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正是春光燦爛之時,東大營處處彩旗飛舞,熱鬧非凡,港口中大軍雲集,威武雄壯,海面上戰艦密佈,氣勢磅礴,一看這場面就知道大明將士又要出征了。

這次朱慈炅還是御駕親征,沒辦法,面對同樣龐大無比的莫臥兒帝國,大明不但砸進去價值五億兩的真金白銀,還要投入海陸大軍一百多萬,可以說這是大明的傾力一戰,他不去又怎麼能夠放心。

他原本以爲莫臥兒帝國被截斷外部供給之後最少能堅持半年,卻不曾想不到兩個月時間整個莫臥兒帝國已然大亂,雖說沙賈汗立馬派出奧朗則布率領二十萬大軍一路平叛,但是亂世已成,莫臥兒帝國要恢復生產至少需要一年左右,也就是說,在這一年時間裡,莫臥兒帝國必將物價飛漲、民不聊生、脆弱不堪,正是進擊的好時候!

花了這麼大的代價才造就了現在的局勢,朱慈炅自然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所以他決定馬上對莫臥兒帝國展開攻勢。

這麼龐大的兩個帝國之間的碰撞自然不可能是一兩天甚至一兩個月的事情,光是前期的準備最少要耗費幾個月,要知道當初莫臥兒帝國的前身帖木兒帝國進攻大明之前可是準備了將近半年之久,還好,在路上耽擱了三個月之後,帖木兒帝國的皇帝病死了,不然那場大戰將會打成什麼樣子還真不好說。

不過這次的開局反過來了,是大明要去進攻莫臥兒帝國,而不是莫臥兒帝國要來進攻大明,而且,自從有了輪船之後海路就變成了捷徑,從大明的東大營出發,趕到莫臥兒帝國根本就用不了多少時間。

這次朱慈炅的籌備也是比較周密的,從正月開始,糧草輜重就不停的通過火車和輪船運往南洋,在東胡的阿瓦城還有大明的星城港堆積了不知道多少物資。

帖木兒帝國那次是糧積若山,馬羊成海,大明這次糧草都能堆出幾座山脈,炮彈和子彈更是準備了無數,可以說朱慈炅的準備工作做的比帖木兒還要周全。

至於軍隊數量,那就更不用說了,帖木兒那會兒纔出動了二三十萬人,他是準備在大明站住腳跟之後再陸續將百萬大軍投入戰鬥,而朱慈炅準備一次就投入百萬陸軍,海軍另算!

如此重大的行動震驚朝野那是必然的,還好朱慈炅已經在大明樹立了絕對權威,就如同當初的太祖和成祖一樣,朝野上下敢跟他唱反調的還真找不出幾個來,遼東、西北、東番、東瀛、漠南等歷次戰役的大勝,令整個大明朝野幾乎都陷入了對皇上的盲目崇拜中,文武百官只是震驚於此次手筆之巨大,倒沒有人敢來勸阻他。

正因爲此次手筆前所未有的巨大,滿朝文武幾乎都趕到東大營前來送行,整個港口可謂冠蓋雲集,高官遍地,待禁衛軍第一軍團和天雄軍全部登上戰艦,朱慈炅直接揮別了前來送行的文武百官,毅然踏上大明號,開始了又一次征程。

在他身後,信王朱由檢和柱國公徐光啓帶着文武百官一起跪下來,齊聲山呼道:”恭祝皇上,旗開得勝,開疆擴土,揚我國威,大勝而歸。“

大勝而歸那是自然的,經過了如此周密的籌劃,又投入瞭如此多的軍隊,一個莫臥兒帝國都拿不下來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很有可能還有更大的收穫,反哈布斯堡聯盟的聯合艦隊要是老老實實待在巴達維亞那也就罷了,如果他們膽敢再跑出來指手畫腳,肆意干涉大明的行動,那就對不起了,這次連他們也要一併收拾了!

由於這場大戰可能曠日持久,朱慈炅這次帶的隨行官員也是歷次出征以來最多的,不但有錦衣衛指揮使王徵南、東廠提督曹化淳,還有工部尚書畢懋康、兵部尚書孫元化、戶部尚書程國祥、通政使吳建業等等,甚至連國子監祭酒黃道周都主動請纓,要求隨行,他的藉口是要順帶去看看果阿和邁索爾等地的漢語教學情況,其實他是忍不住內心的躁動,想要參與這次開疆擴土的壯舉,莫臥兒帝國啊,那是多麼大的一片疆土!

這次朱慈炅準備兵分兩路對莫臥兒帝國發動攻勢,東路從東胡的阿瓦城出發,自動向西緩緩推進,而南路就從葡萄牙的果阿城開始,先給莫臥兒帝國的主力大軍致命一擊,再一路向北,直撲莫臥兒帝國的都城德里。

龐大的聯合艦隊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緩緩前進,朱慈炅直感覺一陣熱血沸騰,開始了,終於要開始了,多年的夢想終於付諸行動,大明終於踏出了海上爭霸的第一步!

聯合艦隊的第一站是大明在南洋的星城港,爲了通訊方便,在大戰前期朱慈炅準備坐鎮星城港,利用那裡的電報網絡和快捷的海上交通,指揮兩路大軍推進,至於後期,就要視進展情況而定了。

東大營距離星城港有將近萬里,如果還是帆船時代,那麼光是這段海路最少都要航行半月以上才能抵達,那還是在順風又順水的情況下,如果風向和水流都不對,一個月恐怕都到不了,現在有了輪船就不一樣了,不用在意風向和水流,五天時間,聯合艦隊便準時抵達星城港!

此時的星城港可謂將星雲集,前來港口迎接的不但有鎮南王鄭芝龍,還有關寧軍主將曹文詔、東江軍主將毛文龍、南洋水師主將鄭芝虎、南海艦隊主將鄭興等等,甚至連葡萄牙果阿總督孔德德都來了。

話說莫臥兒帝國都兵發果阿了,他跑過來幹嘛呢?這貨不會是想臨陣脫逃吧!

作爲一員封疆大吏,他倒還不至於膽小至此,其實這次果阿大戰的主角並不是他,就他手下那一萬多人馬,對戰局根本就沒什麼影響,大明的百萬大軍纔是這次大戰的主力,他充其量也就搞搞後勤而已。

這個時候秦翼明已經親自趕往果阿坐鎮了,他一個葡萄牙總督打起仗來怎麼和大明帝國的軍團主將比,所以他乾脆將手下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秦翼明,自己則跑到星城港,迎接大明帝國皇帝陛下來了!

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九章 明爭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
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九章 明爭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