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

盧象升還是一如既往的彪悍,在他的帶領下天雄軍就如同一羣猛虎般兇猛,城牆上的義軍早已被轟的魂飛魄散,哪裡是這幫殺神的對手,遠遠的看過去,天雄軍的士兵簡直就如同潮水般的往城牆上涌,而城牆上的義軍卻是如雨點般的往下掉。

李自成和張獻忠見此情景,絕望的相互看了一眼,幾乎同時開口道:

”讓他們投降吧。“

”傳令,都放下武器投降。“

一場聲勢浩大的攻城戰就這樣結束了,北面城牆上的義軍幾乎被殺了個片甲不留,其他三面城牆和城內換崗的義軍倒是沒什麼損傷,但是他們都已經嚇破了膽,一接到投降的命令,立馬如釋重負般的丟掉手中的武器,老老實實等着官兵來收押。

朱慈炅同樣如釋重負的放下望遠鏡,結束了,終於結束了,持續了近十年的西北農民起義終於結束了,整個大明境內再無反賊和叛亂,大明的天下終於迎來了難得的太平。

這幫農民起義軍可是出了名的反覆無常,降而復判對他們來說簡直就如同家常便飯般,朱慈炅爲什麼這麼肯定農民起義已經結束了呢?

他當然知道這幫人有降而復判的惡習,對此他已經有了萬全之策,這幫人要想復判,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朝廷將他們遣回原籍,朱慈炅早就想好了,一個都不會讓他們回去!

不讓他們回去,難道將這四十多萬義軍俘虜全部殺了,那樣是能一勞永逸,徹底解決農民起義的問題,但是,如果他這麼做,那絕對會成爲歷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一次屠殺四十多萬人,這也算是改寫歷史了吧,不知道系統會給他個大大的榮耀獎勵呢,還是會直接將他人道毀滅呢。

玩笑,玩笑啊,他當然不是什麼暴君,也沒必要將他們全殺了,這些義軍可都是上好的勞力,他正打算修鐵路呢,俘虜的普通義軍正好用的上。明朝這會兒修鐵路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成本了,招普通民工的話,不但要負責他的吃喝還要開工錢,用這些俘虜就不一樣了,只要讓他們吃飽就行了,工錢那是一分錢都不用給,這樣修鐵路的成本起碼節省了一半。

至於那些首領,那就不好意思了,他們想吃皇糧修鐵路都不行,爲了永絕後患,朱慈炅決定將他們全殺了,而且全部凌遲處死。

剛說他不是暴君呢,怎麼又要把這麼多人凌遲處死?這倒不是他的主意,《大明律》就是這麼規定的,帶頭造反者凌遲處死,他只是執行太祖制定的法律而已,而且,他也認爲必須嚴懲才能起到警示作用,所以,沒說的,全部凌遲處死,看誰還敢帶頭造反!

攻克襄陽以後,朱慈炅並沒有多做停留,稍微休整了幾天,他便帶着禁衛軍第二軍團和天雄軍班師回朝了,至於定遼軍,則留下來協助武威軍將襄陽城的十多萬俘虜押解到中都鳳陽去,秦軍也要回西安去將那裡的俘虜押解到開封府附近,因爲他想先修通南北的主幹道,也就是從京城修到河南開封府,再從開封府修到中都鳳陽府。

皇上班師凱旋京城自然又是舉城歡慶,場面之熱鬧甚至超過了年節,這些平民百姓是打心眼裡高興啊,遼東的建奴被皇上打跑了,東番的紅毛鬼也被皇上收拾了,現在西北的反賊也被皇上剿滅了,大明終於進入了難得的太平盛世,他們能不高興嗎。

當然,最高興的還不是平民百姓,朝廷的文武百官,朱慈炅的親人比平民百姓還要高興,這裡面最高興的當屬洋美人安娜公主了,自從朱慈炅出征以後她就提心吊膽,擔心的甚至覺都睡不着,御廚做的美食她也吃不下了,廣寒宮的景色也變的黯淡無趣了,她感覺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

現在皇上終於回來了,她興奮的連蹦帶跳,黏在朱慈炅懷裡那叫一個瘋狂啊,還好朱慈炅不是隨便的人,不然非把她就地正法了不可。

朱慈炅雖然沒有把安娜公主就地正法,有些人卻是被他正法了,先前抓住的義軍首領早就秘密押解到京城了,現在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也被他帶回來了,未免夜長夢多,第二天早朝他就宣佈,將所有賊寇首領推到午門,凌遲處死!

這個賊寇首領可就不分大中小號了,因爲小的也能發展成大的,所以,只要是賊寇首領,全部拉到了午門外,總共怕不有百來人,還好午門外地方夠大,不然真排不開。

一次凌遲近百人,這也算是有史以來頭一遭了,那場面......,太過殘忍,這裡就不詳述了。

這麼殘忍的事情,朱慈炅自然不會親臨現場,但是有個意想不到的好處卻是降臨到了他頭上。

不知什麼時候,或許是李自成斃命的那一刻,他腦海裡突然響起系統美女久違的聲音:“叮咚,恭喜你完成第四個榮耀任務剿滅反賊,現在發放獎勵:水泥的製造方法。”

朱慈炅只感覺一陣眩暈,一堆圖紙猛的一下灌進他的腦海:什麼迴轉窯,破碎機,球磨機,攪拌機,包裝機,又什麼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朱慈炅不由一陣驚喜,水泥,好東西啊,這東西的用處簡直太大了!不過他心裡一直有個疑問,這榮耀任務的條件到底是什麼呢,好像他收服朝鮮的時候就沒有榮耀任務的獎勵。

系統美女接下來的提示正好解答了他的疑問:“叮咚,友情提示:要獲得榮耀任務的獎勵必須改變歷史發展軌跡,騷年加油去改寫歷史吧,系統將提供無比豐厚的獎勵。提示完畢,祝你遊戲愉快。”

朱慈炅聞言一愣,難怪將朝鮮重定爲藩屬國之後一點獎勵都沒有,因爲朝鮮本來就是大明的藩屬國,東瀛就不一樣了,歷史上東瀛從來沒有向大明稱臣納貢過,甚至元朝的時候都沒能征服東瀛,所以他征服東瀛以後,系統給了他一個天大的獎勵。

到底征服哪些地方纔有獎勵呢,他不由讓曹化淳將大明曆代地圖全翻出來仔細看了一下,好傢伙,大明曾經佔領過的疆域還真不是一般的多,東至白令海峽,西至伊斯蘭堡,北至北冰洋,南至雅加達,這麼大片地方,竟然都曾是大明的領地,或者大明的藩屬,也就是說他就算是征服了整個東南亞和漠南漠北都沒有榮耀任務獎勵,因爲這根本就沒有改變歷史,只是重複歷史而已!

當然,這些沒有獎勵也要去收復,不爲別的,就因爲那裡曾經是大明的領土。

朱慈炅能收復所有失地將大明的版圖恢復到全盛時期嗎?本卷終,請看下卷分解。

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章 閹黨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
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章 閹黨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