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

在扶蘇的攙扶下,杜赫這才緩緩直起身。

他神色哀愁道:“老臣這一段時間,的確感覺殿下對我等有些疏遠了,臣不知跟這位‘鍾先生’是否有關係,亦或者殿下是對我等生出了不滿,只是老臣心中實在是惶恐。”

計然也跟着道:“臣知曉上次跟殿下政見產生了分歧,只是朝堂政事,有分歧本就尋常,臣實在想不通,爲何殿下會對臣等越來越冷漠,臣驚慌。”

御史德也跟着開口。

在前面幾人開口後,其餘幾人也陸續開口。

無一例外。

話裡話外都表露着唏噓跟哀色。

彷彿扶蘇真做了什麼對不起他們的事。

扶蘇苦笑一聲,很是無奈道:“諸位大臣實在誤會扶蘇了,諸位對大秦的功業足以彪炳千秋,非歲月能抹殺,我扶蘇何以敢輕慢諸位?扶蘇本就一乳臭小子,過往就因政見分歧,爲陛下不喜,又豈會再因政見而跟諸位背離?”

“諸位都是大秦開國功臣,也都是扶蘇的長輩。”

“於情於理,都是扶蘇需依仗的存在,也都是扶蘇學習的對象,扶蘇哪敢對諸位生出不滿,更何談對諸位生出疏遠?扶蘇也全然沒有道理這麼做。”

“方纔聽到諸位如此說,扶蘇同樣心中一驚。”

“因爲這實在不是扶蘇之意。”

“扶蘇深感不安。”

“只是回頭想想,扶蘇的確有很多做的不盡人意,也因爲行政能力缺乏,往往做事相對武斷,也很少顧及跟推敲細節,所以這顯得有些疏遠。”

“這是扶蘇之過也。”

說着。

扶蘇朝杜赫等人躬身致歉。

一旁,張蒼雙眸微微張大,朝着扶蘇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一抹淺笑,但很快就收斂起來,臉上並未露出任何神色,彷彿並未發生過。

見扶蘇致歉,杜赫等人自不敢受,連忙伸手將扶蘇扶起。

在幾番禮讓之下,扶蘇這才直起身。

他面色沉靜,滿眼憂國憂民之色,緩緩道:“我不知諸位究竟是如何看待扶蘇,但在扶蘇心中,從未猜忌過諸位,也一直對諸位很是尊敬。”

“至於疏遠更是無從談起。”

“我知曉自己近來變化很大,主要是扶蘇開始接手政事,從最開始的天真爛漫,逐漸認識到了大秦國政之艱難,所以心態的確有了不小改變,過往扶蘇少不更事,自是鬧出了一些笑話,過去也是讓諸位見笑了。”

說着。

扶蘇也笑了起來。

似乎對過往的事已完全釋然了。

隨即。

扶蘇笑容一收,面色變得嚴肅。

他凝聲道:“至於外界傳言的,我扶蘇有意疏遠六地之客臣,這實在是荒謬,我扶蘇一直以來秉持的觀念就是治中國者,海納爲本,又豈會因目下的困難而就此放棄?”

“這非扶蘇之作爲。”

“我不知外界爲何有此荒誕言論,但這個言論的確是錯誤的。”

“而且大錯特錯!”

“荒謬至極。”

“當初我向陛下建議施行‘官山海’之策,若是我真有此心,又豈會讓各官署挑選合適官吏任職,而且對關東官吏挑選不加限制?計然你爲官市丞,是知曉錢糧之重要的,如此重要的事,我若是真有私心,或者真有己見,又豈會不把錢糧牢牢抓在自己信任的人手中?”

“而我選擇的是任賢爲用。”

“只要他們能勝任此職,便可予以重任。”

“期間還對廷尉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蒙毅跟我私交慎篤,但在那次的風波中,我又豈有爲蒙毅開脫過一句?可曾對被降職、去職的官員進行過一次求情?”

“未曾。”

“我扶蘇是一視同仁!”

“關東也好、關中也罷,都是大秦子民,何來異同一說?”

“誠然。”

“我的確說過新老秦人之分。”

“而這個問題也的確顯著存在,雖諸位口上不說,但秦地爲老秦人,六地爲新秦人的說法,一直在天下風行,甚至爲天下人認可,在我看來,原因便在於不公,而不公的根源便在於朝廷的對老秦人始終存在着虧欠。”

“所以.”

“我扶蘇後面致力於解決軍功爵功賞。”

“爲的不是其他,爲的是能讓天下真正抹平差異,實現真正的天下公正!”

“我扶蘇何錯之有?”

扶蘇的話擲地有聲、鏗鏘有力。

杜赫等人竟皆沉默,目光閃爍,不知在想着什麼。

只是看向扶蘇的眼神越來的陰翳。

連帶着。

看張蒼的眼神也帶着幾分不善。

張蒼自是直接無視了。

扶蘇神色如常,繼續道:“至於諸位心中疑惑的我疏遠客臣,這更是出奇的可笑,當初事務府籌建,諸位可還記得入選我事務府的官員,其中大多是六地官吏,我若是當真疏遠客臣,當初爲何要將這些人挑選入內?”

“我跟這些官吏從未蒙面,也未曾有過書信往來,甚至在此之前,若非張蒼引薦,我根本就不知曉有這些人存在,然即便如此,我扶蘇依舊將這些人納入了事務府。”

“原因是何?”

“便是因爲扶蘇知曉,唯有讓天下之士爲秦所用,大秦才能安度危機穩定大局,才能使大秦在目前形勢下不衰頹,這纔是大秦過往強盛之根本也。”

“所以疏遠客臣完全是無稽之談。”

“正如當年李丞相在《諫逐客書》上所言:‘今逐客以資敵國,內空虛而外積怨,損民而益仇,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我扶蘇又豈會不明這個道理?”

“只是不知是扶蘇的錯覺,還是扶蘇的誤判,現在的朝堂,倒是越來越有‘逐客’後的氣象了,關東之士似乎很難得到晉升機會,而關中的官員卻能輕而易舉的被調到關東,這似已有了李丞相書中所言的‘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之象。”

“扶蘇很是費解。”

“天地之廣闊也,治道之博大也。”

“大秦一統六合八荒,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現在整個天下都是大秦的國土,所有的子民都是大秦的子民,大秦爲何會出現眼下的這個狀況,難道自天下一統之後,大秦的人才便只出現在關中,在朝堂?”

“不當是在天下萬方嗎?”

“而且”

扶蘇話語頓了一下,淡淡的掃了杜赫等人幾眼,冷笑道:“相較於關東之士,諸位入秦多年,在關東之士心中,諸位恐纔是‘秦人’,而關東之士纔算得上所謂的客臣。”

“所以疏遠客臣完全是無的放矢。”

“毫無依據。”

聽到扶蘇這殺人誅心的話,杜赫等人臉色騰的大變。

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原本是他們在算計扶蘇,結果到頭來,反被扶蘇給陰了一把,扶蘇這一番言語下來,反把他們變成了一個疏遠客臣之人。

這又豈是他們能抗下的?

杜赫臉色鐵青,連忙道:“殿下言重了。”“天下一統後,我等皆是大秦臣民,何來客臣、主臣之說?而且之所以關中官吏更爲朝廷信任,也是有不少現實原因,一來六地反叛意識較強,朝廷對關東控制力不足,需要用關中子弟來加強管理。”

“二來大秦奉行的是法制,關東之士法制觀念淡薄,讓其身居高位,恐會重蹈昔日呂不韋等人後程,加之天下剛剛一統,需要的是穩定,關中子民知根知底,因而更容易得到信任。”

“這非是我等之過失,而是時勢使然也。”

杜赫臉色蒼白的辯解着。

只是臉色出奇的難看,他又如何察覺不到,扶蘇話裡的反擊。

扶蘇對他們的厭惡,根本就沒有掩飾,就這麼直白的說了出來,甚至直接將他們當作爲‘疏客’的根源。

但杜赫也清楚。

繼續拿‘疏客’去針對扶蘇,已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還會被扶蘇反過來針對,而且就實而言,扶蘇的話明顯更得人心,也更容易贏得天下士人好感,杜赫自不會繼續下去。

只是杜赫也很心驚。

扶蘇聽聞到消息的時間定然不長,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好應付之策,這屬實是太過驚人了。

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而且從始至終,無論自己如何引誘,扶蘇都始終不上當,堅決不承認自己存在疏遠‘客臣’的事,反而一個勁的給自己邀功,給自己正名,種種跡象看來,扶蘇都不像是不諳政事的人,反而更像是浸淫已久的老狐狸。

隨即。

杜赫就暗暗搖了搖頭。

這絕不可能是扶蘇自己想出來的。

他對扶蘇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既然不是扶蘇,那便只可能是張蒼了。

想到這。

杜赫目光明顯陰翳不少。

他知道自己過去小瞧這個胖子了,這人並沒有外表看起來的憨厚,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狡詐之徒,但張蒼作爲荀子之徒,有這樣的才能,似乎也並不足爲奇。

只是自己大意了。

而且朝堂上很多人都小瞧了張蒼。

這人不簡單。

這時。

扶蘇若有所思道:“原來如此,多謝杜少府告知。”

杜赫臉上擠出一抹笑容,只是比哭還難看,他的嗓音已有些沙啞,淡淡道:“這或許的確是存在一些誤會,殿下過去對政事瞭解不深,因而有了誤解,臣也是沒有考慮周全。”

“請殿下寬恕。”

扶蘇笑着道:“若非少府指點,扶蘇恐還沒有意識到呢,少府何錯之有?”

“只是少府眼下可還有事要告訴?”

“若是沒有,我這邊還有一些政事要處理,恐就不能繼續跟少府深談了。”

扶蘇直接開始逐客。

杜赫目光一凝。

他卻是沒有再出頭,只是目光冷漠的移向了閻樂。

見杜赫看向自己,閻樂當即臉一黑。

他自是明白杜赫的心思。

前面杜赫在扶蘇面前出了醜,不願再繼續出頭,所以想讓自己開口,但他又如何看不出,扶蘇顯然是提前就做好了應對,自己這問出來,多半要爲扶蘇嫉恨。

他實在有些不願。

閻樂低垂着頭,不去面對杜赫目光。

見狀。

計然冷笑一聲。

他笑着看向閻樂,一副爲閻樂考慮的面色,開口道:“方纔來的路上,我們遇到咸陽令,咸陽令似乎說有事想向殿下求證,只是咸陽令第一次見殿下,難免有些緊張,所以一時不敢開口。”

“閻樂。”

“把心中想問的問出來吧。”

“殿下就在這,有什麼事,殿下都能爲你解答。”

“說吧!”

其他官員也紛紛開口。

“閻樂,還不抓緊機會,莫要讓殿下久等。”

“沒聽到殿下說嗎?殿下的時間寶貴着哩,豈容你在這浪費,快點說!”

“.”

聽着衆人的催促,閻樂漲紅了臉。

若非他人微言輕,不然定要當面頂回去,這些朝臣實在非人哉,他怎麼說也是出力最多的人,結果這些人竟全然不在乎自己死活。

真是豈有此理。

閻樂心中也是一陣惱怒。

他已在心中暗暗發誓,不要給他找到機會,不然他定要將今日之憋屈,千倍萬倍的報復回來,還有扶蘇,他同樣不會放過。

只是他現在同樣清楚。

眼下大局爲重。

唯有將扶蘇徹底拉下去,胡亥纔有上位的機會,而他也纔有一步登天的可能,爲了日後的榮華富貴,爲了日後的飛黃騰達,他最終還是將這口怨氣嚥了下去。

他擡起頭,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朝扶蘇跟四周朝臣拱手道:“下官前面太過激動,一時失了心神,也沒了分寸,還請殿下跟各位長吏見諒。”

“臣的確心中有一些疑問。”

“這次城中流言風行,而臣作爲咸陽令,更爲關心的其實是另一件事。”

“便是這位‘鍾先生’的身份。”

“目前就臣查到的信息來看,他的戶籍並不在關中,也似乎一直是以‘亡人’的形式,居住生活在城中,只是按大秦律令,這種情況是不當出現的。”

“臣既知曉了此事,卻是需將此事查明。”

“只是此人跟殿下關係莫逆,而其居住之所,似有宮中侍從阻攔,因而臣這才斗膽前來取證。”

“想知曉此人的真正身份。”

“還請殿下成全。”

“閻樂拜謝。”

說完。

閻樂怕扶蘇嫉恨,當場跪了下去。

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36章 孤臣!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01章 爭鋒!(二)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82章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
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36章 孤臣!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01章 爭鋒!(二)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82章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