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

五萬元軍慘敗,脫脫卻沒有立刻發兵,兩淮大地,進入了一種微妙的狀態,屬於淮西無戰事了。

朱元璋漸漸從天長退兵,將主力猥集在六合一線,並且派費聚和馮國勝前往真州,增援馮國用。

如果元軍還想發動攻擊,從揚州方向,或者是調動水師,攻擊真州的可能性非常大。

至於從高郵調兵,反而可能性不那麼大。

道理很簡單,脫脫已經吃了分兵的苦頭,朱家軍有多強,他也未必弄得清楚,在這個情況下,貿然分兵,一旦再敗,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越是處境艱難,就越要抓住兵權不放,這纔是一個理智的人,該有的選擇。

朱元璋自然是看到了這些,但是他卻不敢須臾掉以輕心,畢竟跟一個有實力碾碎你的對手較量,任何鬆懈,都會帶來致命的後果。

不過張希孟倒是很悠閒,甚至有那麼一點小得意,整天笑呵呵的,大傢伙也不知道他高興什麼。

終於,朱元璋看不下去,把張希孟叫到了面前。

“張先生,自從賈先生拿到了消息,說是脫脫要南下,你就在暗中折騰了不少事情,前些時候把吳大頭還有幾個唱戲的弟兄派去了大都,剛剛你又送了一個女子去大都……你能告訴咱,你到底在折騰什麼嗎?”

朱元璋很好奇道:“你真的有把握,把脫脫搞垮?”

張希孟見老朱好奇,也笑道:“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小手段,可不是我瞞着主公,實在是我也不知道能有多大的用處,算是火上澆油,略盡綿薄吧!”

見他這麼說,老朱越發好奇,畢竟在他想來,就算想破頭,也沒辦法算計到脫脫,張希孟究竟有什麼高招?

“主公,我這裡都是下下下策,都是些爛招,我先說個下策啊……我花了點錢,買通了一些人,也請賈老大人幫忙,從去年就散佈一首詩。”

“詩?梅花詩嗎?”老朱對這個印象深刻。

張希孟一笑,“差不多,是推背圖的一首詩!”

“推背圖?”朱元璋來興趣了,因爲他在見識了梅花詩之後,也在這類的玩意上下了點功夫。

“傳說中推背圖可是袁天罡和李淳風推演先天易數所得,算盡後世千年之事,名氣之大,可還在梅花詩之上啊!”

張希孟點頭,“主公真是博學……臣只是選了其中的一首詩,鼎足爭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須臾。北關鎖鑰雖牢固,子子孫孫五五宜。”

朱元璋聽完這首詩,笑了笑,“張先生,咱問過老李了,這首詩是寫元廷立國的,一狼說的是大元,二鼠說的是金國西夏,他們頃刻之間,就被蒙古滅亡,你說是不是?”

張希孟頷首,“的確有這種說法,還說元朝皇帝只能傳十代,現在卻是第十一位了。”

朱元璋眉頭一挑,“也不能這麼說,如果去掉忽必烈,也才十代而已,正好罷了!”

張希孟朗聲大笑,“主公爲什麼不說傳二十五代啊?”

朱元璋勃然大怒,一拍桌子,怒道:“二十五代?那把咱放在哪裡?就算元廷一年換一個皇帝,咱也等不起啊!”

張希孟撫掌大笑,前仰後合,說到底讖語預言,全靠解釋,這東西最是牽強附會不過了。

就拿推背圖的這一象來說,如老朱所講,當然是一種說法,但是張希孟卻有另一番險惡的解讀。

“鼎足爭雄說的是眼下的朝局,一狼二鼠判須臾。講的是脫脫兄弟,脫脫有狼子野心,也先帖木兒卻是個鼠輩,這倆人不足爲慮,只要反手之間,就能消滅。至於大元江山,倒也無憂,北關鎖鑰雖牢固嗎!只不過要想天下太平,卻需要等到至正二十五年,還有些煩憂戰亂,擾攘不斷——子子孫孫五五宜。”

朱元璋一聽,立刻瞪大眼睛,還能這麼解讀?貌似也沒錯啊!

一狼二鼠,有人說的是三國爭雄,你卻說兄弟兩個,五五相加是十,你倒好,改成乘法,變成至正二十五年。

整首詩的意思驟然一變,說的是天下大亂,內憂外患,有狼鼠爲禍,只要除掉了他們,江山安然無恙,到了至正二十五年,就能風平浪靜,一起歸於太平。

你可真行!

這不是把脫脫往死裡整嗎!

不過稍微想想,還挺有趣的。

讖語童謠,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每逢大事,都會冒出來。

比如曹魏篡漢,就有“委在邊,鬼相連,當代漢,無可言”的童謠,等到司馬家篡了曹家,又如法炮製,一路傳承,直到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這玩意在朝的能用,在野的,也能用,官能用,民也能用。

歸根到底,全看怎麼解讀。

張希孟這也算是玩弄讖語的老手了,毫無疑問,就把這招用在了脫脫身上。

說到底,還是看元廷當中,有多少想要攻訐脫脫,張希孟提供的不過是思路線索罷了。

“先生,你的下策如此,那下下策呢?”

“自然是戲曲了,這就是吳大頭負責的了,我給他準備三齣戲,演的都是權臣欺壓國主的戲碼,只要有心人搖旗吶喊,就會成爲攻擊脫脫的工具,把聲勢製造起來。”

老朱點頭,“先生這兩招已經夠狠了,難道還有更……過分的主意?”

“談不上過分吧,就是借也先帖木兒之名,招呼脫脫黨羽,要替脫脫丞相搖旗吶喊,只等大破高郵,丞相立刻回京受封,總攬朝局,更上一層樓!”

下策和下下策,都是含沙射影。

到了下下下策,卻是改了思路,不再映射攻擊脫脫,反而是吹捧,往他臉上擦胭脂抹粉,說他是大元朝的棟樑,一肩擔負大元朝生死,萬里江山,全在他的一念之間。

可稍微思量,就會知道,這第三招纔是最狠的,捧殺的效果,往往出人預料,比起直接攻擊,更有殺傷力。

朱元璋默默沉吟,說實話,就憑着元朝當下的情況,張希孟的招數發揮了作用,脫脫幾乎是必死無疑。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吳大頭這些人,能不能落實好,還有賈魯他們聯繫的幫手,能不能全力以赴……如果真的按照這個劇本來,那麼就可以提前給脫脫吹一曲百鳥朝鳳了。

朱元璋又思量了一陣,突然嘆道:“先生,這種含沙射影,明褒實貶的招數,放在自己人身上,互相爭鬥之時,也是管用的吧?”

張希孟笑着點頭,“主公睿智,其實這世上的計策大體如此,並無好壞高下之分,無非是抓住關鍵,順水推舟。如果脫脫和大都的皇帝君臣一心,就算再用十倍的功夫,也是無濟於事。但是話說回來,他們如果早有嫌隙,朝野議論紛紛,這些不經意的小妙招,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朱元璋聽懂了,他重重頷首!

隨着手下力量的增強,人數越來越多,各種雜音也就冒出來了。

大多數的事情,老朱都能一眼看穿,知道是有心人搗亂,但是也有那麼一些議論,着實有些歹毒,有離間人心的,還有攻訐老朱本身的。

說他搶奪良家產業,縱容刁民,傷天害理,遭了報應,註定一生無子!

馬氏懷孕的事情,只有極少數人知道,畢竟時間還早,生怕留不住,所以格外小心,怕馬氏有壓力。

結果就有各種謠言,能說出這些話的,都沒有一個好東西!

“先生,咱琢磨着,是不是也該整頓一下……咱頭些時候,對那些富戶大家,還算客氣。他們的田是分了不假,可他們在城裡的產業,咱可是沒動!不但沒動,還給他們提供便利,鼓勵發展,就拿楊家來說,他們僅僅半年時間,糧食生意就賺了以前的三倍!偏偏如此,他們還不滿足,那個叫楊聞的,不就給也先帖木兒當了參軍嗎?還有好幾個家族,都是一丘之貉!”

朱元璋越說越氣,“還有人說咱,大光天下,爲民作則……你說,他們是好心嗎?”

張希孟無奈苦笑,老朱當過和尚,自然是個光頭,從軍這幾年倒是續發了,但是也不夠長,所以老朱大多數時候,都是戴着頭巾帽子,小心攏起來。

爲民作則,也是取了個諧音,老朱不是推行戲曲嗎?到了戲臺上,賊就要念則!

這八個字分明諷刺朱元璋是個和尚賊匪,也難怪老朱發脾氣。

“主公,此事交給我吧,一定會仔細清查,只等破了脫脫大軍,就好集中力量,整頓內部,然後擇機渡江,成就霸業!”

Wωω✿ttКan✿¢ o

老朱用力點頭,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先生辦事咱還是放心的,只是不知道脫脫這個老賊,還能撐到什麼時候?”

就在他們商量之際,突然有人急匆匆進來,臉上都是不可思議的喜色。

“上位,彭少帥和繆大亨拿下了淮安,繳獲無數!”

“什麼?”

朱元璋不敢置信,張希孟也是一驚,當初他們安排彭早住和繆大亨不過是一路偏師,策應牽制而已。

怎麼偏師變成主力,竟然攻下了淮安?

這怎麼可能?

元軍都是傻子嗎?

送信之人將捷報遞給了老朱和張希孟,等他們倆看完之後,頓時驚喜交加!

原來彭早住利用雪雪,騙開了淮安城門,一舉得手,城中三十萬石糧食,悉數落到了彭早住手裡。

張希孟看了一眼朱元璋,興奮嘆道:“主公,脫脫的死期當真到了!”

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
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