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實驗

自朱慈炅登基以後,朝堂上下一片祥和,閹黨不再那麼肆無忌憚,東林黨也在孫承宗的暗示下,暫時偃旗息鼓,不再與閹黨糾纏不休。一切彷彿那麼的美好,給人一種盛世將啓的感覺。

事實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

閹黨只是不再明目張膽的排除異己、殘害忠良而已,結黨營私、貪贓枉法這些事情他們照幹不誤。

東林黨也不是真的偃旗息鼓了,他只是咬牙切齒的躲在暗處,只待孫承宗一聲令下,他們便會不顧一切的衝上去與閹黨一決雌雄。

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沒有一點提高,只要哪裡出現旱澇災害,照樣會餓死一大片。

北方的後金威脅仍在,只是寧錦防線太難啃,他們暫時沒有辦法,轉而去吞併蒙古各部壯大自身去了。一旦他們發展起來,大明危亦。

朱慈炅並沒有因表面上的寧靜祥和而鬆懈,初步建立班底之後,他馬上着手建立軍工系統。

前面說過,軍工系統其實就是將科技產業化的一套體系,整個體系分爲研發、實驗、生產、改進四個部分。

有軍工系統的任務獎勵,研發自然問題不大,朱慈炅只要引導他們就行了,方向絕對錯不了。

研發完成了,接着就是實驗了,從明代黑火藥武器的現狀來看,他們壓根就沒有實驗這個環節。沒有實驗就不知道優劣,做出來的武器自然是經不住實戰考驗的。

要從無到有建立實驗這個環節,自然不能搬一套現代的實驗方法直接讓他們去做,那樣的話,實驗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實驗,自然是實驗不出什麼效果的。

要實驗出效果,還是得引導他們的思維,讓他們自己想辦法進行實驗。

朱慈炅準備進行的第一個實驗是黑火藥的威力測試,蒸汽機的氣缸機構雖然不復雜,但明朝時期可沒有現代的加工水平,那會兒機械加工基本靠手,要做個合格的氣缸出來,那還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這個黑火藥就不一樣了,三種材料的粉末是現成的,只要改變一下配比就可以了。

這天早朝以後,朱慈炅將班子成員召集到乾清宮偏殿,組織了一次研討會,主要課題就是黑火藥。

在外人面前朱慈炅時刻都注意保持皇帝的威嚴,在自己親信面前就沒有必要了,衆人蔘拜過後,他一律賜坐、賜茶,還特意囑咐他們不要有什麼顧忌,該怎麼說就怎麼說,畏手畏腳的話這研討會就沒法開了。

待衆人坐定以後,朱慈炅首先提問了:“現在火藥是怎麼配的,你們誰知道啊?”

這個問題,下面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大家謙讓了一下,最後還是徐光啓開口了:“皇上,現在的火藥是按硝石六成、硫磺二成、木炭二成配在一起的。”

朱慈炅繼續問道:“那有沒有試過將三種東西的配量變一變呢?”

衆人尷尬了,在坐的,誰都沒想過要去改變火藥的配比。

孫元化是這些人中間對火藥最熟悉的,他小心的問道:“皇上,爲什麼要改變配量呢?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配方,沒什麼問題啊。”

朱慈炅聞言,鼓勵道:“恩,問的好,沒有問題爲什麼要改變配方呢?你們有沒有想過火藥主要是拿來幹什麼的?”

或許是朱慈炅的平易近人感染了衆人,畢懋康主動回答道:“自然是用在槍炮裡面,發射子彈和炮彈用的。”

這話正是朱慈炅想要的,他順勢引導道:“既然是發射子彈和炮彈,自然是打的越遠越好,威力越大越好。我們可以改變一下配方試一下嗎。”

衆人聞言,想了想,都露出猶豫的表情,畢竟這火藥的配方流傳了這麼久了,應該已經是最好的配方了,這改來改去的費時費力不說,還不一定會改出比現在的配方更好的火藥,有這個必要嗎?

見大家這副表情,朱慈炅知道他們是閒麻煩,不想去試。作爲科研人員沒有做實驗的習慣怎麼行呢,什麼東西都是想到了就去做,做出來就用,實不實用卻不去管,這樣怎麼會有進步。

看樣子用兜來兜去的方式引導是不行了,還是說明白點吧,他直接道:“我這裡有個配方,取硝石7464兩、硫磺1185兩、木炭1351兩合成火藥一萬兩,你們先做出來,然後我們一起去試試。”

衆人聞言,又想了想,繼續露出猶豫的表情,朱慈炅莫名其妙了,這不配方都有了,還猶豫什麼?

還是孫元化提出了大家的疑問:“皇上,這怎麼試啊?我們以前沒試過啊!”

朱慈炅簡直無語了,這麼簡單的問題還來問他,前世的時候他見過的武器測試多了,結合明朝的條件,他隨便想了想便有了主意。

他沒好氣的道:“這不簡單嗎,取塊厚點的木板,立於五十步外,新舊火藥各取十份,用同一把槍,對着木板打,再去看看子彈打出的深度不就知道那種火藥威力大了。”

衆人聞言,恍然大悟,這新配方和實驗方法都有了,衆人自然是不再猶豫了,反正這東西都是粉末,到時候不行了再按老配方補點進去就行了。

朱慈炅宣佈散會後,工部的幾個人便跑到火藥廠親自督工,一上午就做出來了。

下午,朱慈炅組織了明朝有史以來第一次火藥威力實驗,出於保密考慮,實驗被安排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小廣場舉行。參與實驗的人也就他的親信和曹化淳手下的二十多個太監。

孫元化從武器庫裡取來了幾把鳥銃,宋應星帶來了新舊火藥各一罐,工部右侍郎畢懋康親自上場試槍。

這要是被東林黨那幫子文人看見了,估計會引起軒然大波。一幫子六部官員不好好研習聖賢典籍,跑皇宮裡玩槍!皇上不去批閱奏摺,跑這裡陪着他們瘋!這奇淫技巧果然害人不淺,斯文掃地,斯文掃地啊!

朱慈炅自然不可能讓東林黨人發現,在場的可以說都是他的鐵桿親信。

畢懋康不愧是明朝發明燧發槍的第一人,對火繩槍熟悉無比,填藥裝彈一氣呵成。待他準備完畢,旁邊的孫元化拿着火種直接點燃了火繩。

不一會兒,砰的一聲,一陣煙霧升起,五十米外靠在欄杆上的厚木板上出現一個略帶黑色的小坑。

射擊完畢,畢懋康取出工具開始清理槍管,王徵和宋應星則跑到厚木板跟前測量彈坑的深度。

朱慈炅在一旁暗自數秒,唉,這射速,果然是一分鐘才能發一槍。槍管的清理和冷卻最少需要三分鐘,不然就有炸膛的危險!

這種明軍裝備的制式鳥銃,射程一百五十米,有效殺傷距離五十米,五分鐘發兩發子彈,這效果,真的不如直接用弓箭來的痛快。

當然,朱慈炅並不氣餒,他想做是最新型的燧發槍,跟着鳥銃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雖然現在還處於研發測試和人才培養階段,離真正的批量生產還很遠,但他相信,只要做出來,絕對能拯救大明。

這邊朱慈炅在心裡默默的規劃着大明軍工之路,那邊王徵和宋應星已經將彈坑的深度測量出來了。既然是實驗,那肯定要記錄實驗數據,朱慈炅將現代的實驗方法完全灌輸給了這些親信,所以那邊數據剛報出來,這邊便開始記錄了,禮部右侍郎、東閣大學士徐光啓就是記錄員。

他坐在朱慈炅旁邊的一個小條桌前,在朱慈炅的指導下開始記錄實驗數據。擡頭是第一次火藥實驗,下面畫了一個簡單的表格,三列十一行,第一列寫着第一次到第十次,第二列和第三列的第一行分別寫着,舊火藥測試結果和新火藥測試結果,下面十行則是實驗數據。

待徐光啓記錄完畢,畢懋康又開始填藥裝彈,這次用的是新火藥。

不一會兒畢懋康裝填完畢,孫元化點燃了火繩。

砰的一聲,這次響聲明顯比剛纔的大,後座力也明顯大了很多,畢懋康差點沒抓住鳥銃!

啪的一聲,子彈竟然直接嵌進厚木板裡,這威力,至少大了五成以上!

一衆親信都驚的目瞪口呆,沒想到新火藥的威力竟然大了這麼多,他們像看神祗一樣看着朱慈炅,這一切真的太神奇了!

其實已經不用實驗了,這新火藥肯定比舊火藥好多了。

但是,朱慈炅要求他們繼續測試完,科學實驗一定要嚴謹,定好的實驗計劃一定要一絲不苟的去完成,這樣得出來的實驗數據纔是真實的、全面的。並不是朱慈炅無聊,想消遣他們一下,這是一個理念的問題,只有嚴謹到近乎死板的人才能做出最好的產品,後世這種例子很多,比如說德意志......(可能觸犯河蟹大神,這裡就不說了。)

十次實驗結束,最後得出結論,新火藥的確比舊火藥好,用鳥銃做測試,五十米內的穿透力提高了一倍多。至於射程和具體威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測試,這些就不是朱慈炅要操心的了,他已經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示範,接下來的實驗方法就要徐光啓他們自己去琢磨了。

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
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