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

御前會議結束後,各鎮總兵沒有在京城作任何停留,紛紛趕回自己的駐地。八月底各路大軍開始按計劃調動,至九月初,各城守軍基本到位,開始修葺城牆,加固城防。手雷也由錦衣衛押送到各個城池,基本上是人手一枚。

這手雷使用起來倒是簡單,拔掉保險銷往敵人密集的地方扔就行了,不需要專業的訓練,效果卻比弓箭要好的多,無需瞄準,不用費勁,只要敵人敢靠近,保管叫他變成刺蝟。

‘堅壁’的進程很快,到九月中旬就全部結束了,京城到遵化一線所有城池都嚴陣以待,只等後金前來‘偷襲’。

這‘清野’的進程卻是奇慢無比,或者說壓根就沒有什麼效果。爲什麼呢?難道大明的農民都不怕死嗎?

當然不是,主要是那些地主捨不得他們的地,誰知道這仗要打多久,這萬一要打個幾年,這地不得荒廢幾年,那得損失多少錢啊。再說了他們也不大相信後金騎兵有那麼無聊,會跑到鄉下來劫掠,所以大多數地主都不肯走,別說是去天津衛了,就近的縣城他們都不願意去。

這地主不願意走,農民也不願意走了,地都沒得種了他們吃什麼?

弄的朱慈炅沒法,只有把皇家設在天津的跑馬場啊、狩獵場啊什麼的全開放了,反正他沒時間也沒這個心思去玩。一人五畝,都去種去吧,第一年的地租都給免了,種出來都是你們自己的。

就這樣還是沒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最後十多個縣城將近一百萬農民遷移到天津衛的都不到二十萬!

朱慈炅沒轍了,想救他們都救不了,他們只有自求多福了,運氣好點的或許能逃過一劫,運氣不好的真是連人帶牲口都會被搶走。

蒼茫的蒙古草原上,一萬餘騎穿着黃色軟甲的女真騎兵正策馬狂奔,轟隆的馬蹄聲震耳欲聾,猙獰的斬馬刀寒光閃閃。

他們的正前方是一個巨大的營地,數不清的蒙古包連綿數十里,這是這次出征大明的聚集地,滿人部落和漠南蒙古部落有一大半都集結在這裡,等候皇太極前來。

集結的地方終於到了,皇太極右手一擡,將金黃的皮鞭高高舉起,他後面的旗衛跟着舉起了右手,而後所有人如波浪般的舉起右手,一萬多騎開始慢慢減速,最後停在離大營不到一里處。

皇太極勒住戰馬,透過迎接他的滿蒙王公貴族望向彷彿連綿到天邊的巨大營地,心裡不由升起萬丈豪情。自從擊敗科爾沁部以後,他就是這片草原上的主宰了,現在,他要帶着草原上的健兒向南進發,去佔領中原的花花世界,去享受江南的明媚春光,去主宰整個天下!

崇正二年十月初二,皇太極率領十萬大軍從蒙古喀喇沁部出發,越過破敗不堪的長城,翻過連綿不絕的燕山,來到遵化和三屯營中間的山谷中,隱沒在官道兩邊的樹林裡,不走了!

他這是要組織一次浩大的燕山秋遊嗎?當然不是,他在等,等大明山海關的援軍!

他在經過長城的時候故意挖開了好幾個缺口,並在缺口附近停留了一天,然後一直往遵化方向急趕了半天,這才折返到這個山谷裡。

他就是要讓大明誤以爲他會直撲遵化,遵化守備鬆弛他是知道的,年前他曾拌成蒙古行商親自去查探過,那破敗的城牆還有那懶散的守衛,他根本不放在眼裡。而且他還在遵化城裡安排了內應,只要他大軍抵達,便會在城裡製造混亂,到時候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鬆佔領遵化。

他之所以要製造直撲遵化的假象,就是要讓大明的皇帝着急,過了遵化可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了,到時候豈不是任他女真騎兵馳騁!大明皇帝肯定會匆匆的派人來支援遵化,而離遵化最近的就是遼東的山海衛了,大明能與他女真騎兵正面對陣的也就遼東的廣寧鐵騎,他要在這裡設伏,一舉殲滅關寧鐵騎,然後他就可以大搖大擺的在大明京師四處劫掠了,再沒有誰能追上他的鐵騎,也再沒有誰能阻擋他的腳步,他可以在大明的土地上爲所欲爲,而大明的皇帝只能躲在京城裡瑟瑟發抖!

他的算盤打的是好,這招圍點打援用的也很不錯,崇禎那會兒就上了他的惡當,山海關總兵率四千關寧鐵騎火急火燎的趕往遵化支援,卻在這裡被他包了餃子,最後全軍覆滅!

但現在是崇正而不是崇禎,朱慈炅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他註定了只有在這裡傻等!

傻等了四天之後皇太極感覺不對勁了,這裡離山海關就兩百多裡地,關寧鐵騎就算是走路也該走到了!他惱怒的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然後率兵直撲遵化,這回可不是假撲,而是真撲,第二天凌晨十萬大軍就抵達了遵化城外。

皇太極按約定在城北一處高山上燃起了篝火,不久遵化城內也燃起了點點火光,那些可不是篝火,而是有人在放火燒房子!

不過城中並沒有皇太極想象中的混亂,不到一刻鐘火就全部被撲滅了,放火的人也一個不拉全被逮住了。

此時,遵化城的巡撫衙門內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城衛打扮的千戶創進巡撫衙門,直奔後院而去。還未靠近後院,黑暗中突然竄出來一隊錦衣衛,“錚錚錚”他們迅速拔出繡春刀,將來人圍住,帶隊的小旗大喝一聲:“什麼人,敢跑這裡來撒野?”

那千戶嚇的一哆嗦,焦急的道:“我是守城的千戶啊,城內突然有人四處放火,我是來稟報督師大人和巡撫大人的。”

孫承宗已經年近七十了,一般都睡的不是很沉,其實腳步聲剛響起的時候他就被驚醒了,這會兒他已經披着外套走出來了。

他剛走到門外,又有一隊錦衣衛從暗處竄出來,迅速拔出繡春刀,圍在他四周,小心的戒備着,帶隊的小旗擔心的道:“督師大人,小心刺客。”

孫承宗輕輕將他撥到一邊,淡定的道:“放心,不是刺客,他真是守城的千戶。”

那千戶聞言,立馬跪到地上,激動的道:“督師大人,您還記得我啊。”

孫承宗右手虛擡,親切的道:“起來吧,你剛說有人在城內放火,多少人啊,在哪兒放火?”

那千戶這才記起自己是來報信的,趕緊爬起來拱手道:“啓稟督師大人,約有一百人,在城內的東北角和西北角放火。”

孫承宗聞言想了想,又問道:“城外可有什麼異常?”

那千戶又拱手回道:“城外倒是沒什麼動靜,只有城北的一座高山上有人燃起了篝火,不知是不是早起的獵戶。”

這時孫元化也披着外套跑過來了,他聞言疑惑的問道:“太傅,您怎麼看?”

孫承宗撇撇嘴,不屑的道:“雕蟲小技而已,肯定是後金大軍來了,就在城北呢。”

他的話剛落音,遵化城內的提刑官也跑來了,他跪到地上朗聲道:“啓稟督師大人,那些奸細招了,他們是金軍的內應,準備放火之後趁亂打開北門。”

孫承宗聞言點了點頭,追問道:“暗號是什麼?”

那提刑官回道:“暗號是打開北門的人將十數個火把丟在官道兩側。”

孫承宗聞言揮了揮手道:“嗯,辛苦了,下去吧。”

說罷,他擡頭望向天際,陷入沉思之中。

過了大約一盞茶時間,他眼中歷芒一閃,朗聲道:“傳令......。”

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
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