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補水點

第417章 補水點

即便如此,秦軍此行還是輕裝簡從將許多可有可無的裝備撤掉。

比如原本槍兵、刀盾兵都隨身帶着一張弓及幾個箭壺,現在一律取消,全部改成乾糧和水。

除偵騎外,騎兵全都下馬步行,馬背上駝的就是一個個裝滿水的水袋。

這麼做一是考慮到初期不太可能遭遇匈奴騎兵。

且即便遭遇匈奴騎兵也有準備,騎兵一旦收到偵騎的示警,只需將馬背上的水袋一鬆將其翻在地上,然後就可以上馬作戰了。

另一方面,戰馬部隊最先消耗的就是戰馬馱運的物資,於是用不了多久戰馬就會“解放”出來。

乾糧主要是在月氏被稱作“饢”的東西,秦人稱其爲“胡餅”,也就是胡人所制的餅之意。

胡餅應該說在沙漠及缺水的戈壁長途遠行時最好、最方便的食物。

一方面它可以長時間保存方便攜帶。

同時它也包含了一定的水分……炒麪粉也方便攜帶同時體積還小,但它完全是幹炒,以其爲乾糧的話顯然需要消耗很多水,在缺水時便極難下嚥。

更重要的還是胡餅營養較爲全面,其製作時不僅要放油、蛋、糖、鹽等原料,還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亞旦”。

所謂的“斯亞旦”就是西域特有的黑草籽,很像黑芝麻。

沈兵認爲這主要是爲了補充維生素。

最後再趕上一萬頭西域特有的“阿勒泰羊”。

這種羊是西域特有的,其優點是四肢剛勁有力肌肉發達、不僅能長途跋涉還能忍飢耐渴、抗嚴寒、耐暑熱,抗病力強。

路上碰到有些乾草讓它們啃啃也能生存,若是餓死了當晚就可以做爲食物用於補充軍糧。

做了這些準備後,大軍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開始幾天還好,雖說沒有水但路上偶爾還能見到雜草。

第三天起就是一望無際的黃沙,烈日一曬溫度就蹭蹭往上漲,腳下踩的就像是一個鐵鍋似的。

聽剺介紹,這片沙漠被稱爲“庫姆塔格”,也就是“沙山”之意。

這名字倒是貼切,因爲目光所及到處都是一座座由沙組成的山峰,秦軍就在山腳下繞來繞去穿行,有時還不得不翻山而過……所以在地圖上沙州距離樓蘭看起來沒那麼遠,但實際距離卻要遠得多。

一路上倒是無驚無險,只是行軍第十三天到達第一個補水點時,發現該處已被匈奴下毒,水裡到處是翻着白肚皮的魚,周圍還有一些飲水中毒而死的動物。

這早在秦軍的意料之中。

因爲此戰爭奪的就是水源,包括秦軍要拿下樓蘭也是如此。

匈奴想要儘可能的讓秦軍無力攻城,當然就要阻止秦軍補充水。

李巖有些擔心的問了沈兵一聲:

“大將軍,剺所言的第二個補水點,若也被匈奴下毒……”

這就是進攻樓蘭的缺點、

凡事有利就有弊,進攻樓蘭雖說能使補給線更安全面對的敵人更少,但問題就在於行軍及補給線過長……一千五百里。

秦軍已經是想盡了各種辦法,但能帶的水也只能堅持三十日,這還是以最小配給計算。

若以每天五十里計算,這水量恰好能讓秦軍走出沙漠。

但走出沙漠之後呢?

缺水的秦軍是否能馬上攻下樓蘭?

或者說那時已疲憊不堪且知道飲水不足的秦軍還有沒有能力攻下樓蘭?

若不能,則等待秦軍的很有可能就是全軍覆沒,即便擁有火炮也不例外。

所以途中有一個補水點尤爲重要。

這不僅是體能的問題,還關係到秦軍士氣問題。

沈兵也有些擔心,於是他就找來了剺。

沈兵沒有問剺確不確定第二補水點是否安全這些廢話,因爲剺也無法確定。

剺只是說第二補水點比較隱密,就連西域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原因是它是在一處山崖斷谷中岩石中滲出的一點水流,且還沒流出谷外就已乾涸了,沒有深入其中根本發現不了。

但此時的匈奴已全面掌握了姑師和樓蘭,這其中尤其是樓蘭……樓蘭更靠近這補水點,百姓知道的必定更多。

若匈奴從樓蘭百姓那知道這補水點呢?

剺無法確定這一點。

所以沈兵直接下令道:

“你即刻帶上蒲類軍趕往第二補水點查看情況!”

“若匈奴沒有發現,便在周圍保護。否則即刻回報!”

剺應了聲是,領着一千蒲類軍帶上水和食物就出發了。

等剺一行走了之後,沈兵考慮一番,又讓仞追上剺,交待道:

“密報!”

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剺卻明白這其中的用意。

沈兵擔心第二補水點也被匈奴破壞到時會影響士氣。

結果是擔心什麼就來什麼。

就在沈兵一行人往樓蘭進發時,剺就派了個信使將密信親自遞給了沈兵。

原來第二補水點也被匈奴發現,匈奴讓人用亂石將補水的山谷給封上了。

沈兵只是看了一眼,然後就對信使點了點頭下令道:

“很好,你這便回去告訴校尉,令其守着水源,不可讓匈奴造次!”

信使聽着一陣疑惑,但在沈兵的注視下還是應了聲,接着就原路返回了。

李巖問了聲:

“大將軍,補水是否出了狀況?”

沈兵回答:

“只是遭遇少量匈奴,不過幸運的是校尉已將其擊退!”

“你馬上派出一千軍士前去接應。”

李巖應了聲,然後就指派了一千步卒前去尋找剺的部隊。

同時沈兵大張旗鼓的下令:

“補水點已在我軍控制之中,我軍已無補水之憂!”

“加快速度趕路,全力拿下樓蘭!”

將士們鬨然應聲,信心滿滿的朝樓蘭方向前進。

沈兵或許是在騙他們,但在戰場上有時就必須這麼做,因爲這時讓他們知道真相併不是什麼好事。

更何況,沈兵認爲秦軍攜帶的水足夠使用……

沙漠白天熱夜晚冷,只要安排好避免在最熱的時間段行軍,晚上再多行軍幾小時,那麼就會在趕到樓蘭時多出些補給。

到時,就看樓蘭城牆能在秦軍的火炮下堅持多久了。

(本章完)

第246章 圍城第275章 宣傳戰第310章 遷民第370章 收購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206章 潰逃第24章 矛盾第324章 補貼第356章 奴隸第412章 試炮第446章 巧合第87章 翻車第457章 信任第95章 宣傳攻勢第329章 訓練第271章 敵人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355章 圍城第440章 希望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81章 高田第494章 藍氏第344章 齊國亡第35章 馬頭山第51章 錯有錯着第396章 陷馬坑第337章 發展第396章 陷馬坑第193章 密信第260章 水力第27章 以逸待勞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53章 拒親第82章 許應第44章 通敵第458章 夜襲第198章 求降第512章 訓練第224章 叛秦第31章 火攻第539章 嚀泉第467章 龍城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95章 宣傳攻勢第403章 月氏王第83章 農家第47章 變數第347章 馳道第164章 設計第425章 交河第63章 王翦第190章 降兵第114章 首級第356章 奴隸第209章 權力第544章 真相第473章 分裂第468章 目標第433章 復國第173章 天意第224章 叛秦第8章 公士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37章 人心第337章 發展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21章 私鬥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391章 炒麪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383章 使者第403章 月氏王第359章 通道第440章 希望第414章 炮彈第450章 控制第49章 許昌第492章 遠征軍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272章 動搖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25章 騎軍第122章 浮力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229章 閃電戰第325章 騎軍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54章 謠言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488章 爲難第109章 修橋第84章 桔槔第52章 李牧亡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240章 滲透戰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215章 久戰速戰?
第246章 圍城第275章 宣傳戰第310章 遷民第370章 收購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206章 潰逃第24章 矛盾第324章 補貼第356章 奴隸第412章 試炮第446章 巧合第87章 翻車第457章 信任第95章 宣傳攻勢第329章 訓練第271章 敵人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355章 圍城第440章 希望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81章 高田第494章 藍氏第344章 齊國亡第35章 馬頭山第51章 錯有錯着第396章 陷馬坑第337章 發展第396章 陷馬坑第193章 密信第260章 水力第27章 以逸待勞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53章 拒親第82章 許應第44章 通敵第458章 夜襲第198章 求降第512章 訓練第224章 叛秦第31章 火攻第539章 嚀泉第467章 龍城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95章 宣傳攻勢第403章 月氏王第83章 農家第47章 變數第347章 馳道第164章 設計第425章 交河第63章 王翦第190章 降兵第114章 首級第356章 奴隸第209章 權力第544章 真相第473章 分裂第468章 目標第433章 復國第173章 天意第224章 叛秦第8章 公士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37章 人心第337章 發展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21章 私鬥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391章 炒麪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383章 使者第403章 月氏王第359章 通道第440章 希望第414章 炮彈第450章 控制第49章 許昌第492章 遠征軍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272章 動搖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25章 騎軍第122章 浮力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229章 閃電戰第325章 騎軍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54章 謠言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488章 爲難第109章 修橋第84章 桔槔第52章 李牧亡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240章 滲透戰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215章 久戰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