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

直到走出皇宮,高務實都沒能完全弄明白永寧公主把封地折算交給他是什麼意思,不過他也懶得多想,反正搞個賑災基金總歸是好事,他打算自己也參與一份,而這樣的話,打着公主的名義就更好——任你說誰居心叵測,至少大明的公主總不可能是要收買民心當造反派吧?她又不是個皇子王爺什麼的,說出去三歲小孩都不信。

總體而言,這件事對高務實來說只是個插曲,他馬上就將有要事去辦了。

次日一早,司禮監傳下聖旨給內閣,特命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讀高務實爲欽差冊封順義王事務全權使臣,北上出塞主持冊封相關一應事宜;

諭令宣大總督鄭洛調兵保護欽使並配合冊封;

諭令陝西三邊總督高文薦謹守邊關並配合冊封事宜;

諭令萬全都司(以宣府爲中心)、山西行都司(以大同爲中心)、山西都司(其餘山西地方)等各鎮調集兵馬隨時應變;

諭令薊遼總督樑夢龍、薊鎮總兵戚繼光、遼東總兵等員時刻戒備,監視蒙古察哈爾、朵顏、泰寧等部動向,隨時奏報。

……

張四維看後沒有多說什麼,全部放行,但在重新草擬詔書時,在高務實那一條的“北上出塞主持冊封相關一應事宜”之後額外加了一句:“臨機決斷處分”。

然後想了想,又親自寫了四封私信,派人分別給鄭洛、蕭大亨、賈應元、辛應乾送去。

這四人,鄭洛是宣大總督,蕭大亨是宣府巡撫,賈應元是大同巡撫,辛應乾是山西巡撫。

鄭洛是河北人,但長期在山西任職,政治上屬於王崇古、張四維這一派,其餘三人的情況也都差不多,雖然不是山西籍(明代制度不允許本籍任官,偶有特例),但都在山西爲官多年,早已是典型的晉黨——話說這個時期,不是晉黨在山西也很難幹得長。

這四位封疆大吏,唯一有所不同的是,鄭洛是嘉靖三十五年的進士,而其餘三位都是嘉靖四十一年的進士。

鄭洛之前介紹過就不提了,另外三位同年的這一科,是袁煒做的主考官。

袁煒是位著名的青詞宰相,秉承大明神童多如牛毛的優良傳統,他小時候也是位神童。

昔日袁煒十歲時,跟隨父親到家鄉的清道觀看縣令審案。因他人小,所以站在最前面。縣令見他神情專注,氣宇不凡,就問:“此誰家小兒?”

他父親答道:“此是學生犬子。”縣令聽他自稱學生,知道是讀書人,便又問:“令郎可曾習對?”袁父答道:“方學未久。”

縣令這時看見道觀上空,有兩隻白鶴翩翩飛舞,便出了一對:“三清殿上飛雙鶴。”袁煒應聲答道:“五色雲中駕六龍。”

縣令忍不住高聲對一旁的學正連連說:“答得好!答得好!”

學正比較嚴格,則道:“只能說他用得好,這是林洪宮詞中的‘五色雲車駕六龍’的活用,一字之改而已,想是他剛剛讀過這首詩。”縣令笑道:“這也不易。”

接着縣令又給袁煒出了一聯:“投子四方開六面。”

袁煒立刻又對出:“丈夫一德貫三才。”

這下子,連學正也不得不佩服小袁煒的對答如流,稱讚他:“此神童也!”

傷仲永的故事沒有發生在袁煒身上,這位老兄一路神到底,嘉靖十六年,他參加鄉試,獲得第二名。次年,奪得會試第一名會元。

到了殿試時,內閣最初擬定陸師道爲狀元,嘉靖御筆批作二甲第五名,改袁煒第一。可惜後來文華殿讀卷時,又因袁煒言邊事過於率直,又將其改第三,擢茅瓚第一。

但不管怎麼說,袁煒的文才是到位的。有一個很出名的對聯,不少小說中都被改爲主角用出來,其實是袁煒的妙對,那對子是這樣寫的:

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誠有感;

岐山丹鳳兩呈祥,雄鳴六,雌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

不過此人最大的兩個特點,倒還不是寫青詞厲害,而是他既善於選才,又嫉妒賢才。

嫉妒的事有點多,就暫且不說了,說選才。

剛纔這三位封疆大吏,按說已經頗給嘉靖四十一年金榜掙面子了,足以證明袁閣老選才的本事,但如果再說一下他選中的另外三人,那麼蕭大亨等三位就被比下去了。

因爲另外三位分別是申時行、王錫爵、餘有丁。

王錫爵還在老家守孝,就先不提,申時行和餘有丁那可是當今的兩位閣老啊。

這代表什麼?當然,首先代表袁閣老昔日選才的本事靠譜,但其次代表的則是晉黨的這三位封疆大吏,其實都是申時行和餘有丁的同年。

倘若是普通的晉黨——指那些山西籍官員——那麼張四維或許根本不必寫信“打招呼”,因爲他們同樣也是高黨、實學黨了,高務實既然頂着全權欽使的頭銜過去,他們肯定會大力配合。

但蕭大亨三人乃是申時行和餘有丁的同年,這就不得不注意一下了,雖然通常來說他們應該至少不會給高務實拖後腿,但萬一的萬一,申時行或者餘有丁拉下面子親自寫信請他們幫忙呢?

張四維不得不防着這一手,尤其是在山西地界上,他絕不能容忍出現任何失漏。

他在這邊暗中佈置,高務實也沒閒着,同樣在明裡暗裡都開始佈置。

曹淦還在趕回來的路上,但是並不代表他就命令不動京華商社的其他下屬了,他先是派京華商社的人快馬飛報把漢那吉,說自己即將作爲全權欽使前來土默特主持冊封事宜,讓他暗中調集人馬,控制好自己的領地,尤其是至關重要的大板升城。

然後越過曹淦,調集宣、大、山西範圍內的騎丁,再加上薊鎮受訓的一部分騎丁,放在一起進行選拔,挑選出三千人作爲自己此行的護衛親兵。

這三千騎丁一人雙馬,配備了還未被朝廷列裝的“萬曆一式刺刀款”火槍,但是由於是在京畿附近調動,高務實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敢調撥火炮。

火炮最後肯定還是要的,但估計要“借”——等到了大同之後,請宣大三鎮調撥一批京華製造的火炮給他用用,反正都是自家產品,如有損耗,他肯定是能給人賠得上的。

既然聯絡了把漢那吉,鍾金哈屯那邊當然也得派人聯絡,而且高務實還仗着自己面子大,找師兄吳兌要來一封親筆信——這位大司馬可是鍾金哈屯的“義父”,他的面子高務實不用白不用。

這些事情辦完之後,高務實就只需要等待了。一是等待曹淦歸來,而是等待京營選調精銳——他是欽差出使,乾的冊封這樣的大事,京營再怎麼沒用,也得調點樣子貨給他充作欽差儀仗不是?

不過高務實到底面子大,朱應楨、張元功等人一聽是他出使土默特,都沒等到高務實去找他們,自己一個個主動跑去五軍都督府翻軍籍,認認真真地給他各抽調了五百“精銳騎兵”。

精銳不精銳不好說,但這一千騎兵光看形象倒是真不賴,比高務實自家騎丁還要威武——高家騎丁只披一件罩甲,而這批“精銳騎兵”那可是全副武裝的。

朱應楨和張元功搞完這檔子事之後才跑來邀功,直把這一千騎兵誇得天上少有,地下無二,總而言之就是表達一個意思:這都是看你高龍文的面子,換了其他人來,別說一千騎兵了,兩百騎兵給他們,愛要不要,而且還是隨便抽調,哪會像這樣精中選精?

高務實發現這次他們兩人雖然同來,但獻殷勤的“差事”主要落在了張元功頭上,高務實眼珠一轉就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張溶剛死,張元功還沒有襲爵。

有明一朝的襲爵可不是老子一死,兒子立馬承襲的,得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期,在這個時間段內,萬一有個什麼不法不軌之事發生,這爵搞不好就襲不成了。

至於考察期到底多久,那可沒準,有些人有些人一年半載就完事了,而有些人一考察就考察了十年,甚至更久的都有。

張元功當然不想被考察十年,所以在高務實這樣的頭號天子近臣面前獻殷勤,那是再正常不過的做法。

但這種事,高務實不可能給他什麼準信,只說一些“好意心領,多謝多謝”之類的話,搞得張元功心頭七上八下。

最後走的時候,他還差點忍不住提醒一下,好在朱應楨見機得快,出言打斷了。

等出了高府,張元功便問朱應楨爲何不讓他說話,朱應楨搖頭道:“求真是何許人也,你屁股一翹他就知道你要放什麼屁,你又何必多此一舉?該是你的,終歸會是你的,跑不了。你與其擔心他不明白的你的意思,還不如想想怎麼讓他更高興。”

張元功嘆了口氣:“你說得也是,是我太心急了……不過咱們能抽調出來的騎兵——我是說還勉強看得過去的,也就這點人了,我還怎麼讓他高興?”

朱應楨想了想,道:“見心齋那邊聚集了高家騎丁,我聽說他們沒炮。”

“你的意思是說……”張元功眼前一亮:“咱們多帶點炮,到時候交給他用?”

“聰明!”

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63章 密議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30章 立威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22章 覆滅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35章 密奏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205章 政策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57章 財迷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18章 鎮暹羅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144章 內因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259章 妖書案?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
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63章 密議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30章 立威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22章 覆滅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35章 密奏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205章 政策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57章 財迷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18章 鎮暹羅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144章 內因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259章 妖書案?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