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

這一波攻城差點把達拉.什克氣得噴血,五萬重甲步兵啊,竟然連城牆都沒爬上去就被打回來了,簡直就是恥辱,更重要的是,到現在他還沒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難道城牆上的不是礦工嗎?他們好像也沒幹嘛,就倒了鍋熱油,扔了幾根柴火,是個人都會幹啊!

正當他疑惑不解的時候,攻城大軍扔下攻城車開始往回跑了。

他暗道一聲糟糕,這些白癡,跑什麼跑,如果他們推上攻城車,就算是慢慢挪回來也沒事,現在他們竟然把攻城車全扔了,找死啊!

果然,攻城大軍剛往回跑了三百步左右,城內那可怕的火炮轟鳴聲又響起來了,這次他們可沒有攻城車保護,那烏雲般的散彈一罩下來立刻砸倒一大片。

這個時候,參與攻城的所有重甲步兵一改懶散的作風,拼了命的往回跑,有的人甚至連身上的鎧甲都扒下來扔了,就爲了能跑快一點。

城內的火炮轟鳴聲不斷的響起,但是,三輪過後,彈幕範圍內再也沒有一個站着的莫臥兒帝國士兵,他們竟然在三分鐘之內跑完了將近一千米的路程,跑出了火炮的攻擊範圍!

一發散彈大概能造成十多人的傷亡,六百發散彈一次大概能造成七八千人的傷亡,就算只命中了三輪,攻城大軍也損失了兩萬多人,再加上被油火燒死的,五萬人衝上去,最後能回來的不到一半。

或許是因爲跑的太急了,所有參與攻城的士兵跑回來之後都在拼命的喘氣,有的甚至直接口吐白沫躺在地上抽搐不止。

看着狼狽不堪的攻城大軍,達拉.什克簡直欲哭無淚,這就是他引以爲傲的莫臥兒帝國主力大軍嗎?被一幫礦工打成這個樣子,這他嗎到底怎麼回事啊!

莫臥兒帝國主力大軍的噩夢好像纔剛剛開始,他還沒想清楚下一步該怎麼辦呢,遠處突然想起急促的馬蹄聲,一個斥候瘋狂的打馬衝向中軍,看他驚慌失措的樣子,分明是探得了很不好的情報。

果然,那個斥候一衝到中軍,便從馬上滾下來,趴在地上惶恐的大叫道:”殿下,不好了,果阿城南面十里處發現大明帝國數十萬大軍,正急速向我軍靠近!“

達拉.什克聞言,臉色一變,飛快的跑上前去,將那斥候一把拎起來,怒吼道:”數十萬到底是幾十萬?“

那斥候喘了一口氣,艱難的道:”殿下,人太多了,數不清啊,看那規模,最少有三十萬!“

三十萬!達拉.什克頓生退意,他心懷僥倖的問道:”他們有沒有騎兵?“

那斥候嚥了口唾沫,苦澀的點頭道:”有,馬蹄聲如滾雷,最少有十萬騎兵!“

這次這斥候倒是想錯了,其實有很多馬是拉野戰榴彈炮的,盧象升所率的大軍總共才八萬騎兵,不過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只要對方騎兵超過五萬,想跑就難了。

達拉.什克失神的看了看狼狽不堪的攻城大軍,隨即無奈的下令道:”傳令,所有未參與攻城的步兵原地排魚鱗陣,騎兵一分爲二,隱藏於步兵左右後翼五里遠處,隨時準備發起衝鋒,所有參與攻城的士兵即刻回營休整。“

他這實在是無奈之舉,逃是很難逃掉了,原地堅守或許還能將明軍擊潰,畢竟他手裡還有五萬鐵甲騎兵,這是一股足以扭轉戰局的力量。

安排好一切,他便打馬矗立在盾陣中,靜候明軍的到來。

盧象升沒想到,這個達拉.什克會如此的沉着冷靜,如果他選擇逃跑或者匆忙回營這場大戰基本上就算是結束了,因爲只要一轉背,他們的陣型就亂了,士氣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面對氣勢如虹的明軍,他們絕對堅持不了多久。

這個原地結陣防禦就比較麻煩了,面對手持巨盾的重甲步兵,火槍幾乎沒什麼用,火炮倒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面對這種縱橫交錯的魚鱗陣,火炮其實效果也不大,一發實心彈能幹掉一個重甲步兵就不錯了,至於散彈和開花彈,那純粹是給人撓癢癢!

這種魚鱗式的防禦陣他還是第一次看到,在冷兵器時代是不可能這麼佈陣的,用實心彈點射肯定是不行的,倒不是說明軍沒準備這麼多實心彈,主要是因爲人家的盾陣是可以移動的,人家揹着盾牌絕對比你推着大炮移動的快。

而且,他還知道對方有五萬鐵甲騎兵,如果把炮陣排在前面瞄準盾陣慢慢轟,對方絕對會出動鐵騎,到時候五萬鐵騎衝進炮陣中,這個損失可就大了。

當然,明軍也有騎兵,但是現在天雄軍和東江軍加起來總共才八萬輕騎,暹羅軍團是沒有騎兵的,他們倒是有象兵,但是戰象沒運過來,八萬輕騎對五萬鐵騎能贏嗎?

他細細的觀察了一下莫臥兒帝國大軍的陣型,冷靜的思考起來。

想了一會兒,他放下望遠鏡,果斷下令道:”令東江軍主將毛文龍率天雄軍和東江軍步兵在敵方陣前三里布防禦陣型,令所有炮兵在步兵身後按射距排開,令尤世祿率暹羅軍團在炮陣後佈防御陣型。令天雄軍騎兵在炮陣左翼集結,東江軍騎兵在炮陣右翼集結。“

傳令兵開始四散傳令,待三十萬大軍開始佈陣後,盧象升又下令道:”令侯世祿和秦翼明兩位將軍速速出城來見。“

很快果阿城北門便打開了,侯世祿和秦翼明打馬狂奔而出,很快就來到中軍。

他們飛馳到盧象升跟前,立刻勒馬、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朗聲道:”末將侯世祿、秦翼明參見盧大元帥。“

盧象升點了點頭,直接道:”免禮,你們現在能組織多少騎兵?“

侯世祿和秦翼明站起來,互望了一眼,侯世祿立馬拱手道:”啓稟盧大元帥,由於戰馬不易隱藏,所以遠征軍第一軍團只攜帶了兩萬匹戰馬隱藏在登陸的海灘附近,其餘戰馬全部放在邁索爾附近沒有帶過來。“

再有兩萬應該就差不多了,盧象升直接下令道:”侯將軍,速去大陣右翼率領東江軍三萬騎兵將戰馬取來,然後率東江軍和遠征軍第一軍團五萬騎兵回大陣右翼,秦將軍,你去大陣左翼統領天雄軍五萬騎兵。“

侯世祿和秦翼明道了聲遵命,又翻身上馬,打馬狂奔而去,盧象升則舉起望遠鏡,繼續觀察起敵陣來。

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七章 實驗第二十章 明月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
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七章 實驗第二十章 明月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復疆土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戰蓋州(下)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