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

清風習習。

吹動着發須,也吹動了心絃。

嵇恆起身給自己倒了杯水,雙眼略顯茫然的看着天空,手中端着陶碗,他也不知自己這麼做是對是錯,但此舉的確是解決大秦經年積累下來的陳苛最合適的一個辦法。

只是‘從娃娃抓起’,問世的太早了。

他也不清楚,將這個‘魔盒’這麼鄭重的開啓後,會對天下日後造成怎樣的影響。

但他並沒有多的其他選擇。

他端起陶碗,汩汩的喝了一口,聲音帶着幾分寬潤,道:“這個辦法沒有想象的那麼好,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官逼民反,過去官府施壓的只是青壯勞力,一旦朝廷把目光放到了‘家庭’上,日後會釀成怎樣的惡果,我自己也不敢預料。”

“但就目前而言,此舉最切實可行。”

“也最容易囊括到大多數獲得功賞的士卒。”

扶蘇目光微異。

他還是第一次見嵇恆這般凝重。

只是他有些不解,爲何嵇恆會有這麼深的擔憂?

扶蘇雖心中很費解,但口上卻道:“先生所言極是,奈何大秦統一天下後續進展太快,以至大多將士軍功累積過多,加之後續還有南海跟匈奴的戰事,大大小小功賞累積下來,已足以將朝廷壓垮。”

“先生儘管出言。”

嵇恆知曉,扶蘇對此瞭解的不深,他也不願就此多說,只是就着這事繼續開口道:“關中田地肥沃,因而糧食產量,相對於其他地方,其實是高出不少,加之大秦開啓滅國之戰後,大多得勝,不少士卒都趁此積累了不少財富。”

“只是未曾全部得到兌現。”

“即便如此。”

“關中民衆依舊還是選擇相信朝廷,原因也很簡單,因爲黔首相信朝廷最終能夠兌現軍功爵制下的功賞,他們若得了那些功賞,當下所過的困苦日子,也將大爲改善,甚至可一躍成爲‘富農’。”

“秦人過去一直在自己騙自己。”

“但這種美夢,是不能被戳破的,一旦被人戳破,秦人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官府欺騙,那從內心深處爆發出的憤怒跟瘋狂,是足以將整個秦廷吞噬的。”

“到時.”

“世人無人會懷念秦國。”

“也不會有一人如六國餘孽那般想着爲秦復國。”

“哀大莫過於心死。”

扶蘇聽到嵇恆的話,神色變得很是嚴峻,只是他也不得不承認,若秦人真的認清了現狀,多半會如嵇恆說的那樣,對朝廷怨聲載道,也無一人會感念大秦的好。

他苦笑着搖搖頭。

嵇恆接着又道:“正因爲此,這件事才必須去解決,只是如之前所說,靠真的實打實兌現功賞,朝廷是做不到的,只能另闢蹊徑。”

“黔首說不動、說不通。”

“那就換條路。”

“他們在外拼殺,大多不是爲了什麼功名,爲的只是改善家裡的情況,以及給子孫後代提供更爲優越的環境。”

“正因爲此。”

“我的建議纔有可行之機。”

“而這隻有關中老秦人才有推行的基礎。”

“老秦人手中大多都有一些田地,雖不能真的解決溫飽,但只要不每年交非常高昂的口賦,一家的口糧是能保住的。”

“所以他們是有接受自家孩子上學的條件的。”

“不過.”嵇恆擡眼看了看扶蘇跟胡亥,搖頭道:“直接這樣推行,受到的阻力將會無比大,因爲這撼動的是整個‘士’的階層,以及因此受利的‘吏’,牽涉面之廣,是牽涉整個關中的。”

扶蘇從席上站起,緩緩道:“所以先生讓二弟等人做識文斷字的書籍編纂,爲的就是不引起‘吏’的不滿?”

嵇恆點點頭道:“吏的任選,大秦過去是通過學室。”

“學室學的東西很多,除了識文斷字,還要寫公文,算術、軍事等等,學室制定下,大秦培養一名合格的‘吏’成本很高,一來朝廷擔負不起,二來‘吏’的階層也會對此不滿。”

“因爲學室只有相對高爵位的家庭才能進入。”

“而我的建議卻是讓大多尋常家庭的黔首,也能將自己孩子送進來,這豈非大大降低了入學門檻,也會大幅提高‘吏員’的競爭,他們一定會對此生出極大的怨念。”

“所以想真正推行此策,必須要經深思熟慮,經過多方的考量打算。”

“敢請先生細講。”扶蘇朝嵇恆行禮求問。

嵇恆既然願意開口,自不會再這時藏拙,而且大秦也積累了不少東西,也該繼續往下走了,而且步子會比之前大很多。

但也必須要走。

若是再不走,等各方階層穩固下來,大秦想走都走不通了。

他道:“這條策略的出發點是解決功賞,立足爲民,因而必須考慮底層黔首的接受程度,知識固然是無價的,但黔首得到的功賞卻是有限的,若是朝廷貪婪無度,索取無度,黔首又豈會甘願做這筆交易?”

扶蘇點頭。

嵇恆說的沒錯。

若是連一家老小的生計都解決不了,卻還想着讓後人讀書,這完全是白日做夢,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同意。

他也赫然明白。

爲什麼嵇恆會說只有關中能做到。

軍功爵制下,大秦的民衆,手中大多是有幾十上百畝田地的,所以即便朝廷拖欠,黔首隻是心中有不滿有怨念,但也並沒有太過急切的索要,而這纔是嵇恆這想法能推出的關鍵。

秦人‘富有’!

嵇恆繼續道:‘除了考慮底層黔首的接受程度,還要考慮‘吏’,無論大秦承不承認,認不認可,大量黔首子弟藉此識文斷字,定然會引起最底層官吏的恐慌,唯恐被人取代。’

“最底層的‘吏’數量是最多的,也是大秦真正控制天下的觸手,是萬萬不能引得‘吏’反。”

“所以一定要考慮‘吏’的接受程度。”

“另外。”

“還要考慮成本。”

“大秦統一天下一共花費了十年時間,算上現在也不過二十年,二十年是一代人,能夠受到這條政策影響的至少百萬秦人。”

“哪怕再怎麼壓縮成本,降低要求,對大秦朝廷而言,依舊是一筆難以承受的開銷,所以還要考慮朝廷一定時間段內的承受能力。”

扶蘇默默記在了心間。

只是他也感覺有些頭皮發麻。

影響到的羣體太多太大了,這是不能出一點問題的。

嵇恆面色如常,端起陶碗,汩汩的喝了一口,正色道:“大秦的民爵最高不得超過公乘,即是比大夫的最高級,再往上就只能當官實現。”

“而朝廷之上爲官者爵位至少都是五大夫起。”

“即至少都是‘卿’級。”

“五大夫爵位以下其實待遇都不算高,每升一級,也就多得一兩頃的田,不用磕頭,不用服役這些。”

“學室進入的標準是官大夫。”

“官大夫按律可得七頃田,七‘宅’的宅基地。”

“而大夫以上的爵位,跟最低的公士,朝廷其實之前就已兌現了,真正沒兌現的多是上造、簪嫋、不更這些較低級爵位的功賞。”

“這些爵位的待遇並不怎麼高,但每升一級就可獲田一頃(百畝),一‘宅’,大秦眼下軍中處於這三個爵位的人數多達數十萬。”

“若放眼整個關中,可能高達上百萬。”

“上百萬的人伸手要田宅,所需的田地之多,肯定不是朝廷能給出的。”

“眼下要解決的正是這部分人的索求。”

“這三個爵位級的人,其實在大秦地位很是尷尬,高不成低不就,在軍中身份低的也就身穿鎧甲、戴着紅色或黑色抹布頭巾,地位高點就是軍士長,再高點可以擔任‘車右’。”

“但這僅限軍中。”

“他們獲得的爵位基本都是民爵。”

“沒有人舉薦、引薦是當不了吏的,也沒那個家底進入學室學習,雖有爵位在身,但終究還是靠天吃飯的黔首。”

“所以朝廷若提供他們的子弟學習的機會,他們也是最容易被說動的,但結合考慮‘吏’的影響,以及朝廷開支,朝廷最多能夠同意部分簪嫋跟不更爵位的人入學,至於上造因人數過多,朝廷是供不起的。”

“而且若開放範圍太廣,則會顯得有些廉價。”

“所以還是需一定門檻。”

“若此舉得行,大秦今後將會有兩條入學標準並行,高爵位的子弟,直接進入學室,出來包分配,通過試爲吏,可直接爲吏。”

“這類人起點更高,上升的空間更大。”

“第二類,則是簪嫋、不更、大夫爵的子弟,他們只會最基本的識文斷字,有成爲‘吏’的機會,但起步只能是最低等的吏,晉升到高位會很難,甚至大多數人是成不了‘吏’的。”

聞言。

扶蘇心念一動。

聽到嵇恆這番話,他一下想到嵇恆提過的‘行省’,若真按嵇恆這麼設計,定要大幅增加‘吏’的數量,而增加了‘吏’,自然也要增設官署。

如果真推出三級‘行省’,高爵子弟不會再從最底層的鄉里,而是直接從較高的縣起步,至於最底層的鄉里,則是留給了較低爵位的人。

這是一種官吏梯階設計。

胡亥聽得腦袋有些迷糊,一會簪嫋,一會不更,一會大夫,一會官大夫,還什麼學室,一會只是入學,他看向嵇恆,不耐煩道:“嵇恆,你說清楚一點,我怎麼沒聽明白。”

“按你所說,‘比大夫’級的爵位,官府其實兌現了功賞,而這些人基本都在地方爲官爲吏,爲什麼你那個入學,還有大夫級的?另外,你那部分簪嫋又是什麼意思?這不是一個爵位嗎?難道還能一分爲二?”

嵇恆輕笑一聲,解釋道:“大秦的爵位,從低到高,分別是公士,上造,簪嫋,不更,這幾個爵位爲低級的‘士’爵,而從大夫開始,官大夫,公大夫,公乘是‘比大夫’爵。”

“官大夫及以上爵位的子弟是能直接進入學室的。”

“也即是說,這些相對較高爵位的子弟,從一出生就至少能成秦吏。”

“而‘比大夫’級中最低級是大夫,這同樣是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爵位,跟最低級的公士一樣,只要能成爲公士,就能從官府手中分得一頃一宅,而只要位列大夫,就能不通過舉薦、保薦,直接出仕。”

“但這兩個爵位都只是一個門檻。”

“一個是獲得田宅的門檻,一個是直接出仕的門檻。”

“然也只有這些。”

“公士是不能穿盔甲、爲軍士長的,大夫只是自己能爲吏,並不能保證自己的子弟一定能爲吏的,所以大夫爵的‘官吏’的子弟是隻能走下面的途徑,就是給低級爵位的人提供的入學。”

“至於爲何是部分簪嫋。”

“因爲簪嫋的人數很多,若是全部都入學資格,大秦的財政是支撐不起的,而且也容易讓人覺得進入的門檻較低,還容易引起不更跟大夫級的人不滿,所以簪嫋爵位的子弟,想入學,必須另增加一些門檻。”

“例如.”

“戍邊滿五年之類!”

聽到嵇恆的話,扶蘇眼皮一跳。

他已全部聽明白了。

嵇恆提出的這個入學是有門檻的。

門檻在簪嫋跟不更之間。

這個門檻,對簪嫋爵而言是高了,對不更爵的人而言是低了,所以要做適當的調和,簪嫋爵的放棄公士爵以上的功賞,外加戍邊滿五年,其子弟就能入學,而不更的子弟是能直接入學,甚至還會給與一些優待。

Wωω▲ttk an▲¢ 〇

例如放發一些錢糧。

最終讓這兩個爵位的人都能滿意。

至於本不該進來的大夫級,除了免費提供入學資格外,還會給與一些其他優待,用以籠絡這一爵位的人之心。

至於官大夫及以上,他們的子弟今後起點更高。

同樣也能讓中高爵的人滿意。

入學跟學室是兩條涇渭分明的並行線,一條滿足低爵位中的較高部分,一條滿足中高爵,至於最底層的公士跟上造,他們是沒資格爲‘吏’的,他們的目標是去解決自身的生計。

其他不是他們能考慮的。

他們若想將自己的子弟送去讀書,可以,將自己的爵位提升到簪嫋級,而這同樣會給底層人一個向上的動力。

商鞅體制下的軍功爵制,給黔首提供的向上動力,是讓黔首獲得足夠養家餬口的田宅。

嵇恆設計的這套爵制,給黔首提供的向上動力,是爲吏。

但商鞅的體制是以軍功的形式得以升爵,但嵇恆的這套,又該以什麼形勢讓黔首得以升爵呢?

戍邊?

服徭役?

扶蘇沉吟片刻,最終搖了搖頭。

他想不出。

胡亥若有所思的點頭,他突然又道:“按嵇恆你這麼說,那簪嫋不更他們獲得的功賞就都不給了?”

嵇恆肯定的點了點頭,道:“不給。”

“除了提供一頃田跟一宅,上造跟簪嫋對應的功賞全部收回。”

“想獲得爲吏的資格,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他們的身份跟地位,只能得到這些,若想獲得更多,那就去立功升爵,若是做不到,那就只能這樣。”

“要怪.”

“就怪商鞅的疲民之政吧。”

嵇恆這句話一出,腦海突然想起後世的一句話‘要怪只能怪自己不努力’。

但當真是自己不努力?

只是有人用自己廉價的資源,換走了你大半生所得罷了。

到頭來你甚至還得感謝。

嵇恆目光微沉。

他感覺自己似越來越冷血了。

也越來越像惡龍了。

他其實可以給自己找很多解釋,但最終並沒有選擇這麼做。

他的做法就是在壓榨底層,通過官府手中廉價的‘知識’,奪走常人奮鬥大半輩子的財富。

如此底層的黔首才能繼續拼命的勞作。

用以養家餬口。

朝廷也能借此榨取到更多錢糧。

他今後唯一能補償的,就是儘可能的提升生產力,讓黔首手中的一頃田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讓這些受苦的黔首得以有機會安享晚年。

但還不是現在。

現在的大秦沒有這麼闊綽。

更沒有這個條件。

唯有將各種隱患解決,才能真正的大踏步。

嵇恆擡起頭,已是有些不敢面對灼目的陽光,他下意識的垂下頭,最後乾脆閉上了眼。

扶蘇猶豫了一下,不確定道:“按先生所講,底層黔首似放棄了太多,他們恐未必會爲了一個上學名額,就放棄自己來之不易的田宅跟其他功賞。”

嵇恆沒有正眼,仰面躺在躺椅上,冷聲道:“他們自然不可能全都同意,朝廷也不可能承擔得起這麼多人上學,這注定只是一部分人的選擇,至於其他人,用其他辦法處理就是。”

“只要有人認可這個辦法,這個政策的目的就達到了。”

“因爲這就是用來試探黔首底線的。”

“這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黔首,官府不可能完全兌現那些功賞,而這就是官府能提供的最好辦法,若是他們不願,那就從剩下的幾個解決之法中去選。”

“但這的確就是最適合他們的。”

“如若不然。”

“就不要想着回到關中了!”

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482章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
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46章 難以維持的政策!(求訂閱)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482章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