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

清化,位於馬江和朱江的匯流之地,這兩江匯流之後的河口便是出海口,離清化城不過二十里。

高務實親帥的十萬大軍已經進抵馬江一線,黎朝鄭逆的主力不僅直接放棄寧平,而且一路退過馬江,開始沿江建立防線,以保衛清化。

十萬大軍不可能集中在一起,因此在南下的時候,高務實就把岑凌部單獨派往河南以西的馬江上游回春方向,切斷清化與黎朝在這一線以北地區的聯繫。

阮倦在襲擊了一輪清化之後,果然沒敢在清化城下多呆,他知道鄭鬆肯定是要回援的,因此打了一波清化之後立刻掉頭走了,也是退往回春。

阮倦接到的命令是,讓他就任新的南征軍右路軍副將,協助右路軍主將岑凌並聽從後者指揮,不過高務實同時給了他單獨上報的權力。

阮倦只有一萬五千人,打清化雖然是一擊即走,還是損失了一千多,加上路上的其他損失,現在手裡只有一萬三千人,在擁兵將近三萬的岑凌面前,做副將並不委屈。

再說,不接受又能怎樣呢?他的家就在升龍,家眷族人全都在升龍城裡,現在個個都是高務實手裡的人質,難道還能造反不成?

更何況,造反也不是他手裡這點兵馬能成事的,倒不如繼續做忠臣,不管最後這安南是誰家的安南,他覺得以他的善戰之名,應該都不至於會丟了飯碗。

能投誠,現在已經是一種福氣了,不信你看黎逆、鄭逆,退回清化之後就立刻向升龍方向派人,希望求見廣西巡按御史高公,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認慫……

可是高按臺根本沒理,直接當做叛臣處理,並且在沒有接見鄭鬆使者的情況下,派人讓那使者回去傳話:要麼自縛雙手,親自來升龍請罪,萬事聽候發落;要麼就洗乾淨脖子等着聯軍南征時砍下首級傳首燕京。

鄭鬆退無可退——莫茂洽能投降是因爲他祖宗就降了,他本來就是安南都統使,可是鄭鬆是什麼?大明可不承認他的任何地位,如果說有,那就是叛臣。

叛臣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鄭鬆只能放棄幻想,準備打仗。

但現在的局面對比一個月前,那是完全翻轉過來了。

他當面面對的敵軍比之前更加強大:高務實所部目前有水陸兩軍,其中陸軍方面有高家家丁五千,廣西狼兵五萬,原莫玉麟部及升龍守軍整編的安南僕從軍三萬,原莫敦讓部、現莫玉麟部安南僕從軍三萬,以及阮倦的一萬五千(由岑凌帶了升龍整編出來的兩千人補齊),一共是十三萬大軍。

水軍方面,由京華艦隊和莫朝水師聯合組成,大小船隻三百餘艘(莫朝很多小船被排除,只編入稍大一點的戰船),有接近兩萬人(莫朝方面船少但人多,有部分屬於“海軍陸戰隊”性質,這和京華艦隊不同。)

也就是說,鄭鬆現在要面對十五萬大軍的圍攻。

情況本來就很不妙,還有雪上加霜的事發生——之前被他父親鄭檢趕去更南邊順化的阮潢忽然撤回了一直都派給鄭鬆幫他作戰的順化軍,明顯是不看好鄭鬆的意思。

這個阮潢要介紹一下,他是阮淦的次子,而阮淦就是那個當年在莫登庸篡位之後逃出升龍,找到一位黎氏後人並輔佐他建立後黎朝的權臣。

嘉靖二十年的時候,阮淦在行營中被莫軍降將投毒害死。此後,黎朝朝廷的實權落入阮淦的女婿鄭檢手中,凡事均可便宜裁決然後上奏。

鄭檢奉後黎莊宗進入清化。從此,黎朝以清化據點,與莫朝南北對峙數十年至今。鄭檢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義上是黎朝的右相諒國公,但黎朝朝廷實際上卻是鄭家的囊中物。

阮淦的兩個兒子阮汪、阮潢也頗有武功,遭受鄭檢忌恨。阮汪官居左相,備受鄭檢的打壓排斥,最後還被殺死。阮潢則惶惶不可終日,決計稱病退隱以消除鄭檢的戒心,同時遣人問計於阮秉謙,阮秉謙告訴他:“橫山一帶,萬代容身。”

所謂橫山,就是指順化、廣南地區,是此時安南國境的最南端,但也僅及於後世越南國土的中部。此處森林茂密,長山貫穿全境,河流與山谷縱橫交錯,山脈與海洋之間是沃野平原。

阮潢的阮秉謙之計,意欲脫離鄭檢的鉗制,視橫山以南爲立足的新天地。他透過姐姐阮玉寶向姐夫鄭檢請求,希望他允許自己出鎮順化。

當時,順化、廣南一帶剛剛經歷戰火,形勢並不明朗,鄭檢的勢力鞭長莫及,許多當地人甚至越海北奔莫朝。是以鄭檢覺得正好可以將這一燙手山芋拋給阮潢。

於是鄭檢向黎帝英宗進言:順化非得由良將鎮守不可,宜用阮潢鎮守順化,與廣南互爲犄角。英宗不過是個傀儡,自然允其所請。

嘉靖三十七年,阮潢出鎮順化。到了隆慶元年,鄭檢又召回廣南總兵,命阮潢兼領廣南,每年上繳銀400斤、帛500匹作爲貢賦。

這是鄭檢的放虎歸山之失,使阮潢得以遠離南北朝戰亂的最前線。

阮潢依靠北方移民及犯人,開發廣南、順化,短短十數年間,順、廣一帶就成爲“市無二價,人不爲盜,諸國商舶湊集”之地。

雖然莫朝曾於隆慶五年攻擊順化,而且順廣各地也不時有匪寇出沒,但是阮潢都將他們成功擊敗或者擊退,使南部地區成爲相對安定的大後方。而反觀北方,瘟疫與戰爭不斷,北方的難民不斷涌入南方,阮潢獨立割據的資本正在不斷充實。

鄭鬆成爲鄭家第二代領袖之後,雖然明知阮潢存心割據南方,但是因爲莫氏尚在,也奈何不得他,只是儘量保持威懾。

而阮潢也是個很能忍的人,至少在外人看來,他表現得很恭順,不僅銀、帛照例上繳,而且始終派出一支兵馬跟隨鄭鬆作戰。

而現在,阮潢忽然把這支一萬左右的軍隊給撤了回去,意圖自然再明白無誤了。

其實阮潢這個舉動,還真不單單是他見風使舵,而是高務實給他送了兩封信過去。

一封是高務實自己寫的,明確告訴他大明不能容忍安南始終維持分裂局面,而且他已經查明,自己和廣西諸土司遇刺之事並非莫氏主使,而是鄭鬆派人乾的。對於這種太歲頭上動土的作死舉動,他高務實“勢必膺懲”,希望阮潢不要自誤。

另一封則是阮秉廉的親筆,他在信中給阮潢仔細分析了局面,認定安南此戰必然歸於一統,而南朝由於開罪了大明,可謂絕無生機,此時再跟隨鄭氏已經是必死之局,甚至連左右搖擺都不行,只能立刻與鄭氏劃清界限,將來舉順化、廣南兩宣撫之地投誠,“或可保全”。

高務實的威脅不是說着玩,阮秉廉的分析更是阮潢絕對不敢不信的,於是他只能忍痛放棄了割據一方,甚至積攢實力以圖將來的心思。

只不過,關於立刻投誠,他還是有些猶豫。

或者說有一點僥倖心理——萬一高務實敗了呢?萬一敗了之後,大明又覺得打安南不划算,再次縮回去了呢?

所以,投誠不是不可以,但阮潢還是決定再看一看,至少,等清化之戰打完再說。

阮潢的這一萬人馬撤走,鄭鬆此時也不敢阻攔,或者說也沒有力量阻攔,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湊足八萬的大軍變成七萬,還不到高務實此戰調集的“十五萬”大軍的一半。

二月十萬,高務實所部主力抵達清化城北、馬江對岸的東豐,擁兵高達八萬餘人(留了部分狼兵駐守升龍城),而其水師則駐泊於東豐城東僅僅十餘里的海灣之中,隨時可以出動向馬江口內二十里的清化發動攻擊。

岑凌、阮倦部西路軍則從回春出發,沿途拿下正村、玉樂、中立(這是個地名),抵達清化西北二十五里處。

清化城已經即將被三路合圍,只剩南邊一條生路。

----------

繼續求訂閱,求各種票~

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15章 封爵?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88章 安南人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84章 變色龍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217章 臺灣島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147章 不與聞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225章 三策(中)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
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15章 封爵?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88章 安南人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84章 變色龍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217章 臺灣島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147章 不與聞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225章 三策(中)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