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

咸陽宮。

僅過了一天,嬴政就召見了李斯跟馮去疾兩位丞相。

殿內。

君臣三人相視而坐。

嬴政平靜的看着兩位重臣,緩緩道:“朕聽說扶蘇這幾日召見了你們,還因此定下了一些事情,可有此事?”

李斯心神一緊,不敢有任何怠慢,連忙道:“陛下明鑑。”

“殿下的確召見過我們,也同我們商議了一些事情,然臣等只是就事論事,並無其他心思。”

嬴政笑了笑,拂袖道:“朕沒有怪罪之意,朕只是想知道,你們商議出了什麼?也想知道你們對這個所謂的商議結果有何看法。”

李斯跟馮去疾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一抹猶豫。

良久。

李斯作揖道:“回陛下。”

“殿下有心解決軍功爵制下的積弊,並提出用其他的辦法來兌現田宅功賞,其中主要有三,分別是入學、爲吏跟賜氏。”

“臣認爲殿下高瞻遠矚,這些建議也很有啓發性。”

“臣等實在佩服。”

嬴政冷笑一聲,淡淡道:“這種糊弄話就不用說給朕聽了,朕問的是你們對這建議的具體看法。”

“朕要聽你們的心裡話。”

聞言。

李斯跟馮去疾目光微凝。

他們一時有些拿捏不定始皇的心思。

不過他們對扶蘇提出的建議,的確心中頗有一番看法。

在遲疑了一陣後,李斯率先開口了。

李斯道:“臣認爲殿下的建議看似有獨到之處,實則執行下去困難重重,而且有些脫離實際,並不會真那麼面面俱到。”

“而且殿下的建議,所覆蓋的羣體過於寬泛,後續的事情其實很難預料。”

“臣有所擔心。”

嬴政點了點頭。

他問道:“具體說說看。”

見始皇沒有動怒,李斯心中微定。

他知曉始皇對扶蘇的建議,也並沒有那麼認可

李斯道:“殿下的主意立足於軍隊,然軍隊乃大秦根本,其實是不能輕易變動的,一旦這三條政令頒發下去,對軍隊的影響可謂巨大。”

“一來,這是以犧牲軍隊數量爲代價的。”

“軍中士卒固然是有了更多選擇,但同時朝廷也當注意到,此舉一經頒發,軍中的軍心甚至會由此動搖,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爲這些政策並不僅僅影響軍隊,還會影響到六國餘孽跟天下士人,到時軍隊數量減少,恐難以支撐新政推行。”

“若是關東反覆,朝廷兵力恐還會捉襟見肘。”

“臣對此並不看好。”

這時。

馮去疾也開口道:“啓稟陛下,臣對此也有一些看法。”

“殿下似低估了老秦人對田地的熱衷,也低估了秦人對留守關中故地的渴望,想讓老秦人這麼輕易的背井離鄉,臣認爲僅僅提供入學跟爲吏兩個資格,恐根本不夠。”

“或許正是因爲考慮到了這些。”

“殿下才轉頭又補充了一個賜氏,但這注定只是虛名,大秦向來務實,恐效果寥寥,反對會激起士人跟六國餘孽對朝廷的怨恨,相較而言,臣認爲此舉有些欠妥,甚至是弊大於利。”

“另外。”

“朝廷若正式頒發詔令,這無疑是直接向軍中表明瞭一件事。”

“朝廷無力兌現功賞。”

“這在臣看來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而且軍中士卒的態度也會變得很難以琢磨。”

“臣認爲實在有些冒險。”

“或許軍中一些識時務的士卒能體諒朝廷的難處,但這些的士卒註定是少數,若是因此激起了軍中士卒的不滿,到時反倒會弄巧成拙,將原本還算穩固的軍心,徹底給崩毀掉。”

“另則。”

“朝廷此舉無疑也敗壞了自己的威信。”

“不立信,何以讓人信服?”

“就算朝廷給出瞭解決之策,但軍中又有多少人會信服?又有多少士卒真相信朝天宮會准許他們的子弟上學,也會同意讓他們去關東爲吏?”

“這其實都是極大的隱患。”

“人不信不立,事無信不成。”

“朝廷通過敗壞自己既有的信用,妄圖讓士卒去接受另一件事,這本就有些強人所難,臣對此並不是很好看。”

馮去疾也表露了自己的態度。

他跟李斯的看法一樣,扶蘇的觀點過於理想化了。

也過於想當然了。

但治國講求的是腳踏實地,講究的是立足根本,僅靠一些奇思妙想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甚至只會加劇問題。

扶蘇的建議固然很有新意。

卻是低估了軍隊的接受能力以及對天下的影響。

但這兩者都是不能忽略的。

而且一旦給士卒另外的選擇,到時軍隊的士卒又會秉持怎樣的看法?就算勉強挽回了軍心,但若是關東發生了叛亂,朝廷又當如何去處置,最終依舊還是要靠軍隊。

但那時的士卒還願意去打仗嗎?

還願意去平亂嗎?

這其實都是一個未知數。

過去的大秦軍隊,從來只做一件事,就是打仗。

現在軍隊有了另外的去處,那對士氣的影響,可就實在難料了。

李斯繼續道:“正如馮丞相所說,朝廷想要頒佈這些政令,必須要取信於軍,此外也要向世人表露出朝廷的態度,但賜氏之後,朝廷恐會跟天下的士人生出嫌隙,到時有多少士人願意爲秦效力?願意替大秦去擔任各初級學室的夫子?”

“大軍士卒數量高達百萬。”

“一旦朝廷樹立了威信,定然會有很多人動心,到時朝廷又哪去提供那麼多官職?”

“這些都是朝廷需要去解決的。”

“也必須解決的。”

“但這些事情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根本不是當下朝廷能夠給出的,殿下此舉看似在替朝廷減輕負擔,實則只會加劇朝廷的損耗,甚至很可能會得不償失。”

“加劇天下的動亂。”

“臣認爲殿下之法並不可取。”

隨即。

李斯也感覺自己似說的有些重了,又連忙開口道:“然殿下之法若是真的能推行下去,對大秦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僅能擴寬軍功爵制的功賞範圍,還能讓朝廷對天下爵位的授予情況進行一定的摸查,這些年關東的爵位情況,一直相對模糊。”

“通過此法,確實能摸清楚一些狀況。”

“此外。”

“這些辦法若是真的得行。”

“關東跟關中之間的隔閡,也會不斷地減少,正如殿下所說,天下之所以一直有着新老秦人之分,便在於存在着不公,一旦這些政策落實下去,原本的不公被抹平,那大秦治下,將再無新老秦人之分,全都是大秦子民。”

“另外,六國貴族跟士人也將徹底跌落泥潭,再沒有復起的機會,只是這同樣也會導致六國餘孽跟反秦的那部分士人,對朝廷怨恨加深,到時天下定會陷入到動盪之中。”

嬴政靜靜地聽着,並沒有任何開口。

見狀。

馮去疾又道:“依臣之見,殿下之意恐是想補充關東秦人進入秦軍,但關東秦人畢竟比不過老秦人,他們也未必會對帝國忠誠。”

“這幾年軍隊是不能亂的。”

“如若不然,想要填補軍隊的空缺,唯有停下一些大工程,用以釋放一定的人口,而後讓這些釋放出來的人口進填補到軍中,只是這部分人本就疲憊,又被安排去戍邊,恐會對朝廷怨聲載道,臣正是考慮到這些,纔對殿下之法很不看好。”

“臣認爲殿下的主意實在欠妥。”

李斯跟馮去疾都直接了當的說明了自己的意見。

他們對此並不看好。

也並不認同。

當初之所以不對扶蘇直說,只是扶蘇初爲儲君,又是第一次召見羣臣,他們多少也要顧及一些扶蘇的顏面,而且他們心中很清楚,無論扶蘇說的再天花亂墜,無論能說動多少朝臣,但最終的決定權都不在扶蘇,也不在他們身上。

而是在陛下身上。

只要陛下不鬆口,這些政策就推不了。

他們從始至終都只需將其中利弊給陛下說清楚。

這一點。

兩人是心知肚明。

跟扶蘇的兩次會面,更多的是加深彼此間的接觸認識。

聽完李斯跟馮去疾的話,嬴政也微微頷首,扶蘇的確考慮的有些片面了,只看到了執行的好處,並沒有看到執行的難度,以及執行後對天下的影響情況。

扶蘇考慮不到,但李斯等人卻要考慮。

他們也必須要考慮周全。

但扶蘇告訴給李斯他們的未嘗又是全部。

嬴政看向案上,將其中一份竹簡遞給了一旁的宦官,宦官當即會意,伸手接過竹簡,將這份竹簡送到了李斯兩人身邊。

見狀。

李斯也連忙起身接下。

馮去疾此時也從席上站起,挪動身子去到了李斯案几旁,兩人目不轉睛的將這份竹簡內容看完,等全部看完,眼中不僅露出一抹異色。

馮去疾驚疑道:“陛下,臣斗膽,這份奏疏是出自何人之手?”

嬴政笑了笑道:“正是扶蘇。”

聞言。

李斯跟馮去疾目光微異。

因爲這份竹簡上面的內容跟扶蘇昨日說的不同。

甚至差別不小。

兩人對視一眼,隨即都面露苦笑。

他們到這時哪裡還不明白,扶蘇對他們說的恐是有所保留,甚至是刻意將一些事情誇大,用以觀察他們的反應,實則扶蘇內心早就清楚這些政策的利弊,也早就做出了相應的應對,只是並沒有把實情對他們說出。

他們認爲自己跟扶蘇的見面是爲了加深印象,但對扶蘇而言未嘗不是這樣。

想到這。

兩人心中也深感唏噓。

這跟他們印象中的扶蘇已判若兩人。

心思之深實在令人悚然。

李斯拱手道:“前面是臣等小看殿下了,殿下考慮的很周全,並沒有想直接對秦軍頒發政令,而是立足於軍中將領,通過對軍中將領做出一定的變動,進而改變當下的軍中情況,並藉此來試探軍中的反應,若是軍中反應並不強烈,纔會逐漸拓展至全軍。”

“殿下大才。”

李斯忍不住稱讚了一聲。

這份奏疏上也寫了‘入學’‘爲吏’‘賜氏’,但卻是提出了分批次,首先從軍中將領開始,非是從將軍等要職,而是底層的百將、五百主,二五百主等軍職不算高,但數量卻相對較多的軍官出發,對這些軍官提出轉職。

要麼直接退出軍隊,獲得子弟入學資格。

要麼轉職爲地方官吏。

同時。

沒有氏的朝廷會予以賜氏。

通過所謂的轉職,將‘上造’‘簪嫋’等爵位的軍官,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理,而且相對模糊化,並不會那麼直愣的告訴給軍隊,如此既保證了軍隊底層軍官的流動,還解決了一定功賞問題,此外因爲是分批次,也不會導致軍隊戰力下降太多。

悄無聲息的達成了目的。

手段極其高明。

另外。

種種舉措都侷限在了軍中。

並不會爲外界知曉。

就算六國貴族跟士人知曉,也並不會想太多,但等到朝廷的動作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獲得氏的士卒定會不斷增加,同時通過對關東士卒的徵發,也會漸漸影響到關東,通過這種悄無聲息的的辦法,將功賞問題逐漸解決。

到那時。

大事已定,不容置更。

嬴政看向李斯跟馮去疾,再度問道:“現在你們認爲如何?”

李斯道:“臣認爲此策大善。”

“最初對軍隊的影響最多就幾萬人,只是幾萬人的轉職,而且還有多種選擇,對朝廷的壓力並不是很大,而且因爲用的是‘轉職’,也不會引起太多人關注跟警惕,反倒能很好的落實下去,此外日後就算補充了關東秦人,這些關東士卒大多從底層做起,數量也不會太多,對軍隊影響也不會太大。”

“總體而言可爲上策。”

馮去疾也笑着道:“不僅如此。”

“胡亥公子在南海的遭遇,恐跟軍中將領生出異心有關,上面的將軍不易大動,但將下面的一些小將領給替換掉,卻是能有效減少軍隊的不穩定因素,對軍隊穩定大有裨益。”

“此策十分高明。”

聞言。

嬴政也露出了滿意的笑。

他沉聲道:“既然你們都沒有建議,那就按扶蘇心意做吧。”

“陛下英明。”李斯跟馮去疾齊聲道。

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
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