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

咸陽宮。

扶蘇起的很早。

稍微吃了點東西,墊了墊肚子,就如當年的始皇一般,伏案批閱起了奏疏。

案上第一份是摺合起的紙文。

見到這文書。

扶蘇眉頭微微一皺,他自然是清楚,這文書是出自何人之手,普天之下,能用這紙給自己上書的。

只有一人。

便是自己的長子。

嬴斯年。

他伸手,捏着紙的一頭,將這份紙製文書掀開,只一眼,扶蘇就臉色微變,等看完,臉色更顯陰冷。

而且越往後,朝堂的整體局勢是越發趨於穩定的,越穩定,越沒有求變的慾望跟需求,想要推動改變,無疑會更加艱難。

但這個念頭剛生起,就被扶蘇掐死了,這種事不可能謀於外人,唯有自己去設計。

他也是下定了決心。

扶蘇將這份紙製文書撕的粉碎,而後扔進了不遠處的火爐中,有紙的進入,火勢騰地一下高漲,將扶蘇的臉照的通紅。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此外。

“這便是由亂至治的過程。”

而要將這兩句話辦到,無可避免的要成爲‘暴君’,因爲這就是要做到刻薄寡恩,翻臉無情。

之前的他,對這兩句話,感觸並不深,只是感到有些窘迫,如今卻漸漸明白了這兩句話的含義跟重量。

日前只在小範圍內使用。

待這份文書徹底化爲灰燼,扶蘇才拂袖離開,他重新回到高臺,開始琢磨起‘杯酒釋世官’。

他當初並沒當庭宣佈官吏任選,也沒有直接說出要在天下推行省州制,不然恐真就追悔莫及了。

非是不能拖着,跟朝堂大臣和和氣氣,而是這樣一來,只會將麻煩不斷堆積,最終讓大秦積重難返。

不過隨着大爭之世開始,禮崩樂壞,天下舊有秩序開始崩解,世卿世祿漸漸被拋棄。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一朝天子一朝臣……”

扶蘇就這麼看着,來回看了數遍,最終將這份文書放下了。

“做暴君嗎?”

但這也僅僅是讓底層的‘士’有了上升空間,但士大夫這個存在,從來沒有想過改變一日出仕,終身任職的慣例。

扶蘇低語。

其中牽涉到的利益羣體太多了。

下意識。

稍微出點差錯,對朝堂的影響太大了,對天下的影響也太大了。

夏商周三代以來,世卿世祿便已成型,距現在已有上千年,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嵇恆其實幾乎沒有出過這般於大多數人爲敵的主意,但這一次,嵇恆例外了,他讓自己站在了天下大多數的對立面。

但也不得不謹慎。

最終。

他就想找人商議。

“趁着內外安定,天下定於一,衆望所歸之際,將一些可能影響天下的不穩定因素給解決掉。”

也沒人想去改變。

天下動盪在即,不可能去做內耗的事,也沒辦法去推進,但他不一樣,如今的他,萬事俱備。

萬幸。

而且是以十分霸道的方式。

始皇是沒機會。

片刻後。

扶蘇思索着。

這紙雖爲始皇認可,但正如嵇恆所說,目前的造價太高,遠高於尋常的製造竹簡,因而並未傳開。

這是帝王的職責。

嵇恆說的沒錯,有些事註定要去做的,自己不做,後世人恐就沒有那麼好的機會去做了。

遍及整個天下。

良久無言。

扶蘇一臉後怕。

如今在嵇恆的梳理下,他已對自己之前的想法做出了斧正,他之前的想法,實在是太過簡單了。

“兵!”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想要最終目的達到,就要從一開始就讓百官生出不安,讓其不得不選擇折中。”

想罷。

扶蘇朝殿外高聲道:“魏勝。”

很快。

一直恭候在殿外的魏勝就到了,魏勝弓着身子,態度無比的恭敬,這幾年,隨着扶蘇權勢的增加,他能感受得到扶蘇對自己有着一定的戒心。

原因很簡單。

趙高。

“臣在。”魏勝道。

扶蘇笑了笑,神色緩和道:“魏勝,你現在去通知朝臣,告訴他們,三日後,朕會在宮中設宴。”

“也想問問他們對於國家大政的意見跟想法。”

“另外。”

“再去把宗正叫來。”

“朕同樣有要事要吩咐給他。”

聞言。

魏勝不敢怠慢,連連點頭,而後快步跑去傳信了。

殿內。

扶蘇端坐席上。

腦海中思索着殿外領兵之人。

現任郎中令爲馮劫,馮氏一族在朝中影響力很大,隨着王氏衰落,李斯退下,馮氏已一躍成爲僅此蒙氏的存在。

只不過馮氏深諳保身之法。

很少出風頭,也習慣跟自己保持同步,更不輕易去表露自己的主見,因而並不怎麼引人注目。

但身在其位。

族中又有這麼多人在朝,這又豈是想不醒目就能做到不醒目的?

他不是瞎子。

更不會當做視而不見。

如今馮去疾在丞相之位上已十一年了,也年過六旬,卻從未提及過一句主動退下。

分明是想幹到死。

或者是想堅持到,實在堅持不下去時再退下,放在臣子的角度,這一切都無可厚非,但他是帝王。

他要的是朝堂有活力,而不是始終爲一羣暮氣沉沉的老人把持着朝野。

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又未嘗不是無奈之舉?

若是真的推行了到齡離退的制度,大秦的朝堂及地方官員,都能騰出很大的晉升空間。

於國有大利。

“誰人最合適呢?”扶蘇一時沒有太多頭緒,他並不想用朝堂的官員去領兵。

他不想冒一點風險。

沉思片刻。

他始終沒找到合適人選,就在他看着之前擬定的官吏人選時,一個名字突然引入了眼前。

繚可。

他記得這人。

是最早監督嵇恆院子的人。

而這人最終因嵇恆的提點,主動去到了軍中,而後又踏上了士官轉職的快車道,加之蒙毅在碭郡大開殺戒,造成官吏奇缺。

最終。

繚可被安置在了碭郡。

而後沒兩年,關東亂了,他這位在軍中領兵數年的官吏,自然而然的要站出來,而繚可在抵抗陳餘跟田齊的攻城中斬獲了不少功績。

這次同樣位列朝堂賞賜的大名單。繚可,他的晉升路線,很完美,完美的嵇恆的一切規劃,都是爲此人準備的,所有機會,他都踩到了。

扶蘇蹙眉。

他內心並不怎麼想用繚可。

但如今的情況,繚可最合適,他是嵇恆一手提拔的,雖出身關中,但跟朝堂大臣都無聯繫,又是在關東立的軍功,同樣需要晉升位置。

又因經過戰場廝殺,身上有股鐵血意志,讓其安置在殿外,朝臣多少也會意料到氣氛不對。

也更利於後續操作。

更關鍵的是。

無論繚可是不是嵇恆‘培育提拔’的,現在跟自己都算是一路人,他是可以去相信的。

大不了。

以後將繚可另作他職。

想到這。

扶蘇面色稍緩。

這時,殿外有宦官傳話,宗正到了。

扶蘇收回心神,高聲道:“讓宗正進來吧。”

嬴賁入殿,躬身道:“老臣嬴賁參見陛下,陛下萬年。”

扶蘇笑道:“宗正無需這般多禮,這次將宗正叫來,主要是想跟宗正商議一事。”

“陛下請講,臣願爲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嬴賁一臉慨然道。

扶蘇輕笑一聲,搖頭道:“如今天下歸一,內外安寧,何來讓宗正去赴湯蹈火的事?”

“宗正就莫要說笑了。”

“朕這次叫你,只有一事,朕想動一動朝堂,宗正對此有何意見?”

聞言。

嬴賁心神一凜。

他擡起頭,神色深邃的看了扶蘇一眼,沉聲道:“陛下是在憂慮如何安置這次平定關東叛亂的功臣?”

扶蘇點頭,嘆氣道:“是啊,當時沒考慮這麼遠,只想着儘可能的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結果,到頭來,卻是問題衆多。”

嬴賁狐疑的看了眼扶蘇,他可不信扶蘇當真是一點措施都沒有,只怕是心中早就有了定計,只是不便說出來,這纔想借自己之口。

嬴賁道:“陛下想法並無錯,也的的確確減少了關中損失,也爲關中休養保障了很長的時間,在這幾年,關中發展迅速,黔首有口皆碑。”

“至於平定叛亂的功臣,臣一時愚笨,實在沒有想法,還請陛下恕罪。”

嬴賁直接認罪了。

他的確想不到解決之法。

也不敢捲入其中,朝堂的官職就這麼多,想把關東的官員安置進去,必然要朝堂的官員退下。

那誰退?

若是提供的官職低了,只怕這些功臣會心有不滿,若是退的多了,又有多少人能同意?

最終朝堂只怕會吵的不可開交。

他雖爲宗正,但這種事,明顯不是他能夠隨意摻和進去的。

見狀。

扶蘇點點頭,絲毫不意外。

他的確料到了嬴賁會有此反應。

畢竟這件事明顯就是一個燙手的木柴,誰都不敢輕易介入,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得罪一大批人,更會惹禍上身。

扶蘇嘆息道:“但事情總歸是要解決的,繼續這麼拖,也終究不是辦法,宗正當真沒有建議?”

嬴賁搖頭,苦笑道:“臣無能。”

扶蘇默然不語。

君臣無言。

良久。

扶蘇似想到了什麼,突然開口道:“朕之前曾聽有人說過一件事,當今天下,最合適的政治體制,當是三級分管制度。”

“在地方上再新設一省或州,這部分機構代朝堂管理地方郡縣,實現中央跟地方的雙重管轄。”

“以此來保障朝堂對地方的有力控制。”

“不過想做到這一步,卻是要將朝堂官員的職權細分,不再是三公九卿,而是以籠統的行政相關,設立出具體的事務部。”

“如此一來。”

“天下就會多出很多官職。”

“也就能容納下這麼多的官吏,還能加強朝堂的整合及對天下的控制。”

“宗正認爲如何?”

扶蘇看向嬴賁,眼中閃爍着亮光,彷彿對宗正的回答,充滿了希冀。

聞言。

嬴賁眉頭一皺。

他沒有直接開口,而是思索了一陣,最終搖了搖頭道:“臣認爲不妥,如今天下體制已經確立,若是貿然變更,恐會造成朝堂動盪。”

“內政混亂。”

“如此情況下,大秦剛剛轉好的局勢,恐會再度惡化。”

“臣不敢苟同。”

“請陛下三思。”

嬴賁一臉嚴肅,態度無比明確。

這個想法太草率了。

看似很美好,實則弊端太多。

得不償失。

現在的大秦一片向好,欣欣向榮,這麼做,無疑是在自亂陣腳,也會打破現有穩定。

“真沒有推行可能?”扶蘇問道。

“沒有。”嬴賁很堅決。

“當真沒有?!”

“沒有。”

嬴賁回答的異常果決,無論扶蘇問多少遍,他都是這個回答,他身爲宗正,同樣擔負着爲大秦保駕護航的責任和使命。

他不可能放任扶蘇倒行逆施。

而且這個回答,並不僅僅是他一人的回答,也是滿朝大臣的回答。

見狀。

扶蘇點點頭。

並沒有繼續強勢詢問。

這倒是讓嬴賁有些意外,同時也不禁暗鬆口氣。

他還真怕扶蘇一意孤行。

“那宗正可有什麼其他好的解決之法?”扶蘇把問題再度拋給了嬴賁。

嬴賁一臉尷尬。

卻是搖搖頭,不知如何開口。

扶蘇也不動怒,輕笑道:“朕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宗正的話言之有理,之前的確是朕考慮不周了。”

“但當下的問題必須要解決。”

“貿然的推出省州制不妥,那可否將關中這幾年的發展經驗,如法炮製的搬到關東呢?”

“在關東挑選幾個地區,作爲重點扶持區域,讓其跟關中一樣,同時民生的快速發展,無疑也會讓民人對這幾地高看幾眼。”

“甚至會將這幾地,看的比郡府還要高。”

“如此情況下。”

“可否直接將這幾地設爲朝堂直管的特區,再從朝堂派出官員直接管轄,而這幾個地區的主官,兼任朝堂職位。”

聞言。

嬴賁一愣。

他聽的有些迷糊。

後續不禁垂頭,暗自沉思了一陣,這才暗暗琢磨出了一些門道,這其實就是另類的‘分封’。

另一種虛封。

名義上是朝堂官員,實則是地方主官,但又身具朝臣的權柄,這已經近乎是一個地方小諸侯了。

這樣安排,的確可行。

嬴賁遲疑了一下,有些不確定道:“臣愚笨,察覺不到其中的問題,私以爲可行。”

“請陛下明鑑。”

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482章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
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482章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