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

胡亥在大營中待得並不習慣。

在悶熱的大帳待了一陣,他徑直去了城邑府。

雖然臨塵的縣府相較其他地方簡陋很多,但相較軍中大帳,無疑要清爽不少。

胡亥坐在主座,聽着臨塵縣令給自己講南海的情況,臨塵的縣令膚色黝黑,身形很是乾瘦,卻是大見精神,扶了扶須,笑道:“稟公子,南海之地其地也大,其物也博,實爲我大秦一大瑰寶也。”

“剛纔給公子品嚐的白色汁液,南海便稱之爲椰子,皮堅肉厚,內藏汁水如草原馬奶,甘之如飴,飲之下火消食,腹中卻無飢餓之感,大軍進入嶺南這些年,衆將士對這椰子也是讚不絕口,稱其爲南海奶牛。”

“還有案上的黃甘蕉,帶殼的荔枝,紅彤彤的無名果,橄欖果,更有諸多中原聞所未聞的大魚、大蝦、巨鯨等海物,還有蒼蒼林海無邊無際,珍稀之木幾無窮盡也。”

“嶺南地茂,足足當得起兩個老秦國。”

“.”

胡亥噹噹叩着大案,心頭別有一番滋味。

他好奇道:“一路南來,我卻是見沿途士卒變形失色,不忍卒睹,這是何緣由?”

縣令苦笑道:“公子見我軍將士面容大變,威武盡失,其心不忍,下官實在是感佩之至。”

“然則,嶺南氣候炎熱,跟中原大不相同,當年大軍南下時,但入南海之地,不少士卒都會染上熱瘟,體溫久久不降,正因爲此,原本精壯魁梧的士卒,身形大爲消瘦,瘦則瘦矣,人依舊很是硬朗。”

“公子儘管放心。”

胡亥點點頭。

縣令目光微不可查的看了胡亥幾眼,見胡亥並無異議,眉頭不禁一皺,又道:“公子南來時,也應看到了軍中士卒的服飾,容顏服飾之變,多爲水土氣候之故,非不堪折磨也,就實說,我軍將士遠征,除了思鄉之情日見迫切,軍中眼下並無任何隱憂。”

這時。

任敖笑着道:“我父曾在嶺南爲將,因而我過去雖未至嶺南,卻也知曉嶺南一些狀況,番禺之南,似有一座海島,被越人稱爲海南,其大足抵當年一個吳國,當年我父就曾這般對我說,若連此島之內,南海數郡之地遠大於陰山草原。”

“當年惠文王上獨具慧眼,下令司馬錯一舉並了巴蜀,大秦纔始有一方天府之國,一座天賜糧倉。”

“此爲大秦的萬世之謀也!”

“眼下大秦得南海,卻也當效仿巴蜀,治好南海,爲華夏謀萬世之利也,縱隔千山萬水,南海卻能始終爲大秦所有,此當爲大秦子孫萬世計也。”

“閩落,你爲臨塵縣令,當任艱任險,治理好南海。”

“爲大秦開闢另一天府之地!”

閩落連忙道:“此,下官之願也。”

“只是想讓南海徹底併入華夏,恐還需一番時日,楚國昔年領南海數百年,卻始終未能讓南海有效的融入華夏,其治理南海之範式,與周天子遙領諸侯無甚差異,甚至比諸侯制還要鬆散。”

“朝廷在南海強推郡縣,阻力比在關東,阻力還要更大。”

“加上這些年朝廷堅定推行一治。”

“朝廷想徹底控制南海,難度其實相當艱難。”

“你這是何意?”任敖眉頭一皺。

閩落苦笑一聲,道:“下官之意,想讓南海徹底融入華夏,必須力行文明,不然南海終將爲患於華夏。”

“而何爲行文明?下官卻是不知。”

“只是在下官看來,當是大舉遷移中原人口入南海,生髮文明,讓華夏之文明自此紮根南海,大力融合羣族,凝聚根基,如此才能讓南海徹底融入華夏。”

聞言。

任敖眉頭一皺。

閩落這說來說去,不還是要朝廷遷口,還要大舉遷移,這誰聽到不吃重?

閩落繼續道:“公子或有所不知。”

“前幾年,朝廷遷五十萬人口下嶺南,尤其是有那數萬女子南下,因而不少將士得以有了妻室家園,這才讓原本有些動盪的軍營穩定下來,但適齡女子終究太少,就算將士不少跟南海人成婚,軍中依舊有大量士卒是孤身,眼下戰事已歇,生活本就悽苦,猶如無根之萍,每逢早晚,將士們都會遙望北方,一起唱那思鄉情歌。”

“對故土思念悠悠。”

“男子有女便是家,沒有女子,萬事無根也。”

“軍中又豈能長久安寧?”

閩落長長嘆息一聲。

任敖也沉默了。

胡亥偏過頭,看了眼閩落,對此沒什麼感觸。

他卻是在想着,按嵇恆所說,這些將士最終不少都要回去,關中現在老弱婦孺大堆,他們是誰的妻兒?又是誰的父母?基本就是這些南海、北原大軍的,這些人朝廷不可能全都送到南海來的,所以按閩落所說,那豈不是要另擇女子?

這算什麼事?

就在胡亥想要開口時,門外響起一陣急促腳步聲。

閩落不敢怠慢。

大步去到門口,詢問其原因。

一番詢問之後,方知,中軍司馬前面誤食了肥魚,眼下連吐帶瀉不思飲食,眼下已昏迷不醒,正在召集各地醫士前去醫治。

聽到這番問話,胡亥好奇道:“吃魚還能吃出問題?”

閩落道:“回公子,南海魚類衆多,剛纔聽小吏的話,中軍司馬恐是吃了侯夷魚,本地叫做海規(河豚),這種魚肝有大毒,過去軍中將士沒少中毒,這種魚吃了後,不到半月就能瘦的皮包骨,性命難保。”

“只是中軍司馬爲何會吃到海規呢?”

閩落一臉疑惑。

隨即。

他轉頭看向胡亥,笑着道:“公子勿需多心,今日治廚乃幕府軍廚,雖有魚宴,卻不會出半點紕漏。”

“還請公子寬心。”

原本胡亥還沒這想法,聽到閩落的話,臉一下黑了下來。

他連忙道:“魚就算了。”

“我不太喜。”

“另外.”胡亥似想到了什麼,又道:“我此行帶了廚子,就不用軍廚了。”

聞言。

閩落面色一滯,還想着開口,直接被胡亥制止。

不多時,又有小吏前來報信,中軍司馬症狀始終沒有起色,閩落心中一慌,也是連忙告辭,準備前去查看。

胡亥沒有去。

他現在感覺南海似很不安全。

嵇恆提醒他要注意水,現在魚也有問題,尤其是想到那些骨瘦如柴的將士,心中更是有些發毛。

他吩咐道:“去告訴那些廚子,一定要把東西煮熟,魚.就不要弄了。”

趙高連忙去傳話。

隨即。

胡亥看向任敖,問道:“任敖,你去問一下趙佗,犒賞大軍什麼時候能開始?我在南海這邊已耽擱了不少時日了。”

“諾。”任敖連忙道。

等趙高、任敖相繼離開,胡亥嘀咕道:“這南海天氣又悶又熱,還有各種瘴氣毒氣,就連魚都帶毒,這地方就不是人能呆的,還是儘快把那錢賞發下去,然後儘早離開。”

“這裡不安全。”

縣府中發生的一切,都被閩落告訴給了呂嘉。

呂嘉冷笑道:“這大秦公子現在只怕被嚇得夠嗆,他不會在南海待太久了,這些養尊處優的公子高,他們是不習慣在這裡呆着的,不過還想讓南海徹底融入華夏,當真是癡心妄想。”

“楚國當年治理南海跟周天子一般,遙領諸侯,尚且不能讓南海歸服,現在大秦施行天下一治,比諸侯制更加極端,又豈能得人心?現在軍中士卒對秦多有怨念,就算日後在南海恢復天子諸侯制,也很難再得越人人心了。”

“華夏無南海!”

“過去沒有,現在也不會有!”

“楊翁子的情況怎麼樣?”呂嘉又道。

閩落道:“情況不太妙,他本就年歲有些大,又被特意算計,在那場跟越人首領的會盟上,楊翁子可是吃了整整三斤多重的大魚,能救回來就已不錯了,但想徹底恢復,幾乎不可能。”

“若非楊氏在大秦地位很高,他吃的可就不一定是海規了。”

閩落滿眼冷漠。

呂嘉微微額首,道:“楊翁子似對我們做的事有所察覺,眼下讓他一病不起再好不過,尤其等不了多久將軍就要征討甌駱地區,沒有楊翁子作梗,他手下的那些將領也就只能乖乖執行軍令了。”

“折騰幾次。”

“軍中將不會再有其他聲音。”

“南海終究還是我們這些南海人的南海!”

“呵呵。”

翌日。

天色大晴。

胡亥等候的犒賞大軍終於開始。

前來的大軍數量並不是很多,只有五萬不到,但站在雲車上,依舊是黑壓壓一大片。

望着下方衆將士,胡亥心情澎湃。

他過去並沒有這麼直觀的感受過,以往跟着始皇巡遊各地,也算見過不少大場面,但只是作爲一個旁觀者,眼下卻是站在數萬人中央,爲數萬人仰望,這種場景,實在令他心神久久不能平靜。

大秦公子當如是也!

他雙腳站定,就這麼觀望了半晌。

最終。

他拿起一份羊皮紙,高聲唸了起來。

這是趙高給他寫的書。

“衆將士們,我胡亥這番不告而來,目的只有一個。”

“犒軍!!!”

“方今南海正當吃重之際,大局尚在動盪之中,趙佗將軍更欲興兵,徹底掃滅南海醜類,使南海徹底歸服太平,我胡亥卻是相信,在後續的一戰後,南海大局必當廓清,將士養息,南海永固!”

“衆將士身負天下安危治亂,天下初定時便隨軍南下。”

“歷盡艱險,平定南海。”

“此等功績足以名垂竹帛也。”

“胡亥拜謝全軍將士。”

胡亥深深一躬。

他又道:“將士們,大秦不會忘記你們,天下不會忘記你們,朝廷更不會忘記你們,我這次前來,帶來了上百萬金的錢賞,爲的就是犒賞大軍,大秦有爾等將士,是大秦之幸也,是華夏之幸也,是天下之幸也!”

“趙佗將軍,分錢吧。”

“一切按‘曝首’的流程公示。”

“我會一直待在南海,直到錢賞全部分發下去。”

趙佗連忙稱諾。

只是一旁的呂嘉臉色陰沉的嚇人。

他死死的盯着胡亥,卻是沒想到,胡亥竟這麼警惕,還特意提到要以‘曝首’的流程公示,這分明是在特意提防他們。

他知道。

自己小看這位大秦公子了。

若真把這上百萬金的錢糧分發下去,他們這些年做的努力可就全白費了。

呂嘉目光陰晴不定,想着解決之策。

胡亥並無意識。

他只是按嵇恆吩咐的在做。

說完之後,胡亥很是陶醉的站在雲車上,享受着被萬人膜拜的盛況,心中豪氣橫生。

一念間。

他感覺這纔是自己應有的樣子。

胡亥就這麼傲然的站着,享受着清風拂面的快感。

另一邊。

呂嘉跟身邊將士示意一下。

這將士很快會意,連忙離開了高臺。

驀然之間,臨塵軍營中齊齊爆發出一聲聲吶喊。

“大秦萬年!”

“大秦萬年!”

“.”

這道聲浪傳了很遠。

傳到了懷繞小城的清亮大水,也傳到了青山枕着的河谷,更傳遍了整個炎熱南國。

就在胡亥滿心激動的享受時,他卻漸漸聽到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聲音,起初聽到這聲音,胡亥還愣了一下,以爲是自己聽錯了,但後面側耳傾聽了一陣,才驚覺自己並未聽錯。

軍營中的確響起了其他聲音。

分明是那熟悉的-——

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和聲越來越多,漸漸的,整個河谷都響徹起秦人那特有的蒼涼激越的亢聲,混着嘶吼混着吶喊,一曲令人動容但又讓人不安的思戀之歌。

這道秦風之音,越來越響,最終變成了連綿驚雷,在胡亥耳中炸響,轟轟然的響徹着。

剎那之間。

胡亥陡然驚醒過來。

再無前面的坦然跟從容,只有滿眼的不安跟煩躁。

大秦萬年的聲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蒼涼激越的秦風,以及震撼人心的呼嘯。

最終所有的聲音化爲了兩字。

回家!

直面着這一聲聲叩問,胡亥彷彿經不起這衝擊,臉色被嚇得蒼白,身形搖搖晃晃,若非趙高攙着,恐直接跌坐了下去。

縱然如此,秦風依舊!!!

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
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