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

御前會議結束後,各鎮總兵沒有在京城作任何停留,紛紛趕回自己的駐地。八月底各路大軍開始按計劃調動,至九月初,各城守軍基本到位,開始修葺城牆,加固城防。手雷也由錦衣衛押送到各個城池,基本上是人手一枚。

這手雷使用起來倒是簡單,拔掉保險銷往敵人密集的地方扔就行了,不需要專業的訓練,效果卻比弓箭要好的多,無需瞄準,不用費勁,只要敵人敢靠近,保管叫他變成刺蝟。

‘堅壁’的進程很快,到九月中旬就全部結束了,京城到遵化一線所有城池都嚴陣以待,只等後金前來‘偷襲’。

這‘清野’的進程卻是奇慢無比,或者說壓根就沒有什麼效果。爲什麼呢?難道大明的農民都不怕死嗎?

當然不是,主要是那些地主捨不得他們的地,誰知道這仗要打多久,這萬一要打個幾年,這地不得荒廢幾年,那得損失多少錢啊。再說了他們也不大相信後金騎兵有那麼無聊,會跑到鄉下來劫掠,所以大多數地主都不肯走,別說是去天津衛了,就近的縣城他們都不願意去。

這地主不願意走,農民也不願意走了,地都沒得種了他們吃什麼?

弄的朱慈炅沒法,只有把皇家設在天津的跑馬場啊、狩獵場啊什麼的全開放了,反正他沒時間也沒這個心思去玩。一人五畝,都去種去吧,第一年的地租都給免了,種出來都是你們自己的。

就這樣還是沒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最後十多個縣城將近一百萬農民遷移到天津衛的都不到二十萬!

朱慈炅沒轍了,想救他們都救不了,他們只有自求多福了,運氣好點的或許能逃過一劫,運氣不好的真是連人帶牲口都會被搶走。

蒼茫的蒙古草原上,一萬餘騎穿着黃色軟甲的女真騎兵正策馬狂奔,轟隆的馬蹄聲震耳欲聾,猙獰的斬馬刀寒光閃閃。

他們的正前方是一個巨大的營地,數不清的蒙古包連綿數十里,這是這次出征大明的聚集地,滿人部落和漠南蒙古部落有一大半都集結在這裡,等候皇太極前來。

集結的地方終於到了,皇太極右手一擡,將金黃的皮鞭高高舉起,他後面的旗衛跟着舉起了右手,而後所有人如波浪般的舉起右手,一萬多騎開始慢慢減速,最後停在離大營不到一里處。

皇太極勒住戰馬,透過迎接他的滿蒙王公貴族望向彷彿連綿到天邊的巨大營地,心裡不由升起萬丈豪情。自從擊敗科爾沁部以後,他就是這片草原上的主宰了,現在,他要帶着草原上的健兒向南進發,去佔領中原的花花世界,去享受江南的明媚春光,去主宰整個天下!

崇正二年十月初二,皇太極率領十萬大軍從蒙古喀喇沁部出發,越過破敗不堪的長城,翻過連綿不絕的燕山,來到遵化和三屯營中間的山谷中,隱沒在官道兩邊的樹林裡,不走了!

他這是要組織一次浩大的燕山秋遊嗎?當然不是,他在等,等大明山海關的援軍!

他在經過長城的時候故意挖開了好幾個缺口,並在缺口附近停留了一天,然後一直往遵化方向急趕了半天,這才折返到這個山谷裡。

他就是要讓大明誤以爲他會直撲遵化,遵化守備鬆弛他是知道的,年前他曾拌成蒙古行商親自去查探過,那破敗的城牆還有那懶散的守衛,他根本不放在眼裡。而且他還在遵化城裡安排了內應,只要他大軍抵達,便會在城裡製造混亂,到時候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鬆佔領遵化。

他之所以要製造直撲遵化的假象,就是要讓大明的皇帝着急,過了遵化可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了,到時候豈不是任他女真騎兵馳騁!大明皇帝肯定會匆匆的派人來支援遵化,而離遵化最近的就是遼東的山海衛了,大明能與他女真騎兵正面對陣的也就遼東的廣寧鐵騎,他要在這裡設伏,一舉殲滅關寧鐵騎,然後他就可以大搖大擺的在大明京師四處劫掠了,再沒有誰能追上他的鐵騎,也再沒有誰能阻擋他的腳步,他可以在大明的土地上爲所欲爲,而大明的皇帝只能躲在京城裡瑟瑟發抖!

他的算盤打的是好,這招圍點打援用的也很不錯,崇禎那會兒就上了他的惡當,山海關總兵率四千關寧鐵騎火急火燎的趕往遵化支援,卻在這裡被他包了餃子,最後全軍覆滅!

但現在是崇正而不是崇禎,朱慈炅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他註定了只有在這裡傻等!

傻等了四天之後皇太極感覺不對勁了,這裡離山海關就兩百多裡地,關寧鐵騎就算是走路也該走到了!他惱怒的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然後率兵直撲遵化,這回可不是假撲,而是真撲,第二天凌晨十萬大軍就抵達了遵化城外。

皇太極按約定在城北一處高山上燃起了篝火,不久遵化城內也燃起了點點火光,那些可不是篝火,而是有人在放火燒房子!

不過城中並沒有皇太極想象中的混亂,不到一刻鐘火就全部被撲滅了,放火的人也一個不拉全被逮住了。

此時,遵化城的巡撫衙門內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城衛打扮的千戶創進巡撫衙門,直奔後院而去。還未靠近後院,黑暗中突然竄出來一隊錦衣衛,“錚錚錚”他們迅速拔出繡春刀,將來人圍住,帶隊的小旗大喝一聲:“什麼人,敢跑這裡來撒野?”

那千戶嚇的一哆嗦,焦急的道:“我是守城的千戶啊,城內突然有人四處放火,我是來稟報督師大人和巡撫大人的。”

孫承宗已經年近七十了,一般都睡的不是很沉,其實腳步聲剛響起的時候他就被驚醒了,這會兒他已經披着外套走出來了。

他剛走到門外,又有一隊錦衣衛從暗處竄出來,迅速拔出繡春刀,圍在他四周,小心的戒備着,帶隊的小旗擔心的道:“督師大人,小心刺客。”

孫承宗輕輕將他撥到一邊,淡定的道:“放心,不是刺客,他真是守城的千戶。”

那千戶聞言,立馬跪到地上,激動的道:“督師大人,您還記得我啊。”

孫承宗右手虛擡,親切的道:“起來吧,你剛說有人在城內放火,多少人啊,在哪兒放火?”

那千戶這才記起自己是來報信的,趕緊爬起來拱手道:“啓稟督師大人,約有一百人,在城內的東北角和西北角放火。”

孫承宗聞言想了想,又問道:“城外可有什麼異常?”

那千戶又拱手回道:“城外倒是沒什麼動靜,只有城北的一座高山上有人燃起了篝火,不知是不是早起的獵戶。”

這時孫元化也披着外套跑過來了,他聞言疑惑的問道:“太傅,您怎麼看?”

孫承宗撇撇嘴,不屑的道:“雕蟲小技而已,肯定是後金大軍來了,就在城北呢。”

他的話剛落音,遵化城內的提刑官也跑來了,他跪到地上朗聲道:“啓稟督師大人,那些奸細招了,他們是金軍的內應,準備放火之後趁亂打開北門。”

孫承宗聞言點了點頭,追問道:“暗號是什麼?”

那提刑官回道:“暗號是打開北門的人將十數個火把丟在官道兩側。”

孫承宗聞言揮了揮手道:“嗯,辛苦了,下去吧。”

說罷,他擡頭望向天際,陷入沉思之中。

過了大約一盞茶時間,他眼中歷芒一閃,朗聲道:“傳令......。”

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
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