,那就和張家決裂,以普通人身份,參與考試。別玩這套首鼠兩端的鬼把戲。”

郭英還能說什麼,張相真是明察秋毫,鐵面無私啊!

“對了,你讓那幾個上書的人,也跟着去中牟,讓他們好好聽聽。如果還是死不悔改,胡言亂語……你們拱衛司有辦法,對吧?”

郭英頓了頓,忙道:“對!這種人一定是腦子壞了……我,我把他們送去醫館,讓治療譫妄之症的名家好好診治。”

張希孟很滿意,甚至打算給醫館起個名字,就叫聖伊麗莎白,專門收治各路大宋忠臣。

不出意外,這些人被拱衛司提着,前去中牟……等到了地方,人就傻了。

兩邊盡是大明的精兵猛將……徐達,常遇春,胡大海,馮國用,甚至是在陝州大放異彩的朱文正,也包括奇襲上黨有功的藍玉,數以百計的將領,將星雲集,熠熠生輝。

而在另一邊,以張希孟爲首的文官,朱升和賈魯,兩位參政,另外有汪廣洋,楊憲,胡惟庸等人,悉數在列。

朱元璋則是一身戎裝,出現在所有文武重臣的面前。

老朱掃過羣臣,這才緩緩道:“今天,要給一個人辦葬禮。有人說他是賊子,有人說他是梟雄豪傑,也有人說他和咱是生死對頭,他死了,咱該鬆口氣,喝一杯。”

說到這裡,朱元璋停頓了一下,看了眼張希孟,才繼續道:“到底該如何看劉公福通,還是請張先生說說看法吧!”

事情落到了張希孟頭上,他向前邁了幾步,而後轉身面對着大傢伙。

“今天我們站在這裡,爲一個勇士,舉辦葬禮……此人首先舉起義旗,率領弱旅,以智勇破敵,三十萬元軍,瓦解冰消。虎踞中原之地,點燃義軍烽火。三路北伐,氣壯山河,重創元廷,功在華夏!”

張希孟斬釘截鐵道:“我們今天要安葬的,就是故宋太保,丞相劉公……他也是我大明追封的首義王!歷年以來,反抗元廷的義士,層出不窮,有彭黨鍥而不捨,但能真正點燃烽火,豎起大旗,號召天下,雲集響應的,唯有劉公一人。”

“此功績足以和日月比肩,同千秋不朽!”

這幾句話的評價,簡直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哪怕是親兄弟劉六,都目瞪口呆。

他居然不知道,兄長竟是如此了不起!

張相不但厚道,還是個讓人不得不服的聖賢君子啊!

張希孟似乎還不滿足口頭的稱讚,而是扭頭對旁邊道:“將首義石碑取來!”

一駕足足十六匹馬拉的大車,緩緩走來,車上放置着一塊高達一丈八尺的石碑。

石碑正面有首義兩個字,背面則是有關紅巾起義的記載,盛讚劉福通功績。

哪怕是大明的文武,看到這一幕,也不免眼熱,從今往後,劉福通足以流芳百世,被後人敬仰。

至於劉六,還有其餘劉福通的舊部,則是齊刷刷跪倒,失聲痛哭。

“叩謝天恩!”

“拜謝張相大德!”

“兄長,你的在天之靈,可以告慰了!”

一時間,哭聲一片……

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
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