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

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求收藏)

隔牆。

扶蘇滿臉憤懣和惱怒。

他就不認識嵇恆,何談去坑害他?

這完全是欲加之罪!

他連忙解釋道:“父皇,兒臣之前根本就不認識此人,斷不可能去陷害他。”

“兒臣屬實冤枉。”

嬴政看着神色委屈的扶蘇,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繼續聽下去吧,他的確看出了一些外界沒察覺到的東西。”

聞言。

扶蘇一下子怔住了。

嵇恆搖了搖酒壺,還剩最後兩口了。

他開口道:“我前面說過,周秦間爲千古之大變局,其間需要變革的東西很多。”

“大秦想真正坐穩天下,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天下一統’,這個一統非是地界上的一統,還包含文化、思想、經濟、體制等方方面面。”

“大秦顯然沒有做到。”

“眼下大秦最亟需解決的問題,的確是黔首未集跟舊貴族亂法。”

“但這兩個問題只是表象,真正的矛盾是大秦體制跟關東六國體制間衝突,這是兩種思想文化的衝突。”

“當初荀子入秦,曾留下一長文。”

“上面連用四個‘古之’,高度評價了秦地風俗,並感嘆‘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佚而治,約而詳,不煩其功,治之幸也。秦類之矣’。”

“荀子爲驚世大儒,尚且爲秦地震撼,何況是尋常黔首?”

“而這就是問題所在。”

“七國異族,諸侯製法,各殊習俗。”

“戰國之際,各地因諸侯不同,治理方式不同,因而構成了不同的文化。”

“這些文化的差異,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不同地域間政治文化和治理模式的不同,而這些不同在總體上又表現爲關東跟關中兩種風格的對立。”

“這種對立是大變局之下,一統的王朝必須去解決的。”

“只不過現在落到了大秦身上。”

“始皇及治國大臣顯然對此是有所察覺,開國之初,便廢除封建,分天下爲三十六郡,律法一體,官制一體,治權集於國服,上下統一政令,讓帝國如臂使指。”

“而後更是徹底貫徹將天下定於一。”

“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改幣制等一系列舉措。”

“但這些舉措對改善對立幫助不大。”

“我前幾年,曾看過《語書》上面記有現任內史騰的上書,上面寫道:‘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鄉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鄉俗之心不變!’”

“你可知南郡歸秦多少年了?”

嵇恆突然問起了胡亥。

胡亥一愣,很利索的搖了搖頭。

他生來就住在宮中,哪知道這些細枝末節?

“南郡是始皇即位那年設立的,不過南郡過去早就爲秦國實際佔領,因而真正算下來,秦統治南郡的時間已近達六十年。”

“六十年,南郡的私好、鄉俗之心不變,依舊盛行楚俗。”

“這便足見以秦國爲代表的關中文化和以楚國爲代表的關東文化矛盾之劇烈。”

“由此也能得出,僅靠一統制度,是完成不了社會整合的。”

“必須要從思想文化上做改變。”

“始皇意識到了嗎?”

胡亥臉色一沉,目光有些不善。

若是嵇恆還敢口出不遜,他定要讓嵇恆好看。

扶蘇同樣目光微冷。

嬴政眼中卻是露出一抹好奇之色,他現在也頗爲好奇,嵇恆這些六國之人眼中,他是否有意識到想徹底完成國家整合,必須要從意識層面着手?

嵇恆摸了摸下巴,沉吟了片刻,緩緩道:“始皇應該是意識到了。”

“或許在朝臣眼中,焚書坑殺,是爲統一意識。”

“即罷黜百家,獨尊法術。”

“但在我看來,這個理解有問題。”

“大秦立國以來,一直就在力推法制,試圖用關中的文化、體制去統治天下。”

“只是八九年過去,黔首未集跟舊貴族亂法之事不僅沒得到解決,甚至還愈演愈烈,朝廷對天下的控制力也在不斷削弱,始皇不可能察覺不到。”

“因而始皇一定會轉變想法。”

“即用帶有鮮明儒家特點的禮樂去換取關東黔首支持。”

“而這便正好印證了我前面所講。”

“殺我者,扶蘇也!”

嵇恆的話說出,四下徹底安靜。

胡亥眉頭緊皺,撓了撓頭,有點理不清狀況。

父皇想啓用儒家?

不可能。

他過去一直待在始皇身邊,跟始皇很是親近,從來沒聽到父皇提及過,而且這跟嵇恆以及跟大兄長有什麼關係?

兩者完全是兩碼事。

嵇恆將壺中的最後一口酒飲下。

他並不認爲自己有說錯。

雖的確有些難以置信,但事實的確如此。

他第四世爲皇甫嵩,討伐黃巾時去過會稽,親眼見過會稽刻石。

上面石刻就寫有:‘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黔首修絜(潔),人樂同則,嘉保泰平’。

這篇刻文就帶有鮮明的儒家禮樂色彩。

之所以讓季公子困惑,是因這篇刻文並未現世,這是始皇第五次東巡,也就是最後一次東巡時所刻,時間是在兩年後。

眼下外界對此自是一無所知。

正是因爲對此有了解,所以他才能更透徹的洞悉到焚書坑儒的真相。

他並不清楚始皇的真正意圖,或許是真起了轉變之心,亦或者是察覺到身體欠安,想提前爲扶蘇上位奠定一些基礎,無論哪一種,都註定會發生焚書坑儒。

因爲扶蘇被始皇認定爲了‘秦二世’!

這就是理由!

“不對。”胡亥面露不悅,道:“你這完全就是在亂說一通,這分明是兩碼事,哪有什麼干係?長公子就沒見過你,又豈會對伱生出加害之心?”

“你也莫要忘了,這是始皇判的坑殺。”

“跟長公子又有什麼關係?”

嵇恆將酒壺放在地上,緩緩直起身子,朝小屋外走去,邊走邊道:“酒已喝完了,我就先回去了,等下次有酒時,我再來給你作答。”

“你可以先去想想。”

“儒生、方士、還有我這些貴族餘孽,過去難道沒有誹謗朝政?沒有誹謗始皇?爲什麼這一次始皇會這麼震怒?甚至是不聽任何勸諫,直接就下令坑殺?”

“這一切都有原因。”

“而原因我前面已經說過了。”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

“奈何!奈何!”

(本章完)

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82章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
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82章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