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

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

小屋內。

嵇恆斜靠在大案上,一手撐着案面,另一手抓着酒壺,怡然的喝着酒。

大秦的酒微甜。

喝起來像是後世的米酒。

不過一壺下去,讓人也有些微醺。

胡亥坐在席上,看了嵇恆幾眼,又思索了一下,大聽明白了一些。

嵇恆沒有講‘郡縣分封’,他是直接講的天下過去形勢,也講了大秦‘一統’艱難的真因。

天下諸事皆異!

扶蘇隔牆而立,面色有些沉重,低語道:“天下五百餘年的動盪,諸事皆異,天下早已異風異俗,大秦想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扭轉,根本就不現實。”

“天下多艱!”

至於嵇恆說秦不是周,扶蘇並沒有往心裡去。

大秦本就不類周。

何以能比?

胡亥小酌了一口,疑惑道:

“就算王老丞相不是此意,但不是早就被否決了嗎?”

“現在大秦推行的是郡縣制。”

“你說這麼多,我倒感覺沒那麼複雜。”

“也就一道政令的事!”

“大秦頒行政令,天下莫非還敢有不從之人?”

嵇恆將手中空蕩的酒壺放在案上,神色微異的看了胡亥幾眼,輕笑的搖搖頭,道:“如果真那麼容易,世上就不會存在朝代更迭了,治理天下,無論是周代的周禮,還是秦的法制,最終都是人治。”

“大秦的政策就算能推下去,能不能真的執行也得另說。”

“大秦一統天下之後,的確對關東六地設了郡縣,但這六地的大部分官員,其實依舊是六國的舊官員。”

“這些人本就不通秦律,讓他們去推行秦法,你認爲真的現實嗎?”

“他們做得到嗎?”

胡亥想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

他也覺得不現實。

胡亥又道:“那你說秦不是周,又是什麼意思?”

嵇恆目光微凝,道:“因爲分封制,周可以這樣做,但秦不行。”

“王綰之所以建議,其實並無太多私心,而且也做過慎重考量,他應是瞭解周的歷史,所以纔會建議暫行分封。”

“伱可知周是兩次分封?”

“兩次?”胡亥一愣,疑惑道:“周何時分了兩次?”

隔牆。

扶蘇眉頭一皺。

他在腦海思索了一下,似想起了一些,眼中露出一抹訝色。

嵇恆對周竟有這麼深的瞭解?

嵇恆將另一壺酒抓在手中,痛快的喝了一口,道:“周的確是二次分封。”

“自殷以前,天子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周初亦然逮克殷踐奄、滅國數十,而新建之國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週之臣子,而魯、衛、晉、齊四國,又以王室至親爲東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復諸侯之長而爲諸侯之君蓋天子諸侯君臣之分始定於此。”

“周的分封,第一次是周武王分的。”

“周武王克商之後,除了分封上古帝王之後外,分封尚父於營丘、周公旦於曲阜、召公奭於燕、叔鮮與管、叔度於蔡。”

“曲阜、燕、管、蔡等地,其實都在成周之南。”

“也即是周王畿附近。”

“而第二次分封,纔是我們熟知的分封。”

“這一次主事者是周公。”

“周成王時,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封衛康叔、晉唐叔等,也是從這次分封開始,我們熟知的齊、魯等國才移往東方,也纔有了後來名副其實的天下諸侯。”

“至於周公爲何會這麼做?”

“大抵是周公平定了叛亂之後,擔心其他諸侯也會跟着叛亂,爲了周朝的穩定,便將其他諸侯分封了出去,而周王畿附近人口更多、土地更爲肥沃,因而在其他諸侯離開之後,周王室的實力大增,不僅徹底穩住了天下,也正式從諸侯之長成了諸侯之君。”

“貴爲了周天子!”

“這些其實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周行了分封。”

“而行分封之後,效果的確斐然。”

“不僅讓周的實力大爲增強,徹底穩住了天下,還極大拓展了周的統治空間,也將周的聲望推到了頂峰。”

“但也因此埋下了禍根。”

“天下分治!”

“以王綰的才能,豈不知分封的弊端?”

“若僅僅如此,他絕不會勸始皇行分封,因爲行分封,無異走了周的老路,秦從商君變法之後,一直都是力行郡縣制,而郡縣制從春秋開始,已漸漸成爲了天下主流。”

“但王綰依舊堅定的上書行分封。”

“這自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在周公的一番對話裡。”

“周公行分封之後,曾要求諸侯三年後,報政周天子。”

“在行分封三年之後,周公曾判斷過齊魯兩國往後的發展趨勢。”

聞言。

胡亥來了些好奇。

問道:“周公做了什麼預測?”

嵇恆道:

“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後報政周公。”

“周公曰:‘何遲也?’”

“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

“而同年五月太公也來報政周公。”

“周公曰:‘何疾也?’”

“太公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爲也。’”

“周公在對比了齊魯的情況後,嘆道:‘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易近民,民必歸之。’”

“伯禽在魯國推行急進的改革,以周禮變革夷禮,而姜太公在齊國不急於以周變夷,而是從俗而治,簡化禮儀,基於伯禽跟姜太公的做法差異,周公判斷齊魯往後發展的趨勢,認爲將來魯國會北面事齊。”

“事實也的確如此。”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爲大國!”

“王綰之所以推行分封,便是想學姜太公,進行從俗而治。”

“進而讓民歸心。”

“王綰建議分封,其實是基於帝國統治的實際考量。”

“是基於時局而不得不爲之!”

“甚至於,爲了避免重蹈周朝覆轍,王綰應該其實還會建議,在幾十年後,也即民衆歸心之後,徹底廢除分封。”

“所以我才說,王綰建議的分封,跟儒生的不一樣。”

“儒生的建議是恢復周禮。”

“王綰是暫行分封,以便大秦安民收民。”

(本章完)

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55章 民!(求收藏)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
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55章 民!(求收藏)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