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

隨着又一場三日後的宴會,扶蘇已將關東、關中大部分官員都見了一面,也將朝堂接下來的動作告訴給了百官。

十日後。

就在城中依舊好奇,扶蘇兩次宴請所爲何事時,一道告書,就這麼明晃晃的張貼在了城中。

看完告書內容。

城中原本好奇的市人,也當即知曉之前發生了什麼。

陛下意欲在關東設立幾個經濟特區。

不過什麼是經濟特區,這特區具體要做什麼,告書上泄露出的有用信息其實很少,還需日後公佈。

西城。

城中的告書,也傳至了嵇恆之耳,嵇恆稍加思索便清楚了扶蘇的做法,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但這些人又的的確確在平定關東的戰事中,斬立了軍功,也的確該行以功賞,只是按軍爵制,大秦要給出的錢糧太多了。

同時,藉助此法,削弱韓信在軍中的威望,同時打散關東、北原、南海舊有的軍隊格局。

又何必扣扣搜搜?

歸根到底。

以觀簡單改革的後效,再徐徐圖之其他。

在信裡,扶蘇認爲天下集權,首重的當爲兵,唯有兵權不失,他這個皇帝才能坐穩天下。

也實在不想拿出來。

朝堂給出的錢糧會少不少。

書信上的字跡很簡練,也很樸素,但透着一股古樸大氣,這是扶蘇的親筆信。

對天下都是極大的振奮激勵。

尤其是要看看這幾個經濟特區的實際情況,再便於他日後定奪。

他放下信函,淡淡道:“扶蘇,對天下的理解不夠,對天下的認識也不足。”

但這明顯是不對的。

信中。

爲此。

而今的扶蘇,變得更爲謹慎,也更爲成熟穩重,不會真就腦袋一熱,就興沖沖的將想法推進。

改革,爲的是將天下引向一條更爲康健的大路,而不是在一條衚衕裡面打轉。

對於扶蘇的想法,嵇恆搖搖頭,頗爲哭笑不得,他本以爲扶蘇會對軍隊作出神什麼建設性的改動,結果只是零敲碎打。

這是扶蘇今日差人送來的書信。

按扶蘇預估,這一番精簡下來,關中至少能回來二三十萬秦人,關東也能放回十萬上下民人。

只是他現在焦慮一件事,就是如何論功行賞,韓信手中很多士卒,嚴格意思上並不是‘秦卒’,也不是朝廷徵發的。

繼而保障扶蘇對軍權的控制。

因而扶蘇想取個巧。

如此一來。

這是始皇告訴給他的道理。

已是明君之象。

扶蘇決定按之前的計劃,將部分關東士卒填充進南海跟北原兩大兵團,同時將部分服役當年的關中老卒退下。

先易後難。

隨即。

繼而達成精簡士卒的目的。

他決定改革天下體制,而首當其衝的並非是百官憂慮,及地方好奇的官職,此事急不得。

他翻開了一份書信。

扶蘇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需要先觀察一下。

等真正落實,沒有三五年,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不敢貿然就這麼大動,若是因此攪亂了當下的發展節奏,實則是得不償失。

他並不願意。

而是會有所甄別,取捨。

這部分未登錄在冊的士卒,不以戰功封賞,而是以《盜律》中的捕盜去論功。

隨着關東平定,天下兵馬迅速膨脹,如今已超百萬,這麼龐大數量的軍隊,每日耗費的糧草都是海量。

扶蘇現在是茫然的,並不知該如何該,也沒有具體的方向,因而只能去做這些零碎的改變。

與其如此。

大秦國府中剛剛有錢,就這麼一下又拿出去,實在讓扶蘇有些心疼。

一旁。

嬴斯年好奇的瞥了眼那份已合上的樹書信,很疑惑自己的父皇給夫子寫了什麼,爲何會遭到夫子這麼低的看法?

胡亥撇撇嘴。

他倒是對此習以爲常。

這是扶蘇一直以來的問題,目光太侷限,看問題太淺,思考的層次也不足。

當然。

這主要看跟誰比。

跟嵇恆這麼怪胎,那是沒可比性,但相較過去已好不少了,至少會主動謀求改變。

片刻後。

嬴斯年問道:“夫子,我父皇書信中如何說的?爲何夫子會如此的貶低?”

嵇恆瞥了眼嬴斯年,又收回了目光,他知道扶蘇的想法,就是讓嬴斯年代爲傳話罷了。

他緩緩道:“扶蘇的理解沒錯,不過這應該不是扶蘇的理解,而是當年始皇告訴給他的。”

“天下之重,重在四事。”

“槍桿子。”

“刀把子。”

“錢袋子。”

“筆桿子。”

“掌握了這幾樣,便徹底掌控了天下。”

“扶蘇爲長公子,儲君時,唯一能觸及的便是錢袋子,其餘三樣,並不敢有染指的念頭。”

“如今大權在握。”

“卻是在藉此,將天下政權的大權徹底攬在自己身上。”

“所謂槍桿子,顧名思義,就是軍權。”

“皇帝的威信,很大部分,其實是來自軍隊,只要軍隊在皇帝的控制下,那皇帝就能始終把持朝政。”

“讓所有人忌憚跟臣服。”

聞言。

嬴斯年若有所思。

嵇恆又道:“至於刀把子,則是有清理朝臣以及斧正天下的能力。”

“錢袋子,則是錢。”

“筆桿子,大秦過去相對是有些忽視,尤其是獨尊法術之後,對於輿論的控制力其實是有所降低的。”

“輿論同樣是一種權利。”

“公權力。”

“而這部分,也是掌控天下的必經之路,唯有將這四樣全部控制在手中,纔算得上真正的大權獨攬。”“只是並不怎麼容易。”

“就扶蘇而言,他想集權,提高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降低軍中將領對軍隊的影響。”

“故想對軍隊做些改變。”

“不過他並沒有明白,該如何掌握軍隊,也沒有真正的理解,該怎麼對軍隊做調整。”

“大秦的軍制該變。”

“不過應當是進行統一的改變,從上到下,裡裡外外的改變,因爲扶蘇不是始皇,他固然在這邊積累了不少的威信聲望,但依舊是達不到始皇的高度。”

“軍中士卒對他這位皇帝,有敬有畏,但若是談及忠心,願意爲扶蘇赴湯蹈火,恐就未必了。”

“因而大秦軍制的改變,不該只盯着些許蠅頭小利,也不當注重於削弱軍中將領對軍隊的控制力,而是當從制度上做改變。”

“從制度上限制將領的權力。”

“而這明顯是扶蘇沒有考慮到的,但若說扶蘇真的沒有考慮過,倒也未必,只是扶蘇一時半會想不到好的主意,所以就有了這封書信。”

“想從我這尋求方向。”

嵇恆輕笑一聲。

嬴斯年尷尬的笑了笑。

嵇恆道:“扶蘇的想法其實是沒錯的,只是他對軍隊的是涉獵較少,並不知軍隊的運行情況,霧裡看花,作爲一個門外漢,自然想不到什麼好的限制辦法。”

“但其實很簡單。”

“分權!”

“將現有的軍權,一分爲二,分爲對內跟對外,兩者涇渭分明,不得朝堂許可,不能輕易越界。”

“對外爲國防軍,負責大秦邊疆穩定,主要以對外戰爭,防禦匈奴,百越等邊疆勢力。”

“對內則以安保軍爲主。”

“用以鎮撫內部,這裡面又做一定的區分,從地方的亭卒,再到郡縣的士卒,再到鎮壓地方叛亂的軍隊,等級分明。”

“藉此將內部兵權,一而再的分化,各級也都由不同的朝臣控制,並不會集中到一個官署。”

“大秦的軍制其實本就有所考慮。”

“雖然大秦有一個太尉的官職,但太尉本身是調不動兵的,一切都以虎符爲準,甚至都不是太尉,大秦任何將領沒有虎符都無權直接調兵。”

“太尉的主要職能,是負責對士兵進行徵發和訓練,運輸糧草以保障後勤,各處關塞的防務等等,也必須有皇帝授權,太尉才能領兵出征。”

“因而太尉官職是高。”

“但手中真正掌有的兵權,反倒不及郎中令跟軍中的將領,地位高但權力是有一定削弱的。”

“這其實也是必然的。”

“一個身居高位的大臣,既控制着軍權,又有極高的身份地位,這如何不讓皇帝忌憚?”

聽到嵇恆的講解,嬴斯年恍然開朗,也一下明白了其中關鍵,想靠提防將領去避免兵權旁落是不現實的。

唯有分權。

讓將領手中權力不能集中,這樣除非所有軍隊都叛變,不然朝堂實在是掌有兵權的。

而是軍權內外兩分合情合理。

在對內作出細緻劃分,對外的大軍,同樣做一些分權,身份地位威望高的將領,並不直接領導大軍,只掌有大軍的名義控制權。

想真正調集軍隊,必須得皇帝開口,拿着虎符才能調兵,不然只能在軍隊內部做一些動靜。

我麾下將士的士卒,並不意味着是我的士卒。

就是靠着這種分權,讓軍隊始終被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並不能再爲外界染指。

而且若是內部生亂,則可直接派國防軍鎮壓,若是國防軍有問題,則可以拍內部的軍隊去討剿。

這樣朝廷始終有餘地。

“夫子高明,學生佩服。”嬴斯年一臉崇敬,若非嵇恆說出,他恐根本就想不到,還能這麼操縱兵權。

見嬴斯年一臉激動,胡亥咧嘴一笑,他當年跟扶蘇,又何嘗不是這樣?佩服的都快五體投地了。

胡亥凝聲道:“還是有一些問題,內外的軍隊總歸是不一樣,你說的國防軍,就算有意分權,手中掌有的兵權,依舊很大。”

嵇恆點頭。

他笑着道:“僅靠對軍隊進行分權自然是不夠的,但內軍跟外軍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外軍是駐紮在邊陲,或者是一些偏遠之地,用以進攻或者防範敵軍入侵,他們相較遠離繁華地界,日常所需糧草輜重,都需朝堂調撥。”

“因而最後一道門栓是錢。”

“外軍的糧草輜重一年一劃撥,如此,則能進一步壓制住軍中軍頭的跋扈跟傲慢。”

“所以……”

“想控制好軍隊,必須讓軍隊受到朝堂各方掣肘,不能真正的獨立在外,更不能讓其有自謀經濟的可能,杜絕一切自己做大的可能。”

“軍隊嚴禁經商。”

“更嚴禁一切違背朝堂律令的經商活動,違者皆斬。”

聞言。

嬴斯年連連點頭。

若是軍隊能自謀錢財,這對大秦而言實在太危險了,一旦做大,無疑成爲一方諸侯,這是大秦決不能容忍的,更不想見到的。

財政大權必須經由朝堂之手。

而且還要不斷對士卒進行不斷的更替輪換,依次來保障,軍隊的控制權始終掌控在朝廷手中。

而退伍士卒,也可以繼續本職,進入內軍爲吏,亦或者領一點軍功獎勵回家。

也算是有了條退路。

整體而言,夫子的想法,都是高屋建瓴的,也都一針見血,僅僅十來句話,就將軍隊的改革,徹底的梳理完畢了。

“斯年記住了。”嬴斯年恭敬的作揖行禮,態度很是恭敬。

嵇恆擺手。

他並不在意這些虛禮。

他沉思了一會,沉聲道:“大秦改革真正的難處,其實並不是在制度上,而是在執行上。”

“再一個。”

“便是在收稅上。”

“掌握軍隊,並不意味着能完全把控天下,天下終是人治,而人都是有慾望,有野心,也私心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但天下的錢財就那麼多,終有一日,朝臣不會再滿足朝堂一年發下的年俸的,到那時,大秦真正的困難才真真的浮出水面。”

“朝堂收不上來錢!”

“坐上皇帝位需要依靠兵權,但想坐穩靠的卻是錢,天下熙熙攘攘都爲利來利往。”

“無錢百事難。”

聞言。

嬴斯年眉頭一皺。

他有些不解,爲何會收不上來錢?大秦的稅收制度可謂嚴苛,真的有官員敢冒這大不韙?

不過嵇恆卻沒有多說的想法。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一口吃不成胖子,唯有軍權徹底降伏了,纔能有後續。

而那纔是真正的深水區。

也是真正的難點。

只不過那些隱患,本該還有一段時間纔會凸顯出來,他只是提前說了出來,讓扶蘇有個警覺。

不至最終尾大不掉!

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
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