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

張士信是和朱元璋較量過的,大不了就是一條爛命,從鹽販子走到今天,咱就不是怕死的人。

可不管他怎麼發狠,如何給自己鼓勁兒,面對如今的老朱,他都毫無底氣可言,甚至讓他兄長過來,大約也是一個德行。

這不只是兵馬多少的問題,畢竟當初脫脫四十萬大軍,號爲百萬,圍困高郵,張家兄弟也是見過的。

今天的朱元璋未必比當年脫脫兵馬更多,可張士誠卻比當年要強太多。至少紙面上是這樣的。

無奈張士信就是沒有膽子,跟老朱對抗,彷彿眼前這個人不只是吳王那麼簡單,而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代表了一股無可阻擋的宏大力量。

或許能接受他的冊封,也是一件好事,不然真的開戰,必敗無疑。

冒出這個念頭之後,張士信也嚇了一跳。

自己也未免太沒有出息了吧?

張士信深深吸口氣,衝着朱元璋深深一躬,“多謝吳王擡愛,請容我回去稟明兄長,再來謝恩。”

張士信也耍了個滑頭,沒有直接說接受。

老朱也沒有多說什麼,反正你都要回去告訴張士誠,如果張士誠敢不答應,那就等着吧!他把目光放在了陳海身上,因爲剛剛方國珍就把矛頭對準他們。

“咱知道令尊還忠於元廷,也還給元廷輸送漕糧,無論如何,這也是行不通的。咱也不爲難你們,你現在就回去,把厲害關係說清楚,告訴令尊,何去何從,請他仔細想明白了。一個月後,如果沒有答覆,咱會有所迴應的。到時候地動山搖,就不是他能預料的了。”

陳海猛地吸口氣,威逼利誘,軟硬兼施,當真不給留半點餘地!

陳海遲疑再三,這才道:“回吳王殿下的話,家父受朝廷冊封,統領八府之地,手下文臣雲集,猛士萬千。大傢伙都有忠於朝廷之心,縱然有心歸附吳王,反戈一擊,卻也是不那麼容易,還望吳王多寬限時日,給家父一個準備時間。”

老朱呵呵一笑,陳友定這傢伙着實有點死硬,他是一心給大元朝當忠臣了!

按照往日老朱的脾氣,估計就要直接發兵,討滅逆賊了。

但是登上王位,尤其是跟張希孟交流多了,把格局打開之後,老朱也有所提升,原則問題,依舊要堅持,但是手段上,卻可以更加靈活,要做到仁至義盡。

“陳海,令尊以元廷名分,號令屬下,自然是不方便立刻改變,咱心裡清楚。但是咱也請你們想清楚一點,如今元廷昏聵,覆亡在即。三路北伐大軍,已經讓元廷焦頭爛額,無力支持……早晚咱的兵馬也會揮師北伐,徹底剿滅逆元!到了那時候,只怕悔之晚矣。”

老朱又道:“還有,元廷殘暴,踐踏中原,以胡虜之分,視中原百姓爲草芥……令尊給元廷當忠臣,就是逆天而行,悖逆大勢,你可知道是什麼下場?”

陳海額頭見汗,他咬了咬牙,“吳王教訓得是,想來忠臣孝子,人人尊敬,國法也無外乎人情,還請吳王體諒。”

朱元璋暗暗搖頭,好一個死不悔改的人。

方國珍那裡已經咬牙切齒,迫不及待了。就連朱元璋手下的大將們,也都來了精神,送上門的菜,可不能不吃!

稱王之後的第一功,必須搶到手裡!

就在大傢伙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時候,朱元璋竟然又道:“來人,將趙構跪像擡上來。”

不多時,幾十個人一起用力,才把一尊鐵鑄的跪像,擡了上來。

正是之前準備好的完顏構!

看到這一幕,陳海眉頭緊皺,心撲通撲通亂跳,大爲不安。

老朱起身,繞着跪像走了一圈,這纔回頭,走到了陳海面前。

“你把咱接下來的話聽清楚了,回去一字不漏告訴你爹。宋高宗趙構,悖逆大勢,屠戮忠良,北伐大業毀於一旦,致使中原淪陷,百姓塗炭。罪孽深重,天地不容!雖然貴爲帝王,但對不起炎黃祖宗,對不起兩河百姓,更對不起千秋青史!咱下令鑄成趙構跪像,面朝西北,向中原之地,蒼生萬民下跪,永遠揹負罵名,受萬世唾罵!”

朱元璋又看了看陳海,發現他額頭的汗珠更大更密,渾身竟然微微顫抖,果然,趙構還是跪下了,這位可是天子啊!

如果輪到他們父子,只怕任何顧慮都沒有了。

“這就是悖逆大勢,與民心作對,獲罪青史的下場……你回頭告訴令尊,該怎麼選擇,讓他想清楚了。在這個大勢面前,沒有什麼忠臣孝子,誰也不會敬畏死心塌地追隨元廷的罪人!”

陳海臉色一變再變,以至於無言以對,只能垂首稱是。

朱元璋登上王位之初,面對三大潛在對手,展現出來的手段,讓人眼前一亮,的確是不同以往……首先是實力最弱,搖擺不定的方國珍,朱元璋推心置腹,誘之以利,說服方國珍,歸降自己。

隨後是實力最強的張士誠,他藉着大勢,軟硬兼施,迫使張士誠屈服。

最後是陳友定,他屬於死硬分子那種,按理說老朱對他用兵,也是可以的,甚至是符合大家期盼的。

但是老朱依舊給他一個機會,那趙構的例子,告訴陳友定,你如果繼續追隨元廷,下場只會比這個還慘一萬倍。

朱元璋已經把面子給足了,道理也講清楚了。

可謂是仁至義盡。

如果陳友定還執迷不悟,繼續給元廷當鷹犬,這時候朱元璋再調動大軍,圍攻陳友定,便是張士誠都不好意思幫他。

三個對手,三種應對方式,老朱從容不迫,運用嫺熟。

這個境界上,的確達到了新的高度。

張希孟看在眼裡,都是眼前一亮,由衷佩服。

接下來一件大事,就是正式下旨,在岳飛墳前,立下趙構的跪像。

這是朱元璋面對杭州百姓,在即位之前的承諾。

等他即位之後,除了冊封方國珍之外,對內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把趙構送去跪着!這事情由左丞相李善長親自負責。

百姓們早就知道此事,但是說實話,還有不少人心中疑惑,覺得也就是說說,畢竟是天子,官官相護,吳王真捨得讓趙構跪下?

這丟的可是皇帝的臉啊!

哪怕到了現在,也有不少人這麼覺得。

直到趙構的跪像立在墳前,人們終於無話可說。

大傢伙都驚訝地看着。

還真沒有撒謊!

吳王做到了!

嶽爺爺,你在天之靈,快看看吧!

忠良英魂不散,浩氣長存!

害你的罪魁禍首,終於跪下來了!

剎那之間,岳飛墳前,哭聲一片,聲震西湖。

哪怕過去了兩三百年,百姓心中也是有一杆秤。

誰是忠臣,誰是奸佞,誰對百姓好,誰對百姓壞……大傢伙都有個樸素的是非觀。

岳飛的作爲就放在那裡,或許會有那麼一些見解高明,思維異常的生物,會對他嘰嘰歪歪。

但是些許塵埃,又怎麼能掩蓋這位精忠報國大英豪的萬分之一!

黑壓壓,跪滿地上,失聲痛哭的百姓,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們不是岳飛的親人,相隔幾百年,也沒有什麼利害瓜葛,只是一個單純的是非對錯,不可以讓好人受委屈,不可以讓惡徒逍遙法外!

哪怕過去幾百年,也要爭一個是非出來!

唯有如此,才能告慰先人,才能激勵後者。

岳飛冤死,趙宋再無岳飛。

趙構不跪,後世幾百年,武人都站不起來。

有了這個跪像,總算是舒心順氣了。

對了,怎麼讓完顏構朝向西北?爲什麼不是朝着嶽爺爺的墳墓?

大傢伙都心生疑問。

李善長此時站了出來,適時解釋了疑問。

“趙構之罪,不只是冤殺嶽王爺,實在是他斷絕了無數兩河百姓,迴歸故鄉的希望。身爲中原天子,屈膝金人,辱沒華夏,愧對炎黃祖宗。故此讓他跪向西北,跪向中原故國,跪向華夏先祖。”

“嶽王爺生前一直志在北伐,驅逐金人。如今金人雖然滅國,但元廷尚存。我等唯有秉持嶽王爺精忠報國之心,前赴後繼,徹底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才能真正告慰嶽王爺在天之靈!才能洗雪靖康之恥!”

老李的這番表態,很快就被傳頌杭州,相比起張希孟的鴻篇大論,這番話也堪稱擲地有聲。

甚至有人私下裡說,吳王身邊,有臥龍鳳雛,龍飛九天,鳳舞宇內,要不了多久,吳王就會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君臨天下。

等吳王登基了,咱們的日子就會更好了。

從吳國公到吳王,再到皇帝陛下,能有什麼不一樣嗎?

“張先生,吃早飯了嗎?”朱元璋熱情招呼張希孟,在他面前擺着一個盆,裡面裝滿了麪條,旁邊有一碟大蒜,似乎比往日份量更足了。

“昨天忙活即位大典,又是跑,又是念,一天都沒怎麼吃好,今天咱可要補回來。”

張希孟看了看,忍不住笑道:“主公,你現在可是吳王殿下了,怎麼還和以往一樣?”

老朱笑了,衝着張希孟擺手,喜滋滋道:“不一樣,不一樣!以往咱就吃兩個荷包蛋,今天足足煮了五個呢!”

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七十章 好官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
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七十章 好官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