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

已是夜深人靜之時。

丹陽這座城邑,不時有馬蹄聲響起。

不知過去了多久。

一幢高屋外響起了密集的腳步聲。

隨着一道推門聲,十幾道身影迅速魚貫而入。

室內。

殷通早已等候多時。

見到殷通,李默陰沉着臉,問道:“郡守,你這是作何?現在朝廷正盯着我們呢?若是我們私下聯繫的事,爲朝廷知曉,我們可全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一旁有官員附和着。

“是啊。”

“有什麼事不能白天說?非得在晚上?”

“這要是引起朝廷注意,指不定會如何猜想我們。”

“好不容易糊弄過去,若是在這時栽個跟頭,那可就全完了。”

“.”

衆人一陣不滿。

殷通微微一笑,對衆人的質疑,完全不放心上。

他押了一口清茶,淡淡的咀嚼着茶水的滋味,笑着道:“這從咸陽傳出的茶水,的確是有幾分滋味,苦澀過後盡是甘甜,就如我們現在的處境一樣。”

“殷郡守,你這是何意?”李默面帶不解。

殷通將茶碗放下,淡淡道:“你們應當都收到朝廷通知了吧。”

李默並未回答。

他轉頭看向四周,衆人目光閃爍,顯然都收到了。

殷通緩緩道:“對於朝廷的做法,伱們有何看法?又或者有什麼心思?”

衆人盡皆沉默。

李默遲疑片刻,沉聲道:“朝廷的通知我的確收到了,看諸位的面色,恐也都收到了,朝廷不會將我等告密之事揭發出去,而且會爲我們做一定遮掩,朝廷日後出手,也都將以‘東南有天子氣’爲由。”

“這對我們是好事。”

“只是不知郡守又意欲何爲?”

李默並未直接回答,反而將問題拋了回去。

殷通雙眼直直的盯着茶碗,嘴角微微張合道:“大家不用這麼謹小慎微,對於朝廷的舉措,你們恐都有些想法,大家都是飽讀書卷的人,又豈會真的看不出朝廷的用意?我這次將爾等叫來,便是想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按照原本的想法。”

“我們早前就早早將人安排好了。”

“等到朝廷大軍出動,這些人就會立即傳信給六國貴族,讓他們有一定的逃亡時間,繼而讓六國貴族雖有所損失,但也不至於傷筋斷骨,我們也可藉以朝廷監視爲由,給自己做一定的辯解。”

“但”

“你我其實都心知肚明。”

“這完全是自欺欺人,以六國貴族跟我等之親近,我們做出這些決策,卻沒通知他們,已然會引起他們不滿,而朝廷又如此雷厲風行的出擊,以六國貴族之倨傲,最終都會遷怒歸罪到我等頭上。”

“這諸位恐都無異議吧?!”

李默等人點頭。

他們跟六國貴族打了這麼多年交代,對六國貴族的秉性還是有所瞭解的。

這些人仗着過往的顯赫家世,根本就不把他們放在眼裡,雖平常接觸中的確帶着幾分尊敬,但那只是敬畏於他們的官身,他們內心其實根本就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裡。

不若這次也不會這麼算計他們。

六國貴族打的就是他們不敢出賣他們,甚至最終只能向他們六國貴族求救,但他們又豈是沒有脾氣的人?

李默道:“郡守,你究竟想說什麼?”

殷通冷聲道:“六國貴族的倨傲世人皆知,我們已經算計坑了他們,等他們日後反應過來,定會找我們算賬,與其如此,不若將六國貴族坑一把大的,讓他們短時間都恢復不了元氣,讓他們只能仰我等鼻息。”

“我已吩咐下去。”

“讓傳信的人不用去傳信了。”

聞言。

衆人面上一驚。

他們屬實沒想到殷通這麼剛毅。

完全不留退路。

隨即。

李默似意識到了什麼,露出一抹驚疑,上下不住打量着殷通,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良久。

等四周安靜下來,李默緩緩道:“按郡守之意,我等可‘將計就計’,按照朝廷的佈置行事,將六國貴族遭至的禍端,全部推到他們自身身上,將我等徹底摘出來?”

殷通點頭。

他站起身,眼神很犀利。

“我知道你們中不少人跟六國貴族走的很近,但你們始終要明白,六國貴族之所以親近我們,並非是真的想跟我們結識交好,只是想借用我等手中的職權,爲自己謀利,爲他們的生存尋求空間,等到有朝一日他們重新再起,你們真以爲這些人還會把我們放在眼裡?”

“他們是顯赫高貴的貴族。”

“我們在他們眼中,充其量是布衣是寒門。”

“兩者是有着天然鴻溝的。”

“他們這次甚至寧願我等去送命,也不願替我等做半點遮掩。”

“態度已然是暴露無疑。”

“與其如此。”

“我等又何須再顧及他們的顏面?”

“他們不仁,我們不義。”

“這次郡裡發生的事,可以分成是兩件事。”

“一件是朝廷整頓吏治,我等迫於形勢,不得不將其他官員交出以自保,但並未透露項氏等貴族分毫,而朝廷早早就派人潛入會稽郡,也早就暗中打探出了一些情況,只是並未掌握太多有用信息,然六國貴族自己生事鼓吹‘東南有天子氣’,引得陛下震怒,最終陛下下令徹查,同時許諾能提供信息的予以恩待,入獄的官吏爲了減刑,也爲保住自己性命,將他們全部供了出來。”

“我等對此全然不知情。”

“因爲我們知曉的,僅僅是這些人替我等扛了罪。”

“而在朝廷興師動衆時,我們爲朝廷密切監視,根本不敢有任何動作,更聽不到任何風聲,等知情時,朝廷已派人去大肆搜查了,我等就算去傳信也爲時已晚,因而最終就放棄了。”

“我等對六國貴族已仁至義盡。”

“若非他們主動挑事,根本就禍殃不到自身。”

“這是他們自找的。”

“經此一事。”

“六國貴族在關東,準確說在我會稽郡,實力及影響力定然大降,就算有貴族能逃出去,也決然不會太多,到時這些人若是找上門來,想讓我等替他們做事,幫助他們重新積蓄勢力,我等大可藉口郡中官吏缺乏,我等能用之人,敢相信的官吏太少,不敢以身試險,將這些人打發回去。”

“這是會稽郡。”

“我等是會稽郡官員。”

“治下十五個縣,都在我等治下。”“何須看他們眼色?”

“若是他們執意想讓我等相助,那同樣可以,我們跟他們是以利相交,那自要唯利是圖,六國貴族不拿出足夠的誠意,那就休怪我們不念舊情,畢竟有些消息你們都聽說了。”

“郡裡空缺的官吏,最終都會爲秦人補足。”

“我等日後做事也會受制不少,自不會再那麼輕易出手。”

“而這一切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殷通面露譏諷。

他其實來時並未下這麼大決心。

只是方纔獨自坐在屋中,陡然想明白了一些事。

朝廷不一樣了。

眼下的朝廷變得很是犀利。

而這種犀利跟過去的急功近利是不一樣的,朝廷變得更有攻擊性,更有目的性了,在始皇這次的巡行之下,各地官吏惶惶不安,六國貴族雖未受到太多明面上的波及,實則同樣損失慘重,因爲親近六國貴族的官吏出事了。

等這次朝廷雷霆出手後,六國貴族更是會一蹶不振。

此消彼長。

讓殷通意識到一件事。

六國貴族或許今後的處境將會越來越艱難,猶如溫水煮青蛙一般,不斷爲朝廷吞噬侵佔,最終再難掀起風浪,這甚至都是可以預見的了,因爲六國貴族是需依仗地方官吏的,若是地方官吏不再親近呢?

過去朝廷不敢輕易對關東官吏出手,然這次始皇卻是毅然決然的動手了。

雖是仗着巡行的由頭,但終究是動手了。

蛇打七寸。

朝廷眼下卻是正中要害。

朝廷對關東控制力加強,六國餘孽越發頹危,只要朝廷不出什麼亂子,天下反倒會安寧一段時間,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去自討沒趣?去親近六國貴族?完全可以順勢下坡,對朝廷表露善意,繼而穩住自己的官位。

這纔是最佳選擇。

至於六國貴族之死活,關他何干?

六國貴族若是全死了,大秦天下也就徹底安穩下來。

六國貴族就算這次不死,也定然會重傷,短時都難以恢復元氣,而他已四十有三,能有多少時間陪着六國貴族折騰?

他已沒那個耐性了。

既然如此。

那就再幹脆一點。

將六國貴族打擊的更狠點。

那樣他這大秦官員也能當的更安穩、更舒適一些。

正是想清楚了這些,殷通徹底轉變了思路,從原來多少會爲六國貴族考慮,轉變到只爲自己着想。

繼而徹底狠下了心。

聽着殷通的冷漠言論,即便是李默,也不由感到一股寒意。

殷通這話的含義,他們又豈能不知?

這是完全不管貴族死活。

六國貴族若是反應過來,能及時逃走,那便能活。

若是反應不及,那就死在這裡。

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李默心頭微動。

對於殷通的建議,他其實很心動。

他早就對這些趾高氣昂的貴族不滿了,若非六國貴族在地方勢大,跟不少地方豪強都有來往,他根本就不屑跟他們打交道。

眼下殷通的主意正合他意。

不過僅憑他們兩人是不夠的,會稽郡跟六國貴族有密切聯繫的官員還有不少,若是不將這些人說服,等日後這些貴族反應過來,而有人私下告密,他們定會遭到六國貴族報復,到時自會麻煩纏身。

想到這。

李默目光陰冷的看向四周官員。

衆人目光閃躲,顯然在暗自權衡其中的利弊。

尤其是徹底跟六國貴族撕破臉。

這是很多人不情願的。

見狀。

李默開口道:“我贊成郡守的話,事已至此,若是繼續首鼠兩端,不僅會開罪朝廷,還會引來六國貴族埋怨,朝廷大動之下,六國貴族勢力定然是大不如前,我等是地方官員,地方皆由我等掌控,六國貴族能否再度落腳,最終需得看我等眼色。”

“我也知你們的顧慮。”

“便是擔心大秦有朝一日會出事。”

“想爲自己謀個後路。”

“但諸位平心而論,這次的事情之後,六國貴族的實力又能剩下多少?想要重新恢復又要多少時間?而我聽聞扶蘇殿下素有仁義之名,等到扶蘇殿下即位,天下恐會進入大治,到時地方當真還會有如此多的民憤民怨?”

“無底層黔首張目,這些貴族真能成事?”

“何況你們也能察覺到一件事。”

“攻守易型了!”

“過去六國貴族處於攻勢,不斷在地方挑事、製造動盪,朝廷則一直忙於平息動亂,然這次不一樣了,是朝廷主動出擊,而朝廷這一番主動出擊之下,六國貴族卻根本難以招架。”

“今後這樣的事只怕會越來越多。”

“貴族註定難成氣候。”

李默也是對此做出了自己的見解。

他也並非無的放矢。

而是真切感受。

不然也不會傳信給御史府好友,爲的便是想尋求一個寬恕的機會。

這兩年,朝廷的政策越來越有針對性,而且跟過往的政策不一樣,往往都能得到落實,還能取得一定的成效,這是很驚人的,也是讓李默感到很不可思議的,在官山海、士官轉職的事情下,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判斷。

秦廷已認識到了問題,還一直在試圖去斧正。

在這種局面下,秦廷的控制力只會越來越強,六國貴族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小,最終徹底淪爲秦廷蠶食殆盡,等到那時,秦廷恐會對地方官吏進行一波大清洗,首鼠兩端的官員很多都難逃一死。

過往朝廷沒這個魄力。

但隨着士官轉職,加上降低入學標準,秦廷只要接下來十幾年不出大狀況,情況只會越來越好。

所以他這次跟六國貴族進行了切割。

並主動去勸說了殷通。

見殷通跟李默都持這個態度,原本有些搖擺不定的官員,也漸漸生出了動搖。

只是秦廷真的能長久?

他們心中卻始終無法肯定下來。

殷通跟李默兩人眼下就是在賭,賭秦廷真的能鎮撫天下。

但真的能嗎?

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
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