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

聽了梅大公子的話,林延潮明白梅家終於還是主動出言懇求了。

此刻天色已晚,梅家別院內可謂深夜人靜。

在此時此刻,他們談及的卻是宰相這等國家大事,常人聽到不由心驚膽顫。

林延潮道:“我現在都是辭官之人,入閣拜相的話不要再提了。”

梅大公子當即道:“部堂大人,乃元輔的得意門生,在下聽聞元輔不是一直有意引薦部堂大人入閣。”

林延潮心想梅公子消息還是很靈通,但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林延潮問道:“梅公子可知金甌覆名這典故?”

梅大公子當即道:“似乎是當年唐玄宗意得宰相,先將名字寫於紙上以金甌覆之,然後問太子,太子猜之,唐玄宗稱然。”

林延潮點點頭道:“梅公子可明白了?”

“自古以來,宰相之選,上在於天意,下在於人望,任何人都不可乾坤獨斷。故宰相之選,當名覆金甌!”

梅大公子當即明白了林延潮的意思:“多謝部堂大人提點,在下以爲本朝只要是翰林出身都有機會,又何況三元呢?”

梅侃道:“兄長所言極是,非進士不得爲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閣,這是官場上的金科玉律。”

“而吏部左右侍郎禮部左右侍郎,太子賓客,禮部尚書,詹事府詹事都可以直接奉詔入閣,往這裡說部堂大人只有一步之遙了。”

梅家二人剛纔所說的就是明朝的宰相選拔機制。

要成爲內閣大學士,首先是出身翰林。

每科三百進士出了頭三名自動成爲翰林外,其餘要經過庶吉士入閣。

庶吉士有儲相之稱,但不可以算真正的翰林。

唯有留館的庶吉士才能稱作翰林,庶吉士三年後留館後,機會就大多了,但離真正的宰相預備班子,還差了老遠。

要想進入宰相預備班子,翰林必須先成爲翰林學士。

這方面三鼎甲出身,特別是狀元出身,就比庶吉士升遷快多了。如林延潮三元及第,一進翰林院起點比萬曆二年的庶吉士還高。

當然萬曆二年,朝廷並沒有設庶吉士,但如果有那麼萬曆二年的庶吉士,要到三年後才能留館,留館後大多隻能授檢討,運氣好的授編修,修撰。

翰林院裡升遷如此慢,大多數翰林都在熬資歷過程中,要麼老要麼病,在這個位子別人還不會把你當作真正預備宰相。

直到翰林熬爲翰林學士,才能真正的重視。

因爲正五品翰林學士可以直接拜三品,到了這一步纔是龍騰於天。

等到翰林學士官拜三品,就是京堂握有實權,而且隨時可以奉詔入閣。

而且朝廷每一次增補閣臣,林延潮都在吏部堪任官員的名單上。就算林延潮什麼都不幹,坐在那熬着都有機會。

就算熬個十幾年,林延潮也不過四十歲,這年紀對於仕途上的官員而言,正是最年富力強的時候。

梅大公子當然知道這些,不過他們不會說的這麼直白,但隱隱約約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勞梅公子看重,但是世事無常,將來的事誰又說得準,”林延潮將話題收住道,“這一次巡鹽衙門與牙行間的衝突,梅家有什麼主張?”

梅大公子道:“此事對梅家影響不小,牙行那邊已打算不許任何鹽船過儀真,他們有操江衙門的支持,就算我們的船出了揚州,恐怕半途上也會被操江衙門攔下。”

梅侃道:“是啊,現在我們有三萬引的鹽正囤在儀真,若牙行與官府鬧翻,那麼鹽就運不出去了。”

林延潮道:“鹽運衙門不是五萬五千引方許出關?還有兩萬多引是何人的?”

梅侃聞言一愕,梅大公子倒是佩服,此事他只與林延潮說了一次,對方即記在心底。

梅大公子當即道:“馬家,沈家有一些,其餘都是小鹽商。”

梅侃道:“也是正好趕上,每年揚州出八單船鹽,一單五萬五千引,吳家的鹽船想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走,然後纔是馬家,梅家,沈家,至於小鹽商多是安排在大鹽商不出貨時。”

梅大公子道:“我看未必是正好趕上。巡鹽衙門的巡按御史就算再強項,也不敢在吳家出鹽的時候攔住。”

沒錯,許國現在是實權次輔,巡鹽衙門得罪誰也不敢得罪許國。

李汝華辦事也不是沒有分寸的。

梅侃負氣當即道:“那麼我們梅家就是好惹的嗎?”

梅大公子長嘆道:“巡鹽御史就是欽差,除了天子,內閣,誰的面子也不賣,我們梅家現在就是沒有能在內閣說得上話的人。”

梅大公子邊說邊看向林延潮。

林延潮將茶碗一放,然後道:“蒙梅家熱情相待,林某若是不幫忙,豈不是過意不去。”

二人都是大喜,梅大公子當即笑着道:“太好了,部堂大人一句話下,我們梅家就有救了。”

林延潮笑道:“梅兄言重,兩淮鹽法積弊已久,朝廷遲早是要下大氣力整治的,要扭轉此局,就要從根本上革除這弊法。”

梅家兄弟二人對視一眼,他們雖對眼下鹽法有所不滿,但都是既得利益者,要改變鹽法對於他們損害最大。

梅侃道:“部堂大人三年,則歸德大治,當時梅某對部堂大人種種手段佩服得五體投地。若是部堂大人入閣主持,必然可以革除兩淮鹽政積弊。”

林延潮點點頭道:“辦法我是有,總之到時不會讓兩淮鹽商,也不會讓朝廷吃虧就是。”

梅大公子,梅侃二人都是大喜,梅大公子當即道:“部堂大人有此心,我們梅家必爲部堂大人效犬馬之勞。”

梅侃當即道:“不錯,只要部堂大人一句話,梅家有人出人,有錢出錢。”

林延潮看向梅家兄弟二人,淡淡笑了笑道:“此話先不着急說,待我先幫你們解去這燃眉之急再談。”

聽了這一句話,梅大公子,梅侃都深覺得林延潮實在是靠譜。

次日一艘官船已是駛抵揚州碼頭上。

現任南戶部員外郎張泰徵在隨從攙扶下走下船來。

碼頭上但見揚州知府以下大小官員,以及知縣李墨祟,馬會長,馬公子等人都站此迎接。

張泰徵很滿意,他這一次是以戶部員外郎的身份,用視察各縣常平倉倉儲的名義,到揚州公幹的。

揚州大小官員如此盛情迎接,當然不是常平倉有什麼問題,而是敬重自己的背景。

他的父親張四維雖說故去,但門生故吏滿天下,他的妻子是前兵部尚書楊博的女兒,背後還有山西陝西大商人的支持,底蘊着實不小。

不過仕途倒是慢了一些,萬曆十一年的官員裡都有人擔任京戶部郎中了,但他身爲萬曆八年二甲第四名的進士,僅是戶部員外郎,還是南直隸的,官升只能算是不快了。

不過他也知道他的身份太扎眼,若是再位高權重就是打破了平衡,這對於張家而言反而不是長保富貴的辦法。倒是如申時行,林延潮這樣貧寒人家的子弟,官升得快一些,倒無人覺得有內幕。因此想到這裡他心底倒是釋然了。

張泰徵下船後,衆人寒暄一陣,即被馬會長請到別院去了,揚州知府,李墨祟也是得以相陪,其餘人身份太低自不在相陪之列。

幾個人在別院的臨湖水榭裡喝茶。

張泰徵,揚州知府,馬會長三人坐了上首,馬公子,許宗道,李墨祟則在下面陪坐。

馬會長先笑着道:“得知員外大人要來揚州,咱們眠月樓的盤兒姑娘,繡花軒的薛大家那都是望眼欲穿啊!都想早一點見到員外大人。”

張泰徵聞言大笑,然後拈鬚道:“年少時以風流爲風流倜儻,現在……現在額上都有白頭髮了,興致倒是淡了,先不見吧。”

許宗道笑着道:“員外大人莫要這麼說,盤兒姑娘日前還說你英姿勃發,與少年郎君沒什麼分別。”

馬會長笑道:“是啊,龍精虎猛還更勝當年呢。”

衆人聞言都是笑,唯有揚州知府只持身份只是淡淡笑了笑。

張泰徵擺了擺手道:“尋花問柳的事先放一放,我等還是談正事,馬會長你先說一說吧。”

衆人聞言都是斂去笑容,正襟危坐。

馬會長當即向張泰徵說了牙行與巡鹽衙門的衝突,張泰徵點點頭道:“我已知道了,這一次來揚州,順道也是爲了此事。”

馬會長當即問道:“多謝員外大人關心,那麼我們是站哪一邊,牙行還是巡鹽衙門?”

張泰徵不緊不慢地問道:“楊兄怎麼看?”

這位揚州知府正是張四維的門生,要不是張家的提攜,他也不可能來到揚州這繁華之地任知府。他當即恭敬地道:“本來依我意思是坐山觀虎鬥,讓兩邊都求着我們,但世兄既到了揚州,小弟當然是以世兄意見馬首是瞻。”

張泰徵道:“不敢當,國庫空虛,故而朝廷這才用力整治鹽法,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驟然下猛藥,不僅治不好人反而會治死人。”

衆人一併道:“員外大人所言極是。”

“所以此事還是要巡鹽衙門那邊先退一步,至少先把人給放了。和氣方能生財,否則牙行與巡鹽衙門打官司,倒是令你們這些合法奉公的鹽商出不了貨,這就不對了。”

聽張泰徵這麼說,衆人都是一併贊其高明。

馬會長當即道:“不過聽聞巡鹽衙門那邊是油鹽不進,這倒是不好辦,此事不知可否由員外大人出面?”

張泰徵道:“我與那李汝華雖是同年,但卻沒什麼交情,聽聞在朝堂上也是不賣一般人的面子,你們可有找過人帶話嘛?”

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一千六十章 辦報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八百零八章 威壓一府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第一步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五百零七章 家宴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第九章 被恐嚇了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第五十八章 質疑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質疑
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一千六十章 辦報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八百零八章 威壓一府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第一步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五百零七章 家宴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第九章 被恐嚇了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第五十八章 質疑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