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

抓到了賈魯!

朱重八、湯和,全都興奮地瞪大眼珠子,一副恨不得吃了老東西的架勢……沒辦法不恨,賈魯修河,徵發那麼多民夫,多少人家破人亡,修河過程中,又有多少人累死?

一首廣爲流傳的小令,最能道出百姓的看法。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哀哉可憐。”

開河變鈔,是老百姓最怨恨的兩件事,其中一件就是賈魯乾的,差不多就是半個罪魁禍首了。

至少在大多數人心中,就是這麼想的。

恨不得能把賈魯點天燈。

朱重八抓住費聚的胳膊,急切問道:“當真是老匹夫?可別騙咱!”

費聚連忙道:“卑職哪敢啊!說來也巧了,我去臨淮鎮,正好發現有人搶奪渡船,想要過河,讓我給堵住了。開始只發現了一個文官,他帶着好大的箱子,我以爲是財寶,就給截下來了,打開一看,竟然是個人!”

費聚見對方又老又病,也沒有意識到他就是賈魯。

結果老頭自己開口了,報了身份不說,還告訴費聚,他的腦袋很值錢,能給他換個錦繡前程。

朱重八聽他說完之後,這才緩緩道:“這老匹夫倒也沒說錯,要是把賈魯送給大帥,必定能得到重賞!你送給咱,咱可沒有什麼能給你的。”

費聚微微一怔,心怦怦亂跳。

身在亂世,無非是兩條路。要麼自己創業,要麼就跟着一個有前途的老闆,只要看準了,一本萬利,受益無窮!

當然了,要是選錯了,那後果也很嚴重!

費聚突然跪倒地上,“小人草莽出身,也不懂什麼大道理,只覺得想要成大事,必須有心胸,有本事……咱也不說別的,俺就是服你!從今往後,俺就跟着朱公子了!”

老朱同樣怔了片刻,他的後半生還要經歷無數次這種事情,但不管怎麼說,第一次都是讓人刻骨銘心的。

其實算起來費聚可不是第一個,甚至不是第二個。

畢竟張希孟纔是最早鼓動老朱的那個人,至於湯和,在守城的時候,也把自己放在朱重八之下,老老實實當部下。

但是費聚卻是老朱準備獨立發展,第一個正式投過來的單純手下,還是意義重大,不比尋常。

老朱把費聚拉起來,用力拍了拍他的肩頭,隨即把自己的佩刀解下來,塞給了費聚。

“從今往後,你給我當親衛吧!咱把這條命交給你了!”

費聚顫抖着手,接過來刀,心潮澎湃,熱血涌動,“有俺在,誰也別想傷着朱公子一根汗毛!” ✿Tтkд n ✿CΟ

張希孟在旁邊看着,只能暗暗點頭,不愧是能當開國之君的,這籠絡人心的手段,還真是厲害!

如今臨淮拿下來了,還俘虜了賈魯,事不宜遲,必須過去。

就連張希孟都混到了一匹馬,費聚在前面領路,朱重八帶領着大傢伙,還有五百士卒,直奔臨淮。

張希孟跟着衆人往前走,他們經過了一處,朱重八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感嘆道:“小先生,咱沒記錯,當初就是在這裡找到了你。咱能有今天,還要多虧小先生教導有方。”

朱重八可不是撒謊,雖然他跌跌撞撞,也會走上這條路,但是有人在旁邊輔佐,毫無疑問走得會更順利,至少此刻的朱重八,要比原本的時空強大得多。

“小先生,你能給咱說說不,接下來要怎麼辦?給咱,還有大傢伙指一條明路!”

朱重八說話之間,已經放慢了戰馬,其他人也都降低速度,幾雙眼睛,落在了張希孟的身上。

張希孟微微思忖,就勒住馬匹,跳了下來,他徑直到了路旁的一處空地,一屁股坐了下來。

朱重八、湯和、費聚,還有馬氏,四個人也都跟了過來。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隨意圍坐,等着張希孟高談闊論。

“恩公,其實小子沒法給恩公指條明路,路在恩公的腳下,就看恩公要往哪個方向走了!”張希孟反而把球踢回了朱重八的腳下。

老朱神情凝重,若有所思,他在郭子興的手下處處掣肘,又因爲和彭大聯手逼宮,惹惱了郭子興,加上郭天敘和張天佑兩個,還想抓馬氏,老朱不得不謀求單獨發展。

可話說得容易,他們這些人湊在一起,總要乾點什麼吧?

打家劫舍?

還是稱王稱霸?

朱重八心中有個模糊的想法,只不過和現實太過遙遠,朱重八有點說不出口,他這纔要詢問張希孟。

而張希孟把球踢回來,老朱不得不開口了,未曾說話,他的臉先紅了,“咱不怕大傢伙笑話,咱,咱盼着天下太平,盼着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老朱說完,就看了看幾個人,心說你們想笑就笑吧!

誰知這幾位不但沒笑,反而頻頻點頭,彷彿就該是如此一般!

張希孟笑道:“恩公志在天下,胸襟氣度,真是讓人五體投地。”

朱重八自嘲道:“不用誇咱了,誰能讓天下太平?咱又不是不知道……咱……怕是不配!”

張希孟搖頭,“恩公,漢高祖以一亭長,四十八歲起兵,先是滅秦,接着楚漢相爭,六年之後,就登基稱帝,開創下大漢基業,千年之後,中原大地,依舊以漢人自居。如今又逢亂世,羣雄四起,元廷覆亡在即,恩公理當胸懷大志纔是!”

朱重八耐心聽着,不由自主將腰背挺直了,他微皺眉頭,“志向咱有,可到底要怎麼做,咱還是想不明白!”

他看向了張希孟。

“恩公,要想奪得天下,自然要練兵,要練強兵!兵自民來,又要親民愛民,得到百姓擁戴……小子以爲強兵救民,就是恩公要做的事情!”

朱重八深以爲然,用力點頭道:“此言有理!可到底要如何強兵,如何救民?”

“要強兵,自然要軍紀肅然,訓練有素,要有錢糧兵器。要愛惜百姓,不燒殺,不搶掠,不強搶民女,不侵擾百姓。”

朱重八立刻道:“說得好,這些就是咱們的軍令,誰敢違背,立斬不饒!”

張希孟又道:“百姓苦元廷弊政久矣,歸結起來,就是土地兼併,流民遍地。官吏盤剝,大戶欺壓,小民無以爲生。要救民,第一條就是給百姓田畝土地,讓百姓活下去。廢除苛捐雜稅,嚴懲貪官污吏,剷除欺壓百姓的豪強大戶。百姓能安居樂業,錢糧兵丁源源不斷,恩公的大志就能達成!”

張希孟說到這裡,朱重八竟然激動地站了起來……雖然說這些話連個框架方略都算不上,但是卻明明白白告訴他,接下來要怎麼走,堪稱定策之功!

朱重八忍不住向張希孟深深一躬。

“張先生教導之恩,指點之德,咱銘刻肺腑,不敢忘懷!”朱重八漲紅了臉,激動道:“倘若真有大功告成的那一天,張先生就是第一功臣!”

張希孟被說的也挺激動的,他一萬個相信,朱重八說得肯定是真心話。誰不想着大傢伙同心同德,幹出一番大事業。

只不過隨着地位越來越高,心越來越難以滿足……坐上龍椅的天子固然不是曾經那個人了,可成爲開國功臣的,又有幾個還記得初心呢?

這個第一功臣也當的,可若是真的覺得自己是第一功臣,能爲所欲爲,高高在上,那就該死了。

張希孟沉吟思忖,朱重八卻已經扭頭,牽來了一匹馬,到了張希孟面前。

“先生,該動身了。”

張希孟一愣,下一秒他突然撩起袍子,雙膝跪地。

朱重八大驚,急忙攙扶,要讓張希孟起來,哪知道張希孟跪了個結結實實。

“今時不同往日,從今往後,也不比從前。這個稱呼還是改了爲好。”張希孟說完,仰起頭,認真道:“主公在上,請受一拜!”

面對張希孟的大禮參拜,最措手不及的竟然是朱重八……他可是把張希孟看成半個老師啊!

“快起來,起來!”

張希孟跪着不動,這時候湯和卻也跪下了,隨後是費聚!

“拜見上位!”

二人延續了軍中呼喚上司的方式,一起高呼。

朱重八面對着三個人,只覺得渾身熱流涌動,此時此刻,的確不同從前。他伸手一個個攙扶起來,動容道:“你們不負咱,咱必不負你們!”

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
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