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

三輔臣趕到乾清宮的時候,已經快到申時了。

高拱領銜,郭樸、張居正隨後,三輔臣呈品字形而入乾清宮,一進皇帝寢殿,便看見隆慶斜倚在被稍稍支起的御榻上,正朝他們看來。

隆慶一見高拱,臉上的凝重之色便是一鬆,打起精神道:“先……三位先生可算來了。”

高拱見皇帝打起精神說出來的話都十分有氣無力,而面相更是一片灰白,眼窩深陷,偏偏臉頰浮腫,不禁悲從中來,哽咽着道:“老臣來遲,請皇上降罪。”說着便跪了下去,一頭磕在地上。

首輔跪了,郭樸與張居正自然不能站着,也都跟着跪下磕頭。

皇帝吃力地道:“三位先生請起,孟衝,給先生們賜座。”

孟衝連忙招呼小宦官們搬來三個錦凳,請三輔臣坐下。

高拱三人各坐了半邊屁股,這時纔有空打量寢殿中的詳情。

卻見寢殿之中除了皇帝在當中的御榻上半倚着,皇后及李貴妃均在御榻右邊躬身抓着皇帝的右手,而太子則站御榻左邊肅立不動。

這都沒有什麼意外,意外是太子身邊居然還站着一人,身着大紅紵絲飛魚服,面色沉靜穆肅,個頭卻只比太子略高一點——此人竟是高務實。

包括高拱在內,三輔臣見了這個站位都是一怔。

高務實固然是太子伴讀,平時站在太子身邊理所當然,可現在分明是皇帝要託孤的時刻啊!這個時候,太子站在皇帝身邊很正常,可他還站在太子身邊,這就明顯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大了啊。

但問題是,眼下皇帝本人就在,如果皇帝絕對站位不當,高務實豈能站到那兒去?

就算皇帝病重,甚至已經懶得說話了,可皇后、貴妃乃至司禮監掌印和幾大秉筆都在,這裡頭總不會連一個明白人都沒有吧?

三輔臣都是在中樞混了半輩子的人,有些道理不點即明:這個站位只能是皇帝認可甚至欽點的。

可是……爲什麼呢?

三輔臣一時摸不清情況,都不好開口,高拱本來想呵斥高務實一句“成何體統”之類的話,但想想還是算了,這事兒着實透着古怪,還是先看看情況再說。

最後還是皇帝掀說話,他用力咳嗽了一聲,似乎是嗓子裡堵着什麼,用力清了清嗓子,道:“朕不豫,決議傳位於太子,卿等爲顧命,要好好輔佐太子。”

高拱三人屁股還沒坐熱,連忙又起身下拜。而孟衝已經上前一步宣召——就是把皇帝剛纔這話文言一番,轉成口諭:“聖諭:朕嗣祖宗大統,今方六年,偶得此疾,遽不能起,有負先皇付託。東宮幼小,朕今付之卿等三臣,宜協心輔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圖。卿等功在社稷,萬世不泯。”

高拱等人雖料到此來多半便是接受顧命,可想到這位與自己相識多年,看似懦弱荒唐,實則大智若愚的皇帝真要晏駕的時候,仍然忍不住悲從中來,一齊放聲痛哭。

尤其是高拱,他與隆慶之間的感情,豈是筆墨所能書盡!一時之間,更是哭得老淚縱橫,傷心欲絕。

隆慶強打精神,說道:“先生,朕實有負祖宗,卻萬幸有先生在,使不致有負天下。而今太子年幼,中宮和貴妃亦不知政務,只能以天下累先生了,請先生好好教導我兒,一如當年教朕一般……”

“皇上!”高拱聽了更是大慟,一雙虎目濁淚雙下,他哽咽着,用力在乾清宮的金磚上“砰砰砰”連磕三個響頭:“老臣才淺德薄,卻蒙陛下信重,委以輔佐之任,惟舍一命以報之!”

隆慶見高拱動情,也是雙目含淚,帶着不捨點了點頭,又偏過頭去,朝朱翊鈞道:“太子,高先生是朕的老師,今以朕所託,又教之於你,你當尊之重之,如敬朕一般。”

朱翊鈞見寵他愛他至深的父親到了這個時候,戀戀不忘的還是他,再也忍不住,一下子哭出聲來,淚水如斷了線的珍珠,一滴一滴掉落在御榻邊緣,不住點頭:“兒子記住了,父皇,兒子都記住了……父皇,你不要丟下鈞兒好嗎?”

陳皇后與李貴妃見太子如此,也都控制不住情緒,一齊哭了起來,寢殿之中,一時哭聲四起,悲悽萬分。

隆慶吃力地朝太子伸出左手,朱翊鈞連忙上前一步,雙手握住,道:“父皇,兒子在這裡……”

隆慶顫抖着,盡力捏了捏他的小手,哆哆嗦嗦地道:“鈞兒,爹爹這次要讓你失望了……”

“父皇!”朱翊鈞用力抓住父皇的左手,涕淚橫流。

隆慶的目光從朱翊鈞臉上慢慢往後移去,看了高務實一眼,道:“鈞兒,我給你挑的伴讀,你滿意麼?”

朱翊鈞一邊落淚,一邊用力點頭。

“那就好。”隆慶喘息了兩下,捏着朱翊鈞的手,卻對高務實道:“小高卿家,太子當了皇帝,你這個太子伴讀就當不成了……不過沒關係,他親政之前,還是由你陪着他讀書……你,你不光要好好陪他,還要監督他,就像之前講官們沒有講明的道理,你爲他開講那樣。”

這句話原則上來說似乎有些語病,但皇帝病成這樣,幾乎是強撐着最後一口氣在交代後事,邏輯不夠清晰也不足爲奇,反正高務實已經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他其實這會兒也挺感動的,至少隆慶這個人對他們高家算是仁至義盡了,再加上他和太子的父子情,使得高務實也流下淚來,轉到御榻前跪下,學高拱一般磕頭領命。

隆慶的眼珠艱難地挪動起來,左右掃視一眼,似乎在盡最後的努力思索,看還有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沒有交代清楚。

這時,一直只是悶頭輕泣的陳皇后忽然擡起頭,一抽一噎、梨花帶雨地問皇帝:“皇上,若將來鈞兒親政之前,國家有事難決,我姐妹二人又是不曉事的,卻要如何是好?”

隆慶想來沒料到皇后會問這麼一句,先是稍稍一怔,然後毫不猶豫地微微擡起食指,指着高拱,道:“凡有事難決,問高先生即可。”

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10章 高夫人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215章 大燈泡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144章 內因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116章 推辭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212章 誤解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289章 封賞第268章 揭謎(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100章 胡鬧!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147章 不與聞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216章 準備第211章 目標第259章 妖書案?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
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10章 高夫人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215章 大燈泡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144章 內因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116章 推辭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212章 誤解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289章 封賞第268章 揭謎(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100章 胡鬧!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147章 不與聞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216章 準備第211章 目標第259章 妖書案?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