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

兩日後。

始皇的一道詔令立即明頒天下,張掛於咸陽城池四門。

熒惑守心從出現開始,天下大爲惶惶不安,多的是恐懼瀰漫,乃至皇帝詔書頒行,且明白曉諭其中道理,天下也爲之震撼。

令書曰:

大秦始皇帝特詔:朕定六國,一天下,結束數百年戰亂,而使天下兵戈止息,掃滅邊荒,使華夏族羣得以長存,行郡縣替代諸侯制,使華夏族羣裂土不再,內爭大戰從此止息,修馳道、掘川防、拓疆域、一文字、一度量衡,如此等等,實爲華夏一體昌盛大出於天下也!

然則。

數月前,天象異動,乃熒惑守心。

天下對天象拆解不斷。

有言,熒惑之執法使命與災難意涵,天下腹心必有動盪劫難,亦有言,熒惑復歸本廟而顯像,並非立刻降臨災難,而是對天下發出的另一種深刻警迅,流言種種,加之各方附會,便有了目前瀰漫天下的流言。

除此之外。

山東各地種種議論瀰漫,還不時爆出各種驚人預言。

然而國家之憂患,根本只在於民生。

千年萬年,無得例外。

夫朕即位之初,連歲大旱,天奪民生,秦人何爲?

秦人圖存,寧不與上天一爭乎!

今天下亂象怪誕層出不窮,朕不敢怠慢,決意與萬千庶民勠力同心,苦戰鏖兵,以大決國命之心,修人事以勝天。

大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冬。

這道詔令如同一道驚雷,在天下迅速傳播開來,在天下轟隆隆震盪着。

只是這道詔令剛頒行下去,巫覡良相公便立即帶着幾名巫師,進宮面見始皇去了。

始皇早就料到了這些,並未阻攔,讓良相公等人入了殿。

良相公年事已高,步履蹣跚,此時卻情緒高亢,高聲道:“陛下,臣費解,陛下爲何會頒發此等僥倖不當詔令,若是驚怒天神,大秦恐會面臨更大災禍,臣請陛下收回令書。”

與此同時。

其他巫師紛紛附和。

嬴政面色如常,面帶淺笑道:“良相公恐是理解有差,朕非是不敬天意,只是更注重人事。”

“此外。”

“朕乃皇帝,豈有收回之理?”

良相公固執道:“陛下謬矣,陛下之令書上對天,下對萬民,輕天意而重人事,本就背離了天心,眼下令書尚未傳至天下,陛下收回,臣尚可向上天祈求,寬緩陛下無心之失,若是陛下執意如此,恐真就驚怒了天神。”

“到時大秦恐就危矣。”

嬴政淡淡道:“老巫師此言差矣。”

“秦人興國,難道是天神之意?”

“非也。”

“秦人興國,唯秦人之力也。”

“夫當年天降大旱,朝中羣臣一心求祀,最終結果如何?老巫師可還記得?”

“天怒人怨以至釀成大災。”

“天下死傷無數。”

“朕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些流言。”

“東南風止,鶉首天哭,太白失舍,縮三盈一。”

“隴西天崩地裂,山陵倒潰,死人無算。天崩者,隕石雨也。地裂者,大地震也,山陵倒潰者,高山洪水與泥石流也。”

“當時這些流言散佈整個秦國,老秦人人心惶惶,全都無心莊稼。”

“然事實如何?”

“天降大旱,連歲不歇。”

“但也並非爾等預測的天崩地裂。”

“而即便如此,朕依舊相信爾等,然大旱兩年,諸位可爲秦國求得半點甘霖?”

良相公等人一時啞然。

嬴政冷哼一聲,從席上站起,漠然道:“也是從那時起,朕明白了一件事,民生之憂患,根本在水旱,千年萬年,無得例外,大旱之前,不解憂國之本,情有可原,畢竟世事難料,然諸位當時兩年過去,仍不識憂患之根本,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

“朕焉能再信爾等?”

“朕敢信。”

“但大秦萬千子民卻不能等死。”

“莫要怪朕不尊天意,實在是朕身在此位,務必要爲萬民考慮。”

“人事當爲重!!!”

良相公辯解道:“當年大旱之事,的確是臣等失策,然並非天意不當,只是臣等會錯天意,‘鶉首’是雍州秦地,‘鶉首天哭’,自然是秦國老霖成災,臣等拆解並未出錯,只是對於後續的‘太白失舍,縮三盈一’並未理解完全。”

“臣等當時目光只限秦地,並未放眼天下,從而有了誤判。”

“山陵倒潰者乃趙地。”

“秦趙同宗同源,因而天意指的是趙地將爆發山崩地裂,這後面都已靈驗。”

“陛下有所怨念,都是臣等出錯,非天之過也。”

“然正是因爲拆解出錯,誤了天意,才導致求雨不成,等到臣等理清一切,重新祈雨,天何嘗沒有降下甘霖?”

“這便已應驗天意之神妙。”

“容不得半點輕慢。”

聞言。嬴政冷冷一笑。

“天害人,不下雨,自古無對?”

“天害人,雨不歇,自古無對?”

“大秦連旱數年,是朕以大決國命之心,與上天一爭生路,帶領數百萬秦人大決水旱,這才使得涇水在秋種之時灌我田土,至於爾等求下的雨水已是到了秋末,田土早已灌溉完成,有無甘霖已無差別。”

“鯀(gun)禹時期,天降大水,神州沉淪,當時祈神之人可曾少過?”

“然大雨止歇?”

“未也。”

“最終是大禹帶着萬民疏通河渠,將汪洋引入大海,這才讓神州重現。”

“朕非是不敬天。”

“朕只是在敬天的同時,想多做一些人事。”

“誠然。”

“上天有好生之德。”

“但朕作爲皇帝,天下萬民皆爲朕的子民,朕若是一心只有祈神祭祀,等到真的天降災禍,豈非只能眼睜睜看着萬民等死?”

“神要祈,祀要祭。”

“但人事相關不能停。”

“朕欲在天下建立一套防災救災體系,在現有決通川防、疏浚河渠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讓天下遭至災禍時,不至於六神無主,更不至於無所作爲,朕欲廣修人事以爭生路。”

“朕知這樣做效果寥寥。”

“然朕即位三十幾年,對天下治理也有一番經驗,水災靠的是河渠疏浚,旱災靠的是打井,蟲災靠的是滅蟲,雪災靠的是清雪,朕能做的有限,只能盡一盡人事相關,至於天意,則依舊要靠諸位去溝通了。”

聽到嬴政油鹽不進的話,良相公氣的臉皮亂顫。

最終。

良相公只能怒聲道:“殿下你倒行逆施,一定會遭受上天懲罰的,大秦要被降臨災禍,陛下,你這是在害大秦啊。”

對於良相公的話,嬴政直接當沒有聽見。

他朝四周揮了揮手,淡漠道:“良相公年事已高,你們把良相公送下去歇息吧,以後若無朕的吩咐,巫師、相師、日者、星官等的求見,一律不見,他們既然誠心向天,那就當更加虔誠一點。”

“只對天!!!”

說完。

嬴政猛地拂袖。

示意四周宦官將這幾人送出去。

他其實本不欲向良相公等人解釋的,只是最終還是忌憚天意,因而還是多解釋了一番。

而且他心中其實門清。

良相公之所以勸阻,並非勸的是他詔書中的修人事以勝天,他們更多爭的是修人事沒有經過天意,此舉對於良相公等巫師而言,已經是極大的質疑跟否定了,他們自會感到驚慌。

嬴政擡起頭,望着白茫茫的天空,冷聲道:“天意?”

“這世上當真有天意嗎?”

“若真有天意,天下豈會有這麼多災多難?大秦爲天下做了這麼多,又豈會被降臨一個熒惑守心?”

“而且就算真有天意又何妨。”

“朕這次便再跟上天爭一爭,看看天意勝不勝得過人心!”

嬴政眼中閃過一抹戾色。

他重新坐回位置,翻開李斯的奏疏,仔細的查看起來。

另一邊。

始皇令書一出,咸陽議論紛紛。

有人認爲始皇這份令書有大不敬之嫌,也有人爲這份令書叫好,認爲大秦自來就不信什麼天意,而大秦之所以一統天下,靠的也不是天意,而是靠的秦人強悍無比的戰力,打天下如此,治天下依舊如此。

終究是靠人。

尤其是始皇舉例早年的大旱,更是讓不少秦人深以爲然,當時天下大旱,數年無雨,地方可謂各種祈神求雨都試遍了,依舊沒有求得半點雨,最終還是始皇力排衆議,帶領秦人決通涇水,引水入田,這才勉強制止旱災,然即便如此,那幾年秦國也是死傷慘重。

也不得不龜縮函谷關。

只不過跟秦人的認同相反,等這份令書傳至天下,卻引起了六地很多民衆驚慌。

因爲秦不敬天!

一時間。

本就形形色色流言不斷的關東,各種謠言讖語更是層出不窮。

而始皇的詔令,也出乎很多人意料。

儒家也好、六國貴族也罷,在聽聞始皇的令書後,也是徹底振奮起來,在各地散佈大量謠言,本就有些浮躁不安的關東,隱隱間變得越發動盪不安。

不過任由天下謠言散佈,秦廷都未曾再做過回覆。

彷彿那份令書便是最終告書。

令書頒行沒多久,李斯提出的防災救災制度,便映入到了朝臣眼中。

也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
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