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正是春光燦爛之時,東大營處處彩旗飛舞,熱鬧非凡,港口中大軍雲集,威武雄壯,海面上戰艦密佈,氣勢磅礴,一看這場面就知道大明將士又要出征了。

這次朱慈炅還是御駕親征,沒辦法,面對同樣龐大無比的莫臥兒帝國,大明不但砸進去價值五億兩的真金白銀,還要投入海陸大軍一百多萬,可以說這是大明的傾力一戰,他不去又怎麼能夠放心。

他原本以爲莫臥兒帝國被截斷外部供給之後最少能堅持半年,卻不曾想不到兩個月時間整個莫臥兒帝國已然大亂,雖說沙賈汗立馬派出奧朗則布率領二十萬大軍一路平叛,但是亂世已成,莫臥兒帝國要恢復生產至少需要一年左右,也就是說,在這一年時間裡,莫臥兒帝國必將物價飛漲、民不聊生、脆弱不堪,正是進擊的好時候!

花了這麼大的代價才造就了現在的局勢,朱慈炅自然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所以他決定馬上對莫臥兒帝國展開攻勢。

這麼龐大的兩個帝國之間的碰撞自然不可能是一兩天甚至一兩個月的事情,光是前期的準備最少要耗費幾個月,要知道當初莫臥兒帝國的前身帖木兒帝國進攻大明之前可是準備了將近半年之久,還好,在路上耽擱了三個月之後,帖木兒帝國的皇帝病死了,不然那場大戰將會打成什麼樣子還真不好說。

不過這次的開局反過來了,是大明要去進攻莫臥兒帝國,而不是莫臥兒帝國要來進攻大明,而且,自從有了輪船之後海路就變成了捷徑,從大明的東大營出發,趕到莫臥兒帝國根本就用不了多少時間。

這次朱慈炅的籌備也是比較周密的,從正月開始,糧草輜重就不停的通過火車和輪船運往南洋,在東胡的阿瓦城還有大明的星城港堆積了不知道多少物資。

帖木兒帝國那次是糧積若山,馬羊成海,大明這次糧草都能堆出幾座山脈,炮彈和子彈更是準備了無數,可以說朱慈炅的準備工作做的比帖木兒還要周全。

至於軍隊數量,那就更不用說了,帖木兒那會兒纔出動了二三十萬人,他是準備在大明站住腳跟之後再陸續將百萬大軍投入戰鬥,而朱慈炅準備一次就投入百萬陸軍,海軍另算!

如此重大的行動震驚朝野那是必然的,還好朱慈炅已經在大明樹立了絕對權威,就如同當初的太祖和成祖一樣,朝野上下敢跟他唱反調的還真找不出幾個來,遼東、西北、東番、東瀛、漠南等歷次戰役的大勝,令整個大明朝野幾乎都陷入了對皇上的盲目崇拜中,文武百官只是震驚於此次手筆之巨大,倒沒有人敢來勸阻他。

正因爲此次手筆前所未有的巨大,滿朝文武幾乎都趕到東大營前來送行,整個港口可謂冠蓋雲集,高官遍地,待禁衛軍第一軍團和天雄軍全部登上戰艦,朱慈炅直接揮別了前來送行的文武百官,毅然踏上大明號,開始了又一次征程。

在他身後,信王朱由檢和柱國公徐光啓帶着文武百官一起跪下來,齊聲山呼道:”恭祝皇上,旗開得勝,開疆擴土,揚我國威,大勝而歸。“

大勝而歸那是自然的,經過了如此周密的籌劃,又投入瞭如此多的軍隊,一個莫臥兒帝國都拿不下來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很有可能還有更大的收穫,反哈布斯堡聯盟的聯合艦隊要是老老實實待在巴達維亞那也就罷了,如果他們膽敢再跑出來指手畫腳,肆意干涉大明的行動,那就對不起了,這次連他們也要一併收拾了!

由於這場大戰可能曠日持久,朱慈炅這次帶的隨行官員也是歷次出征以來最多的,不但有錦衣衛指揮使王徵南、東廠提督曹化淳,還有工部尚書畢懋康、兵部尚書孫元化、戶部尚書程國祥、通政使吳建業等等,甚至連國子監祭酒黃道周都主動請纓,要求隨行,他的藉口是要順帶去看看果阿和邁索爾等地的漢語教學情況,其實他是忍不住內心的躁動,想要參與這次開疆擴土的壯舉,莫臥兒帝國啊,那是多麼大的一片疆土!

這次朱慈炅準備兵分兩路對莫臥兒帝國發動攻勢,東路從東胡的阿瓦城出發,自動向西緩緩推進,而南路就從葡萄牙的果阿城開始,先給莫臥兒帝國的主力大軍致命一擊,再一路向北,直撲莫臥兒帝國的都城德里。

龐大的聯合艦隊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緩緩前進,朱慈炅直感覺一陣熱血沸騰,開始了,終於要開始了,多年的夢想終於付諸行動,大明終於踏出了海上爭霸的第一步!

聯合艦隊的第一站是大明在南洋的星城港,爲了通訊方便,在大戰前期朱慈炅準備坐鎮星城港,利用那裡的電報網絡和快捷的海上交通,指揮兩路大軍推進,至於後期,就要視進展情況而定了。

東大營距離星城港有將近萬里,如果還是帆船時代,那麼光是這段海路最少都要航行半月以上才能抵達,那還是在順風又順水的情況下,如果風向和水流都不對,一個月恐怕都到不了,現在有了輪船就不一樣了,不用在意風向和水流,五天時間,聯合艦隊便準時抵達星城港!

此時的星城港可謂將星雲集,前來港口迎接的不但有鎮南王鄭芝龍,還有關寧軍主將曹文詔、東江軍主將毛文龍、南洋水師主將鄭芝虎、南海艦隊主將鄭興等等,甚至連葡萄牙果阿總督孔德德都來了。

話說莫臥兒帝國都兵發果阿了,他跑過來幹嘛呢?這貨不會是想臨陣脫逃吧!

作爲一員封疆大吏,他倒還不至於膽小至此,其實這次果阿大戰的主角並不是他,就他手下那一萬多人馬,對戰局根本就沒什麼影響,大明的百萬大軍纔是這次大戰的主力,他充其量也就搞搞後勤而已。

這個時候秦翼明已經親自趕往果阿坐鎮了,他一個葡萄牙總督打起仗來怎麼和大明帝國的軍團主將比,所以他乾脆將手下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秦翼明,自己則跑到星城港,迎接大明帝國皇帝陛下來了!

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
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七卷 第八十二章 準備開戰,不服就幹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