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

孫傳庭率三十萬大軍連造攻城器械帶攻城總共用了十四天時間就將沙俄十八號棱堡拿下了,這與朱慈炅當初預估的半個月時間差不多。

其實按正常情況明軍拿下一座棱堡也只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因爲明軍武器裝備要比沙俄守軍精良的多,數量上也佔據了絕對優勢,除非敵人有援軍,不然一座棱堡絕對撐不過半個月。

朱慈炅之所以給孫傳庭和盧象升四個月時間,各自拿下四座棱堡,主要還是怕他們遇上沙俄援軍,耽擱了時間。

這次敵人的確有援軍,但孫傳庭在防守上做的幾乎滴水不漏,再加上沙俄的援軍數量也沒他帶的人馬多,所以戈洛文壓根連偷襲的勇氣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將十八號棱堡拿下。

拿下十八號棱堡之後,孫傳庭並沒有立刻進軍去攻擊沙俄十九號棱堡,而是留在原地,邊休整,邊等藩屬**團將鐵路修過來。

十八號棱堡離南路明軍在雷姆河的大本營本來就只有一百多里路,要不是雷姆河北邊的雷姆城還沒有修築完,藩屬**團早就將鐵路修過來了。

不過,現在雷姆城已經接近完工,藩屬**團也能將主要精力集中到鐵路修築上來了,剩下的幾十裡遠鐵路他們修的飛快,戰鬥結束的第三天,藩屬**團便將鐵路線修到了十八號棱堡附近。

孫傳庭還是沒有出,而是指揮藩屬**團用水泥將十八號棱堡完全修復,同時又令他們沿着棱堡一層城牆向鐵路方向延伸出一座能駐紮萬餘人馬的副城,並在裡面修築了一個小型火車站。

這樣又忙活了四五天,十八號棱堡附近工程基本完工,他才帶着邊防軍第一軍團、邊防軍第二軍團和秦軍繼續進軍。

沙俄第十九號棱堡離十八號棱堡同樣是一百多裡,不過,十九號棱堡總共才兩層,規模也不大,最多也就能駐紮兩三千人的樣子。

孫傳庭對這些自然一清二楚,甚至連紮營地他都預先令人選好了,大軍駐紮下來,休息一晚,第二天便開始製造攻城器械。

話說不是在十八號棱堡已經做了很多攻城器械了嗎,他們爲什麼不一起搬過來,而要重新制造呢?

這主要還是因爲搬運過來太麻煩了,要知道炮樓、攻城車和雲梯本來就重,明軍還要攜帶火炮和糧草輜重,所有馬匹基本上都佔用完了,要將炮樓、攻城車和雲梯搬過來,只有靠人力。

炮樓和攻城車那麼笨重的東西,推個一兩裡去攻城還可以,因爲城池四周一般都有平地,就算沒有也能填平,推動起來並不是很費勁,要是帶着行軍,那就麻煩了。

這荒原上原本就沒有什麼路,高低不平的,沒有馬拉,硬要人推着走,那簡直是要人命,一天能行進個三四十里就不錯了,而且還會令所有將士疲憊不堪,還不如現場造省時省力呢。

至於雲梯,那就更不用說了,沙俄的棱堡也不可能全部修的一樣高,費勁擡過來還不知道用不用的上呢,同樣不如現場造,不過有了上次成功的經驗之後,孫傳庭並沒有令人造太多的雲梯,因爲挖城牆這個戰術壓根就不需要多少雲梯,倒是攻城車數量可以多造一點。

又是五天時間,明軍便將所有攻城器械準備好了,兩層棱堡的攻克難度比三層棱堡來起碼降低了一半,要是趕時間的話,孫傳庭甚至兩三天就能將十九號棱堡拿下來。

當然,他並不怎麼趕時間,所以他還是用老戰術,慢慢挖上去,前後六天時間,沒有一點意外,南路明軍輕鬆將十九號棱堡拿下。

話說棱堡中的守將是不是傻呢,兩千人看到三十萬大軍還不跑,還要頂在那裡死守,他們是想尋死嗎?

他們當然不想尋死,之所以不跑,和安德烈的原因一樣,戈洛文這個缺德帶冒煙的,他明明知道偷襲明軍的機會不大,卻偏偏要派人去通知棱堡守將,他會率軍偷襲明軍,讓他們頂住!

他這樣做沒有其他目的,就是要讓明軍一座座棱堡慢慢啃下去,消耗他們的兵力,消耗他們的彈藥,他以爲明軍會一直攻擊下去,這樣的消耗,連續來個二三十次,這南路明軍估計也會傷亡嚴重,疲憊不堪,到那時候,他就有機會擊潰這一路明軍了。

他的想法並沒有錯,雖然每次攻克一座棱堡明軍都沒有太大的傷亡,但陣亡個幾百人,傷個幾千人還是避免不了的,要真的這樣一座座不停的打下去,打個二十多座,南路明軍就要傷亡過半了,那時候,的確會有危險。

但問題是朱慈炅總共才讓孫傳庭率軍攻克四座棱堡,也就是說南路明軍最多傷亡一兩萬人,這點損傷相對於三十萬大軍來說壓根就不算什麼,戰鬥力也不會怎麼下降。

戈洛文要知道明軍今年的目標總共才八座棱堡,估計早就率軍走人了,跟着明軍跑有什麼意義,反正找不到機會,還不如率軍回去使勁造棱堡呢,二十萬人造上半年,最少能造出十多座棱堡,比守在這裡強多了!

至於東路也有明軍進攻的事情,他自然也知道,不過他壓根就不會往那邊去,因爲那邊離葉泥河太近了,明軍隨時可以獲得戰艦的支援,現在葉泥河流域早就成了大明海軍的天下,他這二十萬人馬在北路明軍和大明海軍戰艦面前壓根就一點機會都沒有,還不如守着南路明軍,或許還有點機會。

孫傳庭拿下十九號棱堡之後同樣沒有馬上進軍,還是停下來,邊休整,邊等藩屬**團。

這個時候雷姆城已經完工,藩屬**團包括二十萬瓦刺俘虜也已經66續續趕過來修鐵路了,那鐵路的進展自然是飛快無比,他剛拿下十九號棱堡不久鐵路就修過來了。

他還是令藩屬**團將十九號棱堡修復,然後又讓他們修築了一座萬人規模的副城,再在副城裡面修築一座小型火車,這一切完工,他才帶着三十萬大軍奔赴沙俄二十號棱堡。

二十號棱堡同樣是一個只能駐紮兩三千人的小型二層棱堡,攻擊起來也沒費什麼事,不過這次鐵路進度卻明顯加快了,他甚至還沒把二十號棱堡拿下來,藩屬**團便將鐵路修到棱堡附近了。

不知道沙俄二十號棱堡的守將看到上百萬明軍集結到一起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率兩千人面對上百萬明軍他竟然沒有嚇得立即投降,不得不說,戈洛文那把豬肉鉤子的威懾力還是蠻大的!

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
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驚求和談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籌劃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