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

《大明崇正律》才唸完第一段,皇極殿前的文武百官已經驚的目瞪口呆了,皇上竟然制定一部法典來規定自己的具體權力,而且還規定自己要承擔的義務,這未免有點太誇張了吧,誰又能管的了皇帝,他不遵守你又能怎麼樣!

有權利就有義務,這對穿越而來的朱慈炅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他定下這些規矩的目的就是怕自己的子孫後代中有人無法無天,一頓亂搞,把好好一個大明帝國給整垮了。

至於誰能管的了皇帝,那自然是皇帝他老子。

接下來,第二段就是關於皇位繼承人的規定。

這段第一條又把下面的文武百官給驚到了,因爲這一條規定,皇位繼承人是由皇帝選定的,沒有立長不立賢這一說!

這個皇位繼承人的問題可是把大明給折騰慘了,當初神宗萬曆皇帝就是因爲這個和羣臣鬧翻了,不知道罷免了多少朝廷大員,光輔就幹下去四個,把個朝廷折騰的亂七八糟,到最後他甚至用消極怠政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致大明國勢日衰,可以說崇禎朝大明的滅亡就始於那場國本之爭。

朱慈炅立這個規矩的意思就是,以後,沒什麼好爭的,皇上要立誰是皇上的事,其他人不要沒事找事。

當然,並不是說他就認爲福王朱常洵比光宗朱常洛要強,在智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一個人的能力主要還是要靠後天培養。

接下來,他就規定了皇位繼承人的培養問題,大概意思就是皇帝要對其皇位繼承人進行規定次數的考覈,如果考覈不合格,不但詹事府要懲罰,連皇位繼承人都要懲罰。

至於具體的懲罰細則《大明崇正律》裡面就沒有詳述了,他後面還會定一個繼承人的培養細則,詳細規定皇位繼承人的培養方法和考覈方法,甚至,他還會規定,如果考覈現制定的皇位繼承人真是個扶不上牆的阿斗,那就廢了重立一個!

他能爲子孫後代考慮的也只有這麼多了,如果都有這麼詳細的規定了,他的後代中還有人硬要把個飯桶扶上皇位,那他也沒有辦法了,他只能保證自己不會犯這種錯誤,至少從現在來看,大皇子朱和堭還是很聰明的,他也有信心把自己這個兒子培養成一個合格的皇帝。

《大明崇正律》中關於皇帝的規矩就這麼多了,他立這些規矩的目的主要還是爲了避免自己的子孫後代中出現昏君,畢竟一個王朝因昏君而亡國的例子還是很多的,誰都要講規矩,不是說當了皇帝就可以無法無天,爲所欲爲,那樣遲早得完蛋。

這也是君主制憲的根本所在,自己給自己立規矩,以身作則去執行,總比別人給自己立規矩,強迫自己去執行要好。

規定完皇帝的權力和義務,接下來就是平民百姓的權利和義務了。

平民百姓還有權利?這又是一個驚雷,直接驚的下面的文武百官膛目結舌。

平民百姓當然要有權利,如果下意識的把平民百姓當奴隸去奴役,那一個王朝也差不多要完蛋了。

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壓迫奴役的狠了,他們自然會造反,朱慈炅在《大明崇正律》裡規定平民百姓的權利就是怕有人去奴役平民,逼的他們造反。

比如平民百姓有人身自由,只要沒犯事,任何人都不得拘束他們的人身自由;又比如平民百姓有保護自己財產的權力,任何人都不得強取豪奪平民百姓的財產等等。

至於平民百姓的義務,朱慈炅在這裡就自私了一把,因爲他規定的平民百姓的第一個義務就是,所有大明帝國的子民都有義務保護皇上,維護皇權。然後纔是其他的義務,比如所有大明帝國子民都有保衛大明的義務,又比如所有大明帝國子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等等。

規定了皇帝的權力和義務還有平民百姓的權利和義務,接下來就是行政體系了。

朱慈炅在這裡又放出一個驚雷,因爲他把行政權基本都下放了,從今往後,不再是皇帝一把抓,而是內閣負責制!

大概意思就是,以後皇上只管重要事務,具體事務全部由內閣負責。

比如,以後的早朝皇上只處理規定範圍內的國家大事,其他事務全部以公文形式呈報內閣處理。

又比如,以後官員的任免,皇上只直接任免內閣大學士和各部尚書,其他一到五品的官員,由內閣擬定交皇上批准,五品以下的官員則由吏部擬定交皇上批准。

也就是說,以後大明的行政中樞不再是皇上的御書房,而是內閣!

朱慈炅還對內閣的架構進行了調整,他規定,新的內閣由一位總理大臣,兩位副總理大臣和各部尚書組成,品級全部是正一品,他還規定了內閣成員的任期,每位內閣成員的任期都是十年,而且最多連任兩屆。

至於地方行政體系,他這次倒沒怎麼調整還是按原來的體制由承宣布政使司、州、府、縣分級管理。

這樣一調整,放權就放的大了,他等於把絕大部分行政權和人事權全部下放給內閣了,省事是省事了,但是,他又怎麼保證對整個大明的掌控呢?

先當然是要靠制度,他會慢慢建立健全各級責任制,也就是說,以後所有官員都有與權力相關的職責,行使了權力卻沒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是要挨罰的,輕則丟官罷職,重則判刑坐牢。

都察院本來就是獨立於行政體系之外的監察機構,他還專門將各科給事中也併入了都察院,並擴大的監察御史的數量,加大了都察院的權力,以後五級以下的官員,都察院直接就可以查辦,五級以上的官員如果犯事,都察院有權直接向皇上稟報,待皇上派錦衣衛和東廠覈實以後,也同樣可以授權他們查辦。

《大明崇正律》在最後還規定了修改規則,原則上《大明崇正律》一經實施是不得修改的,除非大明帝國皇帝和所有內閣成員一致認爲某些條款必須要修改,才能修改。

待鴻臚寺禮官宣讀完,朱慈炅當即宣佈,從明年也就是崇正十六年開始全面實施《大明崇正律》!

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六章 班底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序章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
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六章 班底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序章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