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

陶成道哭着埋葬了四分五裂的大黃,轉過天他又買了一隻,然後城外的校場就聽到了爆炸和慘烈的犬吠……

就這樣,三天兩頭,就有大黃以身殉難。

弄得軍營那邊都震怒了,姓陶的,你腦子有問題啊,成天殺狗玩,還在軍營裡,弄得我們幹了什麼壞事似的,你損害了軍中名譽,必須賠償啊!

陶成道到底是沒有出錢的,他在弄死了九條大黃之後,終於收手了。

因爲陶成道已經觀察清楚了,他每一次用火箭把狗送上天,都會因爲風向啊,受力啊,發生爆炸,根本無從控制。

既然如此,能不能從風來下手,只要控制了風向,就有辦法飛上天……

大黃解脫了,可鴿子倒黴了。

陶成道買了一大堆鴿子,先是觀察飛行,然後就動手把鴿子宰了……從羽毛,翅膀,骨頭,一直到鴿子的呼吸系統。

陶成道都仔細研究,並且將觀察心得和夏知鳳分享。

“師父,我發現陶成道可能研究出點東西了。”

“是嗎?他準備怎麼辦?”

夏知鳳道:“他現在正在琢磨鳥類翅膀的形狀,他是打算複製出來,然後人就能飛起來了。”

張希孟眉頭微皺,“他是打算怎麼用這個翅膀?”

夏知鳳道:“我看了一下,最初他是想把翅膀裝在兩臂上面,後來他說鳥的骨頭和咱們不一樣,沒有那麼大力氣,飛不起來。他是想做一個巨大的翅膀,然後讓人坐在翅膀下面,用繩索操縱,利用風,在天上飛行。”

張希孟微微一怔,他很快意識到了,陶成章要做的東西,或許就是滑翔傘,雖然這東西依舊有些難度,但是在當下,也不是完全做不出來。

主要就是有質量極好的絲綢,做出翅膀的形狀。

反正不管怎麼樣,也比椅子下面綁火箭靠譜。

“就讓他先試驗着,我現在盤算着,是不是需要集合咱們大明的才智之士,在科技上面取得突破……你有甚麼建議?”

張希孟很好奇,他詢問夏知鳳的意見。

所謂神童,都是惺惺相惜的,夏知鳳在出版了天體運行論之後,在大明的學術圈,已經取得了相當地位。

各地的年輕才俊,經常給她寫信,雖然九成九,都沒什麼價值,但是總有一些人的想法,能讓夏知鳳眼前一亮,大感想法的清奇。

“師父,現在才智之士,絕對不少……據我所知,咱們在紡織機器這塊,已經突飛猛進,利用水車驅動的,畜力驅動的,全都出現了。真正制約進一步發展的,就是一個問題。”

張希孟沉吟少許,“你說的是市場吧?要有足夠的需要,要能有利可圖……這是你的看法?”

夏知鳳微微一笑,“不全是,也有庶寧的想法。”

提到了大兒子,張希孟怔了一下,隨即道:“你們倆似乎也不小了,有沒有更進一步的想法?”

張希孟笑道:“趁着我和你師母還不老,幫你們照顧孩子也是可以的。”

這話一說,夏知鳳竟然沒有紅臉,也沒有害羞,顯然她的心臟夠強大。

“師父,我和庶寧商量過了,我要等他把第一批學生送出貴州,送進濟民學堂。”

張希孟又是微微愕然,是啊,當一個地方的年輕人,能夠通過公平合理的方式,走出家鄉,進入朝廷,成爲這個天下的管理者之一,實現了身份的躍升,這塊地方,也就會變得忠心耿耿,血肉相連,再也分不開。

“庶寧那小子確實是做一件大事,只是總這麼拖延着,似乎也不好吧?萬一年頭太多了,豈不是耽誤我抱孫子了?”

夏知鳳呵呵一笑,“師父過慮了,庶寧已經摸清楚了那邊學生的程度……而且黃觀已經去了!”

黃觀!

張希孟眼前一亮,要說張庶寧是專研考試規律,從而找到了通關秘密,那麼黃觀就是天授英才,考試之神。

與生俱來的本事,不服不行。

別管多難的考試,人家都是永遠的第一名。

他也從濟民學堂畢業,還跑去了貴州幫張庶寧,貴州學子確實希望不小。

“最快三年,最遲五年,貴州就會有一批年輕人,走出崇山峻嶺,走進最好的學堂,日後成爲大明的頂級人才,爲國效力。”

張希孟微微頷首,“那好,我就再等幾年抱孫子……不過可這個科技發展,卻是刻不容緩了。”

張希孟立刻給各處寫信,詢問各地的情況。

要說發展的速度,還是首推北平。

伴隨着嶺北之戰的勝利,藍玉移師西域,諸王、諸將,悉數雲集,他們堪稱眼下大明最強的一個軍團。

軍中開支,加上蒙古諸部的市場需求,直接給北平餵了一大碗人蔘百補湯。

軍械兵器,呢絨衣料,其他的種種商品,海量的訂單落到了北平,使得工廠迅速發展,僱工數量,飛速增加,甚至超過了二十萬大關。

有這麼多工人,整個北平,連同開平,大沽等地,全都百業興旺,人口雲集。

城市人口的驟然增加,產生了很有趣的變化。

其一,北平等地的小吃開始增多,方便快捷,又相對味美好吃的麪條,餃子,包子,餛飩,在北京大行其道。

另外各種熟食也多了起來,燒雞、烤雞、燻雞,豬頭肉,豬耳朵……快速的城市化,催生了太多有趣的東西。

但是食物能想辦法解決,燃料卻不是那麼容易。

這麼龐大的人口數量,要是靠着木材,估計能把北平周圍的山都給砍成蘇穗宗的腦殼……

所以煤炭就成爲新的風口……

原來北平最可怕的行業是伐木,又累又要命。

現在變成了挖煤……更累,更要命!

張希孟從各地收集消息,彙總到了手裡,他是驚喜交加。

此時的大明朝,絕對處於一個科技爆發的前夜。

而且大明的發展,還真不是劫掠全世界的那種。

就以安南爲例,隨着均田推行,安南的老百姓種田一年三熟,很快就有了餘糧。

有了餘糧之後,他們也需要更好的生活品質。

來自大明的建材,傢俱,衣料,日用品……全都成了安南老百姓的必需品。

僅僅綢緞細布,需求量就超過五十萬匹。

因此就在大明的海上,船隻往來,滿載着中原的絲綢布匹,茶葉瓷器南下,帶回來南洋的糧食,木材,香料……

這種貿易上的互補,並沒有什麼可擔憂的,畢竟安南的一切都捏在大明的手裡,公平買賣,各得其利,實現雙贏。

如果安南那邊不願意,自然有辦法把雙贏變成大明贏兩次。

同樣的整合過程,也發生在諸如高麗,琉球,占城,南掌,以至於暹羅等地……工業革命需要什麼?

首先是遼闊的市場,其次是充裕的資本,再加上科學技術進步……把這些結合起來,也就有了工業化的雛形。

審視眼下的大明,遼闊的市場,絕對是毫無疑問的……這可不是大明到處搶奪殺戮弄出來的。

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均田,通過整合,讓大多數老百姓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有了農業剩餘,可以稍微用來消費。

相比起搶奪市場,大明做的是培育和開發市場。

至於資本的問題,其實大明也解決了。

而且解決辦法也很有大明的風格,靠着多年積累下來的威望,還有強大的管理能力,成功推行了大明寶鈔。

有了穩定的紙幣體系,大明朝的資本絕對充裕。

張希孟還發現一點,刨去北平最初,不得不使用一些罪犯,廉價勞動力,現在運轉起來,需要生產質量更好的呢絨布匹,就需要有足夠技能,又遵守紀律的優質工人。

最好還要上過學,認識字,需要有一定基礎。

然後問題就來了,由於均田,使得人工成本相對很高,大明朝可沒有那麼多空着肚子,急需要進工廠的勞力……

既然如此,就需要開出相對較高的工錢,才能招募足夠的工匠。

如果不想花錢,或者想少花點,那就只有在機器上面投入,提升科技水平……

其實張希孟早就想過,是不是隻有那麼一條路工業化之路可走?

就沒有別的辦法嗎?

當初在蘇州等地,他就想試驗一下,但是很遺憾,大批的走私,地方上的掣肘,資本的缺乏,官吏的胡來……讓蘇州失去了突破的可能。

轉而將機會放在北平。

雖然北平艱難走出來了,但是北平最初還是靠着從各地搜過勞動力,大肆借貸,才勉強走出來。

張希孟一度以爲,希望不大,但是到了今天,他突然意識到,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此時的大明朝廷,已經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或許真的可能駕馭全局,走出新路……

收拾心情,再次出發……張希孟擬定了一套科技發展綱要。

主要發展的行業包括:紡織、採礦、運輸、冶金、機械、建材。

凡是在這些行業取得突破,都能得到重獎。

此前羅貫中已經設立了羅氏文學獎,每年評選一次,最高可以拿到三萬貫!

張希孟很大方,把一等獎定爲三十萬……然後他把計劃交給了朱元璋,要是陛下捨不得出錢,那就由臣來出。

張希孟信心滿滿。

前面針對發明,已經制定了獎勵辦法……只不過那個還很粗糙,受獎的人也不多,到了現在,基本算是成熟了,而且毫無疑問,會成爲天下矚目的無上榮耀。

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
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