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

嵇恆將酒壺放在案上,神色深邃道:“信自然有信的辦法,而且相較於其他,更容易平息。”

他並沒有遮遮掩掩的想法,直截了當道:“現在民間的確各種拆解不脛而走,然大多都只能算是各方附會,所謂的瀰漫天下的流言,也大多經不起推敲,自古以來,天道星象都掌握在廟宇之中,唯外界知曉的少之又少。”

“雖然目前咸陽城中的風向大多認爲這是上天執法星對大秦的警示,城中也充斥着上天將有災難將要降臨大秦,但據我所知,這次天象分野在於古九州之豫州,那未嘗不能變爲是上天執法星對大秦的客人,否則熒惑如何不在西方七宿出現,而獨獨在中原心宿出現?”

“就是因中原六國貴族最多,復辟者最多。”

“這未嘗不能變爲是上天對復辟者的不滿。”

聞言。

嬴政目光微異。

這種說法倒是頗爲新奇。

而且也的確有幾分道理,天象分野落在故韓魏北楚等地,並非落在秦地,只是大秦一統天下之後,他的心中只有天下,也早已將天下土地視爲秦地,但經過嵇恆這麼一說,也是當即反應過來,大秦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將此等兇象化爲吉象。

嬴政在心中暗暗盤算着。

嵇恆並未就此停下,他緩緩站起身子,望着漆黑的夜色,淡漠道:“天下最擅長拆解的陰陽家,日者都在朝廷控制之下,大秦完全可以如法炮製,編一首破解此等伎倆的詩謠。”

“熒惑守心,法星顯身。”

“幽幽晦冥,火以濟陰。”

“郡縣天道,地何以分?”

“唯災唯劫,盡在世萌!”

聽到嵇恆編出的詩謠,嬴政目光越發明亮了。

這首詩謠很是精妙。

火以濟陰,秦爲水德陰平,熒惑屬火,不是水火相濟嗎?

水火相濟,不是氣勢更盛?

最後一句,更是點睛之筆,現在天下驚慌的是災劫會落到尋常黔首身上,而這一句卻是直接把所謂的災劫,落到了世襲世萌的貴族身上。

民衆若是聽聞了這些拆解,只要稍微引動一下,便會紛紛轉頭咒罵六國貴族害民,到時他再頒發政令,鼓勵地方郡縣舉發貴族逃匿者線索,誰不舉發六國貴族便殺誰,同時明令行連坐之法,到時六國貴族豈不震恐難安?

到那時。

原本可能出現的天下動盪,恐還會因此成爲秦之助力。

一念至此。

嬴政的心神徹底安定下來。

隨即。

他目光凝重的看向嵇恆,越發感覺嵇恆深不可測了,嵇恆對這些事似乎知曉的太多了,也看的太過清楚明瞭,熒惑守心之事,就算是朝廷重臣,都避之不及,想不到什麼好的解決之策,但嵇恆卻不然,他彷彿早就想好了如何解決。

如此謀算實在駭人。

哪怕是嬴政都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嵇恆太聰穎了。

聰明到讓人有些害怕。

彷彿世間任何事都難不倒嵇恆,都能爲他輕鬆找到化解之法。

嬴政同樣從席上站起。

他沉聲道:“你讓朕有些害怕。”

嵇恆輕笑一聲,眼中露出一抹揶揄,淡淡道:“或許會有點,畢竟在當今這個神鬼數術的時代,能夠輕易的扭轉天下輿論,的確有些讓人不寒而慄,但其實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罷了。”

“當局者迷?”嬴政蹙眉。

嵇恆負手而立,目光平和道:“的確是當局者迷,你身處天下洪流旋渦,而且還位於這股洪流旋渦的中央,哪怕你再能保持鎮定,也終究會爲這股洪流影響。”

“這也是必然的。”

“在天下的這幅棋盤中,一旦入了局,便會身在局中不知局。”

“眼下你在局中。”

“我嵇恆同樣身處局中。”

“只是你處於旋渦中央,而我處於棋盤邊緣。”

“你我兩人看到的風景不同。”

聽着嵇恆的話,嬴政若有所思。

他並未打斷。

而是在一旁安靜的聽着。

嵇恆緩緩道:“世人大多愚昧無知,也大多人云亦云,從古至今,世上一直迷信神鬼之說,但有些裝神弄鬼,陰陽神秘之說,其實只是世人的無可奈何,一種在現實之外尋求另外的寄託罷了,這其實是人之常情,甚至人人都不能避免。”

“世人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對所謂的陰陽神秘之說,也大多在心中有所相信。”

“但世間真有神鬼嗎?”

“其實大多數人心中都有答案。”

“然就算是權擁天下的你,尚且會篤信陰陽五行之學,制定開國典章時,更是讓儒生替你弄出那麼多標新立異的東西,這其實同樣也蘊含着你心中的寄託。”

“皇帝尚且如此,又何況常人?”

“自會更甚。”

“只是.”嵇恆輕嘆一聲,眼中帶着幾分惆悵,緩緩道:“用編造歌謠破解所謂的祖龍死,天下地分,以及所謂嫁禍世萌的流言,未嘗不能算是下流手法,長此以往,大秦新政不也淪爲了下三濫了,這跟商鞅變法立下的‘信’豈非完全背馳了。”

“久而久之。”

“秦還會是秦人心中的大秦嗎?”

嵇恆的聲音並不大。

卻振聾發聵。

嬴政也不由默然了一陣。

商鞅立的是信嗎?不是,更多的是求實、務真。

這也是秦國有別於天下諸侯的地方。

甚至於當時商鞅對所謂的鬼神嗤之以鼻,更是不惜大肆打壓,在商鞅看來,所謂的神靈,不過是人的念頭所化,世人供奉的神靈,之所以能讓人敬畏,只是衆人下意識將自己經歷的事代入罷了,然後將其中的好壞,跟神靈產生對應罷了。

這也是爲何,天下過去都親近方士,唯秦禁止方士入宮。

這其實跟商鞅也有不小的淵源。 嬴政看着嵇恆,好奇的問道:“你究竟想說什麼?難道朕不信就能改變天下?天下若真能隨朕一念改變,天下又豈會出現這麼多紛紜?”

嵇恆搖搖頭,平靜道:“不一樣的。”

“始皇你還是沒有明白,秦跟過去天下的不同,或者說商鞅給秦奠定的基礎,本就跟世俗背馳,大秦就算再有意融入世俗,有意的交好舊制,但骨子裡兩者本就相悖,繼續走所謂的求同存異,只會讓大秦越發迷失,最終也定會爲秦人拋棄。”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這纔是大秦要走的路。”

“一條跟過去天下完全不同的路,一條更注重求真務實,更在乎實際感受跟實際收穫的路,而非是繼續尊着一些迷信陳腐的舊思想。”

“破而後立。”

“大秦需要借這次的熒惑守心,建立一套有別過去的思想。”

“重建一套獨屬於大秦的思想,而非繼續沿襲着過去的舊思想,若是繼續任由舊思想當道,就算始皇你將儒家趕出了朝堂,將方士、陰陽家徹底收爲己用,最終大秦依舊會變成舊思想的模樣,因爲大秦是在破舊的基礎上建立的,如果不能繼續,那便意味着失敗。”

“失敗就意味着被反攻清算,那也註定大秦會滅亡。”

“而且會消亡的無比慘烈。”

“或許始皇你並不在意,後世將你寫作暴君,寫成虎狼,但你所建立的大秦,卻是會成爲日後天下的反例,併爲世人長久唾棄,甚至是.”

“遺忘!!!”

嬴政沉默了。

只是呼吸略微有些加重。

嵇恆沒有再說。

也沒有繼續說的必要。

嬴政很多事其實是看的清楚的,也早就看明白了,只是心中始終存着一些僥倖,但大秦是不能心存僥倖的。

破而後立。

破滅了舊制,必須建立新制。

大秦在制度上做了很多創新,但在思想方面卻無半點建樹,甚至還因此捨棄了很多原有的特性,思想方面一旦沒有新的確立,舊思想依舊大行其道,註定會將不同於天下其他地方的秦人蠶食殆盡,到時大秦離覆滅也就是時間早晚罷了。

嬴政沉思着。

他之前未嘗沒有想過。

不然也不會對扶蘇這麼不滿,甚至有意將儒家驅逐出朝堂,但隨着身體欠安,加之精力大不如前,他漸漸放棄了這個想法,而且他的確不知該爲大秦建立一個怎樣的新思想,最終他選擇了妥協,甚至有意的開始引導儒生提出的天人感應。

爲的便是鞏固大秦的統治。

良久。

嬴政回身平靜的道:“你認爲朕還有那個時間嗎?”

嵇恆搖頭道:“沒有。”

“思想方面的改變非一朝一夕,不過大秦對儒生提出的天人感應,雖然也在有意的使用,但並未那麼明目張膽,因而還有改變的機會,若是等到舊思想凝成的天人感應,在天下徹底形成風潮,甚至爲世人所接受,那一切都晚了。”

嬴政看着嵇恆,好奇道:“你對天人感應就這麼不喜?”

嵇恆面露遲疑,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沉聲道:“所謂的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其實重點都在於一點,便是對天象的最終解釋權,這也是從古至今,爲何歷朝歷代都要將天象視爲禁忌,唯有帝王才能去觸及。”

“只是.”

嵇恆嘴角露出一抹輕蔑,淡淡道:“這個最終解釋權的歸屬,真的是在所謂的帝王手中嗎?”

“我知曉朝廷有相關的官署,這個官署的官職便是負責觀察天象,來解釋天象的吉凶,所以就始皇你自身看來,天象好壞的最終解釋權是在自己手中,但始皇你當真對這些天象有了解嗎?”

“終究也只是道聽途說。”

“然這些陰陽家、冕官、日者,他們真會對你說實話?”

一語落下。

嬴政眼神變得十分冷冽。

他冷聲道:“你這是什麼意思?他們敢在這些事情上欺瞞朕?”

“爲何不敢呢?”嵇恆似笑非笑道:“始皇你難道就不感覺奇怪,我爲何對熒惑守心這麼鎮定,不僅能早早想出對策,甚至是還能猜到最近幾月還會有其他流言出現?”

“其中都是有原因的。”

“只不過這些真相都爲人隱藏了。”

嬴政臉色很是難看。

嵇恆心中暗暗輕嘆一聲。

他過去其實也沒有想到那些冕官、日者會這麼膽大包天,但只從知曉西漢末年劉歆的做法後,他也是當即就明白了,這些陰陽家、觀察天象的,其實很早就摸清了天象的規律,甚至還總結出了一定的出現規律,只是他們是不會告訴王迪的。

越是對天文學在行的人,越會對皇帝保守秘密。

因爲他們要靠這些天象變化去嚇唬皇帝。

看,你又失德了。

看,這是上天在警示你呢。

這些人掌握着天象的最終解釋權,因而表面提心吊膽的去稟告皇帝,但內心其實一直在得意竊喜,甚至還能很嚴肅的批評皇帝,這豈不快哉?

西漢末年的劉歆,都能大致算出日食月食得規律,秦只比西漢末早一兩百年,大秦的這些陰陽家又豈會摸不透天象的規律?只是藉着天象自重罷了。

現在天下雖也迷信鬼神,也相信什麼上天警示、占卜預言、讖緯之學,但畢竟還沒有經過漢朝‘白虎觀會議’影響,也沒有徹底相信天人感應,世人還能懷疑天象,還能對天象各抒己見,若是任由這股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的風潮繼續,早晚有一天,秦會變成跟後世朝代一樣。

真到了那時,就徹底無力迴天了。

也沒有辦法改變了。

因爲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也早已爲世人接受,而在漢朝‘白虎觀會議’之後,讖緯之學便深深的影響着華夏,這種影響即便是到了現代,依舊存在,甚至一直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這不是嵇恆想見到的。

他也不希望天下再走回‘老路’。

“所以這天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嬴政問道。

嵇恆輕笑一聲,搖頭道:“真相真的重要嗎?若是僅你一人知曉,又能改變什麼呢?人云亦云,假話說的多了,很多人都會信以爲真,你知道了真相,但秦二世,秦三世呢?只要不把這舊思想的土壤給剷除掉,這讖緯之學依舊會吞噬掉大秦。”

“這就是你等我的目的。”嬴政陰翳的看着嵇恆。

嵇恆笑着點了點頭。

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36章 孤臣!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
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36章 孤臣!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