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

備禦一職,爲有明一代初設,初設之地便在遼東。此職原是以世職爲主,但由於此後防務壓力漸重,因此在一些重要塢堡,偶爾也會從外地調用得力人員出任,張萬邦被高務實推薦,從宣府改任於此,便是因爲這個緣故。

東昌堡的位置,後世史學界還有過一番爭論,但真理不辨不明,後來隨着遺址的發現,終於確定了實際地點,乃在後世遼寧省海城市西北的牛莊鎮附近,又名“馬圈子”,位於太子河南岸。

這個太子河的“太子”二字與大明毫無關係,乃是“燕太子丹”的那個“太子”,韃清時期曾經莫名其妙的改稱“太資河”約兩百年,到了韃清亡後才又改了回去。

而東昌堡此地之所以又叫馬圈子,據新上任的張萬邦找人詢問,發現可能是由於驛站的關係——此地下轄遼河以西與遼河以東相連接的重要且唯一官設驛站——牛家莊馬驛,牛家莊馬驛在東昌堡附近圈養了相當數量的驛馬,至少得有數百匹之多,鼎盛時期甚至近千。

雖說近千匹馬,對於看慣了大場面的張萬邦而言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不過那是大軍出動,區區一所驛站養馬數百,這完全就是另一個概念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牛家莊馬驛的重要性。

相應的,也就代表了東昌堡備禦一職的重要性。

東昌堡前一次在中樞層面出名,就是圖們吹噓若無李成樑壞事,甚至能拿下耀州的萬曆六年那次,當時他就是從東昌堡殺入遼南之地的。

不過那次圖們攻掠遼南,畢竟是李成樑出了手,並且打出了繼劈山大捷之後的又一次“告捷太廟”級別的大捷,“斬酋首九名,並首級八百八十四顆”,的確是絕對的大捷了。

當然,如果這事讓圖們自己來說,他可能不以爲然,因爲那次他搶得過於順利,以至於深入遼南太厲害,被李成樑抓住了尾巴,實在逃不快,而且即便別斬殺近千,但……搶得多啊!

所以,圖們自己在事後可沒怎麼覺得虧本,而遼東方面上奏朝廷的時候,也很“機靈”的只提了斬殺數目,對於有多少塢堡、村寨、墩臺被破,就只是打了個馬虎眼,至於民間損失如何嘛,則根本沒提。

有此先例,圖們對於搶掠遼南的興趣其實還是很大的,他之前的猶豫,不過是實力未曾恢復的無奈表現罷了。

圖們唯一沒有料到的,大概就是高務實對李成樑的不信任感實在過於強烈,以至於特意從宣大方面調來了一個張萬邦,把他當釘子一樣釘在東昌堡這個關鍵節點上。

除此之外,東昌堡附近與四年前還有一些變化,則是來自於京華進入遼東之後。

東昌堡這地方,除了是個陸上要害,擁有牛家莊馬驛之外,由於其本身位於遼河與太子河的三岔口南岸,所以也是個水路要害。

既然京華在遼東大力經營水上航道,那麼在遼河與太子河交匯之處的這一關鍵節點又怎麼可能沒有佈置?

實際上,京華在此設置了一支水上護衛隊,護衛隊雖然沒有什麼大海船,卻有三十多艘裝備了數量不等二號炮和三號炮的“炮艇”,一共擁有二號炮一百二十門,三號炮四十門。

此前曾經介紹過,大明仿製的佛郎機炮大致有四種型號,從小到大分別就是一二三四號炮,二號炮本身是個略大一點的陸戰輕型炮。

京華方面由於受到高務實“鉅艦大炮主義”的影響,在海船上很少裝備這種小炮,但內河船隻上裝三號炮就已經只有少量大船可以承受,四號炮則基本是癡心妄想,因此反倒大量裝備了這種輕型炮。

三號炮本身已經算是這個年代的重炮級別,不過那是在陸戰角度來說的,高務實平定安南之戰就是以三號炮爲主力,尤其是諒山之戰時,三號炮在黃芷汀麾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這個年代的火炮還有些海陸不分家,所以海船上也大量裝備了這種火炮,只不過這炮在陸上算重炮,上了海船就降格成輕炮了。

高務實居然在遼河的內河船隊上裝備了四十門三號炮,足以見得他對遼東水道的重視。

可以這麼說,遼河河道上的任何船隻,除了他自家京華的這少量裝備着三號炮的大船之外,沒有誰能受得住三號炮在有效射程範圍內的正面轟擊——甭管是誰,都是一發入魂的命。

爲啥京華在遼河水道的經營纔不過短短兩三載,就已經混得風生水起,很多商人開始放棄陸路改走水道?成本優勢、時間優勢當然是兩個重要方面,但安全優勢也是另一個重要方面——這年頭的遼東人本來就不是很重視水運,自然相應的水匪也就比較少,縱使偶爾有之,他們也沒那個狗膽跟京華這種船上擺“巨炮”的外掛選手競技啊,這不是朝着人家臉上送麼!

既然有武裝船隊,自然就有水寨。水寨的名字一如既往的低調,居然叫做“三岔河碼頭”,簡直是掛羊頭賣狗肉。

不過那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水寨真實存在,並且還配備了三百多家丁組成的“碼頭護衛隊”。實際上這支護衛隊並非真的只是護衛一下這個名叫“三岔河碼頭”的水寨,他們還兼備另一項任務,就是乘船出行,掃蕩遼河、太子河等河流流域附近的水匪、山匪等。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三百多家丁是一支在北方極其難得一見的“兩棲部隊”。而隨着張萬邦的到任,高務實也賦予了他“在必要時刻臨時指揮”這支家丁部隊的權力。

至於什麼是“必要時刻”,高務實大度的表示讓張萬邦自己拿主意——他知道張萬邦一貫都是個膽肥的,當張萬邦覺得已經到了“必要時刻”的時候,那肯定是打仗了,而且基本上不可能是打打土匪水匪這樣的小事。

畢竟張萬邦雖然現在級別還不算很高,但他卻是一個敢拿幾千步兵硬扛辛愛萬餘蒙古騎兵的宣大悍將,打點土匪水匪居然需要動用“恩憲”的家丁,他怕不是能羞愧到自己抹了脖子。

圖們這一次對遼南的攻掠,就在這樣的局面下發生了。

----------

感謝書友“歡愛影響”、“傻妞媽”、“無憂無慮k書”、“風華不容”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28章 好消息第108章 隱情(下)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145章 《取用疏》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31章 急,不急第112章 入城式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11章 交接第077章 說方陣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022章 天壽山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55章 缺朝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238章 暗流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35章 蟻穴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
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28章 好消息第108章 隱情(下)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145章 《取用疏》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31章 急,不急第112章 入城式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11章 交接第077章 說方陣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022章 天壽山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55章 缺朝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238章 暗流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35章 蟻穴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