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

“十幾萬大軍?這不可能吧。”胡亥一臉愕然。

他若是沒記錯。

韓信手中總共就兩萬兵。

就算將地方的兵力加上,也不過三四萬,怎可能一下多出這麼多?

而且這麼多兵馬,糧草輜重誰來提供?

嵇恆淡淡的看了胡亥一眼,輕笑道:“短時的確不可能,或許朝廷在第一次收到韓信發回的文書時,他手中只有三四萬兵馬,但遼東那邊畢竟偏遠,消息傳回也有一段時間,等第二次消息傳回時,他手中的兵力,早就今非昔比了。”

“韓信家道落魄。”

“又生性喜愛練兵,享受執掌萬千兵馬的感覺。”

“見獵心喜之下,未必會循規蹈矩。”

“而且”

“他本就不是個守規矩的人。”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說的便是韓信。”

說着。

他似笑非笑道:“周秦這場天地變局,屬實是很有趣,兵家四派,目前已出了三。”

“兵家四派?”嬴斯年一臉好奇。

嵇恆道:“兵家四派又叫兵家四勢,是軍事學用語,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

“不過準確的說,現在的兵家只有三派。”

“便是前面的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這類將領,自來不少。”

“而兵權謀家也應該是兵家中最爲全面的一類,講究的是打仗的謀略,謀定而後動,這方面當前最爲典型的就是韓信。”

“兵陰陽者: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爲助者也。”

“這一派.”

“兵陰陽家看上去是較爲神出鬼沒的,這一派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巧勁和智取。如果說權謀家是硬碰硬的,那麼陰陽家就只是虛張聲勢,又笑裡藏刀,一擊致命。”

“這方面最爲典型的當是我。”

“除我之外,當屬張良。”

“只不過由於我的存在,張良被一直壓制着,並不能將其才智,徹底發揮出來。”

胡亥跟嬴斯年對視一眼,也不由面面相覷。

卻也深以爲然。

嵇恆居於市井,卻謀算天下,若非他們跟嵇恆相熟,只怕根本就猜不到,眼前這人,就是當今天下局勢最大的推動者,而且大多時候嵇恆的計策,都是綿裡藏刀,讓人不寒而慄。

只是他們也有點沒想到。

嵇恆竟會把自己跟張良,都列入到兵家的範疇。

在他們印象中,兵家都是帶兵打仗的,這靠伎倆算計,當真能列入兵家?

不過想到嵇恆這天馬行空的算計,這極其善於攻心的謀畫,腦海中不由浮現了一句話。

一言可當千萬兵。

大抵如是。

他們也對兵陰陽有了具體的代入。

謀士!

嵇恆接着道:“兵形勢者:‘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如果說陰陽家叫做智取,那麼形勢家就叫‘狹路相逢勇者勝’。”

“戰場之上,形勢家沒有多少權謀,也不搞虛頭巴腦的什麼陰陽術數、故弄玄虛,甚至他們一開始都沒有詳細整體軍事規劃,但這類人是天生的武將,有着十足的軍事天賦和敏銳性,他們能根據戰場形勢,瞬間做出最爲有利的判斷,看到敵方出現了破綻,就會迅速出擊,抓住對方弱點取勝。”

“這人你們應該知道是何人。”

“項籍。”嬴斯年跟胡亥連忙點頭。

這都不用嵇恆明說,只是聽到嵇恆的描述,他們就直接想到了項籍。

這個分明只有二十幾歲的青年,在這一次關東之亂中,卻是大放異彩,殺得劉季等人不敢出城,也殺得不少秦軍膽寒,聲威之盛可謂傳遍了天下。

“最後一個兵技巧爲何沒有?”胡亥好奇道。

嵇恆笑了笑道:“不是沒有,只是沒幾個出彩的將領,這一類,準確的表述當爲‘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就現在大多數人的理解。”

“其實就是墨家。”

“大爭之世數百年,稍微有名一點的,便是田單。”

“當年田單以火牛陣敗燕。”

“算是一個。”

“王賁的水淹大梁也算一個。”

“不過他們並不能真的算入兵技巧這類。”

“但在我估摸下,以後兵技巧或許纔會是主流,窮者其餘三家,富者裝備碾壓。”“只不過目前的軍事發展,還沒有到兵技巧成爲主流的時候。”

聽着嵇恆的話,嬴斯年若有所思。

嵇恆繼續道:“現在的韓信,應該是在等朝廷的態度。”

“什麼態度?”胡亥問道。

嵇恆輕笑一聲,淡淡道:“朝廷信不信任他,對於天下局勢,是否真有正確的判斷,也是否真敢將天下的破局重任,交到韓信的手中。”

“若是不信呢?”嬴斯年道。

嵇恆譏笑一聲,搖頭道:“他恐會認爲,滿朝皆是屍餐素位之徒,今後也都會認爲朝堂是羣酒囊飯袋。”

嬴斯年一臉愕然。

胡亥也嘴角微微一抽。

這韓信當真會這麼狂妄自大?

“若是信任呢?”

嵇恆沉聲道:“他會以一己之力橫掃關東,而且基本不會讓朝廷再出手,他不喜歡在軍事方面受制於人,而且他的眼裡,從最開始盯着的便是王翦、蒙恬這類,他的志向是掌管天下兵馬。”

“因而又豈會藉助其他人的幫助?”

“韓信不會容許外人插手,甚至可以這麼說。”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聞言。

嬴斯年跟胡亥都臉色一黑。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豈是一個將軍能做出的?

嵇恆掃了兩人一眼,笑着道:“行伍出身的將領,他們的職責便是打仗,只要能贏,眼裡便看不到其他,這是他們的優點,同樣也是他們的缺點,不過相較於那些會阿諛奉承的將領,這一類將領,未嘗不是更好掌握?”

“對於君主而言,並不怕臣子有能力,怕的是掌控不了臣子。”

“君主能沒有污點。”

“但臣子決不能是完人。”

“若是臣子有污點,那他們的一切權力,便只能來自君主,這樣的人,其實是較爲好拿捏的,不然當年王翦何故要多此一舉,向始皇索要良田屋舍?就是在授人以柄。”

嬴斯年若有所思。

他很久聰慧,又日常在嵇恆眼前,耳濡目染下,也是提升飛快。

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道理。

嵇恆搖搖頭,並不準備就此多說,平靜道:“你們其實沒必要關心這麼多軍事,知道天下形勢的大概就行了,不要生出自己的主張,更不要隨意發表一些幼稚可笑的見解,更不要憑着自己心思就隨意插手,這是取死之道。”

“到時變成叫門天子,一戰送天下,可就真要貽笑萬年了。”

“軍事的事,交由將領負責。”

“朝堂真正需要上心的,其實是戰後的重建,以及戰後如何快速的恢復生產。”

“關東相較關中,人口較爲稀疏,大戰之後,人口更是凋零,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首要考慮的,便是如何能讓關東儘快的恢復秩序,也儘快讓關東回到正軌。”

“不過僅僅恢復秩序,恢復生產,這其實是不夠的。”

“而且遠遠不夠。”

“大秦也不可能接受。”

“這是爲何?”嬴斯年一臉疑惑。

嵇恆一臉森然,正色道:“這是大秦體制決定的。”

“大秦這個體制,是需要很多人口來供養,需要很多的錢糧去填充的,天下未亂之時,大秦這個體系,就已有支撐不下去的狀況,隨着關東戰亂,人口凋敝,就算日後恢復了生產,也根本趕不上過去,收上來的租賦稅也是遠遠不足的。”

“所以只是平亂是不夠的。”

“戰後重建,纔是大秦的重中之重。”

“如何以較少的人口,提供較大的產出,並加快商品貨物的流通,繼而創造出更多的商稅,以保障大秦體制的穩定運行,這其實才是朝廷真正要頭疼的事。”

“朝廷該如何做?”嬴斯年恭敬作揖。

嵇恆道:“發展生產力。”

“將天下舊有的技術更迭。”

“讓少量人口,因爲技術的革新,做到過去多人能做到的生產效率。”

“同時.”

“做好傾銷商品的準備。”

“傾銷?”嬴斯年一臉茫然,不知這二字何意。

嵇恆肅然道:“關中在接下來幾年,都會進入到一段較爲平和的階段,而在這段時間,關中該大力發展生產力,囤積大量戰後重建需要的糧食、貨物。”

“而在關東戰事結束後,朝廷徹底接管,首要的便是將銅礦收回國有,而後大肆製造銅幣,推行‘以工代賑’,將這些錢幣發到底層民衆手中,用以他們重建家園。”

“此時。”

“再將關東囤積的商品,大部分販售給關東民衆。”

“以此收回發放出的錢幣。”

“這一來一回,秦半兩徹底爲地方接受,而因爲人口減少,導致的貨幣增發,也會隨着商稅,回到朝廷國庫,關中民衆則能借助關東重建,明顯的發一筆財,至於關東則重建了家園,也感受到了秦廷的恩惠。”

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482章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
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482章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