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上學啦!

“不戰而下六合,滁州全境落入掌中矣!”張希孟難掩笑容,興奮說道。

李善長卻是比他沉穩了許多,畢竟年紀擺在這裡。

而且李善長手邊的政務太多了,地盤擴大是好事,可他的擔子又重了好幾分。

“原本只是滁州,現在又要加上週圍的三個縣,還都要在春耕前完成授田。捫心自問,我是真有點左支右絀啊!”

張希孟笑容不減,他太清楚李善長的行政能力了,這麼點地盤,這麼點人,就累壞了未來的蕭何,也太瞧不起老李的本事了!

只不過李善長叫苦,他也明白是什麼意思。

“李先生,咱們的文官儲備的確是不夠,既然滁州全境到手,也該把學堂辦起來,培養出一批自己的人才。這事情咱們也早就商量過了,現在正是好時機啊!”

李善長沉吟了片刻,微微皺着眉頭,“辦學不是那麼容易的,十年寒窗苦讀,哪個讀書人不是熬出來的!等他們才能堪用,只怕還不知道要多久呢!”

“哈哈哈!”

張希孟忍不住大笑,“李先生,你當咱們要培養狀元進士啊?哪裡用得着那麼大的心力!”

李善長不解,“那,那就算是蒙學,也要讀幾年啊!”

張希孟無奈,老李這是犯糊塗了。

“咱們是培養能用的人,而且時間緊迫……自然是怎麼快怎麼來。首先就是識字,要求認識兩千個常用的字。如果通過了,就進行專門培養,如果通過不了,就繼續學。認字花不了多少時間的,哪怕重頭開始,兩千個字,能讀下來,估計半年就夠了。會寫的話,時間或許要長一些。”

李善長眉頭緊皺,“光會認字有什麼用啊?”

“用處大了!認了字,就能讀懂公文法令,就可以讓他們下鄉講解,落實授田。能背誦律令條文,就能到鄉下執法,巡視地方,維護秩序。認字之外,再學一些算術,懂了這個,就能算是高端人才,可以幫着咱們收稅,統計戶口糧食,調度輜重,協助主公用兵了。”

“啊!”

李善長聽到這裡,不由得驚呼一聲。

嚷嚷了這麼長時間辦學,今天他才終於弄清楚張希孟的計劃……這玩意一點都不復雜。

先學識字和簡單的算術。

如果已經有一定基礎,可以很快就通過,然後就進行專科培養……負責維護一方平安的差役,就主要學些法令,學習如何抓捕犯人,調解糾紛,解決衝突。

負責徵收商稅的,就主要學習算術。

負責水利的,就學習挖渠打井這一類的,

經過這麼一拆解,學習難度大大降低,屬於分科教學了。

李善長簡單盤算了一下,如果有一定基礎,或許半年就能出師,可以協助做事……而半年之後,正是分田之後,第一季收穫,第一次正式徵收田賦的時候。

李善長眼前一亮,忍不住大喜,給張希孟豎起了大拇指,“公真大才也!”

張希孟含蓄一笑,“李兄客氣了……其實我就是一個構想,真正做起來,免不了你要多辛苦,涉及到實務的部分,李兄要給他們上課纔是。”

“讓我上課?”李善長驚訝道:“這合適嗎?”

張希孟無奈一攤手,“現在就不是討論合適不合適的時候,都是趕鴨子上架,勉爲其難吧!”

李善長怔了怔,心中略思忖,便覺神清氣爽,非比尋常。

前些時候,他拉攏了楊元杲幾個,本以爲能結成一夥,偏偏張希孟插手,弄得那幾個都老老實實當朱元璋的公器去了。

他老李竟然沒有心腹可用,你說氣人不氣人?

可如果把學堂辦起來,他親自授課,師徒加上上下級,用不了多久,圍繞着他李善長,就會形成一張綿密的大網。

在老朱治下,他也有說話的份量了。

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李善長大喜,不過他卻很清楚,要想實現目標,就必須張希孟點頭。這個小後生,一肚子鬼主意,他還有個靠山賈魯,都不好對付。

李善長想了想,乾脆道:“張先生,你看如今這樣,上位外面征戰在外,我們一起主政在內,珠聯璧合,默契攜手,便沒有什麼辦不成的事情!你說是不是?”

張希孟看着李善長的雙眼,忍不住笑了。

這一笑弄得李善長有點莫名其妙,難道他說錯了嗎?

“李先生,我就是在想,如果該掌握權力的人不掌握權力,那不該掌握權力的人,是不是就要掌握權力了?”

李善長大驚,他繃着臉道:“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說要同僚攜手。掌書記的話,我萬難領會!”

他直接稱呼張希孟的官職,這是怒了。

張希孟倒是不慌不忙,“我說這個不該掌握權力的,就包括主公,對吧!”

“什麼意思,你要架空主公?”李善長怒視張希孟,幾乎站起。

張希孟倒是坦然承認,“我的確是這麼打算的,讓主公領兵在外,沒事祭祀神明、祖宗,召集下屬,犒賞三軍,弔喪問病,或是沉浸案牘之中,難以脫身。只要把主公的時間安排滿了,主公顧不過來的事情,就輪到你我做主了,是吧?”

“你!”

李善長目瞪口呆,簡直傻掉了。

這話也是能說出來的?

不過他在知府衙門的時候,倒的確是這麼幹的,他們幾個人聯手,就輕鬆把一府之尊給掌握在手中。

朱元璋會有例外嗎?

就算他即便真的有福,當了皇帝,他也就一個人,又如何能對付得了一羣人?

其實也不要多,只是張希孟點頭,他們兩個就能辦成。

但李善長沒有料到,張希孟居然把這事情點破了,萬一惹惱了朱元璋,後果不堪設想啊!

“張希孟,這是你說的,我可半點沒有這個心思!等上位質問下來,你可要承擔罪責!”

張希孟一笑,“沒錯,自然是我承擔着……君臣分權,各自負責一部分,該怎麼分,權力在主公那裡,不在下面。如果主公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扛起來,我就可以歇着了,當真是美事一件啊!”

說完之後,張希孟起身,忍不住哼唱道:“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

聽着張希孟的天籟之音,李善長往袖子上抹了抹手心的冷汗,呆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

他不是腦子有問題,纔要拉攏張希孟的,其實這種分權,自古皆然,皇權和相權,鬥得不就是這個。

皇帝多分點,宰相就少分點。

有人或許覺得,皇權高高在上,生殺予奪,宰相也配跟皇帝鬥,那不是找死嗎?

這麼想只能說不理解權力的運行規律。

皇權固然高高在上,但是大可以用一些瑣碎無用的事情,填滿皇帝的空間,他顧及不到的事情,自然就是宰相的職權範圍了。

這就好比皇帝喜歡勳章、打獵、飆車,雖然作爲勳宗,他的權力是無限的,但卻不妨礙其他大佬各自掌握一攤,把自己的部門打造成獨立王國。

所以說身在官場,就要充分發揮能動性。

李善長決心輔佐朱元璋,決心替老朱做事……要是這樣,就覺得他的心裡只剩下朱元璋一個,那就太扯淡了。

一句話,廢掉中書省,廢掉了延續千年的宰相制度,可不是一天兩天的矛盾,而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結果。

張希孟把這事情點破了,就等於告訴李善長,有我在這裡,你就別想着暗搓搓搞什麼事情了。

雖然咱們可以享有一些權力,但是這些權力必須來自主公,而不是私相授受。

只不過隨着地盤越來越大,事情越來越多,身爲卑微的社會公器,能夠拿到的權力也就越來越多。

甚至有那麼一天,皇帝陛下只能忙着早朝,忙着浩如煙海的奏摺,到了那時候,皇帝就只是名義上的國家主人了。

“李善長啊李善長,你怎麼就沒有個知足啊!就不能耐心等待着?有朝一日,你倒黴的時候,我纔不會管你,讓老朱砍了你的腦袋,滅了你的滿門!”

張希孟幸災樂禍地想着,只等老朱得勝凱旋,把學堂的事情落實下去。

辦學,培養人才,朱氏集團就越發正規起來。

“郭英,吳禎、陸仲亨……還有你們幾個,都給咱聽着,接下來你們都去學堂,先把字認全了,別當睜眼瞎!”

這幾個人面面相覷,最小的郭英都快二十了,還讓他們讀書,這也太爲難了。

“那個……上位,讀書不難吧?”

朱元璋遲疑了少許,腦中閃過了張希孟給他的長長書單……老朱斬釘截鐵道:“不難,一點都不難,很快就能學會!”

吩咐之後,老朱轉身回了帥賬,伸手抓起一本歐陽修文集,趕快讀了起來。

萬一先生詢問是否讀書,也能應付過去,“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

諸將面面相覷,郭英看着幾個人,試探着問道:“上位說讀書不難,你們信嗎?”

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三十章 淮西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
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三十章 淮西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