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

府內很安靜。

蒙恬起身,讓室外的隸臣,給自己準備熱水。

一路奔波,需要沐洗。

這時。

蒙府外響起一陣馬蹄聲。

不多時,一名宦官信步進到了府內。

魏勝打量了一眼四周,見到蒙恬,也是連忙躬下身,笑着道:“上將軍,殿下讓臣送一份文書,還請上將軍過目。”

蒙恬跟蒙毅對視一眼,自不敢有任何怠慢。

蒙恬連忙伸手接過。

魏勝笑着頷首道:“下官文書已送到,就不逗留了,上將軍舟車勞頓,還請多注意休息,下官就告辭了。”

說完。

魏勝轉身就離開了。

蒙恬朝魏勝微微拱手,隨後將這份竹簡打開。

看完其中內容,蒙恬眉頭一挑,眼中露出一抹凝重,在思索片刻後,眉宇又舒展開來,只是輕微的嘆息了一聲,眼中帶着幾分蕭瑟跟感慨。

他終究還是逃不過。

見兄長如此神色,蒙毅心中一緊,伸手將文書接過。

等將內容看完,卻是面露異色。

跟蒙恬神色完全不同。

竹簡上面的內容其實很簡短。

便是朝廷意欲在北疆修建一所軍官學院,用以集中培訓相應爵位的士官。

蒙毅看了眼蒙恬,好奇道:“殿下這文書內容,豈不正好說明,大兄前面分析的都是正確的嗎?”

“衝突之下,士官輪轉加快,爲了更進一步,修建軍官學院,是最合適不過的。”

“大兄,前面爲何還會嘆氣?”

蒙毅一臉費解。

這分明是一件好事啊。

殿下意欲修建軍官學院,這便說明大兄前面分析的,早就爲殿下考慮到了。

而殿下爲避免提升上來的士官良莠不齊,更意欲修建軍官學院,加快這些士官的成長進度,日後無論這些士官是繼續待在軍中還是選擇出入地方爲士,都是大有裨益。

蒙恬輕嘆道:“你說的沒錯,殿下目下所爲,跟我分析的一樣。”

“甚至考慮的更加周全也更加全面。”

“但與此同時。”

“殿下的這份文書,也宣告了一件事。”

“我不能再回軍隊了。”

“啊。”蒙毅驚呼出聲,眼中滿是驚異,凝聲道:“這是爲何?大兄爲北原大軍主將,又是北疆修建長城的主官,殿下怎麼可能不讓大兄回去?”

蒙恬搖頭。

他沉聲道:“你有時想事太簡單了。”

“軍官學校,的確對大秦大有裨益,但我蒙氏在軍中威望已很高了。”

“若是我依舊在北原,這所學院又在我的眼皮子底下,那豈不意味着,這些中下層的將士,都會受到我的影響,而我蒙恬在軍中的威望也將更高。”

“殿下不會放心的。”

“而你兄長我同樣會如坐鍼氈。”

“無論最終殿下如何安排,我都不會再去北原了。”

“陛下、殿下也不會容許我前去。”

蒙毅張了張嘴,卻是什麼話都說不出口。

伴君如伴虎。

當年王翦滅楚侯,威望空前,而在最後滅齊時,始皇還想讓王翦繼續帶兵,但王老將軍當時直接嚇得癱倒在地,而後更是直接稱病,以各種理由跟藉口推辭,堅決不率兵前往,而今王氏的遭遇,同樣要落到他蒙氏頭上了。

若是兄長回到北原,對軍隊控制力太強了。

這如何不讓君主忌憚?

王翦王賁離世後,軍中他蒙氏一家獨大。

大兄那時就已是如履薄冰,等到驅逐匈奴後,他蒙氏在天下的威望更是高漲,大兄當時更是徹夜徹夜睡不好,唯等到自己被免職後,大兄才安心不少。

而今若去到北原。

無論大兄有沒有影響軍官學院的將士,只要他在北疆,就註定會遭到猜忌跟懷疑。

這不會因任何事而改變。

因爲殿下‘士官轉職’之下,這些士官不少都要去到地方爲吏的,這也意味着大兄的影響力,將不僅僅侷限在軍中了,也延伸到了地方。

這如何不讓人感到驚恐?

蒙恬笑了笑,沉聲道:“伱不用爲我擔心,我在回來的途中,就已知曉不能去北疆了,我只是沒想到殿下有如此心思,竟會想到要在北疆建立軍官學院。”

“進一步鞏固革新成果。”

“殿下心思縝密,步步爲營,實乃大秦之福。”

“目下,我的身份,並不適合再去到軍中,而且我留在關中,對大秦更有作用。”

“朝廷跟匈奴緩和,這種緩和是一時的。”

“而我在過去幾年,數次大破匈奴,讓匈奴不敢南下牧馬,我若是依舊坐鎮北疆,匈奴心中恐多少會擔心,這是不是朝廷的疑兵之計。”

“另外。”

“我作爲過去威懾邊疆的人,若是由我出面跟匈奴談和,對軍心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動搖,就目前來說,朝廷更希望我蒙恬作爲威震天下的將領,而非是跟匈奴和談的官員。”

“所以從各方面來說。”

“我蒙恬留守關中再合適不過。”

“不過,朝廷跟匈奴,註定還有一戰。”

“等朝廷解決完內患,等匈奴修養完畢,這一戰一定會爆發。”

“而這場決戰之後,匈奴才會徹底死心。”

“在此之前,我都難回軍中。”

蒙恬目光澄澈。

他對眼前情況看的很透徹。

他回不去。

也不能回去。

不僅是自身不願,朝廷不願,匈奴同樣不想。

他對匈奴的威懾力太強了,只要他還在北疆一日,匈奴都始終要提心吊膽,那時雙邊的關係無疑會很緊張,商貿也好,還是其他方面,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他遠離北疆。

不僅能讓匈奴寬心,同樣還能讓匈奴忌憚。

他自身也會變得安全。

“但大兄你畢竟是大軍主將。”蒙毅還是有些擔心。

蒙恬搖頭道:“邊疆這幾年已漸漸平穩下來,而軍中的那些事,蘇角、涉間、王離等將軍,應該都能處理好,也該處理好。”

“若是連這點瑣事都處理不了,又如何能應付波橘雲詭的局勢?”

蒙恬目光一冷。

蒙毅點頭。

蒙恬拍了拍蒙毅肩膀,笑道:“你不用爲兄長擔心,兄長不會有事的,若是殿下真對我蒙氏不滿,根本不用做這麼多,正是因爲殿下信任我蒙氏,纔會爲我蒙氏考慮這麼多,繼而避免我蒙氏成爲衆矢之的,到時若有人刻意算計,我蒙氏才真的危險了。”“現在我蒙氏反倒安穩下來了。”

“北疆的事,你無須多心,接下來幾年,或者十幾年,北疆會進入一段較爲平緩,但局部衝突不斷的緩和期,在這個階段,我恐都會一直鎮守咸陽。”

“族中的其他事,都要落到你身上了。”

“我?”蒙毅苦笑一聲:“大兄可是說笑了,我現在是一介白身,沒有任何官職,那擔負的起族裡的重擔?”

蒙恬哈哈一笑。

他說道:“那只是現在。”

“當初王翦老將軍堅決不領兵後,陛下安排的是我跟王賁出手滅齊,而今我蒙恬被安置在咸陽,陛下或是殿下,定會將你安排去做事的。”

“陛下不是刻薄寡恩之帝王。”

“而且恰恰相反。”

“過去你我兄弟二人,在朝中權柄太大了,因而陛下也好,殿下也好,始終是有所收着,而你當初被免官,我其實是長舒了一口氣,日後我不能回到軍中,我蒙氏的影響力無疑會受到削減。”

“在這種情況下,你自是有機會復起。”

“何況.”

“等會我還會進宮反對張蒼停修長城的建議,此事之後,定會引得殿下十分不滿,到時我蒙氏在朝中也就徹底安全了。”

“你莫要多心。”

“我蒙氏世代相秦,自對陛下跟殿下毫無二心。”

“但恩威太重,壓力實在太大,在職一日,始終是如履薄冰,你我兄弟二人,一直以來都只能有一人得勢,不然威望太高,反會深受其害。”

“而這也是兄長一直虧欠你的。”

聞言。

蒙毅一臉驚慌,連忙道:“大兄,何出此言?”

蒙恬擺手。

並不容蒙毅反駁。

他沉聲道:“我蒙恬進宮‘自污’,是陛下跟殿下都想見到的,對我蒙氏也大有裨益,你也無須替我擔心,殿下其實對我蒙氏是十分信任的。”

“不然根本就不會讓我離開咸陽。”

“而今這番舉措下來,我又豈能不投桃報李?我若是去宮中反對,不僅給了殿下將我留在咸陽的理由,也給了朝廷跟匈奴緩和的口實,我蒙氏還能從這泥潭中脫身。”

“無論如何,都是好事。”

“皇恩浩蕩。”

“可是大兄你本可以不用這樣的。”蒙毅道。

蒙恬輕笑道:“有的時候,明哲保身,並非什麼壞事,這也是殿下想見到的,而今殿下將一切臺階都鋪好了,我蒙恬自當遵從王命。”

蒙毅輕嘆一聲,也是點了點頭。

蒙恬說了這麼多,他又豈能不明其中好處。

蒙恬前去反對,不僅能堵住朝中將領的不滿,還能向殿下表明‘態度’,更重要的是讓百官知曉殿下的決心,以及給殿下冷落自己的‘口實’,給大秦跟匈奴關係緩和一個臺階等等。

諸多好處。

只是要委屈大兄了。

他心中多少有些五味雜陳。

見蒙毅沒有再勸,蒙恬也暗鬆口氣。

他還真擔心自己這弟弟犟着。

對於自己的遭遇,蒙恬絲毫不介懷,甚至是心懷感恩。

若非扶蘇對他們蒙氏無比信任,根本就不用特意給他留臺階,只需一步步拱火,就能將他蒙氏徹底架在火上,到時他蒙氏才真正危險了。

正是出於極度的信任,他蒙氏才能從中脫身。

他又豈會心生怨念?

蒙恬看向蒙毅,遲疑了一下,緩緩道:“你可知殿下吩咐我去藍田大營在做什麼?”

蒙毅愕然。

這恐不是他該知曉的吧?

他凝聲道:“大兄,這些話慎言。”

蒙恬點頭,平靜道:“我自然知曉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不過我若是沒有猜錯,我在藍田操練的士卒,最終恐都會跟隨你前去關東。”

蒙毅長大眼,一臉困惑。

蒙恬笑着道:“我前面其實也沒想明白,但剛纔重新思索了一下,漸漸有了一些頭緒,北疆的事,不會有太多變數,隨着我出面反對,遭到陛下冷落,其他將領多半不敢再勸,此事也因此定下,但北疆那邊定下了。”

“關東可未必。”

“關東居心否測的人太多了。”

“從殿下步步爲營的方略下,殿下恐提前就料到了。”

“因而一直在暗中做準備。”

“而在殿下的預估中,關東一定會亂。”

“一旦亂了,就需有人去平亂。”

“到那時。”

“就是你重新出仕的機會。”

“我在藍田大營,其實並未做什麼事,除了日常操練士卒,便是對藍田大營現有的士卒,做出一定的挑選,關東出身的士卒,一律被排除在外,而且挑選的士卒,大多識字。”

“這同樣意味深長。”

“殿下分明是在提前謀劃人手。”

“準備插手關東!”

“一旦關東亂起來,朝廷會第一時間派人去處理,其中定會對關東官吏進行徹查,爲了避免地方的官吏互相暴斃,故殿下提前就佈置好了。”

“全部從關中調人。”

“但這跟我有何關係?”蒙毅不解。

蒙恬道:“你過去爲廷尉,主掌法令,而今關東出事,你這精通律法的,明顯更爲合適,而朝廷其他官員,並不怎麼合適。”

“加之你兄長我受到冷落,但我蒙氏地位顯赫。”

“殿下自會‘心軟’。”

“到時你就能趁此機會出仕了。”

蒙毅愕然。

他怔怔看了自己大兄幾眼,也是苦笑着搖了搖頭。

大兄倒是替自己考慮的周全。

但最終如何,還是得看殿下的心思,他並無太多奢想,只是從大兄目前對局勢的犀利判斷來講,這種可能性很高。

蒙恬並未就此多說。

他將宮中送來的文書放在案上,起身沐洗去了。

蒙毅坐在席上。

他目光微動,凝聲道:“按大兄所說,北疆局勢安定,朝廷的重心會放在關東,而接下來殿下主要針對的也是關東,只是殿下如此防範,究竟會生出什麼事呢?”

“律法、士卒、識字.”

“難道關東的官吏敢直接鬧事不成?”

ωωω. тт κan. ¢ 〇 “看不透,殿下現在手段越發高明瞭,也越發讓人難以揣摩了。”

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47章 皇帝着眼的當是天下事!(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
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47章 皇帝着眼的當是天下事!(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