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

“別想回關中”扶蘇低語,瞳孔間閃露一抹心悸。

他知道嵇恆沒有開玩笑。

這就是條件!

胡亥撓了撓頭,問道:“嵇恆,你的其他主意呢?也一併說說,我爲什麼感覺,這有點強買強賣?”

嵇恆身子已完全放鬆下來,彷彿剛纔那番話說完,讓他放下了很多的心理包袱。

他緩緩道:“其他的解決之法都不在關中。”

“只是作爲交換。”

“這一切都以離開關中爲代價。”

“他們原本在關中的一切,都會被朝廷收回。”

“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得到更爲優異的補償,近乎翻倍的田地,過去沒有機會做的‘吏’等等。”

“其中,爵位更高者,譬如大夫爵、不更爵的秦人,可在關東空缺的官職中隨意選擇,可自己決定落腳的地方。”

“而爵位低者只能爲朝廷安排。”

“不過越是靠近繁華、人口稠密的地方,朝廷給與的功賞更少。”

“若是去到邊疆等地,不僅能成爲秦吏,還能獲得大量田地,同時還會給與其他的優待,比如數年內減少田租,免徵徭役等等。”

“同時關中的‘入學’制也不能享受。”

“從此徹底成爲異鄉人!”

“當然。”

“若是他們執意要回關中,也執意讓官府兌現,朝廷同樣可以答應,只是要他們等,至於要等多久,就要看關中什麼時候能騰出那些田地,可能三年,可能五年,或者十年,亦或者他們到死都等不來。”

“這同樣是代價!”

“關中乃大秦興盛之地,只要天下太平,註定會富饒長久,寸土寸金之下,想留在關中無疑也會變得苛刻不少。”

“這些都需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

聞言。

扶蘇跟胡亥都沉默了。

他們的手腳都有些發涼,整個人更不敢隨意開口。

嵇恆有些太冷血了。

這般輕易就決定了數十上百萬家庭的去向,只是細細琢磨下來,又感覺的確很有道理,關中土地肥沃,天下皆知,又爲大秦根本,若是大秦開始休養生息,關中無疑很快就會富饒起來。

到時關中民衆同樣會大爲受益。

所以想留在關中,註定要放棄一些東西。

這是一筆交換。

嵇恆站起身,負手而立,擡頭望着天空,繼續道:“我當初也曾說過,要虛實結合,這些實則都是實打實的賞賜,除了這些,還當有一些虛賞。”

“何爲虛賞?”

“自當是賜予一場名望。”

“他們畢竟是爲大秦拋頭顱灑熱血的存在,豈能讓其白白寒心,朝廷可以奪去本該賞賜他們的功賞,但他們理應獲得的名望,卻是絲毫不能少。”

“先生口中的虛賞又是什麼?”扶蘇拱手問道。

他已越聽越茫然了。

嵇恆的想法屬實太過驚人了,完全超乎了他的認知,也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現在的他腦海一片茫然,根本就理解不了分毫。

嵇恆收回目光,反問道:“商鞅制度下,軍功爵是何等模樣?”

扶蘇沒有思索,直接脫口而出:“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榮顯,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大秦軍功爵的具體,他實在太過了解了。

嵇恆點點頭,道:“前面的尊卑、爵秩、等級,通過爵位就已彰顯,但後面的有功者榮顯,卻是表現的太過平庸,甚至可謂是毫無表現。”

“天下一統,此等功績,足以名垂千古。”

“這除了是君臣同心,同樣是萬千將士的戮力同心,眼下大部分的功名都落在了將領頭上,將士卻鮮少有得,這豈能算得上有功者榮顯?”

“大秦當對天下士卒進行重賞!”

扶蘇面色肅然,蹙眉道:“這恐非是朝廷不願,而是實在做不到,先生前面也說了,大秦這二十年來,動用的士卒豈止百萬?這麼多將士,朝廷哪裡賞賜的過來?也實在沒辦法爲將士顯名。”

“非是不願。”

“而是實在做不到。”

過去就算在軍中,對將士的賞賜,也僅僅侷限於‘先登’‘奪旗’這幾個特殊的士卒,至於大多數將士,都不會彰其名諱,眼下嵇恆卻要大秦給所有將士以顯名,這根本就不切實際。

嵇恆淡淡的看了扶蘇幾眼,漠然道:“尋常的辦法,自然是不夠,但大秦的這些士卒,他們是這場天下戰爭的勝利者,理應享受成爲勝利者的榮耀。”

“凡參與一統天下戰爭的士卒名諱都當記於石碑。”

“供世人瞻仰。”

“記於石?”扶蘇心念一動。

這倒的確可行。

只是現在距離一統天下,過去了不短時間了,再去做這些事,恐又會變成勞民傷財之舉,這是否會有些得不償失。

再則。

此舉豈非也在激化跟六國貴族的仇恨?

扶蘇心中暗暗思量着。

嵇恆自是清楚扶蘇的想法。

大秦的朝廷同樣如此,有時就是想得太多,瞻前顧後,又想着天下治理,又想着籠絡貴族,最終讓自己束手束腳。

但大秦纔是勝利者。

勝利者理所應當該享受一切。

輸者,就算再不甘、再不願,也只能接受。

因爲他們輸了!

他並沒有就此多說。

爲士卒刻碑留名的事,稍微提一下就行,短時的確不太適合,這項工程看起來很輕易,實則真的落實下去,會加重很大的地方負擔。

大秦並不適合在這時去做。

他繼續道:“世間榮顯其實不過名望。”

“顯名於世。”

“對於個人而言,無非是傳揚天下。”

“但若是對於一個家族,那就是另外的模樣了。”

聞言。

扶蘇眉頭一皺。

他再度有些理解不了了。

一統天下本就是士卒的功勞,難道這也要分功給萬千家庭?但這是跟功賞不一樣的,這又該如何分?如何給?

而且家族又怎麼顯榮?

咸陽顯榮的就王氏、蒙氏、李氏、馮氏、楊氏等少數幾個氏族,這是真正揚名天下的,除此之外,像是咸陽華氏、章氏都只是揚名咸陽。

這都是這些家族數代人積累下來的名望。

又豈是常人能比?

胡亥現在已滿腦子空蕩蕩的。

他完全聽不懂。

不過他也識趣的沒有再問,他知道嵇恆一定會解釋的。

看着兩兄弟茫然的面目,嵇恆輕笑一聲,搖頭道:“你們會錯意了,我所說的顯榮,並非如王氏、蒙氏這樣威名彰顯天下,而只是最爲簡單,最爲直接的顯榮,那就是光耀門楣,光宗耀祖。”

扶蘇跟胡亥對視一眼,兩人都不禁面露苦澀。

見狀。

嵇恆也當即反應過來。

扶蘇胡亥他們自來生在宮中,對所謂榮耀並沒有切身體會,所思所想,也只能想到揚名立萬,傳揚天下,但這注定是少數。

也不是尋常人能模仿的。

他要讓秦人顯榮,自不是讓秦人竟皆傳名天下,就算敢生出這個想法,也是斷然做不到的,就算是大秦拼命的宣傳,也根本是做不到的。

這可是數十萬人啊。

嵇恆看向桑樹下的棋佈,淡淡道:“對於尋常家庭而言,最大的榮耀,其實是‘賜氏’!”

“因爲氏過去是貴族才能擁有的。”

“現在大秦的秦人,除了少部分有氏,大部分都有名無氏。”

“誠然在立國之初,始皇頒發過詔令,大秦不再區分姓氏,貴族只能選擇保留一樣,但有姓者多會選姓,唯有小宗,纔會選氏,甚至私下依舊是有姓有氏,而這早就是貴族心照不宣之事。”

“當時頒發這條詔令,其實是爲了打壓貴族,讓貴族分家,讓一些大族的大宗小宗不再互認,進而削弱相應貴族在天下的勢力。”

“只是效果寥寥。”

“關中的秦人有姓有氏者屈指可數。”

“關東的六國貴族又豈會去遵從大秦的政令?”

“因而只是一紙空令。”

“甚至於還讓六國貴族更加團結了。”

“可謂得不償失。”

“既然這條路走不通,那就換條路,打壓分化六國貴族不行,那就‘加入’,給天下有功的秦人賜氏,將過去貴族的榮耀,徹底踩在腳下,不再有半點高貴可言。”

“人人有氏,那便人人無氏!”

聽到嵇恆的話,扶蘇滿眼駭然。

他已是有些目瞪口呆。

嵇恆的話讓他都感覺頭皮發麻,這下手太狠了,這直接都不是打壓挑釁六國貴族了,而是將所謂的貴族徹底從高高在上,拉到地上,還要狠狠的踩上一腳。

太瘋狂。

也過於驚人了!

“這這.”扶蘇久久說不出話來。

嵇恆冷笑一聲,用手撩了撩被風吹動的髮梢,淡漠道:“是否覺得有些太過驚世駭俗了,貴族之所以爲貴族,很多是過去數百年的積累,最終才爲天子、諸侯賞賜得氏,大秦這麼‘氾濫’的賜氏,豈非在得罪天下所有貴族?”

扶蘇猛的點頭。

他已被震的說不出話來了。

嵇恆大笑一聲,完全沒有放在心上,冷聲道:“大秦這麼在意六國貴族的感受,六國貴族何嘗在意過大秦?”

“這是你死我亡的爭鬥!”

“秦人才是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者。”

“勝利者,理應享受勝利者的一切殊榮。”

“六國貴族是失敗者。”

“是敵人!”

“既然是敵人,又何須在意?”

“大秦過去就是泰瞻前顧後,太過優柔寡斷,才讓六國貴族得寸進尺,甚至一步步的攪的天下不寧,現在該讓他們感受到失敗者應受的屈辱了。”

“六國貴族的氏又算得了什麼?”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六國的氏是夏商周,乃至更古時期流傳下來的,跟大秦又有何關係?大秦給秦人賜氏,又幹乎六國貴族何事?”

“大秦就是要將六國貴族從頭到尾貶低到地上。”

“讓他們再無半點榮耀。”

“畢竟.”

“秦人的氏是‘德高三皇,功蓋五帝’的皇帝親自賞賜的。”

“豈不比六國貴族的氏來的更爲尊榮?”

“庸碌一生,只爲名利。”

“大秦將士爲大秦做了這麼多,被賞賜一個‘氏’,難道有什麼問題?若是無氏,秦人又如何能以勝利者的姿態去對待六國?”

“又如何知曉自己是勝者?”

“至於你的擔憂,根本就不算什麼。”

“不滿的是六國貴族,滿意的是萬千秦人,籠絡關中之心,遠比籠絡六國貴族來的更爲實在。”

扶蘇雙眼發愣。

他現在依舊沒有緩過神來。

整個人很是恍惚。

他嘴裡不斷嘀咕着一句話。

人人有氏。

他已漸漸明白嵇恆的想法了,嵇恆根本就沒有將六國貴族放在眼中,從始至終都沒有,他只是將六國貴族當成了失敗者。

對於失敗者就要從各種角度去踐踏。

從而讓其真正的屈服。

貴族之所以爲貴族,便在於他們有過顯赫的家世榮耀,所以他們是高傲的,也是不願輕易低頭的,那就毀了這些,始皇試圖靠大宗小宗自己分化,來的實在太慢,也太不乾脆,因而他選擇將一切打碎。

換來秦人的興高采烈,換得六國貴族如喪考妣。

此舉一出。

六國貴族的驕傲也會蕩然無存。

他們的氏族,將會逐漸變得稀疏平常,非是僅僅侷限關中,最終很有可能會推行到天下,到時‘人人有氏’,六國貴族的氏又哪還有半點特殊?

這是在給貴族掘墓!!!

嵇恆背對着扶蘇,聲音悠然道:“我之前便說過,要明確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在‘氏’方面,貴族是敵人,除貴族之外的其他人,大多數都會是大秦的朋友,天下苦貴族倨傲久矣。”

“當六國貴族所謂的祖上榮光、家世顯赫,被打倒在地,貴族也就不再是貴族了,他們會開始正視起現狀,進而融入到大秦。”

“成爲大秦的子民!”

“不過就算是賜氏,同樣會有三六九等。”

“秦國的氏不予賞賜,六國王室等氏酌情賞賜給有功之人,至於對秦抱有極強恨意、怨念的貴族之氏,則大肆賞賜。”

“只是有一個例外。”

“趙!”

胡亥如小雞啄木般連連點頭。

這個他贊成。

趙氏可不能輕易賞。

他們本身就是嬴姓趙氏,雖在立國後選擇嬴姓,但趙畢竟跟皇室有數不清的親近,豈能那麼輕易就封賞出去?

嵇恆望着桑樹,臉上面露古怪。

他在說出趙氏時,突然想起了後世的一句話。

你也配姓趙?!

結果他自己卻踐行了。

果然真理到那個時代都是真理。

他搖搖頭,將這個略顯怪異想法,從腦海清理出去。

他的想法其實正是來自商鞅。

商鞅給大秦制定的軍功爵制就是這樣。

人人有爵,就相當於人人無爵。

人人有氏,同樣就相當於人人無氏。

只要世上多一個被賜氏的人,六國貴族的臉面就會被狠狠踐踏一次,直到所有人都敢踩在貴族的臉上,對貴族不屑的呵斥,他們的氏是皇帝親賜的,不僅不比你們的氏差,還比你們的氏更尊貴。

那時六國貴族又能如何?

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民衆喜聞樂見,貴族再有建議,又算個老幾?

洶洶民意,無可阻擋!

六國貴族在天下宣揚‘天下苦秦久矣’,他則選擇反其道而行之,勾起天下底層民衆對貴族的不滿。

將其變爲天下懟貴族倨傲久矣!

後方失火,六國貴族在地方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弱。

扶蘇深吸口氣。

他已經閉上了眼。

讓自己儘量調息平復下來。

嵇恆說的這些話,全是出乎他想象的,也是他根本沒有想過的東西,即便是他,也聽得口乾舌燥。

瘋子!

徹頭徹尾的瘋子。

這便是扶蘇在心中給嵇恆的評價。

他從來沒有想過,一個人能瘋狂到這種程度。

他這是在跟天下所有貴族爲敵。

但真的靜下心來,也不得不承認,嵇恆的建議很有誘惑。

他的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爲的就是減輕秦卒對朝廷的怨恨不滿。

實打實的功賞給不了,但各種虛名通通滿足。

名聲給,石碑立名,讓士卒對天下一統充滿認同感跟自豪感,‘氏’給,讓秦卒能切實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勝利者,尤其是面對關東的時候。

這同樣是在釋放一種誘惑。

就是讓一些喜歡張揚的士卒,選擇去關東爲吏,他們到時就可以在關東一大羣無氏人面前,人前彰顯,充分表露出自己勝利者的姿態。

若是不願爲吏的,獲得氏後,去到關東,分的大量田宅,同樣能高人一等。

從心理等各方面都有優越感。

至於實在不願離開關中的,則同樣雨露均沾。

讓他們一樣獲得氏,氏過去是貴族專有,黔首獲得了氏,內心深處也大多會認爲自己達到了貴族的標準,繼而不由自主的認爲自己的孩子當去‘入學’,接受教育,這未嘗不是提供了一種心理暗示?

至於完全不鬆口的,賜氏能起到一些安撫作用。

朝廷裡子給不了完全。

但面子方面則一律滿足,甚至讓他們受寵若驚。

而這同樣是在打壓六國貴族。

將貴族的榮光一點點抹去,直至貴族徹底不顯人前,繼而建立起大秦一向推崇的‘家門閥閱’。

這是一步足以影響到天下的動作。

只是這動作太大了。

大到他甚至都不敢去輕易言語。

良久。

扶蘇才苦笑一聲,拱手道:“先生韜略當真天下無雙,扶蘇聽到先生之見,才知自己目光之短淺,猶如那井底之蛙。”

“只是茲事重大,扶蘇實不敢決斷。”

“還請先生見諒。”

嵇恆點點頭。

他也從沒想過讓扶蘇去決斷。

他決不了的。

扶蘇沒那個能力,更沒那個魄力跟膽量,這是要跟天下貴族跟士人割袍,非心志堅定且魄力十足的人能決。

扶蘇眼下還做不了這麼主。

就算扶蘇敢做,他也不敢讓扶蘇去做。

扶蘇扛不住這個壓力的。

單單一個賜氏,朝廷的阻力又豈會小?

還有開設新學,在朝堂的爭議同樣會很大,這種壓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稍微心志不堅,就很可能中途而廢,甚至直接作罷。

這隻有始皇能決斷。

也唯有始皇敢去做這個決斷。

而且扶蘇的洞察之力的確太過淺薄了,他都已經說了這麼多了,扶蘇卻沒有意識到一些問題,甚至都不僅是沒有意識,是絲毫反應都沒有。

嵇恆暗暗搖頭。

他開口道:“扶蘇,你把這一切想的太簡單了,真想推行下去,朝堂會進行大量的博弈,始皇甚至會因此做出很多的讓步,此外,開設‘新學’也好,讓秦卒同意去其他地方也罷,都是好耗費大量錢財的。”

“大秦的錢是不夠花的。”

“另則。”

“這裡面還有一個很‘棘手’的事。”

“讓士卒脫下盔甲,穿上‘吏服’,他們真的能勝任嗎?”

“大秦對官吏的要求很高。”

“哪怕是尋常小吏,都必須熟讀‘爲吏之道’,若是這些士卒大字不識,又豈能爲吏?到時就算這些士卒自己答應,恐朝廷都不會答應。”

“其中要解決的事很多。”

聞言。

扶蘇面露苦笑。

他前面光顧着震驚了,根本沒有想到這些,經嵇恆提點,才陡然醒悟過來,這些政策的確驚世駭俗,但想要真正落實根本就沒有那麼容易。

不能落實,那便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扶蘇道:“是扶蘇考慮不周了。”

嵇恆搖了搖頭,淡淡道:“這無關考慮,而是需要實打實的明證,證明這些辦法是切實可行的,如此纔有推行下去的可能。”

“這那找得到證據啊?”胡亥一臉愕然。

他實在想不到該怎麼證明。

這就不可能!

嵇恆笑了笑,眼中露出一抹神秘的笑,道:“這裡面大多數都事關錢財,唯有爲吏方面,要求最爲嚴格,想讓這些秦卒爲吏,至少要證明這些人有成爲‘吏’的基礎,即是識字。”

“但秦卒識字嗎?”

扶蘇跟胡亥蹙眉,卻是不知道答案。

嵇恆道:“識,甚至人數還不能稱之爲少。”

“這是爲何?”扶蘇一臉疑惑。

這完全沒道理。

嵇恆的衣袂隨風飄舞,忍不住感嘆道:“這便是體制的力量。”

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01章 爭鋒!(二)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
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89章 血汗商人!(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01章 爭鋒!(二)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