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

戰雲密佈,風雨欲來,一場世界級的大戰即將打響,大明哈布斯堡聯盟這邊的核心大明帝國已經派出了帝國二號人物,海軍大元帥鄭成功帶着大明海軍三個最強的艦隊和6軍三個精銳軍團來到歐6,反哈布斯堡聯盟那邊準備的又如何呢?

反哈布斯堡聯盟這邊自然是早有準備,其實,從大明帝國逼迫沙俄和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簽訂合約那刻開始,反哈布斯堡聯盟就準備動了。

和談結束以後,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都十分火大,以他們的實力,其實硬拼大明帝國都不一定會輸,但是,他們大多都是海軍,用海軍來打6戰,而且還是和6戰無敵的大明帝國打6戰,那純粹是腦袋進水了!

硬的不行就只能來軟的,他們唯有選擇暫時忍讓,以打消大明帝國繼續從6路西進的念頭。

不過,忍讓並不代表屈服,相反,他們都很不服氣,準備了這麼久,隱忍了這麼久,到頭來還是被大明帝國當頭敲了一悶棍,這口氣誰都咽不下去,所以,很快,他們便相約在荷蘭的鹿特丹集會,商討全面反攻的事情。

這次來的可不再是一些小嘍嘍,而是各國掌權的大人物。

法國來的是宰相黎塞留公爵;

英國來的是國王的寵臣特拉福德伯爵;

瑞典來的是內閣相考菲茲.烏爾菲爾特伯爵;

丹麥來的是內閣相阿克塞爾.烏克森謝納伯爵;

就連沙俄相羅佐夫也來打醬油了。

這些人大多吃過黎塞留的虧,不過,這幾年黎塞留改變了策略,提出了分工協作的方法,使得各國的海軍都得到了驚人的展,所以,大家還是聽從了黎塞留的建議,準備全力出擊,打大明哈布斯堡聯盟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沙俄除外,這次羅佐夫真是被黎塞留坑死了,連相之位都差點沒保住,再讓他出兵,那簡直是做夢,再說沙俄現在也調不出什麼兵力了,他們的大部分兵力都調到了烏山一線,以防大明帝國撕毀合約繼續西進,防不防的住那還得看情況,總之,他們是一兵一卒都調不出來了。

反哈布斯堡聯盟在這種情況下爲什麼還敢全力出擊,與大明哈布斯堡聯盟開戰呢?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說反哈布斯堡聯盟的海軍實力了,黎塞留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他那腦子也不知道是怎麼長的,竟然想出了後世國際上流行的分工協作方法,令反哈布斯堡聯盟的級戰列艦產量暴增!

這一時期,歐6列強各有各的長處,但憑一個國家,要量產蒸汽動力的級戰列艦很難。

像荷蘭,造船能力是很強,甚至比大明都強,但是,他們造蒸汽鍋爐和火炮的能力卻不是很強,倒不是說他們沒技術,主要他們沒人,這會兒的荷蘭總共才一百來萬人口,卻有一萬五千多艘遠洋商船,還有數不清的造船廠,光是造船和經商就夠他們忙的了,其他行業,根本就沒什麼人。

像英國,他們造蒸汽鍋爐的能力是最厲害的,鑄造火炮也還算可以,但造船行業卻還沒有展起來,級戰列艦造是能造出來,但是,一年也造不出幾艘,像船塢、水道什麼的都是需要時間去建的,造船工也需要時間培養。

像法國,他們造火炮能力是最強的,造蒸汽鍋爐什麼的也還算可以,但是他們的造船行業卻差的很,幾乎造不出級戰列艦。

像丹麥,他們造船能力應該僅次於荷蘭,但問題他們既不會造蒸汽鍋爐也不會造最新型的火炮,光造個級戰列艦的殼子,有什麼用。

瑞典更不用說了,他們基本是在展6軍,海軍纔剛剛起步,造什麼都不行,但他們資源卻很豐富,造級戰列艦所需的鐵礦和木材都是整個聯盟裡面儲量最多的。

要按以前各國各搞各的,估計再展個幾十年,就會跟後世的形勢一樣,英國會第一個展起來,因爲他們即不缺技術又不缺人,缺的只是時間而已。

緊隨其後的,應該是法國,因爲他們人多,技術只是有所欠缺而已,還是能慢慢趕上來的。

至於丹麥和瑞典,基本是沒戲了,因爲他們還沒掌握蒸汽動力。

荷蘭基本也沒戲了,因爲他們人口太少,傷不起。

但是,這個時候卻不能各搞各的了,因爲大明帝國太強了,如果再各搞各的,他們遲早要被大明帝國挨個收拾掉,這個時候,黎塞留出馬了,提出了各國分工合作的方案。

簡單點說就是由荷蘭和丹麥負責製造船體,英國和法國負責提供蒸汽動力系統和火炮,瑞典負責提供原材料,各國根據所提供的東西估價,按所提供的總價值多少分配級戰列艦。

面對大明帝國的強勢崛起,各國都沒有其他辦法,唯有接受這種搭積木的方式,每個國家都提供一部分東西,最後搭建成帶蒸汽動力的級戰列艦。

這下,可不得了了,五大列強爆出的能量連他們自己都嚇到了,不到兩年時間,他們竟然造出了將近一千艘級戰列艦,再加上原來荷蘭和英國用舊的風帆戰列艦改造成的蒸汽動力戰列艦,整個反哈布斯堡聯盟的級戰列艦數量竟然達到了恐怖的一千三百餘艘!

現在,英國和荷蘭分別有三百多艘級戰列艦,算是海上實力最強的,法國次之,擁有差不多三百艘級戰列艦,丹麥和瑞典最差,但兩國加起來也有三百多艘級戰列艦。

大明在列強面前展露出來的海軍實力,總共也就不到一千艘級戰列艦,而且,沙俄還查探到,有兩個艦隊將近四百艘級戰列艦滯留在鄂畢河流域,也就是說,這個冬天,大明能動用的級戰列艦總共才五六百艘!

當然,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但是,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卻是這樣認爲的

而黎塞留也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幾本大明的兵書,並且讓人翻譯成法文,仔細研讀了一下,竟然讓他找到了一個看似完美的圍點打援戰術。

雖然是邯鄲學步,但圍點打援這個戰術的確很適合現在的情況。

這麼”先進“的戰術一提出來,列強更是急不可耐了,他們認爲,不管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還是大明帝國,都必定會中計,到時候一舉殲滅大明哈布斯堡聯盟的海軍主力,那海上不就是他們的天下了!

在這個時候,獲取了海上霸權就等於將所有海外殖民地收入囊中了。

所以,列強毫不猶豫的出兵了,而且,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毫不猶豫的上當了,現在大明帝國的艦隊也來了,八面埋伏正在那裡等着呢,鄭成功會上當嗎?

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
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